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新石器时代考古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讲-新石器时代考古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新石器时代 考古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新石器时代考古第一部分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基本知识新石器与新石器时代什么是新石器?什么是新石器时代?什么是新石器时代文化?旧新石器的区分,根据下列的三项标准:(1)地质学上,属于更新世还是全新世;(2)技术上,石器的刃部是打制的还是磨制的;(3)经济上,是获得经济(采集食物)还是农业经济(生产食物)。磨制技术的出现农业、畜牧业的产生陶器的出现 但在日本日本,陶器出现较早(绳纹文化)大约在BC10000年,而磨光石器出现出现晚,且一直不发达,主要使用大型打制石器,经济生活以渔猎为主,到绳纹文化晚期才出现水稻栽培。欧亚大陆北部欧亚大陆北部同日本接近,新石器早期,磨光石器较少,畜牧业、农业没有出现,以渔
2、猎经济为主。西亚新石器时代西亚新石器时代遗存中,首先出现的既非陶器,也非磨光石器,而是畜牧业、农业,陶器的出现晚于畜牧业2000年,所以在这些地区,把陶器出现以前称为“前陶新石器文化”。新石器时代区分于旧石器时代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区分于旧石器时代的标志3.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特点1、无文字:可用比较的方法2、不完整:多用科学的手段复原3、实物性:可供统计、分析、测量新石器时代的起始标志 1.磨制石器说磨制石器说2.陶器说陶器说 3.农业说农业说 1935 1935年,戈登年,戈登柴尔德:柴尔德:“食物的生产食物的生产粮食植粮食植物,特别是谷物,有意识的耕种和动物驯化、饲养以及选物,特别是谷物,有意识
3、的耕种和动物驯化、饲养以及选择,是一种经济革命择,是一种经济革命人类历史上自从学会用火以来最人类历史上自从学会用火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伟大的事件”,并提出了,并提出了“新石器时代革命新石器时代革命”的概念,用的概念,用以表示人类由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的革命性变化。以表示人类由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的革命性变化。新石器时代文化概括1.分期与分区2.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分布1.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与分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早期约当公元前10000年前7000年间中期 约当公元前7000年前5000年间晚期约公元前5000年前3500年把铜石并用时代早、晚两期在公元前3500年前2600年公元前260
4、0年前2000年之间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重瓣花朵式区域文化结构 稻作农业文化区:主要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如工具用骨耜挖泥,陶器有釜、甑,建筑为干栏式建筑。旱作农业文化区:种粟、黍,耐旱,用爪镰取穗,用磨盘磨掉皮,半地穴式房子,窖穴藏粮食,主要是黄河流域。狩猎采集文化区:基本没有农业,树木少,逐水草而居,遗址小而多,文化层浅,主要在长城以北地区。在这三大经济文化区下,又细分为12个文化区系,即甘青文化区、中原文化区、山东文化区、燕辽文化区、江浙文化区、长江中游区、闽台区、粤桂区、云贵区、东北区、蒙新区、青藏区。严: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发展格局和以中原为中心的分层次向心结构。严文明:中国史前文
5、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文物1987年3期。2.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分布2.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区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促成了各地区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也存在较大差异。所有这些,反映在考古学文化上就是各地区出土的实物遗存亦有着很大区别。20世纪80年代初,苏秉琦据此将我国新石器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六大区系:一是以晋陕豫邻境地区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中原地区;二是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三是以洞庭湖及其邻境地区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四是以山东及其邻境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黄河下游地区;五是以江浙(太湖流域
6、)及其邻境地区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六是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主轴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前三者是“面向内陆的部分,多出彩陶和细石器”,后三者是“面向海洋的部分,则主要是黑陶、几何印纹陶、有段和有肩石器的分布区域,民俗方面还有拔牙的习俗。”11 苏秉琦等: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在苏秉琦研究的基础上,可将这六大区系划分为黄河中上游文化区、黄河下游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长江下游文化区、北方文化区和华南文化区。各大文化区内,文化的共性明显较多,差异性相对较少,表明区内的文化关系较为密切;相反,各大文化区之间,文化的共性较少,差异性却十分显著,呈现出各文化区的
7、相对独立性,反映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元性。不过,各大文化区并不是隔绝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程度的交往。总体来说,时代越晚,交往越频繁,因此各大文化区的共性,随着时代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向同一性方面发展。应当注意的是,不同时期各大文化区的范围有所不同时期各大文化区的范围有所变化变化,这可能与古代部族的兴衰、或是迁移有关,但其中心区域还是比较稳定的,因而各大文化区不仅在新石器时代始终存在,而且即使到夏商时期这种局面仍未有太大改观,它们都比较独立地走完了发生、发展和后来向文明社会过渡的历程1。1 曹兵武:苏秉琦先生与中国考古学的区系类型学说,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10日。1.黄河中上游文化区黄河
8、中上游文化区黄河中上游文化区,包括河南、河北、山西和陕西大部,甘肃和青海东部,宁夏与内蒙中南部,有时期还包括鄂西北地区。文化共性较多,差异性较小。就现有考古材料来看,这一地区至少还可分为可分为7个文化个文化小区小区。关中汉中地区关中汉中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为: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北首岭类型、半坡类型、泉护类型、半坡晚期类型)案板三期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豫西晋南地区豫西晋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枣园类型、东庄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庙底沟二期文化三里桥文化、陶寺文化。豫中地区豫中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石固类型、后岗类型、
9、阎村类型、大河村类型)大河村五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豫北冀南地区豫北冀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为:磁山文化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下潘汪类型、后岗类型、钓鱼台类型、大司空村类型)孟庄龙山早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豫西南鄂西北地区豫西南鄂西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大张庄类型、八里岗类型、下王岗类型、朱家台类型)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二期类型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类型王湾三期文化乱石滩类型。该地区是黄河中游与长江中游地区的交汇地带,仰韶时代基本上可归入黄河中游文化区范畴,龙山时代早期至晚期前段应归入长江中游文化区范畴,龙山时代晚期后段又应当划归黄河中游文化区范畴。这一地区不同谱系考古学文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