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76822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格式:PPT
  • 页数:160
  • 大小:1.4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组织行为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组织 行为学 课件
    资源描述:

    1、 v增强您的人际技能v增强您的交流技能v增强您的认知技能v增强您的专业技能v开发您对于组织行为观念与技能之间的密切关系的理解力 第一篇 导 论 第二篇 个 体 第三篇 群 体 第四篇 组 织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模型第三章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第四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第五章 人性理论与管理一、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OB)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体、群体和组织结构。另外,组织行为学把

    2、研究个体、群体、和结构对行为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用到实际中,使组织的运作更有效。三、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组织行为学领域的核心内容包括:激励、领导行为和权威、人际沟通、群体结构与过程、学习、态度形成与知觉、变革过程、冲突、工作设计、工作压力。l有ABCDE5个人到一酒吧饮酒,5杯酒中都有一只苍蝇,A发现杯中有苍蝇后,付钱走路,B要求换酒,C将苍蝇挑出,喝完付钱,D没有发现苍蝇,苍蝇与酒一起喝完,E将苍蝇挑出,喝掉三分之二,将苍蝇放回杯中,向酒吧要求赔偿。请分析并说明这5人分别是哪个的国家的。权变的组织行为学模型(下页图示)个体水平个体水平传记特点传记特点人的人的输入输入能能 力力价值观和价值

    3、观和态度态度个个 性性知知 觉觉激激 励励个体个体决策决策个体学习个体学习生产率生产率缺缺 勤勤流流 动动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人的人的输出输出变革与变革与发展发展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政策与实施与实施技术、工作技术、工作设计和压力设计和压力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和设计设计群体决策群体决策领领 导导群体群体结构结构工作团队工作团队冲冲 突突权力与政治权力与政治群群 体体沟通沟通组织系统水平组织系统水平群体水平群体水平一、古典管理时期1、亚当斯密2、查尔斯巴比奇3、罗伯特欧文4、泰罗二、行为科学时期1、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际关系理论2、勒温创建的群体动力理论3、莫雷洛创建的社会测量学4

    4、、马斯洛创建的需要层次理论三、现代管理学派1、社会系统学派2、决策理论学派3、系统管理学派4、经验主义学派5、权变理论学派6、管理科学学派管 理 理 论古典管理早期管理理论18世纪下半期传统管理理论19世纪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亚当斯密 李嘉图欧文巴贝奇艾默生泰勒 法约尔韦伯 古利克行为科学早期人际关系理论1920年代后期行为科学形成时期1940至1950年行为科学发展时期梅奥 罗特利斯伯格霍桑试验需要层次理论人性管理理论群体行为理论领导行为理论科学管理与行为管理调和阶段现代管理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巴纳德西蒙杜拉克戴尔伯法等人v观察法v试验法

    5、v调查法v定量法一、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1、性善论与性恶论2、性三品说3、人性二元学说4、对中国古代人性理论的评价二、西方的人性假设理论1、“经济人”假设2、“社会人”假设3、“成就人”假设4、“复杂人”假设5、对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的评价l中国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交往中信息不对称对管理效果的影响。明朝地主婆与两个雇工的故事。西方的人性假设:人性假设人性假设经济人经济人社会人社会人成就人成就人复杂人复杂人代表人物及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概括其理论概括泰勒泰勒“经济人经济人”麦格雷戈麦格雷戈“X X理论理论”梅奥梅奥麦格雷戈麦格雷戈“Y Y理论理论”超超Y Y理论理论理论特点理论特点强调人的物质强调人的物质

    6、需求,注重对需求,注重对工人的严格控工人的严格控制制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人的社会性需求,注重人际需求,注重人际关系的作用关系的作用强调工人强调工人的自我激的自我激励励强调因时、强调因时、因地、因各因地、因各种情况而采种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取不同的方法法第一章 个体心理与管理第二章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第一节 个体心理过程与管理第二节 气质与管理第三节 性格与管理第四节 能力与管理第五节 态度与管理一、心理的实质1、人的心理的产生2、心理的本质3、心理的能动性二、个体的心理过程(下图)能力、气质、性格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人对现实态度体验、情绪、情感、情操等人在改造现实时不怕困难,去完成任务

