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36 宋明理学 新人教版.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1742
  • 上传时间:2018-09-02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133.3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36 宋明理学 新人教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十二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古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课时 作业 36 宋明理学 新人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 文库 】 课时作业 36 宋明理学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 1 (2018 锦州高三诊断 )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反对佛教,崇佛的梁武帝亲自颁发赦答臣下神灭论,发动高僧、王公朝贵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儒家思想与佛教出现融合 B佛教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C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 D政治与学术之间不存在矛盾 解析: 从材料中的梁武帝 “ 发动高僧、王公朝贵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 ” 来看,南朝 时期出现儒家思想与佛教融合的现象,双方并非属于你死我活的

    2、斗争。故答案为 A 项。 B 项不符合史实,儒学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想,排除; C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D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 A 2 (2018 常德高三调考 )“ 缁衣之众,参半于平俗;黄服之徒,数过于正户。所以国给为此不足,王用因之取乏。 ” 材料反映出南北朝时期 ( ) A佛教势力已对政权构成威胁 B刑罚严酷社会矛盾尖锐 C民族融合导致服饰丰富多彩 D割据混战造成人口剧减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由于寺院经济的发展,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即佛教势力已对政权构 成威胁。故答案为 A 项。其他三项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排除 B、 C、 D 项。 答案: A 3 (2018 德州高三调

    3、研 )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 “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 ,并宣称:“ 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 ” 韩愈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 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 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 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 【 精品教育资源 文库 】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三教并立,佛、道挑战儒家思想的正 统地位。韩愈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扬雄等人传承,体现了韩愈推崇儒学,复兴儒学道统,树立儒学权威, D 项正确。 A 项仿照佛道做法,

    4、与材料不符,排除。 B 项格物穷理是朱熹理学内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排除 C。所以选 D。 答案: D 4 (2018 周口高三诊断 )二程认为,人性有 “ 天命之性 ” 与 “ 气质之性 ” 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是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 “ 气 ” 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这反映了二程继承并发展了( ) A孟子的性善论 B孔子礼的思想 C荀子的性恶论 D佛教的天命观 解析: “ 天命之性 ” 是先天的,是至善无疵的;而 “ 气质之性 ” 具有恶的因素,说明二程在继承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上,对于人性的

    5、看法又有所发展。故答案为 A 项。孔子的礼注重尊卑等级,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B 项;二程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排除 C 项; D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答案: A 5 (2018 洛阳高三联考 )朱熹曾借用佛教 “ 月印万川说 ” 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 ( )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理先气后 C三纲五常即是天理 D格物致知 解析: 材料中朱熹在阐明其思想观点时所说的 “ 月亮 ” 即理学中的天理,其主张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认识万物最终应归结认识天理,可见朱熹阐释了天理是万物本原的

    6、观点,故选 A。 B、 C 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格物致知为程朱理学的认识论,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6 (2018 商丘高三质检 )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 “ 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 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 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 ) A “ 存天理,灭人欲 ” B “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C “ 学者须先立志 ” D “ 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 【 精品教育资源 文库 】 解析: 依据材料及朱熹的思想主张可得出朱熹对宋孝宗 “ 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

    7、 ” 的进言体现了其 “ 格物致知 ” 的思想主张,故选 D 项。 A 项讲的是伦理道德,主张人的行为应该服从理的要求; B 项主张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C 项主张立志, A、 B、 C 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答案: D 7 (2018 佛山高三统测 )朱熹说: “ 若是饥而欲食,渴而 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 ” 他又说: “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 私欲 ” 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B “ 私欲 ” 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 C心即理也

    8、D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 “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 ,说明朱熹认为私欲是超出 “ 礼 ” 的不正当的欲望,故答案为 A 项。朱熹认为 “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 ,说明天理和人欲 (私 欲 )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符合 “ 礼 ” ,不是同一概念,排除 B 项; C 项是心学的观点,排除;朱熹认为 “ 饥而食渴而饮 ” 是正当的欲望,并不反对,排除 D 项。 答案: A 8 (2018 新乡高三摸底 )(陆九渊的弟子傅子渊、陈正己之间的一段对话 )陈问: “ 陆先生教人何先? ” 对曰: “ 辩志 (志:意识动机 )。 ” 正己复问

    9、曰: “ 何辩? ” 对曰: “ 义利之辩。 ” 陆九渊闻此对话,说: “ 若子渊之对,可谓切要。 ” 可见,陆九渊强调的是 (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天人感应 解析: 材料考查的是陆九渊的心学。 “ 意识动机 ” 等 字眼表明材料强调的是发明本心,选项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格物致知对应朱熹,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知行合一对应王守仁,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天人感应对应董仲舒,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 答案: B 9 (2018 平遥高三调研 )陆九渊说: “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 他认为做学问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

    10、究底。这说明陆九渊 ( )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 “ 六经 ” 的权威地位 解析: 根据材料 “ 六经皆我注脚 ” ,结合所学, 意指陆九渊 “ 心即理也 ” ,强调内心的作用,故 A 项正确;宋明理学,主张 “ 理 ” 在社会的体现是 “ 三纲五常 ” 等级秩序,并不反【 精品教育资源 文库 】 对儒家的束缚,故 B 项错误; “ 心即理也 ” ,并不是强调随意性,而是 “ 良知 ” ,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 C 项错误;题干意在借用儒家经典的内容,与 “ 本心 ” 处处相通,并非否定经典的地位,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11、10 (2018 莆田高三评估 )“ 理欲之辩 ”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宋代以后更成为哲学和伦理学所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宋代的朱熹认为 “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明代王阳明也要求人们 “ 静时念念 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 。这反映了 ( ) A两者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B两者都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 C两者都认为 “ 理欲之辩 ” 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D理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朱熹和王阳明都主张 “ 存天理,灭人欲 ” , “ 天理 ” 的核心内容便是道德伦理观念,说明两者都重视道德, A 项正确。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属

    12、于人文主义思想,排除 B。题干中并未提到 “ 理欲之辩 ” 在理学中的地位,排除 C。宋明时期理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还未明显展现出来,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A。 答案: A 11 (2018 保定高三摸底 )王阳明曾颇有感触地说: “ 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白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 ” 为此,他提出 ( ) A “ 知行合一 ” B “ 心外无理 ” C “ 格物致知 ” D “ 工商皆本 ”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既要知又要行,即知行要合

    13、一,选项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 “ 心外无理 ” 的信息,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 “ 格物致知 ” 是朱熹的思想 观点,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 “ 工商皆本 ” 是黄宗羲的思想观点,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 答案: A 12 (2018 丹东高三调考 )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说: “( 理学 )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 常识 ,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 对这种社会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 A汉代儒学吸收宗教思想的结果 B宋明理学的系统化、哲学化的结果

    14、 【 精品教育资源 文库 】 C宋明理学世俗化的社会影响 D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表现 解析: 本 题考查的是宋明理学的影响。从材料中看,葛兆光认为理学从原则变为规则再转变为常识,这是一种世俗化的过程,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A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宗教的内容; B 选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相悖; D 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8 分,第 14 题 24 分,共 52 分 ) 13 (2018 营口高三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时作业36 宋明理学 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742.html
    flying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