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加固施工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堤防工程加固施工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堤防 工程 加固 施工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渗流控制标准渗流控制标准 根据渗流理论和相关规范,堤防渗流控制根据渗流理论和相关规范,堤防渗流控制原则:原则:(1 1)控制围堤浸润线和下游承压水头,保证)控制围堤浸润线和下游承压水头,保证坝体和坝基的渗流稳定;坝体和坝基的渗流稳定;(2 2)控制坝体和坝基的渗透坡降,防止渗透)控制坝体和坝基的渗透坡降,防止渗透变形破坏,保证下游边坡和下游地面的渗流变形破坏,保证下游边坡和下游地面的渗流稳定,其抗渗水力比降和渗透流速满足稳定稳定,其抗渗水力比降和渗透流速满足稳定要求;要求;(3 3)控制围堤渗流量,尽量减少渗漏损失。)控制围堤渗流量,尽量减少渗漏损失。渗流控制标准渗流控制标准 堤身具体结构和
2、堤基土层出发,渗流控制标准主堤身具体结构和堤基土层出发,渗流控制标准主要有以下方面:要有以下方面:堤坡出逸高度控制原则堤坡出逸高度控制原则 围堤为细砂吹填或管袋充填而成,边坡出逸位置较高,对堤围堤为细砂吹填或管袋充填而成,边坡出逸位置较高,对堤坡渗流稳定和边坡抗滑稳定不利。出逸坡面渗水将使得坡面坡渗流稳定和边坡抗滑稳定不利。出逸坡面渗水将使得坡面土体剥落流失逐渐发展而造成破坏,与滑坡过程类似,为一土体剥落流失逐渐发展而造成破坏,与滑坡过程类似,为一个缓慢的过程。而当库水位较高时外侧潮位为非稳定变化时个缓慢的过程。而当库水位较高时外侧潮位为非稳定变化时,在相对高潮位时围堤内浸润线会较高,同样在外
3、侧边坡出,在相对高潮位时围堤内浸润线会较高,同样在外侧边坡出逸位置也可能较高,因此边坡出逸应加以控制,主要控制边逸位置也可能较高,因此边坡出逸应加以控制,主要控制边坡出逸高度,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在边坡出逸,实在不坡出逸高度,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在边坡出逸,实在不行则必须采取滤层保护边坡稳定措施。本工程需要研究合适行则必须采取滤层保护边坡稳定措施。本工程需要研究合适的反滤措施确保砂堤边坡渗流稳定性。的反滤措施确保砂堤边坡渗流稳定性。渗流控制标准渗流控制标准堤坡出逸坡降控制原则堤坡出逸坡降控制原则 由于无防渗情况下边坡出逸位置较高,因此边坡出逸由于无防渗情况下边坡出逸位置较高,因此边坡出逸应
4、加以控制,其出逸坡降可按无粘性土边坡出逸坡降计算。应加以控制,其出逸坡降可按无粘性土边坡出逸坡降计算。当渗流从下游坡出逸时,由于自由面与坡面相切,忽略凝聚当渗流从下游坡出逸时,由于自由面与坡面相切,忽略凝聚力时,渗出点的渗透坡降为:力时,渗出点的渗透坡降为:(为下游坡角)为下游坡角)堤坡渗出点的临界渗透坡降可按下式计算堤坡渗出点的临界渗透坡降可按下式计算2525:J Jc c=1 1(tg tg-tg-tg)coscos/+C/+C/式中,式中,为水容重,取为水容重,取=10kN/m=10kN/m3 3;1 1为土的浮容重,为土的浮容重,C C为出为出口段坝体填土的凝聚力,口段坝体填土的凝聚力
5、,为土的内摩擦角,根据有关文献,为土的内摩擦角,根据有关文献,取取1=10.2kN/m1=10.2kN/m3 3,C C=0Pa=0Pa,=32=32;为下游坡角,为下游坡角,1 1:2.52.5的的坡,坡,tgtg=0.4=0.4(1 1:2 2,tgtg=0.5=0.5),),coscos=0.928=0.928。将所有变量代。将所有变量代入式中,可求得入式中,可求得J Jc c371.01/1sin22mJ渗流控制标准渗流控制标准渗流控制设计中需要渗流控制设计中需要J J J Jc c。这里的。这里的J J可以考虑滤层措可以考虑滤层措施的功效。由于在理论上堤脚的出逸坡降是无限大施的功效。
