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华侨史-第八讲-华侨社会“三宝”-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80958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格式:PPT
  • 页数:109
  • 大小:1.0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华侨史-第八讲-华侨社会“三宝”-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华侨 第八 社会 三宝 课件
    资源描述:

    1、华侨社会形成的标准华侨社会形成的标准l第一,有一定数量的华侨聚居。l第二,他们有比较固定的事业。l第三,他们基本上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l第四,他们通过乡团组织进行联系。l明末清初:东南亚地区l鸦片战争后:欧、美、非、大洋洲l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向华人社会转变华侨社会华侨社会“三宝三宝”l华侨社团(乡团组织)l华侨学校(华文学校)l华侨报刊(华文报刊)l定义:早期移居国外的华侨,为了团结互助、联络感情、共谋生存与发展,或以血缘宗亲,或以地缘同乡,或以业缘同行等为纽带,自发建立起来互助、联谊与自治的社会组织形式。l起源:明清时期的秘密会社、会馆 l华侨寺庙华侨社团的前身 l历史最悠久和

    2、最负盛名的华侨团体 l马来亚马六甲青云亭(观音亭)l成立:1673年l华侨社团的数量与华侨人口成正比 l1、华侨社团的类型和功能早期华社的主要作用早期华社的主要作用l救济贫苦,资助公益;l增进沟通,加强合作;l平息纠纷,解决困难。l4种?l8种?(1)血缘性社团(宗亲组织)血缘性社团(宗亲组织)l血缘性社团指的是华侨华人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社团。l它是华侨社团中起源最早,时间最长,数量最多,影响范围最大的一种。l一是源于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l二是身处异国它乡的华侨富人想通过此善举来提高个人的声望。l同宗同姓氏组织l联宗姓氏组织 l“宗联”,如菲律宾王氏宗亲总会(宗联)、下设各个分会,新加坡的

    3、曹家馆、琼崖陈氏公会、马来西亚的江夏堂黄氏宗祠。l联宗姓氏组织:指由两个或三个不同姓氏,通过一定的历史渊源结成的团体,有时是由几个小姓宗亲组织为了对抗大姓的需要而结成的联宗姓组织,他们供奉诸姓同源的始祖,这是一种拟亲属关系的形式。l例如:龙冈公所(刘、关、张、赵)l l某某会馆或会所,某氏公会或公所。l早期的宗亲组织领袖大都称“炉主”(香炉之主),后称总理、主席、值理 l宗亲组织发展的趋向是区域性、世界性的活动增多。l如XX氏宗亲总会的恳亲大会,世界华人联谊会,许多姓氏宗亲组织纷纷回中国大陆寻根祭祖。l华侨华人宗亲组织遍及世界,以东南亚地区较多,欧美较少。l东南亚以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为多

    4、,其次为泰国、缅甸。l地缘性社团是指华侨华人以地缘(祖籍地)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社团。l l地缘性社团具有明显的地域和方言特点。五大(商)帮五大(商)帮l福建帮l以漳州、泉州的闽南人为主,操厦门语。l潮州帮l以广东潮州府的八邑(汕头、潮安、澄海、潮阳、普宁、揭阳、饶平、惠州)人组成,操潮汕语言。l广府帮l以讲广东话的“五邑”(南海、新会、东莞、番禺和台山),加上四邑(台山、新会、恩平、开平)。l海南帮l海南人组成,讲海南话l三江帮l广义泛指除闽粤之外的各省帮,狭义指江苏、浙江、江西。l二战前,地缘与方言组织与同姓宗亲组织的功能类似。l二战后,地缘性社团的联合趋势进一步加强。如马来西亚潮洲分会联合

    5、会,海南会馆联合会等。l业缘性社团是指华侨华人以业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它一般以行业为划分。l业缘组织带有明显的方言、地域色彩。l如广府帮的北城行、鲁北行、姑苏堂、藤器商公会、潮州金果行公会、渔业公会、潮州旅业公会。海南帮的琼侨咖啡酒餐商公会,福建帮的商业公会,福州木帮公会,闽南汇总公会等等 l早期为国内秘密会社的形式。如天地会、洪门会;清时期的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政治组织,如保皇党、同盟会。l二战后出现维权性、参政性组织。如马来西亚人民运动党、美国华人参政促进会。l早期的华侨华人政治组织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政治组织,如早期的同盟会,以“驱除鞭虏、恢复中华,创业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还有抗日战争时

