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动控制原理》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 原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时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优点:优点:可以直接分析系统的性能可以直接分析系统的性能缺点:缺点:不能在参数变化时,预测系统性能;不能在参数变化时,预测系统性能;不能在较大范围内,给出参数优化设不能在较大范围内,给出参数优化设计的预测结果计的预测结果引引 言言2系统的闭环极点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动态性能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根高阶方程情形下求解很困难系统参数(如开环放大倍数)的变化会引起其变化,针对每个不同参数值都求解一遍根很麻烦。3系统参数的值闭环极点在复平面内的位置一一对应关系如开环放大倍数参数连续变化闭环极点在复平面内画出相应的轨迹伊凡思(W.R.Evans)于1948年提出根轨迹法根轨迹法,为系统设计
2、和调试提供了方便。44-1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的基本概念4-2 4-2 绘制根轨迹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法则绘制根轨迹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法则4-3 4-3 参量(参数)根轨迹参量(参数)根轨迹4-4 4-4 系统性能分析系统性能分析第四章第四章 根轨迹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5根轨迹根轨迹闭环极点在s平面内画出的轨迹。一一个根形成一条轨迹。个根形成一条轨迹。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的基本概念4-1-1闭环极点随开环根轨迹增益变化的轨迹闭环极点随开环根轨迹增益变化的轨迹开环系统中某个参数由0变化到 时,目标系统参数连续、运动、动态6例例4-1 已知系统如图,已知系统如图,试分析试分析 Kc
3、对系统特征根分布的影响。对系统特征根分布的影响。)2()(ssKsGc开环极点:开环极点:2021 pp开环根轨迹增益:开环根轨迹增益:cKK *闭环特征方程:闭环特征方程:02*2 Kss闭环特征根闭环特征根 244221*,Ks 解:开环传递函数解:开环传递函数 Kc1s(s+2)_R(s)C(s)*K 117研究研究K*从从0变化时,闭环特征根的变化变化时,闭环特征根的变化K*与闭环特征根的关系与闭环特征根的关系*2,111Ks K*=0,s1,=0,s2=-2ImRes-20K*=0.5,s1,2=-10.707=-0.293,-1.707K*=1,s1,=s2=-1K*=2,s1,2
4、=-1j-1K*=5,s1,2=-1j2K*=10,s1,2=-1j3K*,s1,2=-1jK*:0,闭环极点随之变化的轨线闭环极点随之变化的轨线根轨迹根轨迹 开环极点开环极点8(1)稳定性稳定性 K*:00,系统闭环根在系统闭环根在 s 上变化上变化左半平面:稳定左半平面:稳定右半平面:不稳定右半平面:不稳定(2)动态过程(时间响应信息):动态过程(时间响应信息):(3)性能指标性能指标 5.300 sssttt01100 coscos%0dd 0K*1欠阻尼欠阻尼 K*振荡振荡(4)稳态性能稳态性能4-1-2 根轨迹与系统性能根轨迹与系统性能开环增益开环增益积分环节个数积分环节个数ImRe
5、s-20-102*2 Kss*11K*/1K9设:设:G(s)_R(s)C(s)H(s)()()(111sNsMKsG 开环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其中:其中:2,1)()(;)()(2121 ipspssNzszssMiiiiii)()()()()()(221121sNsMsNsMKKsHsG)()()(222sNsMKsH 0)()(21 sMsM开环零点:开环零点:0)()(21 sNsN开环极点:开环极点:闭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21*2121*211)()()()()(KKKsNsNsMsMKsNsMKs 闭环零点:闭环零点:0)()(21 sNsM闭环极点:闭环极点:0)()()
