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基本特征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82693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格式:PPT
  • 页数:105
  • 大小:311.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基本特征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农业 农村 信息化 基本特征 课件
    资源描述: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古到今,老百姓都知道,“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得者则生,弗得则死,理固然也”。但在实际上,农业的地位,无论从理论到实践,一直是学术界争论和决策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农业出现前:在农业出现前:在从猿到人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人类没有从在从猿到人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人类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意识和手段,采集、狩猎、捕捞等成为人类最事农业生产的意识和手段,采集、狩猎、捕捞等成为人类最早从事的经济活动,单纯依赖大自然业已存在的的原型资源,早从事的经济活动,单纯依赖大自然业已存在的的原型资源,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原始农业时代:原始农业时代:从距今约已从

    2、距今约已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到以铁器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到以铁器和畜力的广泛应用为终结,跨越约七、八千年。初期为以种和畜力的广泛应用为终结,跨越约七、八千年。初期为以种植植物和驯化饲养动物为特征的植植物和驯化饲养动物为特征的“火燎杖种火燎杖种”或或“刀耕火刀耕火种种”,逐渐发展为以火开荒,用石制和木制工具播种。,逐渐发展为以火开荒,用石制和木制工具播种。原始农业曾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起点和基础,为人类定原始农业曾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起点和基础,为人类定居、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的复杂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居、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的复杂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3、。原始农业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和基础原始农业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和基础 传统农业传统农业:铁器农具,特别是铁犁和役畜的广泛使用,导致了铁器农具,特别是铁犁和役畜的广泛使用,导致了传统农业的产生。人类对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自然条件、季传统农业的产生。人类对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自然条件、季节变化、土壤肥瘠等认识逐步深化,开始因时因地种植,畜牧节变化、土壤肥瘠等认识逐步深化,开始因时因地种植,畜牧业开始出现以放牧或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经济形式以自给自业开始出现以放牧或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经济形式以自给自足、生产规模狭小的自然经济为主体。足、生产规模狭小的自然经济为主体。传统农业传统农业大约经历了两千年。长期

    4、以来,人类不断对农业资源大约经历了两千年。长期以来,人类不断对农业资源认识、开发、利用,使传统农业生产力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扩大。认识、开发、利用,使传统农业生产力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扩大。农业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生产部门,在这一阶段得到了空前的农业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生产部门,在这一阶段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曾创造了人类农耕文明的辉煌时代,供给人类世世代代发展,曾创造了人类农耕文明的辉煌时代,供给人类世世代代不断需要的全部生活的物质来源,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需要的全部生活的物质来源,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步。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也是人类文明的转折点,农业在经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也是人类文明

    5、的转折点,农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的地位是不言而喻济和社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的 。1.2 1.2 在农业社会农业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农业社会农业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工业社会:工业社会:18世纪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在短短年代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在短短200多多年的时间内,生产了农业文明社会不可比拟的物质财富,而且年的时间内,生产了农业文明社会不可比拟的物质财富,而且这种生产发展,具有加速度的性质。这种生产发展,具有加速度的性质。二战结束后二战结束后的的50年来,世界国民总产值增加了年来,世界国民总产值增加了7倍。倍。1994年全

    6、球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6万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万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500美元左右美元左右 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早已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早已超过2 万美元,有的甚至接近万美元,有的甚至接近4万美元。万美元。而在战后初期,它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才只有一两美元。而在战后初期,它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才只有一两美元。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带来的财富增长,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带来的财富增长,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进入20世纪世纪,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世界发达国家首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世界发达国家首先完成了由农业

    7、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也陆续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家也陆续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农业在各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农业在各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逐步下降,从而形成对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动摇。的比例逐步下降,从而形成对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动摇。现代社会:现代社会:20世纪末,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推动了全球的信息世纪末,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推动了全球的信息化,以信息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所有国家经济中的比重都在化,以信息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所有国家经济中的比重都在上升。上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基本上

    8、完成了工业化的同时,开始向信息社会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的同时,开始向信息社会发展,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开始下降,现在已只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开始下降,现在已只占1/3左右,第三产左右,第三产业已占到业已占到60%以上。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正实现工业化,工业的比重仍在上升,现在已占到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正实现工业化,工业的比重仍在上升,现在已占到40%左右,第三产业也增至左右,第三产业也增至40%左右。左右。工业和第三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的逐步增大,使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的逐步增大,使得农业在各类国家中,得农业在各类国家中,

