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章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五章国际贸易理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国际贸易 理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第一篇 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 绝对利益学说 比较利益学说 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1 1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 一、重商主义的历史背景 形成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贸易差额论),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出现的国际贸易理论。基于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导致了早期国际贸易理论的萌芽和形成。重商主义盛行于 16-18世纪中期的欧洲。16-18世纪中期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民族国家的形成等,这些事件对重商主义的观点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商业资本不断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为了扩大产品销路,商业资本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对外贸易。于是便出现了反映这种商业
2、资本向外扩张要求的理论。代表人物:英国的约翰.海尔斯,托马斯.孟 二、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 1、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2、世界上的资源是一定的、有限的 3、通过贸易(商业)是一国除掠夺外获得金银的唯一途径(特别是金银矿藏不丰富的欧洲)4、贸易的做法是:多卖少买或者不买 5、与他国的矛盾和冲突是难免的,本国强大的军队(特别是海军)是本国商人的后盾 6、要有强大的军队,就必须有大量金银支出 思考:一国财富的衡量?三、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一)货币差额论 早期的重商主义者主张直接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货币(金银)输出,在贸易上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的原则。这种把货币禁锢在国内作为财富积累的思想就是“货币差额
3、论”。政策:1、严格限制进口(许多国家规定进口必须国王亲自批准)。2、禁止金银外流,许多国家规定输出金银者为重罪(有的甚至为死罪)。3、鼓励出口,包括对出口成绩卓越者授以贵族爵位,优惠运输,鼓励生育等。(二)贸易差额论 晚期的重商主义不主张直接控制金银的输入输出,而主张一国应该在总体上保持贸易顺差。即“贸易差额论”。政策:1、通过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口。2、保护本国航运业以利出口。3、扶助鼓励出口:禁止原料、半成品出口,奖励制成品出口,对原料进口免税,禁止优秀技工擅离国境,鼓励生育,压低工资等。2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一、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一)关于财富的定义 重商主义:金银货币 亚当斯密:
4、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二)关于国家干预经济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亚当斯密:主张放任自流(三)关于积累财富的思想 二、主要内容 亚当.斯密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主要观点是:在两国都能生产相同产品的条件下,一国生产其中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卖价较便宜的产品,从而形成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或贸易,进而形成专业化分工,则参加贸易分工的国家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根据这种理论,一个国家所需的物品,不必样样依靠自己生产的办法去解决,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生产自己最擅长的、成本最低的物
5、品去交换别国生产的自己需要的物品,这样花费最少,最为有利。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各国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绝对优势的衡量方式:劳动生产率(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QjL,这个比例高的产品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投入量)=L Qj,这个比例高的产品有绝对劣势。举例来说,生产50吨小麦,在美国需要100个劳动日,在英国需要150个劳动日;生产20匹布,在美国需要100个劳动日,在英国只需要50个劳动日,见下表:国别 小麦(50吨)布(20匹)合计 美国 100劳动日 100劳动日 200劳动日 英国 150劳动日 50劳动日
6、200劳动日 从表中可见,当英国和美国各自需要50吨小麦和20匹布,又都靠自 己的力量去生产时,每个国家各需付出200个劳动日,两国共付出400个 劳动日,生产了100吨小麦和40匹布。按照分工理论,两国应各自生产其优势产品,再相互交换,本例中 显然应由美国生产小麦,英国生产布匹。分工后的结果见后页:从总的效果看,美国以200劳动日生产了100吨小麦,英国以200个劳动日生产了80匹布,比分工前多生产了40匹布。设两国的需求不变,当美国、英国各自以自己的一半产品去交换对方的一半产品时,两国各获得50吨小麦和40匹布,比没有分工时,都多得了20匹布(贸易利益)。即无论是从总的效果还是从两国各自的
7、利益,分工的结果是多获得了财富。问题:关键的交换比率问题回避了。若交换比率不是一比一,例如,交换比率是3:1,即3吨小麦换一匹布,则分工后美国可供交换的小麦有50吨,国内对布匹的需求是20匹,对布匹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是这一理论的局限性,此外,要注意其前提条件。国别 小麦(100吨)布(80匹)合计 美国 200劳动日 200劳动日 英国 200劳动日 200劳动日 绝对优势理论有两个基本条件:1、参加交换的国家必须各自都有在生产成本上占绝对优势的产品。2、这种交换不能受到限制,如果交换不能自由进行,则分工就是去了意义,有的需求就不能通过交换得到满足。此外要注意理论的其他前提条件,如不考虑运输