6、()(2121*sNsNsMsMK反馈回路传递函数的极点反馈回路传递函数的极点前向通路传递函数的零点前向通路传递函数的零点结论:结论:1)闭环零点)闭环零点=前向通路传函的零点前向通路传函的零点+反馈传函的极点(与反馈传函的极点(与K*无关);无关);2)闭环极点)闭环极点不仅与开环零、极点有关,还与不仅与开环零、极点有关,还与K*有关。有关。4-1-3 4-1-3 开环零、极点与闭环零、极点开环零、极点与闭环零、极点100)()(1 sHsG1 绘制依据绘制依据即:即:1)()(sHsG根轨迹方程(向量方程)根轨迹方程(向量方程)用幅值、幅角的形式表示:用幅值、幅角的形式表示:)12(1)(
7、)()()(ksHsGsHsG根轨迹方程根轨迹方程闭环的特征方程:闭环的特征方程:1)()(sHsG )12()()(ksHsG幅值条件幅值条件幅角条件幅角条件设:设:)iniimipszsKsHsG ()()()(11*111*iniimipszsK解析法(例解析法(例4-1)图解法图解法G(s)_R(s)C(s)H(s)幅值条件幅值条件幅角条件幅角条件2 绘制方法绘制方法imiinizspsK 11*或或:4-1-4 根轨迹绘制依据及方法根轨迹绘制依据及方法 )12(kpszsii114-2-1 一般步骤一般步骤 1)1)列写列写 0)()(1 sHsG2)2)写成写成 0()(111*)
8、iniimipszsK3)3)在在s上标出开环零、极点上标出开环零、极点 zi,pi4)4)按以下基本规则绘制按以下基本规则绘制4-2-2 基本法则基本法则法则法则1(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G(s)_R(s)C(s)H(s)K*=0时的闭环极点时的闭环极点 K*=时的闭环极点时的闭环极点4-2 4-2 绘制根轨迹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法则绘制根轨迹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法则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或无穷远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或无穷远点。120()(11*)iniimipszsK当当K*=0时,闭环特征根满足:时,闭环特征根满足:01 )inips(即即K*=0时:闭环极
9、点时:闭环极点 si i开环极点开环极点pi当当K*时,闭环特征方程时,闭环特征方程 :0(1)(1*1 )iniimipsKzs0)(1 imizs 即即K*时,闭环极点时,闭环极点 si开环零点开环零点zi K*nm 当当 时,时,imiinizspsK 11*mnsimiinisszspsKlimlim11*有有n-m 条的终点在无穷远点条的终点在无穷远点证明:证明:闭环特征方程:闭环特征方程:13说明:说明:1 1)有限开环零、极点:)有限开环零、极点:zi,pi 无限开环零、极点:无限开环零、极点:根轨迹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根轨迹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2 2)在绘制其他参数
10、根轨迹时,可能会出现)在绘制其他参数根轨迹时,可能会出现 mn 的情况,的情况,此时,必有此时,必有 m-n 条根轨迹起始于无穷远点。条根轨迹起始于无穷远点。因为:因为:iniimis*pszslimK 111 nmsslim 140()(11*)iniimipszsK 证明:证明:1)分支数:分支数:分支数分支数=maxn,m,连续的,且对称于实轴。连续的,且对称于实轴。闭环根的个数闭环根的个数=特征方程阶次特征方程阶次2)连续性连续性 闭环特征方程中的某些系数是闭环特征方程中的某些系数是K*的函数的函数 K*从从0连续变化时,那些系数也随之连续变化连续变化时,那些系数也随之连续变化 特征根
11、的变化也是连续的。特征根的变化也是连续的。3)对称性对称性 特征根特征根根轨迹的分支数根轨迹的分支数=闭环根的个数闭环根的个数实根实根位于实轴位于实轴复根复根对称于实轴对称于实轴根轨迹是特征根的集合根轨迹是特征根的集合对称于实轴。对称于实轴。=maxn,m法则法则2(根轨迹的分支数、连续性及对称性根轨迹的分支数、连续性及对称性)15 实轴上的任何线段,其右面的开环实数零、极点个数之实轴上的任何线段,其右面的开环实数零、极点个数之和为奇数,则该线段是根轨迹的一部分。和为奇数,则该线段是根轨迹的一部分。ReImsReIms法则法则3 (实轴上的根轨迹实轴上的根轨迹)16证明:利用幅角条件证明:利用
12、幅角条件 )12(11 kpszsniimii设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设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 s0选择实验点选择实验点s01 1)观察开环复数零极点到)观察开环复数零极点到s0 点的幅角点的幅角ImResp1z1z2p5p4p2p3z3z z4 42 23 232 3 3 4 243 开环复数零、极点不影响实轴上的根轨迹开环复数零、极点不影响实轴上的根轨迹2 2)观察开环实轴上的零极点到)观察开环实轴上的零极点到s0点的幅角点的幅角 只要只要s0前有奇数个开环零极点,则满足:前有奇数个开环零极点,则满足:1 2 21 14 45 5 s0之前开环实数零极点个数之和为奇数,之前开环实数零极点个数之
