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发电厂的回热加热系统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章-发电厂的回热加热系统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发电厂 加热 系统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第二章 发电厂的回热加热系统发电厂的回热加热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回热加热器的类型回热加热器的类型第三节第三节 给水除氧及除氧器给水除氧及除氧器第二节第二节 表面式加热器系统的热经济性表面式加热器系统的热经济性第四节第四节 除氧器的运行及其热经济性分析除氧器的运行及其热经济性分析第五节第五节 汽轮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汽轮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第一节 回热加热器的类型 回热系统既是汽轮机热力系统的基础也是全厂热力系统的核心、它回热系统既是汽轮机热力系统的基础也是全厂热力系统的核心、它对机组和电厂的热经济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机组和电厂的热经济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回热加热器的分类一、回热加
2、热器的分类1.混合式加热器的结构混合式加热器的结构按受热面按受热面布置方式布置方式卧式:换热效果好,热经济性高于立式。一般大容量机组采用。卧式:换热效果好,热经济性高于立式。一般大容量机组采用。立式: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和检修,为中、小机组和部分立式: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和检修,为中、小机组和部分大机组采用大机组采用二、混合式加热器二、混合式加热器按照内部汽、水接触方式的不同分为:混合加热器、表面式加热器。按照内部汽、水接触方式的不同分为:混合加热器、表面式加热器。2.系统连接系统连接 一方面凝结水需依靠水泵提高压力后才能进入比凝汽器压力高的一方面凝结水需依靠水泵提高压力后才能进入比凝汽器压力
3、高的混合式加热器内;另一方面为防止输送饱和水的水泵发生汽烛,水泵混合式加热器内;另一方面为防止输送饱和水的水泵发生汽烛,水泵应有正的吸入水头,需设置一水箱安装在适当高度。应有正的吸入水头,需设置一水箱安装在适当高度。混合式比表面式系统复杂,导致运行安全性、可靠性低,系统投资大。混合式比表面式系统复杂,导致运行安全性、可靠性低,系统投资大。混合式加热器可以兼作除氧设备使用,避免高温金属受热面氧腐蚀。混合式加热器可以兼作除氧设备使用,避免高温金属受热面氧腐蚀。根据技术经济全面综合比较,绝大多数电厂都选用了热经济性较差根据技术经济全面综合比较,绝大多数电厂都选用了热经济性较差的面式加热器组成回热系统
4、,只有除氧器采用混合式,以满足给水除氧的面式加热器组成回热系统,只有除氧器采用混合式,以满足给水除氧的要求。的要求。3.特点特点 混合式可以将水加热到该级加热器蒸汽压力下所对应的饱和水温度,混合式可以将水加热到该级加热器蒸汽压力下所对应的饱和水温度,充分利用了加热蒸汽的能位,热经济性较表面式加热器高。充分利用了加热蒸汽的能位,热经济性较表面式加热器高。混合式加热器结构简单,金属耗量少,造价低,便于汇集各种不同参数混合式加热器结构简单,金属耗量少,造价低,便于汇集各种不同参数的汽、水流量。的汽、水流量。4.国外混合式加热器系统国外混合式加热器系统1.表面式加热器的结构表面式加热器的结构三、表面式