    7、的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心理学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个性倾向二、个体的心理过程:1、感觉2、知觉:(1)知觉的选择性(2)首因效应(3)晕轮效应(4)定型效应(5)投射3、注意一、气质的概念:指个体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二、气质的类型及其行为特征 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下图)神经系统的特征及类型气质强度平衡性灵活性特性组合的类型气质类型主要心理特征强不平衡不可抑制型胆汁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平衡灵活活泼型多血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不灵活安静型粘液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弱不平衡弱型抑郁质

    8、性情脆弱、动作迟钝三、气质与管理1、气质与管理者2、气质与职业3、气质与人际关系l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依据相关原理,提出不少于15个的解决方案。一、性格的概念: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二、人的性格发展分期:埃里克森认为性格发展有阶段性,每一阶段有它的特征。他把一般人的性格发展按照年龄分成8个阶段,并把每个阶段性格发展成功与失败的特点列表如下:阶 段年 龄特 点成 功失 败1早婴儿期2晚期儿期3早儿童期4中儿童期5青春期6早成年期7中成年期8晚成年期出生到1岁约13岁约45岁约611岁约1220岁约2040

    9、岁约4060岁约65岁以上基本的信任心自主创造心勤奋自我认识合群继续成长完善不信任羞耻和困惑犯罪感自卑对自己地位认识模糊孤僻停滞失望三、性格的发展过程三、性格的发展过程 美国学者阿吉里斯认为:一个人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变过程中,美国学者阿吉里斯认为:一个人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变过程中,性格会发生性格会发生7种变化。种变化。1、被 动 成 熟主 动 独 立能产生多种行为较深与较强的兴趣时间知觉性较长同等或优越的地位明白自我,控制自我不 成 熟2、依 赖 3、少量的行为4、错误而浅薄的兴趣5、时间知觉性短6、附属的地位7、不明白自我四、人的性格分类:紧张,激动,情绪不稳定,爱社交,依赖镇静,有信心,信

    10、任人,适应,热情。爱社交,依赖紧张,激动,情绪不稳定,冷淡,害羞镇静,有信心,信任人,适应,温和,冷淡,害羞外向内向高忧虑低忧虑麦迪的性格分类五、性格与管理1、性格与人际关系2、性格与创造力、竞争力3、性格与效率4、性格与领导工作l有人认为: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高度。联系实际,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一、能力的概念: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二、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下图)其中以素质、知识和技能、教育、社会实践、勤奋等对能力的影响最显著。素质智力体力能力专门知识技能才能经验教育训练社会实践职 能工资分配职权运用兴趣和价值智力和经验的利用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三

    11、、能力与管理v掌握好招聘员工的能力标准,合理招聘人才;v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员工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和进行能力的训练;v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合理分工,做到人尽其材,量才录用:v全面了解人的能力特点和差异,便于贯彻正确的用人原则。l电影死亡突击队9名突击队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结构。对管理有什么影响,适合完成任务的类型与性质。一、态度的概念 指个人对待外界对象(包括人、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二、态度的功能v判断和选择的功能v探求知识的功能v态度对忍耐力的影响v态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v态度的激励作用v价值表现功能三、态度形成和转变过程三、态度形成和转变过程v服

    12、从(顺从)服从(顺从)v同化同化v内化内化四、态度转变的理论四、态度转变的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纽科姆的纽科姆的A-B-X模型模型?勒温的参与改变理论勒温的参与改变理论?墨菲的沟通改变态度理论墨菲的沟通改变态度理论第一节 行为与动机第二节 需要与激励一、人类行为的一般模式人类的行为,从广义来说是由客观刺激,通过人脑内部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反应(内部与外部)。从狭义来说,仅指外显的行为活动。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S-O-R,S(刺激)、O(个体)、R(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刺激原因刺激原因需要需要(欲望)欲望)紧张紧张不舒服不舒服动机

