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件1.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件1.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 选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从几份问卷谈起 值得注意的,一是马克思的思想影响力,二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是由参与调查的人群得出的统计结论,这恐怕比许多宣传更能说明问题 人们感叹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的批判和洞见,似乎并没有追究他开出的“清单”怎么没有一一兑现?马克思的工作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关于“经典著作”的选读 历史的考察(主要在1840年代):唯物历史观(有德国古典哲学背景)现实的分析(1850到60年代):剩余价值学说(有英国古典经济学背景)未来的构想(187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有法国社会主义思想背景)重要的是,这些内容是一个整体“两个发现”,即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与一个构想(科学社会
2、主义)的关系,前者是理论,后者是诉诸社会运动的理想 可以落实的,也就是具有实践意义并的确产生了巨大历史影响的正是以马克思名义进行的社会主义思想 从国际情况看 从国内情况看 主要集中在围绕着以“人”(而不是以“物”)为本,如何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层次)社会公正与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与可持续发展这两个问题上,也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提出的“为人与自然的和解与人与人的和解开辟道路”的政治意愿以专题形式讨论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第一单元 社会存在论 第二单元 时代精神论 第三单元 实践活动论一、社会的基础二、社会的建构三、社会的演进社会何以产生?从“文化”与“文明”谈起 劳动(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
3、形成“文化”(culture)的概念与农耕生产的关系与血缘社会的关系以古代中国为代表“文明”(civil+)的概念 与商品生产的关系 与地缘社会的关系 以古希腊(地中海地区)为代表“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46)“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
4、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实现这个转变的决定性环节(关键)是劳动(生产),或者说是劳动,而不是别的什么决定了社会的形成 所谓“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也就是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与生产关系(人们相处而形成的劳动关系)的统一“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但是劳动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自然辩证法(1873
5、83)引申出来的意思是:不同的劳动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的面貌,譬如比较自足的农耕生产方式决定了重视血缘关系、比较内向的(东方)社会;而不自足的商品生产方式决定了重视地缘关系、比较外向的(西方)社会“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46
6、)社会何以形态?社会形态的系统分析 以中国(传统)社会为例“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概念“建构”(con+structure):既是建立,又有结构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后者包括政治体制(硬件)与观念体系(软件)构成社会形态的系统特征:一是整体性整体性;二是动态性动态性“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46)“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
7、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
8、适应的现实基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自然经济,重视分配、因而也重视权威,与(欧洲)商品经济不同;宗法政治,具有纵向权力结构的“国”与“家”,与城邦政治不同;人治观念,进一步将“国”“家”人格化的意识形态,与法治观念不同 重要的是,尽管构成社会的要素不同,形成的相互关系也不同,但是作为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结构仍具有普适性的结构仍具有普适性 这就为从整体地把握社会(形态)提供了一个方法论的启示方法论的启示,事实上,这也是我们思考、理解社会问题的基本思路社会何以运作?从中国变化看社会转型 唯物史观的两大规律 社会转型(变迁)就是社会形态的演变 中国正在经历从传统到现代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
9、 所谓“传统”,是指仍然具有与传统社会相似的基本特征;所谓“现代”,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近30年的社会变迁,不是某一方面的改变:经济上,从计划体制走向市场体制 政治上,从集权专制走向民主法治 思想上,从封闭统一走向开放多元 其实这也是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走向更符合现代要求的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人类社会演进就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应适应”与与“变革变革”(革命的、改良的)之间的矛盾运动,而社会基本矛盾正此谓也!“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
10、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由于这一简单的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越益发展而越益成为人类的历史。”-致帕瓦安年科夫(1846)“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正是马克思最先发现了重大的历史运动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还是在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只是或多或少明显地表现
11、了各社会阶级的斗争,而这些阶级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又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它们的生产的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所制约。”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85年第三版序言 唯物史观所谓的“物”不是自然物(实体),也不仅仅是人造的财富,而是哲学意义上的社会性存在,也就是相对于(社会)意识而言的那个存在。围绕着“社会存在”这个主题,通过社会何以产生(基础)、何以形态(构建)、何以运作(演进)这些层次的展开,可以比较充分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对唯物主义的改造与超越一、“两种生产”的概念二、思想发展线索三、思维方式比较精神何以生产?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 从“文物”中寻找“历
12、史”一个饶有意味的问题:先有桌子,还有先有“桌子”?如果说,物质生产主要表现为体力方面的劳动(往往是有形劳动);那么,精神生产则主要表现为智力方面的劳动(无形劳动)其实,任何生产(劳动)都是物质生产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精神生产的统一,这就使生产(劳动)概念得到了更充分的证明 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刷新,生产活动中的智力权数越来越大,“劳动”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引起了有关劳动价值论的热烈争议“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像、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