13、和为奇数,s0为根轨迹上的点。为根轨迹上的点。)12(kij17ReIms例例4-2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试绘制实轴上的根轨迹。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试绘制实轴上的根轨迹。)ps(sK)s(HsG*1 p1 )()(21*pspssKsHsG ReImsp1p2?18mnzpmiiniia 11 当当 n m 时,有时,有n-m 条根轨迹分支沿渐近线趋于无穷远。条根轨迹分支沿渐近线趋于无穷远。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a,与实轴的交角与实轴的交角 a:)1,2,1,0()12(mnkmnka 证明:证明:1 1)设根轨迹上一动点)设根轨迹上一动点s逐渐向无穷远处移动,逐渐向无穷远处
14、移动,从开环零极点到动点从开环零极点到动点s所构成的角度不断变化。所构成的角度不断变化。当当s时,其各个角度接近相等。时,其各个角度接近相等。当当s到达无穷远,则各角度相等。即有:到达无穷远,则各角度相等。即有:)12(knmaamnka )12(2 2)由根轨迹的对称性)由根轨迹的对称性渐近线也对称于实轴渐近线也对称于实轴交点必然在实轴上。交点必然在实轴上。交点相当于各零极点的重心,按重心计算方法:交点相当于各零极点的重心,按重心计算方法:)(11 miiniiaazpmn mnzpiia 法则法则4(根轨迹的渐近线根轨迹的渐近线)19ReIms例例4-3 绘制渐近线绘制渐近线21pa p1
15、090)12(mnka a(2))()(21*pspssKsHsG ReImsp1p23021ppa a00180,603)12(ka )()(1*pssKsHsG (1)20 )()()(321*pspspssKsHsG 4321pppa (3)ReImsp1p2p300135,454)12(Kaa4))()()()(3212*pspspsszsKsHsG ReImsp1p2p3z4321zpppa a00135,4515)12(Ka21 )()()(3212*pspspssKsHsG 5)ReImsp1p2p35321pppa a000180,108,365)12(Ka思考:思考:渐近线与
16、复平面有什么关系?渐近线与复平面有什么关系?渐近线把复平面渐近线把复平面等分等分为为 n-m 份份。22解:解:m=0n=3:p1=0,p2=-1,p3=-2把开环零点和开环极点标在把开环零点和开环极点标在s s平面上,平面上,零点用零点用“o o”;极点用极点用“”。ReIm绘制实轴上的根轨迹:绘制实轴上的根轨迹:0-1-2-312-1-2求渐近线:求渐近线:显然,显然,n-m=300180,60 a 3210 1 a问题:根轨迹如何离开实轴趋向于渐近线?问题:根轨迹如何离开实轴趋向于渐近线?mnzpiia 例例4-4 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概略绘制概略绘制 K*从从
17、0变化时的根轨迹。变化时的根轨迹。)s)(s(sKGH*21 23即重根点即重根点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根轨迹分支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根轨迹分支在 s 上相遇又立即分开的点上相遇又立即分开的点设分离点的坐标为设分离点的坐标为(d,0),则:则:niimiipdzd1111l相遇的根轨迹分支数相遇的根轨迹分支数 lk 12 分离角分离角d=进入重根点的根轨迹在重根进入重根点的根轨迹在重根点处的切线与实轴正向夹角点处的切线与实轴正向夹角离开重根点的根轨迹在重根点处的切离开重根点的根轨迹在重根点处的切线与实轴正向夹角线与实轴正向夹角会合角会合角 d=lk 2 lk 12 会合角会合角 d=分离角分离角d=l
18、k 2或:或:法则法则5:分离点分离点(会合点会合点)及分离角、会合角及分离角、会合角24证明:由根轨迹方程,有证明:由根轨迹方程,有 0111*iniimipszsK闭环特征方程闭环特征方程 0)()(1*1 imiinizsKpssD分离点即有重根的点,分离点即有重根的点,0)(0)(sDsD即即 )()(*iiiizsdsdKpsdsdzsKps上两式相除上两式相除 iiiizszsdsdpspsdsd dszsddspsdii lnln iiiizszspsps lnlnlnln dszsddspsdii lnln niimiipdzd1111又又重根存在的条件重根存在的条件25例例4