    13、动机目目 标标行为反馈反馈SOR二、动机1、动机的概念:指能激励人的行为,并引起行为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理想、信念等主观心理因素。2、需要、动机、目标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刺激(原因)需要动机行为目标需要、动机、目标与行为的关系3、影响人的动机模式的因素v兴趣与爱好v价值观v理想与信念v抱负水准4、人的行为改变过程(1)人的行为改变层次人的行为改变可以有四种情况:v知识的改变v态度的改变v个人行为的改变v团体或组织的改变这4种改变的时间关系和相对的困难如下图:人的行为的改变的层次人的行为的改变的层次团体行为个体行为态度知识高低困难度短需要时间长不同的改变所需的时间及困难度不同的改变所需的时间及

    14、困难度(2)改变的周期参与性的改变周期:使新的知识为个人或团体所知时,参与性的改变周期便告完成。强迫性的改变周期:是从周期开始时,将改变加予以整个组织之上,从组织到个人。参与型的改变周期4321态度个人行为团体行为知识个人权力4321态度个人行为团体行为知识位置权力强迫性的改变周期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 要心理紧张的状态动 机目标导向目标行动紧张消除需要满足产生新的需要需要运动过程需要运动过程二、需要的产生人的本能客观环境内部外部刺激需要人的需要的产生三 需要与激励1、激励 激励是指一种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和行为

    15、的过程。2、激励模式之一个体需要个体需要刺激(内外诱因)刺激(内外诱因)动动 机机行行 为为目目 标标反反 馈馈第一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第二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第三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第四节 综合型激励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的从低到高的五种需要:v 生理需要:包括饥饿、干渴等;v 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生理和心理伤害的需要;v 社交需要:包括爱、归属、接纳和友谊;v 尊重需要: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资助和成就;外部尊重因素,如地位、认可和关注;v 自我实现需要: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包括成长、发挥自己潜能和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的两个要点v人存在着多种需要,只有尚未

    16、得到满足的需要对人的行为起决定作用。v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不再起激励作用。但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另一种新的需要。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较高层次的需要。二、阿尔德夫的ERG理论 阿尔德夫提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的三种基本需要理论,简称ERG理论。该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需要对应关系如下图:ERG理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1、生存需要、生存需要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2、物质型的安全需要、物质型的安全需要2、关系需要、关系需要3、人际型的安全需要:爱、人际型的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与归属的需要3、成长需要、成长需要4、自我确认的自尊心需要、自我确认的自尊心需要5、自我

    17、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ERG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需要对应关系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需要对应关系人的需要是生来就有的,也有后天获得的 人的需要是生来就有的,内在的,下意识的 可能超越需要等级上升,也可能下降 严格按等级上升,不存在越级,也不存在倒退可能有一个或两个以上优势需要 每个时期只有一种优势需要 建立在满足上升与挫折倒退两个方面 建立在满足上升的基础上 人的需要分为3类 人的需要分为5类 ERG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美国哈佛教授麦克利兰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满足以后的基本需要有三种:v权力需要v友谊需要v成就需要具有强烈权力动机的人

    18、所采取的行动会影响他人的行为,并在情感上强烈影响他人。具有强烈友谊动机的人倾向于与他人建立、维护以及恢复亲密的个人关系。麦克利兰主要研究经理如何激发下属的成就欲望,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能长期参与、按最佳标准竞争并获得独特的成功。四、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赫茨伯格认为激发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保健因素:指只能消除员工不满,但不能激发其积极性的因素。它只能起到保持人们心理平衡、维持正常工作的作用,所以又称为维持因素。激励因素:指能改善调动人们积极性和激发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因素。下图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比较项 目保健需要激励需要起 源动物生存的趋向人类形成的趋向特 征短暂满足、不满足/没有

    19、不满足重视任务性质上更属于心理方面的长期满足、满足/没有满足重视目标满足和不满足的源泉工作关系,对个人来说主要是外部的工作环境非个人标准工作内容,对个人来说主要是内部的工作本身个人标准显示出来的需要物质的 社交的身份地位 方向安全 经济的成就 成长责任赏识J当保健因素低于一定水平时,就会引起不满,当保健因素得到改善时,员工的不满就会消除;但保健因素对员工起不到激励作用。J当激励因素具备时,可以起明显的激励作用,当不具备时,不会引起员工极大不满。J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而保健因素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属于保证工作完成的基本条件。2、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v工作丰富化v工作扩大化v弹性工时一