8、等。理论总结: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可以使一国专门生产自己在生产和对外贸易方面有优势的产品,如果各国都按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都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绝对优势说的假定: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的产品。2、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以劳动量表示生产成本。)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分流动但不能在国际之间流动。5、规模报酬不变。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7、无运输成本。
9、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三、亚当斯密的贸易观点 亚当斯密主张“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国与国之间的劳动分工?自由贸易(Free Trade):贸易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约?国际分工应该建立在“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s)的基础上?交换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四、理论的贡献与不足(一)贡献 1、新的财富观 2、提出所有的国家都可以通过自由贸易获利 3、倡导自由放任(二)不足 1、未能说明一国在各部门均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开展贸易,因而不具有一般性。2、只能解释现在世界贸易中的一小部分交易。3、它只从
10、供给方面研究了国际分工和国际商品流动的方向,而忽略了需求方面对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影响。4、在资源向绝对优势部门转移的过程中,成本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是变化的,国际分工应进行到何种程度。5、贸易流量如何确定。讨论:一国在纺织品上有绝对优势(成本低),另一国在高科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按照绝对优势理论分工,会带来什么问题?3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一、问题的提出 斯密的绝对优势模型认为,一国应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其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但如果一个国家在其能生产的所有产品都有绝对优势,或都处于绝对劣势,该国如何参与国际贸易?针对绝对优势模型的缺陷,1817年,李嘉图发表的政治
11、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圆满地弥补了绝对优势模型的缺陷。比较利益学说认为,比较利益学说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各国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或者劣势较小的商品这样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都有利”。换句话说,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占有绝。换句话说,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相对大的商品,而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原则:两劣取其轻,两优择其重 二、模型的假定?两国两产品模型;?只有劳动一种要素,所有的劳动是同质的;?生产成本不变(单位产品成本不因产量增加而增加);?运输成本为零;?没有技术进步;?物物交换(排除货币因
12、素的影响);?完全竞争市场(但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移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分配不变。三、模型举例 假定分工前英、葡两国同时生产酒和呢绒布,其生产成本(单位产品所耗费的人 年数)如下表:国别 布(1单位)酒(1单位)合计 英国 100 120 220工作日 葡萄牙 90 80 170工作日 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即以比英国更少的劳动生产这两种商品。但是,葡萄牙在这两种商品上所具有的优势程度是不同的,同样,英国的劣势也有程度的不同。?计算两国的比较优势(用相对成本):葡萄牙:用葡萄牙的成本比英国的成本 呢绒:90/100=90%酒:80/1206
13、7%葡萄牙生产呢绒的成本是英国的90%,而生产酒的成本只有英国的67%,葡萄牙在酒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英国:用英国的成本比葡萄牙的成本 呢绒:100/90 1.1 酒:120/80=1.5 英国生产呢绒的成本是葡萄牙的1.1 倍,酒的成本是葡萄牙的1.5 倍,英国在呢绒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结论:分工方式为葡萄牙专门生产酒,英国专门生产布。也可以用机会成本法 机会成本法(opportunity cost):指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因而不能用它来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代价。即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必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对于英国,增加一个单位布的机会成本是100/120=0.833,
14、增加一个单位酒的机会成本是120/100=1.2。也就是说,酒的机会成本大于布的机会成本。英国在布上有比较优势。对于葡萄牙,增加一个单位布的机会成本是90/80=1.125,增加一个单位酒的机会成本是 80/90=0.89。也就是说,布的机会成本大于酒的机会成本。葡萄牙在酒有比较优势。五、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说 其局限性是:模型简单,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是一种静态分析,没有看到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如上例,劳动时间不变,但劳动生产率变化,上面的分析中各国的比较优势就会变化。此外,李提出这一理论时还有许多假设,例如,不存在技术进步,交换是物物交换,没有运输费用等。六、比较优势的现代解释 李提出比较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