6、由于在理论上堤脚的出逸坡降是无限大的,因此,从渗流控制的观念来控制堤坡出逸,则的,因此,从渗流控制的观念来控制堤坡出逸,则是对可能出逸位置以下边坡实施合适的反滤保护措是对可能出逸位置以下边坡实施合适的反滤保护措施,只要反滤保护措施得当,则堤坡出逸的渗流是施,只要反滤保护措施得当,则堤坡出逸的渗流是稳定的。稳定的。渗流控制标准渗流控制标准有渗流的均质土坡稳定安全系数控制原则有渗流的均质土坡稳定安全系数控制原则 在浸润线在浸润线以下的土体除了受到重力作用外,还受到由于水的以下的土体除了受到重力作用外,还受到由于水的渗流而产生的渗透力作用。如果水流方向与水平面渗流而产生的渗透力作用。如果水流方向与水
7、平面呈夹角呈夹角,则沿水流方向的渗透力,则沿水流方向的渗透力F=F=w wj j。在坡面上取土体在坡面上取土体V V中的土骨架为隔离体,其有效的中的土骨架为隔离体,其有效的重量为重量为W=W=VV 。分析这块土骨架的稳定性,作用在。分析这块土骨架的稳定性,作用在土骨架上的渗透力为土骨架上的渗透力为F=F=jVjV 。因此,沿坡面的全部滑。因此,沿坡面的全部滑动力,包括重力和渗透力为,坡面的正压力为,则动力,包括重力和渗透力为,坡面的正压力为,则土体沿坡面滑动的稳定安全系数为土体沿坡面滑动的稳定安全系数为)cos(sin)sin(cosjVVjVVTNtgFwws渗流控制标准渗流控制标准堤后地面
8、和坡脚渗流坡降控制标准堤后地面和坡脚渗流坡降控制标准 (1 1)允许垂直渗透坡降控制)允许垂直渗透坡降控制(2 2)允许水平渗透坡降控制)允许水平渗透坡降控制(3 3)表层弱透水堤基渗透变形控制)表层弱透水堤基渗透变形控制渗漏量控制原则渗漏量控制原则 :Q QQ Q允允7.2.2垂直防渗措施 堤防工程的垂直防渗有混凝土防渗墙、垂直铺堤防工程的垂直防渗有混凝土防渗墙、垂直铺膜及劈裂灌浆等措施。膜及劈裂灌浆等措施。“98洪水洪水”后,防渗墙、后,防渗墙、垂直铺膜在加固技术、施工设备、墙体材料等垂直铺膜在加固技术、施工设备、墙体材料等方面有着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例如:在长江中方面有着快速的发展和应用。
9、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堤防加固中,各种材料的防渗墙,累计长下游堤防加固中,各种材料的防渗墙,累计长度已达度已达370余余km、总面积、总面积420万万m2。垂直防渗方案确定后,其主要的设计指标是墙垂直防渗方案确定后,其主要的设计指标是墙深、墙厚及墙体材料。截止目前,堤防中常用深、墙厚及墙体材料。截止目前,堤防中常用的薄防渗墙(墙厚的薄防渗墙(墙厚30cm)、垂直铺塑以及劈)、垂直铺塑以及劈裂灌浆等技术均无规范可循。本章仅就使用较裂灌浆等技术均无规范可循。本章仅就使用较多的薄防渗墙作一简要介绍。多的薄防渗墙作一简要介绍。7.3 置换法防渗技术置换法防渗技术 7.3.1 概述概述 7.3.2 抓斗法成
10、墙抓斗法成墙 7.3.3 锯槽法锯槽法 7.3.4 射水法成墙射水法成墙 7.3.5 导管(气举)反循环导管(气举)反循环 7.4 高压喷射浇灌浆防渗技术高压喷射浇灌浆防渗技术 7.4.1 概述概述 7.4.2 高压喷射灌浆作用机理高压喷射灌浆作用机理 7.4.3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体的性能及影响高压喷射灌浆防渗体的性能及影响因素因素 7.4.4 高压喷射灌浆施工高压喷射灌浆施工 7.6 挤压法防渗技术挤压法防渗技术 7.6.1 振动沉模法振动沉模法 7.6.2 超薄防渗墙工法超薄防渗墙工法 7.7 垂直铺塑防渗技术垂直铺塑防渗技术 7.7.1 概述概述 7.7.2 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工作原理及
11、技术要求 7.7.3 施工设备施工设备 7.7.4 施工施工 7.7.5 材料材料 7.7.6 质量保证和要求质量保证和要求 7.8 劈裂灌浆技术劈裂灌浆技术 7.8.1 概述概述 7.8.2 试验试验 7.8.3 设计设计 7.8.4 施工施工 7.8.5 质量检查质量检查 7.9 排水减压井排水减压井 7.9.1 减压井设计减压井设计 7.9.2 减压井施工减压井施工 7.10 放淤和吹填技术放淤和吹填技术 7.10.1 概述概述 7.10.2 引洪放淤技术引洪放淤技术 7.10.3 机械放淤技术机械放淤技术 7.10.4 机淤施工技术要求机淤施工技术要求 7.11 安全监测安全监测 7.