    9、农业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逐步下降。下降。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已只占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已只占5%以下;以下;在发展中国家也仅为在发展中国家也仅为17%左右。左右。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致使有些人对农业基础地位发生了动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致使有些人对农业基础地位发生了动摇,认为摇,认为“农业发展对带动相关产业起飞的意义不大农业发展对带动相关产业起飞的意义不大”,主张,主张“把农业放在次要地位把农业放在次要地位”的论调也就有了市场。的论调也就有了市场。维持人类生存前提的食物及其营养物质始终要靠农业来提供。一个国家无维持人类生存前提的食物及其营养物质始终

    10、要靠农业来提供。一个国家无论经济如何发达,粮食等农产品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论经济如何发达,粮食等农产品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人类的生活消费方式和饮食文化无论如何变化,人们“食”的本质却仍不会改变,食物和营养物质的来源说到底毫不例外是依靠农业来提供的。农产品是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物资。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物资。农业是决定和制约社会其它产业的社会基础工程。农业是决定和制约社会其它产业的社会基础工程。农业对于社会其它产业的基础和制约关系,以及其它产业对于农业的基础依存关系,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在各种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之中。农业是为解决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

    11、生产资料的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工业对于农业的依存关系就体现出来。发达的农业经济既能保证国内供需平衡,又可以对外换取外汇,平衡对外农产品贸易收支,还可以把农产品当作向国家间进行政治交易的战略武器。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工农差别,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到2030年人口增加到16亿时,人均水资源还将减少30,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要努力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产业化程度,逐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创造条件。3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基本特征一个国家无论经济如何发达,粮食等农产品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人类的生活消

    12、费方式和饮食文化无论如何变化,人们“食”的本质却仍不会改变,食物和营养物质的来源说到底毫不例外是依靠农业来提供的。面向过程向面向对象、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技术发展生物计算机:以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作芯片,具有神经元智能的特性。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此外,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量也在提高。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技术农作物品种、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市场等数据库3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基本特征2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任务1 信息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人的因素是决定农业成败的首要因素,人才革命是经营革命的前提。更准确地信息技术农业中的应用,则是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大工业

    13、为农业灌溉技术、机械化技术提供的技术支撑,对粮食增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到203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亿左右。据1995年清查全国非农建设闲置土地运用农业现代化的手段,可以将农业生产模式由粗放、劣质高耗型向集约、优质低耗的“绿色”型所代替,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优化,用现代化环保生态平衡武装农业,不断改善资源环境状态,进而实现生态人控化,资源永续利用,环境净化优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市场运营、管理决策等所有资料、数据、信息的数字化与数据库化;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是农业剩余劳动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是农业剩余劳动。从本源的意义上说,一切丰富多彩、光耀夺目

    14、的体现人类进步的社会生活,都是有赖于农业剩余劳动积累增加的基础上形成或转化而来的。就目前而言,我国有9亿农民,农民收入的近60来自于农业,同时,农业还担负着为60以上社会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的任务。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使农业剩余劳动向城市或其他产业转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比重不断下降的历史趋势与农业生产率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比重不断下降的历史趋势与农业生产率持续上升的历史必然是一致的,反哺农业是历史的必然。持续上升的历史必然是一致的,反哺农业是历史的必然。农业农业“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物质资料物质资

    15、料”,具有为社会提供食物、有机原料、生物能源、生,具有为社会提供食物、有机原料、生物能源、生存环境和休闲场所的的本源功能和根本特征。存环境和休闲场所的的本源功能和根本特征。摆脱了传统农业的束缚,从而树立摆脱了传统农业的束缚,从而树立“社会大农业社会大农业”的观念。的观念。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广泛而普遍的意义;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广泛而普遍的意义;强调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功能;强调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功能;强调要把农业这种既有综合投入和综合产出又有决定和制约其它关系特强调要把农业这种既有综合投入和综合产出又有决定和制约其它关系特性的经济活动当作性的经济活动当作

    16、“社会基础工程社会基础工程”来认识。来认识。农业是包括农业是包括 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畜牧业、林业、渔业、虫业和农村副业等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畜牧业、林业、渔业、虫业和农村副业等产业的基础产业;的基础产业;利用生物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对农副产品的精加工业;利用生物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对农副产品的精加工业;农工贸、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一体化产业大系统。农工贸、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一体化产业大系统。树立大农业的观念树立大农业的观念 大农业包括三个组成部门大农业包括三个组成部门:农业第一部门农业第一部门:又称农业前部门和农业产前部门,主要是指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包括提供农用机械、农用化肥、农用

