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汉语语法学史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74733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格式:PPT
  • 页数:113
  • 大小:771.0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汉语语法学史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汉语 语法学 课件
    资源描述:

    1、汉语语法学史 2015春季学期 徐红思考汉语语法史和汉语语法学史是一回事吗?为什么首先要学习汉语语法学史?对于汉语语法现象的研究始于何时?为什么中国直到19世纪末才有系统的语法学研究?汉语语法研究可以分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有哪些代表性的语法论著和语法学流派?提出了哪些语法术语和语法观点?现代汉语语法学界之南派和北派的区别在哪里?汉语语法研究对汉语语法特点的探讨是如何发展的?汉语语法研究有没有自己的语法理论?汉语语法研究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有多深?海外汉语语法研究有哪些重要论著和学说?一百多年来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单位、研究方法、语法术语、语法理论、语法思想等有哪些变化?视角点

    2、 具体的语法学者 语法论著 语法学说 语法理论 语法流派线 语法研究的时间先后分期面 同一历史时期语法研究概况体 不同历史时期语法研究嬗变绪论1 语法和语法学一、语法和语法学 广义的语法包括语音、语义和语言结构的规律,就是语言的全部规律,这是通常所说的“大语法”,是对一种语言的全面叙述。狭义的语法,也就是我们要讲的语法是指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学是对语法事实的研究,研究语法单位结构规律的学科。首先要把语法和语法学分开,语法是一种客观规律,是使用该种语言的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使用者必须遵守,否则会导致交际困难。而语法学是一种主观认识,是语法研究者通过对语法现象的观察、整理、

    3、分析和描写而得出来的结果,靠人们的主观努力去挖掘。语法学是一门研究语法的学科,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研究者所占有的材料、分析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不同,加上语言本身比较复杂,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述系统,绪论2 语法学及其分类1二、语法学及其分类 1从研究方法分,语法学可以分为描写语法学和比较语法学。2从研究对象的范围分,语法学可分为普通语法学和语别语法学。3从研究目的分,可以分为专家语法学、教学语法学和习惯语法。4从研究的理论背景分,可以分成很多语法学流派,对汉语语法研究影响比较大的语法学流派有: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绪论2 语法学及其分类2传统语法传统语法,又叫

    4、学校语法,规范语法,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以词法为主,划分词类主要依据形态变化,注重典范书面语的研究。结构主义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又叫描写语法,是在对传统语法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的共识和历时,认为语言是一个结构系统,强调语言结构的层次性,提出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采用归纳法,提出依据分布和替换划分词类。生成语法生成语法又叫转换语法或形式语法,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把语言结构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提出语法规则是自足的。强调研究人类语言共有的普遍性特征。功能语法功能语法致力于澄清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自然语言的功能观为基础,注重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区分语义功能、句法功能

    5、和语用功能,重点研究语义层面的概念、人际、语篇三大元功能和词汇语法层面的单位、类别、结构等范畴。认知语法认知语法否认语法具有自足性,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指出人类认知具有共通性和差异性。绪论绪论3 汉语语法研究目标和要求汉语语法研究目标和要求研究语法,不能缺少三个环节:观察语法事实,描写语法事实,解释语研究语法,不能缺少三个环节:观察语法事实,描写语法事实,解释语法事实。相应地,总要面临三个要求: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法事实。相应地,总要面临三个要求: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充分。名词名词+了了 几年不见,都大姑娘了!几年不见,都大姑娘了!你们老夫老妻了,还闹什

    6、么别扭呀!你们老夫老妻了,还闹什么别扭呀!春天了。春天了。香烟了。香烟了。桌子了。桌子了。分析语法事实,揭示客观规律,既要有正确而严格的要求,更要有开阔分析语法事实,揭示客观规律,既要有正确而严格的要求,更要有开阔的思路。研究实践证明,在不同理论关照下,从不同角度去对汉语的思路。研究实践证明,在不同理论关照下,从不同角度去对汉语语法现象进行观察、描写和解释对于汉语语法研究来说,是行之有语法现象进行观察、描写和解释对于汉语语法研究来说,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效的研究思路。汉语语法研究,始终向着一个目标,这就是揭示汉语语法事实的客观规汉语语法研究,始终向着一个目标,这就是揭示汉语语法事实的客观规律