12、11.1 监测目的和内容监测目的和内容 7.11.2 渗流监测仪器和安装方法渗流监测仪器和安装方法 7.11.3 观测频次观测频次 7.11.4 工程实例工程实例长江重要堤防的防渗工程长江重要堤防的防渗工程李思慎李思慎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工程建设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工程建设局目目 录录1 堤防概况和险情堤防概况和险情2 防渗工程设计理念与方法防渗工程设计理念与方法3 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4 质量控制、评价及运行效果质量控制、评价及运行效果6 经验与展望经验与展望5 重大技术问题研究重大技术问题研究1 堤防概况及险情堤防概况及险情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以堤防为基础,三峡工程为骨干,
13、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以堤防为基础,三峡工程为骨干,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套,结合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水土保持等措河道整治相配套,结合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水土保持等措施以及其它非工程措施构成的综合防洪体系。(国务院文件施以及其它非工程措施构成的综合防洪体系。(国务院文件 国发国发199912号)号)长江中下游堤防总长长江中下游堤防总长3万余万余km。长江干流堤防长约长江干流堤防长约3600km:其中一级堤防长约其中一级堤防长约560km(武汉、荆江大堤等);(武汉、荆江大堤等);二级堤防长约二级堤防长约2480km(同马、
14、黄广、荆南长江干堤等);(同马、黄广、荆南长江干堤等);三、四级堤防长约三、四级堤防长约536km。保护面积:保护面积:12.6万万km2、耕地、耕地9000多万亩、人口多万亩、人口7500余万人(余万人(1997年)及重要工年)及重要工 矿企业、交通。矿企业、交通。1.1 概况概况 1 堤防概况及险情堤防概况及险情 渗透、崩岸、漫顶渗透、崩岸、漫顶 1998年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险情统计年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险情统计1.2 险情险情 1.2 险情险情 1 堤防概况及险情堤防概况及险情f69898石首人民大垸鱼尾洲重大管涌险情石首人民大垸鱼尾洲重大管涌险情1.2 险情险情 1 堤防概况及险情堤防概
15、况及险情f6f79898荆江大堤杨家湾重大管涌险情荆江大堤杨家湾重大管涌险情1.2 险情险情 1 堤防概况及险情堤防概况及险情f6f7长孙堤内管涌导致民房开裂倒塌长孙堤内管涌导致民房开裂倒塌1.2 险情险情 1 堤防概况及险情堤防概况及险情f6f7f5同马大堤排水沟内冒沙同马大堤排水沟内冒沙f1视图荆江大堤沙市巡司巷冬堤街残迹荆江大堤沙市巡司巷冬堤街残迹f2视图荆江大堤堤内隐患荆江大堤堤内隐患f3视图荆江大堤沙市巡司巷堤内隐沟、砖墙荆江大堤沙市巡司巷堤内隐沟、砖墙f4视图堤身内取出的白蚁菌圃堤身内取出的白蚁菌圃1.3 堤防特点堤防特点1.3.1 堤防历史悠久、堤身组成复杂堤防历史悠久、堤身组成