    17、药品及其他农用生产资料等;农业第二部门农业第二部门:又称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业产中部门,包括种植农作物,植树造林,饲养农畜家禽等;农业第三部门:农业第三部门:又称农业产后部门,包括广义农产品的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出发,我们都必须清醒认识到: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出发,我们都必须清醒认识到: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从谈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从谈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农民和农村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

    18、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摘自摘自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公报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公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业,是我们党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业,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战略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贯坚持的战略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对我们紧紧抓住并

    19、切实用好重要战略础。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对我们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发展农业的自觉性和观,深刻认识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发展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加强、支持、主动性,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加强、支持、保护农业不动摇,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农业不动摇,大力建设

    20、现代农业,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摘自摘自胡锦涛胡锦涛20042004年年3 3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一次集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一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体学习会上的讲话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被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被人类社会发展史证实的一条客观规律。类社会发展史证实的一条客观规律。维持人类生存前提的食物及其营养物质维持人类生存前提的食物及其营养物质始终要靠农业来提供;始终要靠农业来提供;农业是决定和制约社会其它产业的社会农业是决定和制约社会其它产业的社会基础工程;基础工程;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是农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是农业剩余劳动;业剩余劳动;农业的发展对经济的

    21、振兴和社会稳定,农业的发展对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稳定,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强盛密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强盛密切相关。切相关。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因此,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因此,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业。依靠科技进步将是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普遍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将是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普遍战略。从根本上来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完成由粗从根本上来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完成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技。变

    22、,实现农业现代化,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为推进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实现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农业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的基础地位,在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认真研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业的发展,认真研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途径。1、人口急剧增长,食物需求压力剧增、人口急剧增长,食物需求压力剧增世界人口面临两大主要问题:世界人口面临两大主

    23、要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多年来,世界人口年均以人口增长过快。多年来,世界人口年均以7800万人的速度递万人的速度递增。增。1999年年10 月,全球人口超过了月,全球人口超过了60 亿。预计到亿。预计到 2054 年,年,全球人口将增至全球人口将增至 90 亿。亿。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的急剧增长,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沉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的急剧增长,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由于穷国与富国发展程度不同,它们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由于穷国与富国发展程度不同,它们之间生活水平、包括健康和教育等在内的人口素质的差距不之间生活水平、包括健康和教育等在内的人口素质的差距不断扩大,对全球经济和社会

    24、的平衡发展极为不利。断扩大,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平衡发展极为不利。人口增长的时间与数量的奇特比例关系,形成了人口增长的时间与数量的奇特比例关系,形成了“人口爆炸人口爆炸”,由此而产生了资源危机和粮食危机,从而构,由此而产生了资源危机和粮食危机,从而构成了人类生存危机。成了人类生存危机。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人口增长 时间增长率史前上万年 l%17世纪 0.5%20世纪40-70年代接近2%1995-2000年 1.3%2000-2005年 1.2%20002005年世界人口增长地区 平均人口增长率 发达地区-0.2%欠发达地区1.5%亚洲1.3%非洲为2.2%欧洲0.1%拉丁美

    25、洲和加勒比1.4%中美洲1.7%大洋洲1.2%中国0.7%人口增长的时间与数量的奇特比例关系人口增长的时间与数量的奇特比例关系史前时期需要好几百万年,古代需要几千年,当代只需要几十年。史前时期需要好几百万年,古代需要几千年,当代只需要几十年。世界人口从世界人口从5 5亿倍增到亿倍增到1010亿,历时约亿,历时约200200年;再倍增到年;再倍增到2020亿,历时约亿,历时约100100年;又倍年;又倍增到增到4040亿,历时约亿,历时约5050年。年。目前,全世界每分钟大约出生目前,全世界每分钟大约出生259259人。人。世界总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还处于由世界总人口增长主要

    26、来源于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还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农业生产力还非常低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农业生产力还非常低下。据联合国估计:据联合国估计:1950年至年至1990年间,发达国家总人口增长了年间,发达国家总人口增长了45,而发展中国家却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却增长了了143。195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7,1987年这一比例上升为年这一比例上升为76,2025年将上升为年将上升为84。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粮食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粮食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人均食物消费水