    7、性,马建忠、黎锦熙、王力、吕叔湘、朱德熙等都是这样。汉语律性,马建忠、黎锦熙、王力、吕叔湘、朱德熙等都是这样。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历程就是语法学者们不断探索的过程。语法学的发展历程就是语法学者们不断探索的过程。绪论3 汉语语法学的历史分期汉语语法学是以汉语语法为研究对象的语法学。汉语语法学有两门关于“史”的分支学科,汉语语法史和汉语语法学史。汉语语法史是汉语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是汉语语法本身,即研究汉语语法现象本身内部规律的产生、发展、变化。汉语语法学史是中国语言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是与语法研究有关的人物、事件、成果、影响等,是对汉语语法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发展、变化进行研究的

    8、学科。我们要讲的是汉语语法学史。综合考虑汉语语法研究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社会变革的影响、汉语语法研究本身呈现出的特点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汉语语法学史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时期:一、酝酿时期(先秦1898)二、草创时期(18981936)三、探索时期(19361949)四、发展时期(19491978)五、创新时期(1978 )绪论3 汉语语法学的历史分期1一、酝酿时期(先秦一、酝酿时期(先秦18981898)萌芽时期,只有零星的论述,为注经服务,不成系统。先秦各种书籍中有关语法的零散的论述反映了古人朦胧的语法观念,汉代至宋元之间有了对语法现象的初步归纳。虚字研究发达,成为代表中国古代汉语语法研究成就的主要

    9、标志,句法研究同作文法联系在一起。绪论3 汉语语法学的历史分期2二、草创时期(二、草创时期(1898189819361936)马氏文通发表标志汉语语法学建立,引进西方语法框架,建立汉语语法体系。分为古汉语语法研究阶段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阶段。马建忠的马氏文通(1898)的出版是中国语言学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中国语法学的诞生。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书,是用文言写的文言语法。这部书是模仿拉丁语法写的,属于“词本位”。这之后的文言语法有章士钊中等国文典(1907)、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杨树达高等国文法(1930)、刘复中国文法通论(1920)和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1922)。现代汉

    10、语语法奠基之作是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新著国语文法是用白话文写成的现代汉语语法著作,共二十章,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以“句本位”为指导思想,以纳氏英文法为蓝本写成,在中国语法教学中影响非常深远。绪论3 汉语语法学的历史分期3三、探索时期(三、探索时期(1936193619491949)反对模仿,主张革新。借鉴西方语言学理论,开展汉语语法革新问题讨论,根据汉语特点创建汉语语法新体系。这一时期有一件大事和三部代表著作。一件大事是文法革新讨论。1938年10月,由陈望道等人在上海发起了文法革新大讨论,这场讨论有陈望道、傅东华、方光焘、张世禄、金兆梓等人参加,一直持续到1943年3月。讨论的

    11、目的是反对直接模仿西洋文法,主张针对汉语特点建立自己独立的语法体系。争论的中心是汉语有没有词类、词类如何划分、文言与白话是否可以用一个语法框架等问题,最后没有一致意见。这场讨论在汉语语法学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以陈望道、方光焘的主张影响最大,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语法学界所说的“南派”,与吕叔湘、王力、高名凯为代表的“北派”遥相呼应。三部代表著作是吕叔湘的颇具特色的中国文法要略(19411944)、王力的反映汉语特点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高名凯的中外比较的汉语语法论(1948)。这三部著作代表了建国以前汉语语法研究的最高成就。绪论3 汉语语法学的历史分期4四、发展时期(四、发展时期(19

    12、49194919781978)语法知识普及,统一的中学语法教学体系产生,各种语法著作发表,汉语描写语法取得一定成就。这一时期经历了从繁荣到萧条的过程。繁荣阶段是49年到50年代末,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论文、专著和通俗读物,如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张志公的汉语语法常识、丁声树等八位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五十年代有几次语法专题讨论:“汉语词类问题”讨论(1953.101955.7)、“汉语的主宾语问题”讨论(1955.71956.4)、“汉语单句复句划分问题”讨论(1957)。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1956)是统一的教学语法体系。1958年到1965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萧条阶段,有分量的论文有朱