16、复杂 (1)堤身土质杂乱、填筑质量差)堤身土质杂乱、填筑质量差 目前,长江干流堤防断面一般高约(目前,长江干流堤防断面一般高约(6 12)m、堤顶宽(、堤顶宽(8 12)m、两、两边坡边坡1:3。但若追溯它们的初始状态,堤身高度仅(。但若追溯它们的初始状态,堤身高度仅(1 2)m,在其不断加高,在其不断加高培厚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条件,普遍存在土质杂乱、培厚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条件,普遍存在土质杂乱、填筑质量差等缺陷,许多堤段形成所谓填筑质量差等缺陷,许多堤段形成所谓“金包银金包银”的复式断面。的复式断面。1.3 堤防特点堤防特点1.3.1 堤防历史悠久、堤身组
17、成复杂堤防历史悠久、堤身组成复杂 (2)溃口复堤及其它原因在堤身内存在块石、碎石)溃口复堤及其它原因在堤身内存在块石、碎石 堤防的历史就是与洪水不断抗争的历史,溃口后的复堤往往不能把抢堤防的历史就是与洪水不断抗争的历史,溃口后的复堤往往不能把抢险时的块石杂物等清除干净而留在堤身内部;此外,在堤身加高时,原堤险时的块石杂物等清除干净而留在堤身内部;此外,在堤身加高时,原堤顶路面未能很好处理,其碎石、块石等亦遗留下来。隐蔽工程防渗墙施工顶路面未能很好处理,其碎石、块石等亦遗留下来。隐蔽工程防渗墙施工时曾在多个堤段遇到这些情况,其中最大石块的直径竟达时曾在多个堤段遇到这些情况,其中最大石块的直径竟达
18、1.3m。1.3 堤防特点堤防特点1.3.1 堤防历史悠久、堤身组成复杂堤防历史悠久、堤身组成复杂 (3)人类活动遗迹)人类活动遗迹 先辈们一般沿堤而居,他们在修筑堤防的同时又给堤防的后续加高加固先辈们一般沿堤而居,他们在修筑堤防的同时又给堤防的后续加高加固留下了隐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堤防加固过程中,曾多次在堤身内发现残留下了隐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堤防加固过程中,曾多次在堤身内发现残垣断壁、阴沟粪池以及棺木遗骸。垣断壁、阴沟粪池以及棺木遗骸。98洪水期间,荆江大堤沙市巡司巷段堤洪水期间,荆江大堤沙市巡司巷段堤内渗水,汛后挖开堤身,先人居住的断壁、阴沟清晰可见。另外,现代的内渗水,汛后挖开堤身,
19、先人居住的断壁、阴沟清晰可见。另外,现代的人们又为堤身增加了几许困惑,如堤身埋设有通讯光缆(军缆)、堤顶建人们又为堤身增加了几许困惑,如堤身埋设有通讯光缆(军缆)、堤顶建有公路(非水利部门专用的防汛公路)、有公路(非水利部门专用的防汛公路)、高压线沿堤或越堤而过,为堤防高压线沿堤或越堤而过,为堤防 加固建设带来困难。加固建设带来困难。荆江大堤沙市巡司巷冬堤街残迹荆江大堤沙市巡司巷冬堤街残迹1.3 堤防特点堤防特点1.3.1 堤防历史悠久、堤身组成复杂堤防历史悠久、堤身组成复杂 (4)生物活动、洞穴隐蔽)生物活动、洞穴隐蔽 由于气候、土质、植物等条件优越,长江中下游干堤堤身内常有白蚁、由于气候、
20、土质、植物等条件优越,长江中下游干堤堤身内常有白蚁、蛇、鼠打洞藏身、繁衍,极大地威胁着堤防安全。其中尤以白蚁危害最大,蛇、鼠打洞藏身、繁衍,极大地威胁着堤防安全。其中尤以白蚁危害最大,白蚁活动处,堤内蚁巢、蚁道四通八达。解放后虽采用过毒杀、烟熏、灌白蚁活动处,堤内蚁巢、蚁道四通八达。解放后虽采用过毒杀、烟熏、灌浆等措施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灭除活动,但由于白蚁自身繁殖力强,复浆等措施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灭除活动,但由于白蚁自身繁殖力强,复发率高,至今仍难以完全消除。发率高,至今仍难以完全消除。1996年,洪湖长江干堤周家咀段发生堤顶年,洪湖长江干堤周家咀段发生堤顶塌陷、堤身多处漏洞、渗水浑浊的重