    27、平在已经很低下的情况下还将呈下降趋势。所以,度,人均食物消费水平在已经很低下的情况下还将呈下降趋势。所以,营养不良、饥荒和食物欠缺仍然是这些国家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难题。营养不良、饥荒和食物欠缺仍然是这些国家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难题。据联合国的预测:据联合国的预测:到到2022年,世界人口将倍增到年,世界人口将倍增到80亿,到下世纪末,世界总人口将达到亿,到下世纪末,世界总人口将达到110190亿。亿。世界人口的过快增长导致食物供给不足的威胁的产生,对农业产生了巨世界人口的过快增长导致食物供给不足的威胁的产生,对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人类生存危机的阴影更加灰暗,迫使世界各国转变经济增长大的压力,人类生

    28、存危机的阴影更加灰暗,迫使世界各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农业的新出路。方式,寻求农业的新出路。2 2、自然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人口的过度增长和人类不合理的行为,造成一系列生态平人口的过度增长和人类不合理的行为,造成一系列生态平衡的失调和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衡的失调和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已接近临界点。资源已接近临界点。森林面积锐减。森林面积锐减。古代四大文明中心的兴起都得益于茂密的森古代四大文明中心的兴起都得益于茂密的森林的滋润和保护,然而,这些文明却又毁灭或严重破坏了养林的滋润和保护,然而,这些文明却又毁灭或严重破坏

    29、了养育它的森林。育它的森林。历史上全球森林面积历史上全球森林面积76亿公顷,由于过度采伐,使全球森林亿公顷,由于过度采伐,使全球森林面积每年以面积每年以1%约约20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如果按这种速度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如果按这种速度计算,再过计算,再过200年,地球上森林就将完全消失年,地球上森林就将完全消失;森林的减少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加速生物物种灭绝,生物森林的减少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加速生物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动植物种质资源急剧减少,使生态环境受多样性受到破坏,动植物种质资源急剧减少,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到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受到严

    30、重威胁。资料:我国建设与引进的数据库利用新材料技术,开发人造土壤、代用土壤或改善土质的“添加物”。以我国目前13亿人口计算,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30039.2 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全球性技术的信息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有可能超越传统的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化的新途径,创造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并举与融合、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的新的发展模式。农业信息化过程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网络使物理空间作用淡化,地域壁垒逐渐消失,全球化的家庭工厂将成为现实,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信息是经济发展的倍增剂随着信息革

    31、命的推进,全球信息化进程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全世界均可共享的最大信息基础,使产品中知识与信息含量逐渐增大,使各行业对网络技术与信息知识的依存度加大,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关键的要素。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正实现工业化,工业的比重仍在上升,现在已占到40%左右,第三产业也增至40%左右。同历史上耕地面积最多的1951年相比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为支撑的农业信息动态监测与速报系统;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以Internet为代表、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革命,应用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使人类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32、摆脱了迟缓、分散的传统方式,代之以高效率、专业化、多样化的现代方式,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文化的时代。存储技术向网络化、微型化、超大容量、快速存取发展充分利用已有的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通过网络融合技术,低成本构建农业与农村信息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信息基础设施的迅速完善,加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实施农业信息化、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提供了良好技术支撑和机遇。到2035年,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一半。利用 VR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设备、设施的利用效率;我国引进的世界大型数据库主要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社会主

    33、义新农村建设利用 VR技术模拟植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过程。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土壤退化和沙漠化。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土壤退化和沙漠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统计,自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统计,自1945年以来的近年以来的近50年年中,中,全球共有全球共有2.96亿公顷土地因严重流失而退化亿公顷土地因严重流失而退化;9.2亿公顷的土地因过度耕作而使地力衰退。亿公顷的土地因过度耕作而使地力衰退。据统计据统计 现在世界年损失土壤量已增加到现在世界年损失土壤量已增加到254亿吨,超过新土亿吨,超过新土壤的年形成量壤的年形成量;全球沙漠化已占陆地面积的全球沙漠化已占陆地面积的1/7,还以每年,还

    34、以每年600万公顷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的速度在扩展,46亿公顷的耕地和草场受到沙漠化的亿公顷的耕地和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威胁;100150万公顷的耕地毁于盐碱和涝灾。万公顷的耕地毁于盐碱和涝灾。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严重短缺,成为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的稀有资源,淡水不水资源严重短缺,成为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的稀有资源,淡水不足已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足已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2000年,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均供水量比年,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均供水量比1980年减少一半,其中约有年减少一半,其中约有41个发展中国家人均供水量不超过个发展中国家人均供水量不超过1000吨。吨。到到2