    20、、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他认为,激励就是掌握选择的过程。如果某人有了特殊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必需作出某种行为。因此,就要对能达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不同行为的可能性予以权衡。如果某种行为被认为比其他行动更具有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收到激励,很可能选择并采取这种行动。期望理论可以用下面公式表示:M=f(E V)GM是激发潜力的指标,即激励力量的大小。GE是期望值,指根据一个人的经验判断一定行为能导致某种结果和满足需要的概率即被激励者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计。GV 是效价,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对目标意义的估价。期望心理的形成过程需要目标期望可能性目标价值第一阶段结

    21、果第二阶段结果激励(努力的动力)期望值效价关联性增加工资提升公认(赞赏)绩效(我能做吗?)(根据我的绩效能得到什么报酬?)(奖酬对我有多大价值?)根据期望理论,为了激发员工的动机,需要处理好下面三种关系:1、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2、工作成绩与奖励的关系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二、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由美国学者亚当斯提出。他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收到相对报酬的影响。人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相比较。除了这种横向的比较,还有个人前后的比较。A和B比较当事人A结果O投入IOAIAOBIB参照人B结果O投入IO

    22、AIAOBIBOAIAOBIBOAIAOBIB不公平(报酬不足)公平(报酬合适)不公平(报酬过多)增加结果减少投入满足(心理平衡)减少结果增加投入通过自我解释达到自我安慰改变比较对象或另选比较方式采取行动改变他人的收支状况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收支状况放弃工作,重新寻找新的分配关系一、条件反射理论 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创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对动物的学习行为进行了专门研究。这些理论对人类行为的训练、学习与矫正有重要的影响。这种理论特别重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它认为人的行为是被外部环境刺激所调节控制的,改变刺激有助于改变行为。对于管理者来说,这种理论的

    23、意义在于用改造环境的办法来保持、巩固积极行为,减少和消除消极行为。强化的类型:F积极强化(正强化)F消极强化(负强化)F惩罚F消退(衰减)二、归因理论:(1)归因的概念: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2)归因的模式:v海德的两因归因模式v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式v韦纳的成败归因模式(3)归因进程前提前提-认知者的内在因素认知者的内在因素归因归因-由认知者所做的由认知者所做的后果后果-对认知者而言的对认知者而言的信息信息信念信念动机动机感知到的行为起因感知到的行为起因(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行为行为感觉感觉期望期望三、挫折理论1、挫折: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

    24、,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人的挫折阻碍高强度的需要尝试行为1成成功功尝试行为尝试行为3阻碍阻碍尝试行为尝试行为2行为的继续尝试行为满足需要或受阻碍2、人受到挫折时情绪上的反应v愤怒的攻击v不安v冷漠v退化3、防卫的方式 人受到挫折后,为了减轻或避免挫折可能带来的不愉快和痛苦,在生活经验中学会某些适应挫折情况的方式,这些方式称为防卫方式。其目的在于防止或者减轻挫折可能引起的焦虑,并未真正解决挫折问题。防卫的方式包括下面几种:L合理化作用L逃避作用L压抑作用L代替作用L表同作用L反向作用L投射作用一、波特劳勒的激励过程模式二、豪斯的综合激励模式l用激励理论分析“守株

    25、待兔”的现象。要求说明:这一现象的本质、过程,及是否具有必然性等。第一章 群体与管理第二章 人际关系与管理第一节 群体的分类和功能第二节 群体内聚力和士气第三节 群体的从众行为与管理第四节 非正式群体与管理一、群体的概念 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由共同目标联系在一起,成员间有直接与稳定的交往和心理依附关系,具有集体归属感,受其他成员及整体影响的一群人。二、群体的分类v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v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v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v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v传统式的工作群体与混成工作群体三、群体的功能群体对组织的作用群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四、影响群体心理的各种因素环境因素参照群体群

    26、体的内部因素一、群体内聚力的概念 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取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也可以解释为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二、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群体的目标对利益的认识群体核心人物群体成员的心理满足程度群体成员的同质性或互补性三、群体内聚力与工作效率 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发现,群体自身内聚力的强弱和对群体施行不同的诱导,会产生四种情况。(下图)高凝聚力积极诱导低凝聚力积极诱导高凝聚力消极诱导低凝聚力消极诱导高低诱导情况积极消极低凝聚力消极诱导生产率情况高低工作时间高凝聚力积极诱导低凝聚力积极诱导对照组高凝聚力消极诱导四、群体士气与工作绩效戴维斯对员工士气与生产效率之