21、大险情就是白蚁所致。塌陷、堤身多处漏洞、渗水浑浊的重大险情就是白蚁所致。堤身内取出的白蚁菌圃堤身内取出的白蚁菌圃1.3 堤防特点堤防特点 长江中下游堤防主要座落在第四纪冲积平原上,堤基表层相对弱透水层厚一般长江中下游堤防主要座落在第四纪冲积平原上,堤基表层相对弱透水层厚一般在(在(1 8)m,下部通常为深厚的砂及砂卵石层,汛期江水通过砂及砂卵石层流向,下部通常为深厚的砂及砂卵石层,汛期江水通过砂及砂卵石层流向堤内,威胁堤基的渗透稳定并在地质条件差的部位造成险情。堤内,威胁堤基的渗透稳定并在地质条件差的部位造成险情。防渗工程堤基地质结构分类表防渗工程堤基地质结构分类表 1.3.2 堤防历史悠久、
22、堤身组成复杂堤防历史悠久、堤身组成复杂 1.3 堤防特点堤防特点防渗工程堤基地质结构分类表防渗工程堤基地质结构分类表 1.3 堤防特点堤防特点2.2 堤基地质条件复杂堤基地质条件复杂.1:3.均质地层(砂、粘土层)均质地层(砂、粘土层)1.4 堤防的渗流险情堤防的渗流险情1.4.1管涌的成因及危害管涌的成因及危害 二元结构地层等势线图二元结构地层等势线图 1.4 堤防的渗流险情堤防的渗流险情1.4.1 管涌的成因及危害管涌的成因及危害 二元结构地层等势线图二元结构地层等势线图 1.4 堤防的渗流险情堤防的渗流险情 堤基管涌多表现为冒水翻砂、泡泉、脓疮、土层隆起、大面积砂沸等,在所有堤基管涌多表
23、现为冒水翻砂、泡泉、脓疮、土层隆起、大面积砂沸等,在所有渗透险情中,管涌是最危险的,尤其是堤脚附近的管涌更易发展成灾难性后果。管渗透险情中,管涌是最危险的,尤其是堤脚附近的管涌更易发展成灾难性后果。管涌险情不仅出现频率高(在所有主要险情中,管涌占有一半),而且是导致大堤溃涌险情不仅出现频率高(在所有主要险情中,管涌占有一半),而且是导致大堤溃决的主要险情。决的主要险情。1998年汛期湖北省境内年汛期湖北省境内34处溃口性险情中,管涌占有处溃口性险情中,管涌占有26处。而处。而98汛汛期长江中下游堤防的期长江中下游堤防的7处溃口,因堤基管涌溃决的就有处溃口,因堤基管涌溃决的就有5处。处。簰洲湾堤
24、防(民垸堤)的溃决,其主要原因是堤基为粉细砂层,当外江水簰洲湾堤防(民垸堤)的溃决,其主要原因是堤基为粉细砂层,当外江水位达到一定值时,砂层开始浮动并出现大范围的管涌群(学术定义应为流土),堤位达到一定值时,砂层开始浮动并出现大范围的管涌群(学术定义应为流土),堤基失稳、大堤迅速溃决。基失稳、大堤迅速溃决。1.4.2 管涌的成因及危害管涌的成因及危害 1.4 堤防的渗流险情堤防的渗流险情九江长江干堤的溃决,原因是多方面的(堤外坡脚被人为破坏、堤基有易冲蚀的土层未做九江长江干堤的溃决,原因是多方面的(堤外坡脚被人为破坏、堤基有易冲蚀的土层未做处理、汛期水位高持续时间长、险情发现不及时等),其中,
25、堤身下(堤基表层)的处理、汛期水位高持续时间长、险情发现不及时等),其中,堤身下(堤基表层)的0.5m 1m厚的粉质壤土则为管涌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厚的粉质壤土则为管涌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1.4.2 管涌的成因及危害管涌的成因及危害 8月月7日日 12:45发现发现 13:45堤项塌陷堤项塌陷 14:00溃口溃口62m1.4 堤防的渗流险情堤防的渗流险情公安县孟溪大垸河堤的溃决,其直接原因是防守失职,同样堤身下近公安县孟溪大垸河堤的溃决,其直接原因是防守失职,同样堤身下近5m厚的砂及砂壤土层厚的砂及砂壤土层也是产生管涌的不良地质条件。也是产生管涌的不良地质条件。1.4.2 管涌的成因及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