    13、德熙的说“的”论句法结构、朱德熙、卢甲文、马真关于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问题”和吕叔湘的说“自由与粘着”。文革十年是停滞阶段,汉语语法学界的学术活动基本停止。陈望道的文法简论(1978)是对这一时期语法研究的学术总结。绪论3 汉语语法学的历史分期5五、创新时期(五、创新时期(19781978 )进入新时期,各地陆续建立语言研究机构,语言学刊物纷纷复刊、创刊,出现一批带有总结性的语法专著,如赵元任的汉语口语语法(1979)(吕叔湘译)、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朱德熙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80)语法讲义(1982)和语法答问(1985)等都是很有影响的著作。之后汉语语法研究进入向深

    14、度和广度扩展的开拓时期,理论、方法多元化,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扩大,新人新著不断涌现,对汉语语法现象及规律的分析更加深入。新时期的语法研究对汉语自身特点的挖掘和探讨更加深入,语法专题、语法教学和语法与相关学科的结合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方法理论多元化,努力总结具有汉语自己特点的语法理论和方法。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1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语文出版社,1997年。2陈保亚:二十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3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4陈昌来: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书海出版社,2002年。5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5、6.王珏:现代汉语语法学简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7.邵静敏: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1978-2008),商务印书馆,2011年。8.林玉山:中国语法思想史,语文出版社,2012年。第一讲 汉语语法学的酝酿时期(先秦(先秦18981898)第一讲 传统语文学“中国语言学若以专著而论,则训诂学发生最早,文字学次之,音韵学又次之,语法学最迟。”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中国传统的语言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古称中国传统的语言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古称“小学小学”。称为:。称为:“语文学研究语文学研究”“小学研究小学研究”汉字研究:汉字研究:音音 音韵学音韵学形形 文字学文字学 义义

    16、 训诂学训诂学第一讲 传统语文学1 训诂训诂学方面尔雅 尔雅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作者不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尔雅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方言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西汉扬雄著,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共13卷,总汇了从先秦到汉代两个时代的方言。秦以前,每

    17、年八月,政府派遣“輶轩使者”(乘坐轻车的使者)到各地搜集方言,并记录整理。这些材料由于战乱而散失。扬雄的老师严君平收集了1000多字,扬雄的亲戚也有了解。扬雄对此很感兴趣,自己有搜集整理了很长时间,经过27年,写成了这部9000字的书(今本为12000字,为后人增补)。释名 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佳作,作者刘熙。全书的名物语词都用声训来解释。第一讲 传统语文学2 音韵音韵学方面南朝 沈约四声谱将中国的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对中国的声韵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隋 陆法言切韵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开创了韵书修撰的体例。宋 陈彭年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五卷,是我国北宋时代官修的一

    18、部韵书。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是我国宋以前的韵的集大成者。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代表近代官话的一部韵书,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作者“工乐府,善音律”。第一讲 传统语文学3 文字文字学方面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献给汉安帝)。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

    19、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王筠说文句读)第一讲 汉语语法学的酝酿时期1一、语法意识的萌芽1.前期古人朦胧的语法观念中国古代没有完整而全面的语法学,有涉及,但只是支离破碎。某些经籍的注释中体现了古人语法意识的萌芽例一 春秋僖公元年:夏六月,邢迁于陈仪。春秋庄公十年:三月,宋人迁宿。公羊传: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也。例二 春秋僖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公羊传:曷为先言陨而后言石?陨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

    20、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例三 春秋桓公三年:有年。春秋宣公十六年:大有年。公羊传: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大有年何以书?亦以喜书也。此其言有年何?仅有年也;彼其曰大有年何?大丰年也。例四 春秋宣公六年:赵盾知之。春秋昭公三十一年:叔术觉焉。公羊传何休解诂:由人曰知之,自己知曰觉焉。2.后期对语法现象的初步归纳第一讲 汉语语法学的酝酿时期2二、对虚字的研究 对虚词的研究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汉、魏、两晋时期,是对单个儿虚词进行解释,名称各不相同,有“辞”“词”“语助”“发声”等。南北朝至唐宋,对虚词进行归类,同时详细说明虚词的语法意义。元至清代,达到高潮,出现一些虚词研究专著。卢以纬语助是我国最早的