    27、间关系的研究:(下图)群体士气低低生产率高ABC士气高,生产率低士气高,生产率高士气低,生产率高五、影响群体士气的主要因素:J对组织目标的赞同J合理的经济报酬J有合适的群体领导人J提高群体成员对群体的满意感J良好的人际关系一、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二、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三、从众行为的表现v表面从众,内心接受v表面从众,内心拒绝v表面不从众,内心接受v表面不从众,内心拒绝一、非正式群体的类型1、按形成原因分,可分为7种:利益型、信仰型、目的型、需要互补型、压力组合型、宗族亲朋型、娱乐型2、按群体作用的性质分,可分为4种:积极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型3、按非正式群体的内部组合或信息沟通方式分为两种:

    28、明星型 全通道型EDCBA4、按成员关系分为三种:平行型、垂直型、混合型二、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三、非正式群体与管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合理引导协调好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l目前在机关、学校及企业内部,都有些人被别人称为“老大”。用相关理论进行具体分析。第一节 人际关系及分类第二节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第三节 群体冲突与管理第四节 群体沟通第五节人际关系的改善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指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它表现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反映人们寻找满足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二、人际关系的分类人际关系的范围类型人际关系的媒介类型人际关系的需要类型C距离的远近C交往的频

    29、率C相似性因素C需要的互补C个性特征l网络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性质的关系,对组织管理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一、冲突的类型1、群体成员个人的心理冲突v接近接近型冲突v回避回避型冲突v接近回避型冲突v双重接近回避型冲突2、群体成员之间的冲突3、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二、群体冲突产生的原因三、群体冲突解决的办法协商解决法仲裁解决法权威解决法四、群体冲突的预防一、沟通的概念 指在管理中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络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过程。二、沟通的过程信息源信息源编编 码码通通 道道解解 码码接受者接受者信息信息信息信息反反 馈馈三

    30、、常见的沟通网络与沟通的种类圆形链形轮形CY形CC常见的四种沟通网络不同的沟通网络对行为的影响不同的沟通网络对行为的影响沟通网络轮形链形圆形解决问题的速度快次快慢正确性高高低团体作业的组织化迅速产生组织化,其组织稳定慢慢产生组织化,其组织相当稳定不易产生组织化领袖的产生非常显著相当显著不发生士气非常低低高四、沟通的障碍及其改善1、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F语义的障碍F知识经验水平的限制F知觉选择性障碍F心理因素引起的障碍F组织结构层次的影响F信息过量的影响2、改善沟通的方法重视双向沟通重视面对面沟通重视利用附加信息沟通正确使用语言文字一、人际关系的平衡K自觉平衡K主动平衡K消极平衡K打破平衡二、

    31、群体成员人际关系分析1、群体成员人际关系分析图群体成员人际关系分析图群体成员人际关系分析图BACDGEFH表示吸引表示排斥表示吸引或排斥的方向2、相互影响分析图相互关系的行为1 人群关系(积极的)团结、帮助、鼓励。轻松、幽默、发笑。谅解、赞成、依从。2人群关系(消极的)不赞成,表示消极抵抗表示紧张,要求帮助。显示对抗,维护自己。工作任务的行为 1工作任务(积极的)2工作任务(消极的)提供建议,提示。提供意见,发表感受。指示方向,重复说明,澄清观点。要求明确方向,核对方向。征求意见和评价。征求建议和指示。三、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积极参与人际交往,积累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加强修养,塑造良好的个性提高人

    32、际交往的技巧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必要的组织措施正确运用交际手段,提高交往质量加强信息沟通四、测量人际关系的方法v社会测量法v行为测量法v参照测量法v动机测量法v层次测量法v相关测量法v历史测量法第一章 领导的心理与行为第二章 组织心理与行为第一节 领导的一般概述第二节 领导威信及其形成第三节 影响领导艺术的心理因素一、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体施加心理影响,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与环境保持一致的过程。二、领导者可以分为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三、领导的有效性理论领导的有效性理论分为:v品质理论v行为理论v情景理论1、领导有效性的品质理论传统品质理论现代品质理论2、领导有效性的行为理论