5、加热器三、表面式加热器电厂最常用的是电厂最常用的是U形管管板式加热器。形管管板式加热器。2.表面式加热器的特点及系统连接表面式加热器的特点及系统连接(1)特点)特点有端差存在,热经济性较混合式加热器差。有端差存在,热经济性较混合式加热器差。金属消耗量大,结构复杂,造价高。金属消耗量大,结构复杂,造价高。不能除去水中的氧气和其它气体。不能除去水中的氧气和其它气体。表面式加热器组成的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布置方便,系统投资表面式加热器组成的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布置方便,系统投资和土建费用少。和土建费用少。(2)系统连接)系统连接第二节第二节 表面式加热器及系统的热经济性表面式加热器及系统的热
6、经济性(1)上端差(出口端差)上端差(出口端差)加热器汽侧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加热器水侧出口水温之差,即加热器汽侧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加热器水侧出口水温之差,即一、表面式加热器的端差一、表面式加热器的端差注:注:若无特殊说明,端差是指若无特殊说明,端差是指 上端差。上端差。加热器若有疏水冷却器,加热器若有疏水冷却器,对下端差而言,对下端差而言,tsj 指疏水指疏水 冷却器出水温度。冷却器出水温度。1.端差的定义端差的定义wjdjtt(2)下端差(入口端差)下端差(入口端差)加热器汽侧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加热器水侧进口水温之差,即加热器汽侧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加热器水侧进口水温之差,即1wjdjtt 端
7、差的存在,使加热器出水温度降低,从而使高压抽汽量加大,低压端差的存在,使加热器出水温度降低,从而使高压抽汽量加大,低压抽汽量减少,使回热抽汽做功比抽汽量减少,使回热抽汽做功比Xri 分析:分析:其它条件不变,传热系数其它条件不变,传热系数K;换热面积;换热面积A 的选定主要取决于钢煤的比价。的选定主要取决于钢煤的比价。一般无过热蒸汽冷却段时,一般无过热蒸汽冷却段时,36;有过热蒸汽冷却段;有过热蒸汽冷却段 时,时,12。2.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3.影响端差的因素影响端差的因素 1pGcKAetjjjppp 抽汽管道压降指汽轮机抽汽口压力抽汽管道压降指汽轮机抽汽口压力
8、Pj和和j级回热加热器内汽侧压力级回热加热器内汽侧压力Pj之差,即之差,即 抽汽压降抽汽压降Pj加大,则加大,则Pj、tsj随之减小,随之减小,引起加热器出口水温引起加热器出口水温twj降低,使整机回热降低,使整机回热抽汽做功比抽汽做功比Xri。3.影响抽汽管道压降的因素及选择影响抽汽管道压降的因素及选择 抽汽压降抽汽压降Pj与蒸汽在管内的流速、局部与蒸汽在管内的流速、局部阻力阻力(阀门、管道附件的数量、类型、开度阀门、管道附件的数量、类型、开度)及管及管道的长短有关。道的长短有关。Pj选取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而定。一般表选取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而定。一般表面加热器的抽汽管道压降面加热器的抽汽管道
9、压降Pj10Pj,对大型,对大型机组,可取(机组,可取(46)Pj。二、二、抽汽管道压降抽汽管道压降P Pj j及热经济性及热经济性2.抽汽管道压降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抽汽管道压降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1.抽汽管道压降的计算抽汽管道压降的计算 1.蒸汽冷却器的作用蒸汽冷却器的作用 降低抽汽的过热度,减小加热器因温差换热在所引起的不可逆损失,降低抽汽的过热度,减小加热器因温差换热在所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同时可提高加热器的出水温度,以改善回热系统的热经济性。同时可提高加热器的出水温度,以改善回热系统的热经济性。内置式(也称为过热蒸汽冷却段)内置式(也称为过热蒸汽冷却段):它实际上是在加热器内它实际上是