    6、期的各种抗日救国会、反帝救国会等。l二战后才渐渐转为以华人自身为中心的政治组织,如1968年成立的以争取当地华人合法权益与平等地位为宗旨的马来西亚人民运动党就是当地的华人政治组织,1983年成立美国华人参政促进会。l包括慈善、互动、福利、青年、妇女、宗教、体育、艺术、社交、联谊、教育等团体,。l特点:l跨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大联合。l全国范围的(居住国)。l华侨华人团体中最具影响力的组织。2、华社的发展特点、华社的发展特点l第一,作为同宗、同乡或同行业的自卫互助团体而发挥作用。l第二,华侨的亲缘、地缘和业缘组织起了协调本组织成员间的利益,加强人员间的团结合作的作用。l第三,华侨的亲缘、地缘和业缘

    7、组织是当时华侨社会与殖民地当局沟通的主要渠道。l第一,华社数量不断增加。l1939年,海外华侨社团总数仅为2128个。从1950年至1988年,华人社团平均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即从1950年的4847个,增加为1988年的8980个,近40年间增加了4133个。如何看待华社的增加?如何看待华社的增加?l1、华侨生存需要?l2、华侨团结的表现?l3、华侨分裂的表现?l4、新老华侨对华社的态度?l第二,华人社团的分布与华人的分布是一致的。l亚洲最多,其次为北美洲和欧洲。1950年亚洲华人社团为4201个,占世界总数的86.67%;1988年为6130个,占世界总数的68.26%。l第三,随着华

    8、侨社会向华人社会的转变,华侨社团也演变为华人社团。l第四,组织形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三缘”之外,政治性、文缘性、综合性等形式的华人社团日益增多。l血缘、地缘社团依然很多。l80年代后成立的世界性各类华人社团中,血缘、地缘社团所占比例更大,二者加在一起占总数的62%。l老华侨加入传统华社积极性较高。l新生代不热衷参加华社。l第五,世界性的华人社团不断增加。世界性华社的特征世界性华社的特征l1、产生在20世纪70、80年代后。l2、它们大都在名称前面贯以“世界”或“国际”的字样。l3、在各类社团的比例上,大致是血缘占34%,地缘占28%,业缘占23%,其他占15%。l1963年8月,“世界龙岗亲

    9、义总会”在香港成立,是成立较早的世界性的华人社团之一。3、近年来华社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华社的发展趋势l第一,本土化。l华侨内部互助服务当地主流社会l第二,国际化。l第三,商业性社团地位越来越重要。l第四,新华侨在社团中的影响逐步增加。4、华侨社团存在的问题、华侨社团存在的问题l第一,利益冲突。l政治分歧l名利之争l第二,老龄化。二、华侨(华文)学校二、华侨(华文)学校l华侨学校华文教育l早期华侨受教育的途径l1、回中国上学l2、殖民地教育(双语学校)l3、本土华校l华侨学校:l1、华侨在海外所办学校l中文母语、中式教学l2、华侨在国内捐资兴办的学校l华文教育l1、学汉语l2、学中国历史文化l1

    10、.海外华文学校的产生l17世纪末18世纪初l巴达维亚l明诚书院东南亚侨办第一所学校l19世纪l东南亚各国l华侨聚居大城市,几乎已设华文学校。l东南亚l现代华文学校l第一所正规华文学校巴达维亚中华会馆1901年3月17日 原因原因l首先,是与当地华侨社会民族主义精神的高涨分不开的。l其次,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府对东南亚各国的华侨教育给予鼓励与赞助,力图通过华文教育的作用,保持与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密切联系,争取广大华侨对中国政府的支持,促使华文教育有一定的发展。l20世纪20-30年代,东南亚地区的华文学校进入鼎盛的时期。l从1942年初到1945年8月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南亚地区

    11、,华文学校遭到破坏。l由于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南亚的时间很短暂,因此,这时期华文学校受到的影响不大。l战后初期华校有一定的发展,并呈现出短暂的兴盛时期。l在战后大约20年间,东南亚各国华文学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它表现为华文学校的大量增加、教学内容、图书设备和师资力量的明显加强。l1954年,海外华文学校总数为4376所。l从类别来看,专科以上学校8所、中学357所,师范学校7所,职业学校27所、小学3734所,民众及补习学校192所,其它学校51所。l从地区分布来看,亚州(含香港、澳门)4171所,美洲88所,大洋洲73所,欧洲3所,非洲4l所。战后战后20年华校迅速发展的原因年华校迅速发展的

    12、原因l第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也使东南亚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大大增强。l第二,战后国民党政府继续奉行双重国籍政策,在海外大力争取华侨,提倡华文教育,目标是把华侨后代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热爱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国公民。l第三,战后初期东南亚地区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兴起,无暇顾及华侨的问题。二战后华侨学校的特点二战后华侨学校的特点l第一,从总体上看,海外华文学校的办学水平不高。l第二,华校的布局与海外华人人口的分布相对应。l第三,华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华侨子女。l小学占85.3%,中学占8.15%,专科以上只占0.185,其它(师范学校、职业学校、民众补习学校等)占6.3