    21、研究文言虚词的专著,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元代泰定元年(1324年)。作者卢以纬,字允武,浙江东嘉(今温州)人。语助把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的语助辞归入一组进行论述,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虚词,采用俗语解释,共收66组虚词或与虚词有关的词组。这部书改变了过去对经籍中的虚词零碎地进行训诂解释的情况,专门把虚词作为研究对象来做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语法术语,这些术语后来被马氏文通吸收了不少 刘淇助字辨略是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刊行的,作者刘淇,字武仲,又字龙田,号南泉,河南确山人,寓居山东济宁。助字辨略是一部重要的研究古汉语虚词的专著,书中按四声排列,共收助字476个,几乎收录了所有的文言虚词,分

    22、类细致,引书丰富。同时这部书还对一些俗语虚词进行分析,在语法学史上第一次把书面语和口语很好地结合起来。刘淇的助字辩略问世,汉语虚词、实词两大词类的区分才得以真正确立。第一讲 汉语语法学的酝酿时期2袁仁林虚字说成书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刊行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作者袁仁林,字振千,陕西三原人。虚字说吸收了语助的长处,也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虚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论述,也用俗语来解释。不同的是虚字说把词义虚化,只起语法作用的词正式命名为“虚字”,注意虚字在句子中的地位。王引之经传释词成书于嘉庆三年(1798年),是一部重要的研究古代经传文献虚词的专著。作者王引之,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

    23、。王引之是小学大师王念孙的儿子,家学深厚,精通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在经传释词中王引之凭借其深厚的传统语文学功底,主张“以声音通训诂”,按唐代守温三十六字母的顺序来排列所收虚词,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来解释,解释虚词的总原则是“比例而知,触类而长之也”,也就是在句子结构中研究虚词的意义。书中例证丰富,旁征博引,是我国古代虚字研究著作中学术水平最高,在研究虚字的各书中影响最大,把文言虚词研究推向了高潮。第一讲 汉语语法学的酝酿时期3三、对句法的初步探讨1.1.倒装倒装倒装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古人的论述很多。早在唐代孔颖达的毛诗正义中就提到了“倒其言”“倒读”“言有颠倒”这种现象,宋代也有

    24、人论述过这种现象,到清代,学者们认识到这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规律。2.2.省略省略省略也是古汉语中的常见现象,汉代郑玄的礼记注就已经提出了“省文”的术语,唐刘知几在史通中也把省略叫做“省文”,清代学者袁枚在随园随笔中归纳了一些例句。对这一现象分析最多的是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有“蒙上而省”“探下而省”等名目,并有例句。3.3.对文对文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句式问题,宋代以后学者经常用句式来疏通经义或者改正经文古书中的错误。这就要提到“对文”。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到的“对文”指反义词或者意义明显对立的同类词,如“对文则飞曰雌雄,走曰牝牡”等。到了清代,人们的认识加深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把“对文”看作是相

    25、同结构的语言单位,王念孙的读书杂志据此指出一些古书中的漏字、衍字。第一讲 汉语语法学的酝酿时期4四、术语演变1.实字、虚字中国古代学者把词叫做“字”,早在宋代就有实字和虚字的区别,不过当时“实字”相当于今天的名词,“虚字”相当于名词以外的其他词。到了清代对“虚字”的解释已经接近现代对“虚词”的解释,“虚字”指那些不表示具体意义而只表示语法作用的词。2.动字、静字古代所说的“动字”相当于现在的“动词”,这没有什么要说的,但是所说的“静字”则主要指名词,包括形容词。宋代开始有动字、静字的区别,当时的“静字”包括“形容词”,直到清代才正式分出来,出现“形容之词(辞)”的说法。3.句法、字法、文法、语

    26、法文法最早是在史记汉书里出现的指规则法律,是一般用语,以后逐渐演变成语文用语,泛指语文一般规律,就是造句写文章的方法规律,与语法、句法、文则、文理、文势、字法等的含义一样。从马氏文通开始,文法的含义窄一些,指语言的组词造句的规律。第一讲 汉语语法学的酝酿时期5五、汉语语法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一、语言内部原因汉语本身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使汉语的语法特点难于被发现。二、社会原因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压制束缚了语法学的发展。三、学术传统传统语文学狭隘的实用目的限制妨碍了汉语语法学的正常发展。第二讲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18981936)第二讲第二讲 启蒙启蒙西方人研究汉语语法,已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中西