10、在加热器内隔离出一部分加热面积,使加热蒸汽先流经该段加热面。它隔离出一部分加热面积,使加热蒸汽先流经该段加热面。它只提高的是本级加热器出口水温只提高的是本级加热器出口水温。外置式:外置式:是一个独立的换热器,是一个独立的换热器,既可减小本级加热器的端差,既可减小本级加热器的端差,又可提高最终给水温度,又可提高最终给水温度,降低机组热耗,提高热经济性。降低机组热耗,提高热经济性。蒸汽冷却器蒸汽冷却器3.蒸汽冷却器提高热经济性原因分析蒸汽冷却器提高热经济性原因分析(1)火用方法(做功能力损失法)火用方法(做功能力损失法)内置式:同上面所讲的作用。内置式:同上面所讲的作用。外置式:除上面作用外,还可
11、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减小锅炉换热温差外置式:除上面作用外,还可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减小锅炉换热温差不不 可逆损失。可逆损失。另一方面,不论是哪种类型,都使蒸汽温度降低,减小了加热器内的换另一方面,不论是哪种类型,都使蒸汽温度降低,减小了加热器内的换热温差所造成的不可逆损失。热温差所造成的不可逆损失。三、三、蒸汽冷却器蒸汽冷却器及热经济性分析及热经济性分析2.蒸汽冷却器的类型蒸汽冷却器的类型(2)热量法)热量法 内置式:提高了该加热器的出口水温,使得该加热器的抽汽量加大,内置式:提高了该加热器的出口水温,使得该加热器的抽汽量加大,高一级回热抽汽量减小高一级回热抽汽量减小 Xri。外置式:除上面作用外
12、,还提高给水温度,使外置式:除上面作用外,还提高给水温度,使Xr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高,i增加更增加更 多。多。4.4.蒸汽冷却器的连接方式蒸汽冷却器的连接方式(2)并联蒸汽冷却器)并联蒸汽冷却器 蒸汽侧连接较简单,蒸汽侧连接较简单,水侧的连接方式不同,主要有串联和并联。水侧的连接方式不同,主要有串联和并联。串联指全部给水流经冷却器,如图串联指全部给水流经冷却器,如图2-14中中(b)、(d)、(e)、(f)所示;所示;并联连接只有部分给水进入冷却器,离开冷却器的给水再与主水流混合后送往并联连接只有部分给水进入冷却器,离开冷却器的给水再与主水流混合后送往锅炉,如图锅炉,如图2-14中中(a)和
13、和(c)所示。所示。(1 1)内置式蒸汽冷却器)内置式蒸汽冷却器 通常通常水侧连接为顺序连接水侧连接为顺序连接,如图,如图2 21212所示。所示。(3 3)外置式蒸汽冷却器两种连接方式的比较)外置式蒸汽冷却器两种连接方式的比较串联方式串联方式优点:优点:蒸汽冷却器的进水温度高,与蒸汽换热平均温差小,冷却器内火用蒸汽冷却器的进水温度高,与蒸汽换热平均温差小,冷却器内火用 损少,效益较显著;损少,效益较显著;缺点:主水流全部通过冷却器,给水系统的阻力增大,泵功消耗多。缺点:主水流全部通过冷却器,给水系统的阻力增大,泵功消耗多。并联方式并联方式优点:优点:主水流中分了一部分到冷却器,给水系统的阻力
14、小,泵功可减小。主水流中分了一部分到冷却器,给水系统的阻力小,泵功可减小。缺点:缺点:进入较高压力加热器的水量减少,相应的回热抽汽量减小,回热抽汽做进入较高压力加热器的水量减少,相应的回热抽汽量减小,回热抽汽做功减少,热经济性稍逊于串联式功减少,热经济性稍逊于串联式;进入冷却器的水温较低,换热温差较大,冷却器内火用损稍大。进入冷却器的水温较低,换热温差较大,冷却器内火用损稍大。蒸汽冷却器是提高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热经济性的有效措施。蒸汽冷却器是提高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热经济性的有效措施。四、表面式加热器的疏水方式及热经济性分析四、表面式加热器的疏水方式及热经济性分析疏水疏水:加热蒸汽进入表面式加热
15、器放热后,冷凝而成的凝结水。:加热蒸汽进入表面式加热器放热后,冷凝而成的凝结水。疏水收集方疏水收集方式有两种式有两种疏水逐级自流方式:疏水逐级自流方式:利用相邻表面式加热器汽侧压差,将压利用相邻表面式加热器汽侧压差,将压力较高的疏水自流到压力较低的加热器中,如图力较高的疏水自流到压力较低的加热器中,如图2-152-15所示。所示。带疏水泵的疏水系统,如图带疏水泵的疏水系统,如图2-16所示。所示。图2-16表面式加热器采用疏水泵方式图2-15表面式加热器采用逐级自流方式1.疏水方式疏水方式2.2.两种疏水方式的比较两种疏水方式的比较(1)疏水逐级自流疏水逐级自流 高加疏水逐级自流,最后汇于除氧