    13、2%。l海外华人越集中的地方华校就越多,海外华人大多数分布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东南亚,所以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华校最多。l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华侨社团或华侨私人开办的,即主要是依靠华侨社团或华侨私人开办和维持的。20世纪世纪60年代后华侨学校走向衰落的原因年代后华侨学校走向衰落的原因l第一,战后东南亚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胜利之后的各国民族主义政权,为了巩固政治上的独立和实现全民族的统一,开始着手解决战前殖民统治制度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l第二,随着各国华侨相继加入当地国籍,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过渡,华文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l第三,东南亚各国华人内部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海外华

    14、文学校的力量。l第四,原有的华文学校教育已经难以适应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东南亚华文学校走向衰落是历史的必然。l第五,办学经费的日益匮乏始终是困扰华文学校的一大难题。l根据台湾侨务部门的统计,1964年2月全球(含香港、澳门)共有华校4,901所,其中95%以上在东南亚,而以马来西亚(1907所)和印度尼西亚(1346所)为最多。l1965年全世界(含香港澳门)华校共5074所,但其中印尼的华校1344所已被封闭,缅甸223所也已停办,实际上仅存3507所。l由于70年代后半期印度支那局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上述数字减去越南、柬埔寨、老挝的华校约430所,仅剩下约3000所,而且减少的部分多

    15、为全日制学校。l在欧美地区,由于华侨是少数族群,华文是非主流社会语言,以及多年的意识形态对立和舆论宣传,尽管没有过多的限制,正规的全日制华文学校很少,大多数是中文补习班、兴趣班之类的语言学校。l目前在全世界非华人人口中,正在学习华文的学生已超过10万,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开设华文专业,不少国家和部分中、小学也开设华文课。l法国巴黎第三大学中文系共有学生1,800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非华人地区)的中文系。有人把当前华文热的原因归结为学华文有“钱途”。21世纪海外华文教育现状世纪海外华文教育现状l(一)掌握汉语情况l熟悉汉语:60岁以上。l略懂汉语:10岁以下。l基本不懂:50以下。

    16、l(二)华校的功能l补习汉语l工作需要l学习中华文化l(三)华校的前景l职业教育化l本土化教育三、华侨报刊三、华侨报刊l1、产生l最早l1815年l马六甲察世俗每月统记传l创办: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邻 l2、发展l二战前,以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新加坡和马来亚的为最多,影响最大。二战前主要华报二战前主要华报l东南亚地区:l叻报 爪哇日报l星报 图南日报l槟城新报 华暹新报 l华报 同侨报l总汇报 新民丛报l南侨日报星洲日报南洋商报美洲地区美洲地区l19世纪中期l最早:1854年金山日新录l唐番公报(华番汇报、华洋新报)l华美新报l隆记檀山新报l新中国报l中西日报l20世纪20年代左右发展迅速l307

    17、0年代困难l80年代后新发展欧洲地区欧洲地区l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发展期l最早:1894年飞龙报篇l中英商工机器时报l新世纪l少年l三民导报l20世纪5080年代低潮l80年代中新发展l两地的华侨比较多;l资产阶级改良派与民主派的活动场所。l二战后60年代前,东南亚各国民族运动高涨,无暇顾及华侨问题,华文报刊进入一个空前而短暂的兴盛时期。二战后主要华报二战后主要华报l星洲日报 越南日报l南洋商报 远东日报l诗巫日报 公理报l南侨日报 光华报l中学生月报 中国日报l美洲华侨日报l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南亚各国华文报业逐渐走向衰微,主要原因是东南亚推行排华政策。l欧美地区相对宽松,华报发展

    18、空间较大。l20世纪80年代以后,华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l1、中国实行改革开放。l2、世界各国民主制度不断健全。l3、全球化进程加快。如何理性看待华侨社会的变化?如何理性看待华侨社会的变化?l(一)华侨身份、国家认同观念的变化。l(二)侨居国与中国的关系。l(三)华侨内部的矛盾。l新老代沟l利益之争l社团冲突l(四)华文教育、华文报刊的作用思考题思考题l1、二战前后华侨社会的变化。l2、什么是华侨社会“三宝”?为什么说它们是华侨社会的支柱?l3、谈谈华侨社团的特点、作用和发展趋势。l4、华侨学校产生的原因、变化和现状。l5、华文报刊兴起的背景、历史和现状。l七府五帮南越华侨的管理组织。以华侨来源地划分为广州、潮州、琼州、福州、泉州、漳州、宁波(又说徽州)七府,设立七府公所,分帮自行管理,划分广肇帮、福建帮、潮州帮、海南帮、客家帮。docin/sanshengshiyuandoc88/sanshenglu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华侨史-第八讲-华侨社会“三宝”-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8095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