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抗菌药物概论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34章抗菌药物概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4 抗菌 药物 概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九篇 病原微生物药理学 大纲要求大纲要求 1.掌握抗菌谱,抗菌活性、化疗指数和抗菌后效应的概念 2.掌握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3.细菌耐药性的概念、种类和产生机制 4.抗微生物药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概论抗菌药物概论 化疗: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 理想的化疗药物应该对病原体高度选择性毒性、对宿主无害或少害、可以选择性毒性、对宿主无害或少害、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机体、抗菌药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机体、抗菌药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抗病原生物药物治疗在抗病原生物药物治疗 抗菌药概述抗菌药概述 1 2 3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2、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细菌的耐药性 4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化疗指数(CI):是评价化疗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一般以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表示,即CILD50/ED50;或LD5/ED95,化疗指数愈大,表明药物毒性愈小,相对较安全 第一节 常用术语 第一节 常用术语 2.抗菌药物 具有抑制或杀灭病原菌能力的化学物质 3.抗生素 来自真菌或细菌的,具有干扰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必需的某些重要的结构与特殊化过程的抗菌药物。包括天然抗生素和在此基础上经结构改造得到的化合物 4.抗菌谱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药物抑制或杀灭病
3、原微生物的范围 窄谱:异烟肼 广谱:四环素 5.抗菌活性 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用体外和体内两种方法来测定 最低抑菌深度MIC: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最低杀菌深度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6.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细菌短暂接触抗菌药物后,虽然抗菌药物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持续一定时间 7.首次接触效应首次接触效应 抗菌药物在首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再次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增加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相隔相当长时间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8.抑菌
4、药和杀菌药抑菌药和杀菌药 抑菌药仅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无杀灭作用,需要机体免疫系统配合以清除细菌 杀菌药对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尤其丧失者,应选此类药物 理想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的特点理想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的特点 1.对致病微生物有高度选择毒性,而对宿主无毒或毒性极低 2.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 3.具有优良的药动学特点 4.性状稳定,不易被破坏 5.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抗菌药概述 1 2 3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细菌的耐药性 4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二、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三、抑制蛋白质合成 四、抑制核酸
5、代谢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二、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三、抑制蛋白质合成 四、抑制核酸代谢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聚糖骨架:N-乙酰葡萄胺(NAG)N-乙酰胞壁酸(NAM)万古霉素 青霉素 二、增加胞浆膜通透性二、增加胞浆膜通透性 多黏菌素类 多烯类抗真菌药 咪唑类抗真菌药 增 加 胞 浆 膜 通 透 性 三、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三、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核糖体 细菌 70S 大亚基 小亚基 50S 30S 哺乳动物 80S 60S 40S P A P A P A P A 转肽酶 转位酶 抗生素抑制蛋白质合成示意图 成肽 进位 转位 四环素类(30
6、S)氯霉素(50S)大环内酯类(50S)氨基糖苷类(30S)喹诺酮类 利福平 四、影响核酸代谢四、影响核酸代谢 五、影响叶酸代谢五、影响叶酸代谢 对氨苯甲酸(PABA)+喋啶 二氢蝶酸+谷氨酸 二氢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四氢叶酸 前体 嘌呤、嘧啶核苷酸 磺胺类 甲氧苄啶 一 一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 喹诺酮类 四环素类 氨基糖苷类?-内酰胺类 万古霉素 DNA 胞浆膜 对氨苯甲酸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50S 50S 50S 30S 30S 30S mRNA 利福平 TMP 磺胺类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 林可霉素 抗菌药概述 1 2 3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细菌的耐
7、药性 4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及其产生机制 一、细菌耐药性 又叫抗药性。是微生物一种天然抗生现象。分为天然(或突变)产生的和获得耐药性。获得耐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1.通过细菌在人群中间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转移而传播 (一)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传播(一)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传播 2.通过耐药基因在细菌之间从一种细菌到另一种细菌转移而来,通常由质粒介导 转导(transduction)转化(transformation)接合(conjugation)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二)平等的耐药基因转移方式(二)平等的耐药基因转移方式 指致病微生物对某一种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