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节 大气 组成 垂直 分层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大气大气一、组成和垂直分层一、组成和垂直分层二、热力作用二、热力作用三、大气运动三、大气运动四、全球气压带、风带四、全球气压带、风带五、气候类型五、气候类型六、常见的天气系统六、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气体成分气体成分作用作用体积分数体积分数水汽水汽固体杂质固体杂质N2O2CO2O3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干洁空气干洁空气吸收紫外线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78.09%20.95%0
2、.003%0.00006%因时因地因时因地而异而异一、大气的组成一、大气的组成人类活动影响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人类活动影响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燃烧矿物燃料、大肆砍伐热带雨林燃烧矿物燃料、大肆砍伐热带雨林COCO2 2增加增加“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制冷工业发展制冷工业发展氟氯烃含量增加氟氯烃含量增加破坏破坏O O3 3层,层,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二、大气的垂直分层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依据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和高层大气。臭氧层臭氧层电电离离层层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
3、气对流层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6C)/1000M对流层对流层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上冷下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上冷下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可达对流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运动弱,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运动弱,对流层高度仅对流层高度仅89千米。千米。对流运动显著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温度温度()高度高度(千米千米)12以上以上属对流
4、层的是属对流层的是()知识应用知识应用(3)对流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运动显著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平流层平流层特点:特点:气温随高度增高。气温随高度增高。w平流运动为主平流运动为主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以平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以平 流运动为主,利于飞行流运动为主,利于飞行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而增温。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而增温。臭氧层臭氧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高层大气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短波电离层反射无线电短波20003000千米的高空为地球大气的上界。千米的高空为地球大气的上界。80500
5、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特点:特点:w气压很低,密度很小。气压很低,密度很小。电电离离层层高层大气小中见大小中见大 大中见小大中见小高三地理复习的思路与方法高三地理复习的思路与方法习题习题有关有关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地理规律和原理地理规律和原理归纳归纳总结总结应用应用解决解决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0.6/100m)(0.6/100m)地面为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为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越向上空气密度越小,水汽、越向上空气密度越小,水汽、COCO2 2越少越少气温垂直递减率大小与水汽含量有关气温垂直递减率大小
6、与水汽含量有关(水汽水汽含量越多,递减率越小含量越多,递减率越小)对流层底部受地面影响最大,中上层受影对流层底部受地面影响最大,中上层受影响较小响较小回顾:回顾:例例1.1.读焚风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读焚风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降水量一般随高度增加而减少降水量一般随高度增加而减少 B.B.据图计算可知,乙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一般的气温垂直据图计算可知,乙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一般的气温垂直递减率递减率 C.C.由于乙坡比甲坡热量充足,所以对农业生产有利由于乙坡比甲坡热量充足,所以对农业生产有利 D.D.若图示山峰冬季出现积雪,则甲坡雪线高于乙坡若图示山峰冬季出现积雪
7、,则甲坡雪线高于乙坡B 例题2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图3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图3回答12题。(04高考)1.1.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A A3000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 B300030006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 C6000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 D6000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1.1.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8、)A A3000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 B300030006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 C6000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 D6000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1435B例例2.2.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图。图3 3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图回答分布状况
9、,分析图回答1 12 2题。题。(04(04高考高考)2.2.飞机可以在飞机可以在5000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A.A.B.B.C.C.D.D.D例例3.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材料二: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降气温每百米降0.8。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降低温每百米降低0.5。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升高1。(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两地的气温。?18饱和饱和凝结凝结18 0.8/
10、100米米0.5/100米米13 1/100米米22 22222828(2 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3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4 4)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为什么他们越往高处走,海拔越越高,)运用所学原理,分析为什么他们越往高处走,海拔越越高,气温越低。气温越低。(5 5)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人,山地常成为气候类型的分界)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人,山地常成为气候类型
11、的分界线。试各举中国和世界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线。试各举中国和世界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2 2)10001000米米 1000 1000米附近以下云雨天气,以上天气米附近以下云雨天气,以上天气晴朗晴朗 (3 3)迎风坡多云雨;背风坡天气多晴朗)迎风坡多云雨;背风坡天气多晴朗(4 4)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虽然太阳辐射较强,但)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虽然太阳辐射较强,但空气保温作用较弱,地面失去的热量较获得的热量空气保温作用较弱,地面失去的热量较获得的热量多,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多,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5 5)中国:大兴安岭、贺兰山等阻挡东南季风进入,)中国:大兴安岭、贺兰山等阻挡东南季风进
12、入,是我国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我国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世界:如科世界:如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海洋水汽进入,形成南、北美洲迪勒拉山系,阻挡海洋水汽进入,形成南、北美洲大陆西岸与东岸、中部气候类型的差异大陆西岸与东岸、中部气候类型的差异.逆温现象逆温现象逆温现象 一、含义一、含义: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出现气温随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现象。温现象。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
13、度增加而递减,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0.6/100米。米。如果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垂直递减率小于如果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垂直递减率小于-0.6/1000.6/100米或者气温上升都可以看作是逆温现象。米或者气温上升都可以看作是逆温现象。二、形成:二、形成:1 1、辐射逆温:、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愈大,所以,层也随之降温。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
14、愈多;离地面愈高,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高,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见下图)。随着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加快,逆温地面开始的逆温(见下图)。随着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加快,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夏季夜短,逆温层较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较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薄,消失较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2 2、平流逆温:、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
15、上时,底层空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慢,于是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温较慢,于是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地面的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因为那里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出现平流逆温。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冷的水面上,会发生接触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冷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