    27、语言学界早期交流的隔断,以及意识形态、学术偏见、客观研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中国语法学界对西洋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一直缺乏应有的了解和重视。中国明清时期,欧美人编写的汉语学习与研究的著作十分引人注目,目前所知较早的是意大利来华传教士卫匡国的中国文法 ,写成于17世纪中叶。其他比较著名的,如西班牙人瓦罗的华语官话语法(1703)、马约瑟汉语札记(1831)、马士曼中国言法(1814)、马礼逊汉语语法(1815)、雷慕萨汉文启蒙(1822)、洪堡特论汉语的语法结构(1826)、艾约瑟官话口语语法(1864)、儒莲汉文指南(1866)、威妥玛语言自迩集(1867)、(美)高第丕和张儒珍文学书官话(186

    28、9)、甲柏连孜(加倍伦茨)的汉文经纬(1881)等,显现了当时欧美国家汉语学习与研究的兴盛局面,开创从语言本身研究汉语语法的先河。第二讲1马氏文通11898年,马建忠参阅西洋语法,写出了马氏文通,才标志着中国语法学的全面建立。一、马氏文通的作者 马建忠马建忠(1844-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二哥马建勋早年入李鸿章幕府,司淮军粮台。四哥马相伯是震旦大学、复旦大学的创办人。马建忠与四哥就读中西学并重的天主教耶稣会徐汇公学,学习法文和拉丁文等课程,同时准备科举。受1854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他“决然舍其所学,而学所谓洋务者”,进入耶稣会初学院做修士,继续学习拉丁文

    29、、法文、英文和希腊文等。经过十余年的刻苦努力,成了一位“善古文辞,尤精欧文,英、法现行文字以至希腊、拉丁古文,无不兼通”的学贯中西的新式人才。马建忠作为当时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之一也在探索科学救国的道路,他认为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在于掌握知识的载体汉语太难,难的原因是“隐寓”在汉语中的“规矩”(语法规则)没有被揭示出来。这就使得国人“积四千余载之智慧材力,无不一一消磨于所以载道所以明理之文”。这样,要想与“达道明理之西人相角逐焉,其贤愚优劣有不待言矣”。第二讲1马氏文通2二、马氏文通的内容、体例 马氏文通为文言语法。全书共分十卷。卷一为“正名”,提出二十三个界说,给语法术语下定义。卷二至卷九论“

    30、字类”,详细论述了各类字在句读中的作用,其中卷二至卷六论“实字”,卷七至卷九论“虚字”。卷十论“句读”,论句法单位和构成成分。第二讲1马氏文通3三、马氏文通的语法体系马氏文通所建立的语法体系是宏大的、科学的、完整的。它的体系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字类(词类);(2)句子成分;(3)位次;(4)句、读、顿。第二讲1马氏文通4四、对马氏文通的评价马氏文通是我国语法学史上中国人自己用汉语写成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它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是中国词本位语法体系的开端,开创之功不可没,马氏文通的发表标志着中国语法学诞生,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语法学,打破了文字、音韵、训诂的三分天

    31、下的格局,使传统语言文字学向着现代语言学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它将西方语法概念系统地运用于汉语,并独立地作出了一系列发现,在中国学术圈内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马氏文通是首创,在如何借鉴和运用国外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如何分析、归纳汉语语法的特点,如何建立起一个比较科学、比较合理的语法体系等方面都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加上马氏文通出版才两年,马建忠就不幸逝世,来不及对全书进行修改和校订,所以马氏文通在术语、引例、释文等方面有不少前后矛盾或混乱的地方。第二讲1马氏文通5五、对马氏文通的研究关于马氏文通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专门的“马学”。对马氏文通的作者、马氏文通的语言哲学及

    32、语法观、马氏文通的词类理论及其对汉语词类研究的影响、马氏文通的句读论、马氏文通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自马氏文通出版后就有学者去研究,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下面这些著作和论文:杨树达 1931 马氏文通刊误,商务印书馆。1991上海古籍出版社。孙玄常 1984 马氏文通札记,安徽教育出版社。许国璋 1991 马氏文通及其语言哲学,中国语文,第3期。王海棻 1991 马氏文通与中国语法学,安徽教育出版社。侯精一、施关淦主编 2000 马氏文通与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邵霭吉 2005马氏文通句法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邵霭吉 2005 马氏文通辨正,商务印书馆。第二讲2其他文