19、-4 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2)(1(*)()(sssKsHsG概略绘制概略绘制 K*从从0变化时的根轨迹。变化时的根轨迹。解:解:标开环零极点标开环零极点;绘制实轴上的根轨迹绘制实轴上的根轨迹;求渐近线求渐近线00180,60a1a 求重根点求重根点p1=0,p2=-1,p3=-2021111 ddd niimiipdzd111102632 dd (舍)(舍)58.142.0624366dReIm0-1-2-312-1-2-0.4226求分离点也可直接用求分离点也可直接用 来求来求 0*dsdsdK)23()2)(1(23*ssssssK 02632*dsdss
20、sdsdK02632 dd即:即: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ReIm0-1-2-312-1-2-.-0.42.?.?27方法方法1 1 可按劳斯判据求得可按劳斯判据求得(0,j)方法方法2 2 可将可将s=j代入特征方程,代入特征方程,令令Im=0,Re=0,求得求得 K*及及c。接上例,接上例,方法方法1 1用劳斯判据用劳斯判据0)2)(1(*Ksss*0*2336321KsKsKss K*=6=6时,第一列为零时,第一列为零0632 s2js 023*23 Ksss法则法则6(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28方法方法2 2 令令s=j0)2)(1(*Kjjj 0
21、23*23 Kjj 02033*2 K2,0 6*K22ReIm0-1-2-312-1-2-.-0.42.29例例 4-5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2()4(*)()(sssKsHsG绘制根轨迹。绘制根轨迹。解:解:把开环零点和开环极点标在把开环零点和开环极点标在s s平面上,零点用平面上,零点用“o o”;极点用极点用“”。渐近线为负实轴渐近线为负实轴绘出实轴上的根轨迹:绘出实轴上的根轨迹:求重根点:求重根点:由由得得41211 ddd0882 dd8.6224;2.122421 dd在在d1处,会合角为处,会合角为00、1800,分离角为,分离角为900在在d2处,会合角为
22、处,会合角为900,分离角为,分离角为00、1800由于由于n m=1 o -2-4-6d1d2可以证明:其复数部分是以可以证明:其复数部分是以(-4,0)为圆心,以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一个圆为半径的一个圆。22解得解得 niimiipdzd111130ReIm-1-2-11 试绘制闭环系统的概略根轨迹。试绘制闭环系统的概略根轨迹。)5.15.0)(5.15.0)(5.2()2)(2)(5.1(*jsjsssjsjssKsHsG 例例4-6 已知某闭环系统的开环传函为已知某闭环系统的开环传函为1 1)实轴上的根轨迹)实轴上的根轨迹解:在解:在 s 上标出开环零、极点上标出开环零、极点3 3)出
23、射角、入射角出射角、入射角2 2)渐近线)渐近线 n-m=4-3=1 180031起始角起始角ip根轨迹离开开环复数极点的切线方向与实轴的正向夹角。根轨迹离开开环复数极点的切线方向与实轴的正向夹角。根轨迹进入开环复数零点的切线方向与实轴的正向夹角。根轨迹进入开环复数零点的切线方向与实轴的正向夹角。终止角终止角iz,.2,1,0)()()12()(11 kppzpknaiiiamjjapi ,.2,1,0)()()12(1)(1 kpzzzkniiamajjjazi (出射角出射角)(入射角入射角)证明:设开环有证明:设开环有m个有限零点和个有限零点和n个有限极点个有限极点幅角条件:幅角条件:)
24、12()12(11 kkniimii设设p1 1附近存在一点十分靠近附近存在一点十分靠近p1 1的点的点s1 1是根轨是根轨迹上的点,则点迹上的点,则点s1 1必满足幅角条件。必满足幅角条件。因为因为s1 1点无限靠近点无限靠近p1,所以除了所以除了p1 1点外,有:点外,有:p1ReIm法则法则7(根轨迹的起始角与终止角根轨迹的起始角与终止角)32 11ppjspj )12()12(114131211 kkppppppppz 42111112jpppzpjk 显然,显然,是对称的,是对称的,12pp 和和上式可推广至第上式可推广至第i个开环复数极点。个开环复数极点。同理可证明终止角的公式。同
25、理可证明终止角的公式。1z1pzjsj33)()(18032132101 p)9025.1905.15.0(5.15.25.15.015.1180000 arctgarctgarctgarctgarctg05.782 p 000000005.149)1211995.63153(901171801 z 05.1492 z)909.36904.18(594.184.5618000000000 05.78 )5.15.0)(5.15.0)(5.2()2)(2)(5.1(*jsjsssjsjssKsHsG1)实轴上的根轨迹实轴上的根轨迹解:在解:在 s s 上标出开环零、极点上标出开环零、极点3)出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