    35、035年,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一半。年,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一半。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污染加剧。现代农业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这些化学物质释放到环境中,流现代农业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这些化学物质释放到环境中,流入江河,污染水、土和空气,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人体,其结果轻则致入江河,污染水、土和空气,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人体,其结果轻则致病,重则致死。病,重则致死。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2/3的水体被污染,有的水体被污染,有10亿人饮用受亿人饮用受污染的水,污染的水,5亿人因此而得病;亿人因此而得病;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条件更趋于恶化,对农业产品的

    36、品质造成严重影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条件更趋于恶化,对农业产品的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生物圈的功能也受到严重破坏,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响,生物圈的功能也受到严重破坏,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 3、自然灾害加剧、自然灾害加剧由于自然和社会等多种原因,人类面临的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都在恶由于自然和社会等多种原因,人类面临的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都在恶化。化。由于释放到大气中的各类气体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致使由于释放到大气中的各类气体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致使气候异常,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加快,严重程度和受灾面积都呈上升趋势。气候异常,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加快,严重程度和受灾面积都呈上升趋势。预计

    37、到预计到2030年,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C;两极冰冠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两极冰冠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46米。米。氟利昂等化学材料的过度使用,导致臭氧层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氟利昂等化学材料的过度使用,导致臭氧层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到到1985年,南极上空的总臭氧量已减少了约年,南极上空的总臭氧量已减少了约50。臭氧层的严重破坏将给农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都将受臭氧层的严重破坏将给农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都将受到破坏,产量急剧下降甚至绝收。到破坏,产量急剧下降甚至绝收。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广延性特征,对自

    38、然环境条件的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广延性特征,对自然环境条件的依赖性极强,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对外部自然力控制程度相对一定依赖性极强,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对外部自然力控制程度相对一定时,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往往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命运。时,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往往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命运。就本源情况而言,我国具有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人均土地资源占有数量低。人均土地资源占有数量低。我国土地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4%,仅次于前苏联与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人均耕地占有量比例很小。由于我国人口绝对基数的制约,在全球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

    39、中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仅高于孟加拉国与日本,为美国的19,加拿大的120,排在世界第110位,位列倒数第三;以我国目前13亿人口计算,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30039.2千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比美国与印度明显偏低。在我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中,约有13的省份人均耕地不足1亩,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警戒线和危险线的县比例较大。人均土地占有量(公顷)人均耕地占有量(公顷)世界我国世界我国2.970.8270.320.08人均土地占有量(公顷)人均耕地占有量(公顷)世界我国世界我国2.970.8270.320.08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我国美国印度14.2%19.5%55.6%1、土地与耕地问题、土地与

    40、耕地问题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警戒线危险线的比例低于0795亩警戒线低于0.5亩的危险线666个县(占23.7%)463个县(占16.5%)我国耕地总量不足,质量在下降,可以开垦利用的后备耕地资源相对较少,二者相加总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9%。可利用耕地质量总体较差,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显示:全国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占耕地面积是倒序;水产田占耕地面积比例不到一半;高中低产田占农村耕地总面积比例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21.5%37.23%41.2%1、土地与耕地问题、土地与耕地问题 导致耕地减少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还有社会因素的影响。更为主要的引发源在于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以开发区建设,越权

    41、批地,城镇化与非农业发展为特征的土地不合理利用与土地乱占滥用;以水土流失与过度开发为特征的耕地功能弱化与耕地面积锐减;以耕地污染与有机肥料过度使用为特征的耕地退化与肥力下降。农村土地闲置与耕地抛荒不良循环。受产业利益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剩余劳动力流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在我国农村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耕地抛荒与土地闲置现象。大量耕地抛荒现象的出现,致使耕地的生产及经济功能丧失,人地矛盾突出毫无疑问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基础的巩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耕地净减1980年到1995年同历史上耕地面积最多的1951年相比5万平方公里,超过日本耕地面积的总和减2.3亿亩平均每年净减700多万亩1、土地与耕地问题