    33、言语法著作1一、章士钊中等国文典(1907)中等国文典是继马氏文通而作,体系基本相同,研究的是文言语法。全书共九章,分别为总略、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接续词、助词。中等国文典在总的体系上基本上接近马氏文通,但也作了些修正,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最早为汉语引进“词”的概念和术语,严格区分了书写单位“字”和句法单位“词”。2按句子语气正确地把句子分为四种:叙述句、疑问句、命令句、感叹句。这种分法及命名一直沿用至今。3明确了“副词”这个词类。4第一次根据英语的析句法明确提出了对汉语句子结构进行分解。第二讲2其他文言语法著作2二、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国文法草创是一本语法理论

    34、著作,全书五万多字,共分十二章,一、绪言,二、研究法大纲,三、文法上应待解决之诸悬案,四、字与词,五至十二章讨论词类,十三、活用之实例。其中最有创见的是二、三、十三章。在“研究法大纲”中陈承泽提出研究语法的三项原则:“其一,说明的非创造的;其二,独立的非模仿的;其三,实用的非装饰的。”关于“文法上应待解决之诸悬案”,陈承泽提出四点:字类系统问题、字类划界问题、本用活用问题、引申顺序问题。“活用之实例”中陈承泽详细地论述了词类活用的种种情况,并在中国语法学史上第一次提出“致动”和“意动”说,对后来者影响很大。国文法草创的贡献在于首先,语法研究三原则非常科学,对现在及以后的语法研究仍然具有很强的指

    35、导意义,这在当时难能可贵。其次,他提出了“词类活用”说,科学地阐述了“致动”和“意动”的概念,对后世影响很大。再次,陈承泽不仅从意义上给字类下定义,而且还比较注重从字与字的结合关系上去说明该字类的语法功能。第二讲2其他文言语法著作3三、杨树达高等国文法(1930)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1较多地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是一部语法和训诂相结合的著作,语言材料丰富,广采众家之说,对于词义尤其是虚词的解释辨析比较详尽。2订正了马氏文通中的一些不适当的提法,使之更符合汉语事实。3运用归纳法以及比较法和历史法,总结出一些语法规律。高等国文法虽然比马氏文通在某些方面进步一些,但总体来说,没有超过马氏文通的框架,

    36、在论述得系统性方面还不如马氏文通,尽管材料收集比较丰富,然而缺乏全面的描写和理论分析,尤其是句法方面的分析。第二讲2其他文言语法著作4四、刘复中国文法通论(1920)中国文法通论共分三讲。第一讲主要探讨什么是文法和文法研究的方法,提出“实际的文法”(语别语法)和“理论的文法”(普遍语法)的区别,并提出历史的研究法、比较的研究法和普通的研究法。第二讲是全书的实质部分。第二讲又分作两个部分:理论的状况和文法之状况,讨论了词的分类、词与词的搭配关系以及句子的结构和分类。刘复试图建一个新的语法体系,主要表现在构拟了一个与马氏文通等不同的词类系统。第三讲简述语言的起源、发展、变化与分歧等一般语言学理论。

    37、中国文法通论所建立的新的语法体系比较凌乱,不能正确反映汉语语法的客观事实,某些立论有一定特色。一是首次提出了“兼格”。二是注意到口语情况,认为“讲文法而不与语言合参,便是舍本逐末”,同时还分析了语调起落抑扬与句型之间的关系。三是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复句的情况。第二讲2其他文言语法著作5五、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1922)该书深受刘复中国文法通沦影响,基本格局和设想乃致于章节安排都相类似。全书共分三章,第一章“导言”,谈了该书的编写目的,名学与文法,文法的定义、范围及类别等,讲述关于文法研究的一般原则。第二章“文法之研究法”探讨研究文法的方法,谈了历史的研究(即从语言的发展上去研究)、比较的研究(即结

    38、合古代方言材料和受外国语文影响的材料进行对比的研究)和普通的研究(属普通语言学范畴,研究文字现象之所以能成立的原理)三种主要的研究文法的方法。第三章“名学的现象与文法的现象”是重点,提出一个新的计划,分为“名学(逻辑)的现象”和“文法的现象”两部分。其中“名学的现象”这部分说明了逻辑的基本概念及其互相之间的配合。“文法的现象”中则又分为论字、论字群、论句等章节。该书最大特色在于作者处处把语法和逻辑联系起来研究,第二讲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序曲 胡适国语文法概论(1921)为“国语”(现代汉语)文法研究在理论上鸣锣开道的是胡适的国语文法概论。共分三部分,第一篇:国语与国语文法;第二篇:国语的进化