    33、(1)管理方格理论:由布莱克和莫顿提出、他们建立了管理方格图:低组织高关心人高组织高关心人低组织低关心人高组织低关心人抓组织关心人高高低低1.99.95.51.19.1高低低高任务定向人员定向管理方格图中有5种典型的领导方式:9.1型,称为任务型管理1.9型,称为乡村俱乐部型管理1.1型,称为贫乏型管理5.5型,称为中间道路型管理9.9型,称为团队型管理二、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1、领导连续带模式主管运用的职权部属享有的自由以主管为中心的领导以部属为中心的领导领导实际的权威领导实际的权威一切由领导决策而后向下级宣布领导向下级推行其决策领导提出意见征求下级意见领导提出决定但可以修改领导提出问题征求

    34、并接受下级意见再作决策领导提出限制条件让小组具体决策领导容许部属在容许范围内自由行动2、生命周期理论 由美国学者卡门提出。他认为,企业的员工由不成熟向成熟不断发展的过程。领导方式要随着员工成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成熟指心理的成熟而不是指生理的成熟。关系行为有效形态参与式授权式命令式说服式 低高任务行为成熟比较成熟初步成熟不成熟成熟度一、领导威信 领导威信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使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信任服从的一种精神感召力。二、影响领导威信的客观因素领导威信与领导者所处的地位有关领导威信与授予他权力的组织和个人的威信有关领导威信与领导者群体的威信有关领导威信与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期

    35、待水平有关三、影响领导威信的主观因素领导威信与领导者的品格直接相关领导者的水平四、领导威信的形成与巩固1、形成途径2、领导威信的保持与巩固一 领导艺术及其基本特征二 个性差异与领导艺术三 感染、暗示、示范和模仿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l中国民营企业家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企业的成功与失败,这与西方职业经理人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用相关理论具体分析。第一节 组织概述第二节 组织文化第三节 组织变革一、组织概念与特征二、组织的类型以组织目标分:以满足心理需求分:以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分:三、组织结构1、几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1)直线型组织结构(2)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3)矩阵型组织结构总经理销售部生产部财务

    36、部直线型组织直线型组织销售部广告顾问总经理生产部公共参谋公共关系参谋安全工程师财务部法律顾问直线职能型组织直线职能型组织总经理总经理项目项目经理经理项目项目经理经理项目项目经理经理销售销售部部生产生产部部财务财务部部销售人员生产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生产人员财务人员财务人员矩阵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二、组织的部门化v职能部门化v产品部门化v服务部门化v区域部门化三、组织功能v实现目标v内部协调v适应环境v确认自身与面对现实的功能一、组织文化的概念 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

    37、织活动中的反映。二、美国的组织文化三、日本的组织文化四、中国的组织文化五、组织文化的作用v导向作用v凝聚作用v激励作用v规范作用v创新作用v辐射作用六、组织文化的建设.明确意义、制定规划.总结经验、归纳提炼.典型引导、宣传推广一、组织变革的原因与条件原因: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条件:决策失准 沟通阻塞 组织能失效 缺乏创新二、组织变革的程序和方式1、变革的程序T 解冻T 变革T 再冻结2、变革的方式v 从改革组织结构入手v 从改变技术条件来实现v 从调节和控制外部环境来实现v 通过改变成员心理入手三、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克服1、引起组织变革阻力的原因心理的抵制利益原因造成的抵制思想认识差异形成的抵制社会的抵制2、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J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J 树立典型J 权威的支持J 积极鼓励参与J 合理安排变革的时间和进程J 提倡互相尊重和理解J 利用群体动力l有专家认为,中国失败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组织转型和组织创新的失败。请用相关具体分析,提出个人看法。l作为一门课程,我们的学习可以告一段落,判断学习的效果主要考试的成绩;l作为一门科学,我们才刚刚开始,判断对科学的热爱程度是我们的探索精神;l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判断我们学习效果的是能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与方法,并运用这些原理与方法指导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7682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