16、器;低加疏水逐级自流,最高加疏水逐级自流,最后汇于除氧器;低加疏水逐级自流,最后汇于凝汽器,如图后汇于凝汽器,如图215所示。所示。国产国产300MW及以上机组中采用及以上机组中采用。优点:系统简单可靠,无需疏水泵,投资省,也不耗厂用电,便于运优点:系统简单可靠,无需疏水泵,投资省,也不耗厂用电,便于运行维护。行维护。缺点:热经济性较差,缺点:热经济性较差,如图如图217所示所示。热量法:排挤低压抽汽(低压抽汽量减少):热量法:排挤低压抽汽(低压抽汽量减少):Xri;还使冷源损;还使冷源损失增大。失增大。火用方法:简要说明。火用方法:简要说明。措施:措施:加装疏水冷却器加装疏水冷却器。(2)带
17、疏水泵的疏水系统带疏水泵的疏水系统 如图如图216所示。所示。优点:避免了对低压抽汽的排挤,避免了附加冷源热损失,热经济性优点:避免了对低压抽汽的排挤,避免了附加冷源热损失,热经济性 较高。较高。缺点:系统复杂,需设置疏水泵,投资大,运行中耗电,可靠性较缺点:系统复杂,需设置疏水泵,投资大,运行中耗电,可靠性较 差,维护工作量大差,维护工作量大。国产国产125MW机组和机组和200MW机组仅在次末级低加上采用机组仅在次末级低加上采用。3.3.疏水冷却段疏水冷却段(器器)及其热经济性及其热经济性 将加热器中疏水出口水温降低后将加热器中疏水出口水温降低后再排至压力较低的再排至压力较低的j+1j+1
18、级加热器中,级加热器中,可减少对低压抽汽的排挤,即高压可减少对低压抽汽的排挤,即高压抽汽量减少,低压抽汽量增大,抽汽量减少,低压抽汽量增大,Xri。(1)疏水冷却的种类)疏水冷却的种类 分为分为内置式疏水冷却器和外置式疏水冷却器内置式疏水冷却器和外置式疏水冷却器两种。两种。内置式疏水冷却器又称为疏水冷却段。内置式疏水冷却器又称为疏水冷却段。外置式疏水冷却器如图外置式疏水冷却器如图219所示。所示。从热量法分析:从热量法分析:从做功能力法分析:从做功能力法分析:加装疏水冷却段加装疏水冷却段(器器)后,加热蒸汽在后,加热蒸汽在j j级加热器中的放热过程平均温级加热器中的放热过程平均温度降低了。如图
19、度降低了。如图218218中中(d)(d),蒸汽放热过程由,蒸汽放热过程由1-3-21-3-2变为变为1 1-3-2-3-2,换热温,换热温差由差由TTr r降为降为TTr r,熵增由,熵增由ss减为减为ss,火用损减少,火用损减少eerjrj=T=Tenens s。故热。故热经济性获得改善。经济性获得改善。(2)热经济性分析)热经济性分析五、实际机组回热原则性热力系统五、实际机组回热原则性热力系统 一般系统都采用一台混合式加热器作为除氧器,将回热加热器分为一般系统都采用一台混合式加热器作为除氧器,将回热加热器分为高压加热器组和低压加热器组。高压加热器组和低压加热器组。高压加热器疏水逐级自流进
20、入除氧器,低压加热器疏水也采用逐级自高压加热器疏水逐级自流进入除氧器,低压加热器疏水也采用逐级自流方式进入凝汽器热井或在末级或次末级加热器采用疏水泵将疏水打入加流方式进入凝汽器热井或在末级或次末级加热器采用疏水泵将疏水打入加热器出口水管道中。热器出口水管道中。300MW及以上机组的回热系统,通常高压加热器全部采用内置式蒸及以上机组的回热系统,通常高压加热器全部采用内置式蒸汽冷却段,高低压加热器全部都有内置式疏水冷却段,疏水采用逐级自流汽冷却段,高低压加热器全部都有内置式疏水冷却段,疏水采用逐级自流方式。方式。我国我国200MW及以下机组,通常配电动给水泵;及以下机组,通常配电动给水泵;300M