    39、,第三篇:文法的研究法。胡适着重论述的是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说国语是进化了,而不是退化了,用杜威的实用主义观点说明国语进化、文言退化的理由,驳斥所谓“文字有进化,而语言转见退步”的错误观点,为国语的合法地位而大声疾呼;二是探讨研究语法所应采用的方法,提出三条:归纳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并认为其中归纳法是根本之法,其他两条都是辅助归纳法的。胡适在国语文法概论中体现出的一些语言观点是有问题的,具体研究方面国语文法概论没有什么建树,出现一些错误,但在理论和方法上有贡献,尤其在巩固、维护白话文的地位,促进、完善国语文法研究方面有其不可抹杀的进步作用。白话文语法著作还有:王应伟实用国语文法(1

    40、920)许地山语体文法大纲(1921)、后觉国语法(1923)黄洁如文法与作文(1930)第二讲3新著国语文法1二、现代汉语语法奠基之作新著国语文法(1924)(一)新著国语文法的作者 黎锦熙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问世,这是以白话文为对象,全面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第一部力作。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潭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教务长、校长。第二讲3新著国语文法2(二)新著国语文法的内容、语法体系共二十章。绪论、词类的区分和定义、单句的构成和图解法、实体词的七位、主要成分的省略、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

    41、词、介词、单句的复成分、附加成分的后附、包孕复句、等立复句、主从复句、语气、叹语、段落篇章和修辞举例、标点符号和结论新著国语文法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以“纳氏文法”为主要蓝本,以“句本位”为指导思想建立起一个新的语法体系。语法系统1、词类系统 5类9品实体词名词和代名词述说词动词和一些形容词区别词形容词和副词关系词介词和连词情态词助词和叹词第二讲3新著国语文法32、句法系统采用两套术语:语和位语句子成分(六大成分的创始人)主要成分(主语、述语)连带成分(宾语、补足语)附加成分(形容词和副词的附加语)位名词、代词的格 主位(处于主语地位)呼位(称呼叫人)宾位(动词介词所带的宾语)副位(处所时间词介

    42、宾短语作状语)补位(补足语位置上的名词)领位(名词代名词作定语)同位(复指)第二讲3新著国语文法43、句法分析明确了字、词、语的区别,有正名之功。确立了一些概念(短语、子句、分句、包孕复句、复句)把句子划分为六大成分。4、采用了李特(ARead)的图解法。英勇的解放军迅速打垮了残暴的匪徒。解放军|打 了|匪徒 英勇的 迅速 垮 残暴 “六大成分,七实位,依句辨品九词类。”以句子成分为中心,成分决定词类。第二讲3新著国语文法5(三)对新著国语文法的评价贡献1.建立句本位,打破了“马氏文通”以来的“词类本位”的传统。2.把句子划分成主语、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性的附加语,副词性附加语等六种成分。

    43、3.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分析句子的方法。4.建立了完备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局限1.模仿英语语法的痕迹较浓,对汉语语法的特点重视不够。2.划分词类标准不一,最后导致“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影响很差。3.解释省略和倒装等语法现象,用逻辑分析代替语法分析。第二讲4 古今语法比较研究一、黎锦熙比较文法(1933)本书依据新著国语文法的体系,专讲词位和句式,主要拿白话的句子和文言的句子、英文的句子进行比较。二、杨伯峻中国文法语文通释(1936)本书把古今虚词综合起来进行分类排比,借此看出它们的历史情况,所以采用语文(即白话语体和文言)通解的形式。把古汉语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综合起来进行分类排比,旨在弄清楚虚

    44、词的历史情况,以便更好地运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第二讲5 语法理论和语法专题研究一、胡以鲁国语学草创(成书于1912,1923)国语学草创除“论纲”外,共分十章,为中国第一部关于普通语言学理论的专著,其中不少地方涉及汉语语法,颇有独到见解。书中论述了语言的起源、发展,方言、共同语以及汉语在语言学上的地位等问题,第一次为汉语的研究搭建了普通语言学的间架,对当时语言学界的研究工作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何容中国文法论(成书于1937年,1942)中国文法论全书共八章,大体上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文法浅说”,相当于绪论,专门谈作者对文法和文法学的看法;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论中国文法的研究