    42、、土地与耕地问题耕地抛荒与土地闲置1996年底仅开发区占地中撂荒的耕地据1995年清查全国非农建设闲置土地2万公顷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占45%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人口增加,粗放的经营方式,造成了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对环境的巨大破坏。我国人均径流量已由1949年的4800方减少到1993年的2300方,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100多个国家中排第88位。目前每年缺水360亿方,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800亿元。黄河断流次数和严重程度与年俱增。到2030年人口增加到16亿时,人均水资源还将减少30,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土地沙漠化,沙进人退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范围扩大。自然灾害

    43、受灾面积扩大,受害农田面积已达7亿亩。2、资源与生态问题、资源与生态问题水产田水土流失沙漠化受污染的耕地受污染的江河、湖泊盐碱地占耕地不到41.2%162万平方公里,比建国初期增加了46万平方公里130万平方公里,年均扩大2000万亩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82占耕地面积6%35%2%森林资源枯竭 本世纪下半页以来,我国的森林遭到三次大破坏。1958年,大片砍伐森林,焚烧林木大炼钢铁,大量青山被剃成光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以及“以粮为纲”的片面作法,森林再度遭殃。1979年,全国掀起一场毁林歪风,西北、西南一些防护林、水源林以致沙生植物被大量砍伐。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已由50

    44、年代的69下降了一半;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已由50年代的25下降到只有7.3。全国每年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7。2、资源与生态问题、资源与生态问题现在,我国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林地比例为世界平均水平世界排位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世界排位131/212020亿亩1/6121位 我国人口基数大,出生率总体还是较高,每分钟约出生我国人口基数大,出生率总体还是较高,每分钟约出生3838人人.平均不到两秒钟出生平均不到两秒钟出生1 1个人。而这其中,农村占较大比例。个人。而这其中,农村占较大比例。农村剩余劳动力急剧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急剧增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

    45、力已达到1.31.3亿人,其中约亿人,其中约60006000万跨万跨省流动。到省流动。到2030203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 2亿左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造成亿左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巨大的就业压力。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逐年减少,近年来辍学现象严重,有些地方出现了从事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逐年减少,近年来辍学现象严重,有些地方出现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生产的386199386199现象。现象。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技术传播手段跟不上,抗御自然灾害风险条件有限。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技术传播手段跟不上,抗御自然灾害风险条件有限。农民受教育

    46、程度差,文化水平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差,文化水平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高。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整体水平不高,已难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整体水平不高,已难以适应现代经济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适应现代经济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19951995年乡镇企业净减少年乡镇企业净减少291291万家,减少万家,减少11.7%11.7%。乡镇企业已进入数量减少、质量要求提高的新的发展时期。乡镇企业已进入数量减少、质量要求提高的新的发展时期。3、农村与农民问题、农村与农民问题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正处

    47、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农业生产力还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农业生产力还非常低下。而发展中国家多为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迟滞与历史惯性非常低下。而发展中国家多为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迟滞与历史惯性更增加了农业问题的复杂性,加剧了农业比较利益的低下与流失,从根本上制约了更增加了农业问题的复杂性,加剧了农业比较利益的低下与流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从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

    48、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普遍化的经济现象,而现代农业的发展都面临着二元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普遍化的经济现象,而现代农业的发展都面临着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约束与现实困境。历史约束与现实困境。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新形势下反而呈现出新的运作特征,即: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新形势下反而呈现出新的运作特征,即:城乡隔离分而治之的制度体系城乡隔离分而治之的制度体系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调传统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发展传统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发展乡镇企业与城市大工业对立运行乡镇企业与城市大工业对立运行传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相对滞后给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一系列难题,传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相对滞

    49、后给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一系列难题,“三农三农”问题便是突出的表现。问题便是突出的表现。4、体制问题、体制问题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力度,挖掘信息资源,将视野扩展到涵盖农业、农村及相关的各个领域,开发社会与经济等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不可缺少的手段。利用新材料技术,开发人造土壤、代用土壤或改善土质的“添加物”。要努力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产业化程度,逐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创造条件。人口的过度增长和人类不合理的行为,造成一系列生态平衡的失调和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已接近临界点。现代

    50、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逐渐成熟,农业科技已进入综合集成的新时期。发展信息农业,就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农业,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收集、分析、发布机制和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就谈不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节约农业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农作物育种和栽培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信息文化开始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逐年减少,近年来辍学现象严重,有些地方出现了从事农业生产的386199现象。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以培育和采用农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基本特征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8269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