21、W及以上机组及以上机组通常配电动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机组正常运行中,汽动给水泵运行,电通常配电动给水泵和汽动给水泵。机组正常运行中,汽动给水泵运行,电动给水泵作为备用或启动用。动给水泵作为备用或启动用。第三节第三节 给水除氧及除氧器给水除氧及除氧器一、给水除氧的必要性一、给水除氧的必要性 水中含有溶解的活性气体,特别是氧气,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使水中含有溶解的活性气体,特别是氧气,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遭到腐蚀。另外这些气体也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金属表面遭到腐蚀。另外这些气体也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二、给水除氧方法二、给水除氧
22、方法给水除氧有化学除氧和物理除氧两种方法。给水除氧有化学除氧和物理除氧两种方法。化学除氧化学除氧 化学除氧是向水中加入化学药剂,使水中溶解氧与它产生化学反应生化学除氧是向水中加入化学药剂,使水中溶解氧与它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无腐蚀性的稳定化合物,达到除氧的目的。成无腐蚀性的稳定化合物,达到除氧的目的。该法能彻底除氧,但不能除去其它气体,且价格较贵,还会生成盐类,该法能彻底除氧,但不能除去其它气体,且价格较贵,还会生成盐类,电厂中较少单独采用。电厂中较少单独采用。0ppKbb物理除氧物理除氧 物理除氧是借助于物理手段,将水中溶解氧和其他气体除掉,并且水物理除氧是借助于物理手段,将水中溶解氧和其他气体
23、除掉,并且水中无任何残留物质。中无任何残留物质。火电厂中应用最普遍的物理除氧是热力除氧法。热力除氧价格低廉,不火电厂中应用最普遍的物理除氧是热力除氧法。热力除氧价格低廉,不但可除去水中的氧气,同时可除去水中的其它气体,而且不会产生其它但可除去水中的氧气,同时可除去水中的其它气体,而且不会产生其它残留物质,同时还可作为一台加热器。残留物质,同时还可作为一台加热器。三、热力除氧原理三、热力除氧原理 热力除氧原理是热力除氧原理是建立在亨利定律和道尔顿定律基础上建立在亨利定律和道尔顿定律基础上。1.1.亨利定律亨利定律 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水中溶解的气体量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水中溶解的气体量b
24、 b与水面上该气体的分压与水面上该气体的分压力力p pb b成正比。其关系式为:成正比。其关系式为:jp K为溶解度系数,如图为溶解度系数,如图222所示。所示。sjppp2.2.道尔顿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全压力等于各组成气混合气体的全压力等于各组成气(汽汽)体分压力之和。体分压力之和。热力除氧原理:热力除氧原理:对水定压加热,温度上升,水蒸发加深,水蒸气的分压力对水定压加热,温度上升,水蒸发加深,水蒸气的分压力Ps加大,溶于水加大,溶于水中的其他气体的分压力减少。由中的其他气体的分压力减少。由道尔顿分压定律知,道尔顿分压定律知,当水被加热到饱和温度,当水被加热到饱和温度,P P
25、s s接近或等于接近或等于P P时,其它气体的分压力时,其它气体的分压力 趋向于零,再由亨利定律知水其它气体趋向于零,再由亨利定律知水其它气体就会自动逸出水面,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就会自动逸出水面,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jp保证热力除氧效果的基本条件:保证热力除氧效果的基本条件:水应该被加热到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水应该被加热到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必须把水中逸出的气体及时排走,以保证液面上氧气及其他气体分压必须把水中逸出的气体及时排走,以保证液面上氧气及其他气体分压力维持为零或最小。力维持为零或最小。被除氧的水与加热蒸汽应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蒸汽与水应逆向流动,被除氧的水与加热蒸汽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