    45、”,是对汉语语法研究历史的一个简单回顾,是第一篇关于早期汉语语法学史的专论;第三部分是:“对中国文法学里几个问题的检讨”,包括第三章:论词类区分,第四章:论语句分析;第五章:论所谓词位;第六章:论复句与连词;第七章:马氏文通的句读论;第八章:助词、语气与句类。每个专题都是先列举各家说法,比较其异同之点,找出原因,分析其得失。中国文法论特点是以评为主,述而不作,收集材料丰富,条理清晰,分析细致,批评中肯,“多有独到的见解,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用的参考书。”(朱德熙汉语语法丛书序)。三、专题论文这个时期,语法专题论文较少,最重要的当推赵元任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和丁声树的释否定词“弗”、“不

    46、”。赵元任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1926)是中国第一篇用几个方言的语言材料进行语法比较的有科学价值的论文。丁声树释否定词“弗”、“不”(1935)是国内首次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分布”对汉语语法典型虚词进行剖析的论文。第三讲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1936193619491949)第三讲 探索期概览这个阶段发出第一声呐喊的是王力的中国文法学初探,紧接着,上海陈望道等人又发起了一场相当热烈的关于中国文法革新的讨论,为破除旧语法体系、创建新语法体系,为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的传播而大造舆论,从而形成南北遥相呼应分头并进的局面。在这革新的浪潮中,以王力、吕叔湘、高名凯三部带独创性的语法专著为传统语

    47、法的旗帜,着重挖掘汉语语法自身的特殊规律,标志着中国的汉语语法研究进入了一个独立的、有一定创见的探索时期。语法学家们不仅着力于“语法体系”的建立,且在语法专题研究方面也扎扎实实地做了不少工作,写出了一些具有相当水平的单篇论文。汉语语法研究到了这个阶段进入探索期,究其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1.“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对文言文的斗争基本上取得了胜利,白话文口语语法成为语法研究的对象。2.经过前人几十年的辛勤的努力和探索,人们对如何进行语法研究积累了一些可贵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这些旧的语法体系在实践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明显的缺点和不足,尤其是因模仿西洋语法忽视汉语语法特点而造成削足适履的缺点,更引起

    48、了人们的不满。3.在国际上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有了新的较大的发展和突破。20、30年代前后中国有不少才华出众、有一定抱负的青年留学国外,他们中间有些人专攻语言学,或对语言学发生兴趣,较系统地学习了从事语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汉语语法研究中去,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流派。第三讲1中国文法革新讨论1一、缘起一、缘起1936年1月王力在清华学报发表论文中国文法学初探,批判模仿,呼吁革新。中国文法学初探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对马氏文通以来简单比附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批评,认为汉语语法研究要重视汉语语法的特点,并提出要区分古今语法的歷史观点。本书的旨趣“不在乎搜求中国文法裹的一切系统,只在乎探讨它的若干特

    49、性,希望从此窥见中国文法学的方法”。全书共十章,主要讨论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比较语言学与汉语语法;二、对待西洋文法的态度;三,死、活语法和古、今语法(文言与白话);四,词性与词类;五、中国的文法成分(虚词);六,汉语中词的次序。第三讲1中国文法革新讨论2二、过程及讨论内容 1938年,陈望道等人在上海发起了关于文法革新的讨论。这场讨论的主旨是破旧出新,批判模仿,“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缔造中国文法体系”。文法革新讨论从1938年10月开始,至1943年3月结束。按照讨论的内容和时间,大体上可分成三个阶段:一、19381019393向旧文法体系发起进攻,共有21篇文章,19391019403为建

    50、立新文法体系继续探索,共有6篇文章,三,19401019433与批评这次讨论的观点进行论战,共有7篇文章。其中第一阶段的讨论最为热烈也最为重要。核心是词类问题。第三讲1中国文法革新讨论3讨论的焦点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否可以建立一个通用于文言和语体的国文法新体系。二是究竟实行一线制还是双轴制?这实际上就是涉及到汉语词类能不能分,怎么分以及是否要把词类和句子成分区分开来的问题。三是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创见,也最有贡献的是方光焘提出的“广义形态”说和陈望道补充修订后提出的“功能”说。这次讨论的文章先由汪馥泉编为中国文法革新讨论集,1940年3月由上海学术社作为学术杂志第2辑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汉语语法学史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7473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