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资料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76672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格式:PPT
  • 页数:44
  • 大小:1.6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资料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 资料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十章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理论 目目 录录第一节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依据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市场机制场机制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第四节第四节 例证分析例证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的理论依据 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791987)二、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业”(19871992)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2、制基本框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确立(的确立(1992以后)以后)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791987)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在农村取得突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认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二、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9871992)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把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概括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确立三、社会主义市场经

    3、济体制基本框架的确立(1992以后)以后)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提出了引人注目的新论断:“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江泽民1992年6月9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提出“关于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议。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勒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结了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十大“宝贵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把坚持社会主义

    4、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市场机制基本特征与市场机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涵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涵义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的基本特征三、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准三、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准四、市场机制四、市场机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涵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涵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的是社会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同社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经济。也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经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就是说,社会主义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属性,市场经济规定了社会经济的特殊属性,市场经济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是二者的有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机统一。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二、社会主义市场经

    6、济的基本特征(一)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社会主义(一)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第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第二,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和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和法治经济;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和平等竞争的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和平等竞争的经济。经济。(二)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来说,(二)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必须坚持市场经济与社会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必须坚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

    7、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更好的把当前利益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更好的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社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会效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保证市场经济按照社会主义的目的运行。长处,保证市场经济按照社会主义的目的运行。三、市场机制三、市场机制(一)价格机制(一)价格机制1、价格机制的含义

    8、、价格机制的含义 价格机制是指价格与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价格机制是指价格与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动,它是通过价格与供求之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动,它是通过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发生作用的。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发生作用的。2、价格机制作用的形式、价格机制作用的形式 价格机制是通过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及其趋价格机制是通过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及其趋于一致来发生作用的。因此,价格机制能否充分于一致来发生作用的。因此,价格机制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状况。第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状况。第一,背离的方向。第二,背离的程度。第三,背一,背离的方向。第二

    9、,背离的程度。第三,背离的时间长短。离的时间长短。3、价格机制的作用、价格机制的作用第一,对生产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来说,价格是第一,对生产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来说,价格是重要的竞争工具。重要的竞争工具。第二,价格对不同的商品生产者来说,是调整生第二,价格对不同的商品生产者来说,是调整生产方向和生产规模的重要信号。产方向和生产规模的重要信号。第三,价格机制对消费者来说,是调整需求方向、第三,价格机制对消费者来说,是调整需求方向、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重要信息。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重要信息。4 4、价格的其他形式、价格的其他形式货币资本的价格称为利息率或者利率。货币资本的价格称为利息率或者利率。劳动的

    10、价格称为工资率,平常称之为工资。劳动的价格称为工资率,平常称之为工资。保险的价格称为保险费率。保险的价格称为保险费率。(二)竞争机制(二)竞争机制 1、含义与类型、含义与类型 (1 1)含义)含义 在市场上,不同经济主体从自身的利益在市场上,不同经济主体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展开的竞争行为称为竞争机制。出发而展开的竞争行为称为竞争机制。(2 2)类型)类型 按照竞争主体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按照竞争主体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一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二是商品需求者之间的竞争;二是商品需求者之间的竞争;三是商品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竞争。三是商品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竞争。2、

    11、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一,竞争双方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第一,竞争双方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第二,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存在矛盾;第二,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存在矛盾;第三,竞争要求有一个公开平等的环境。第三,竞争要求有一个公开平等的环境。第三节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理论一、经济新常态理论二、经济发展理念的新论断二、经济发展理念的新论断三、经济体制改革三、经济体制改革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五、科技创新五、科技创新六、教育问题与人力资源六、教育问题与人力资源七、收入分配七、收入分配八

    12、、公共产品提供八、公共产品提供九、自然资源与生态经济九、自然资源与生态经济十、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十、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一、经济新常态理论一、经济新常态理论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从对我国经济中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变化的分析中指出:“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

    13、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二、经济发展理念的新论断二、经济发展理念的新论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发展的主线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通过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后

    14、劲。“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三、经济体制改革三、经济体制改革(一)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深化改革的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改善需求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第二,提升产业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第三,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n(二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和市场的关系第一,政府和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第三,我国

    15、经济体制既存在政府干预过度问题,也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领当前及今后(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领当前及今后的经济工作的原因的经济工作的原因一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调速、转型、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正逐步步入新常态,需要重点推进结构性改革;二则2008年以来以需求管理政策为主的应对国际经济危机举措,在取得较好的稳增长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结构性

    16、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资产价格泡沫、地方债务风险加大、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等问题,需要对过度偏需求侧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寻求供给侧和需求侧更加平衡的政策组合;三则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化解存量问题,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培育发展新动力和经济新增长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和(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关键环节一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二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抓住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

    17、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推进改革;三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完善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研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推进银行体系改革;四是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实施相(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第一,宏观政策要稳。第二,产业政策要准。第三,微观政策要活。第四,改革政策要实。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采取去产能、(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采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行动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行动一要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18、二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三要化解房地产库存。四要扩大有效供给。五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五、科技创新五、科技创新(一)科技创新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第一,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第二,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二二)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二,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第三,优化创新环境。第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六、教育问题与人力资源六、教育问题与人力

    19、资源(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第一,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第二,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第三,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是坚持教育制度规则公平。(二二)就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就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第一,全面准确把握新的就业方针。第二,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就业的重大政策措施。第三,加强对重点群体就业的扶持。第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第五,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第六,全面发挥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三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第一,健全劳动标准体系。第二,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第三,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第四,加强争议调解仲裁。七、收入分

    20、配七、收入分配(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第一,基本方针是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目标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第二,重点任务是形成制度完善、调控有效、比例合理、关系协调的收入分配格局,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二二)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第一,依法加强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第二,更加重视规范市场秩序和完善制度建设。第三,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政府要继续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八、公共产品提供八、公共产品提供(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第二,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

    21、体制和服务体系。第三,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二二)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第一,加快健全住房保障制度。第二,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第三,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三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第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第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第三,健全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第四,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第五,巩固基本药物制度。第六,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九、自然资源与生态经济九、自然资源与生态经济(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第一,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

    22、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第二,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第三,要根据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的统一性,以及海洋系统的相对独立性进行开发,促进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协调开发。(二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第一,必须牢固树立资源节约理念。第二,必须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第三,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第四,必须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保护。第五,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三)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纳入资源消耗、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纳入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指标环境损害、生态效益指标完善包括经济、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资源消耗、

    23、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其中,以此来引导正确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四四)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的必要性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的必要性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十、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十、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一)开放的原则和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中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对开放发展理念的高度概括。(二二)对外开放新局面对外开放新局面第一,完善对外开放布局。第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第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第四节第四节例证分析例证分析一、如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二、如何促进教育公平三、如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四、如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资料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7667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