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与评价第二章课程目标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课程设计与评价第二章课程目标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设计 评价 第二 课程目标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大家好大家好第二章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制定课程目标的原则和步骤制定课程目标的原则和步骤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目标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目标一、什么是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学校教育中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学校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课程目标及邻近概念(1)教育目的:指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普 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2)教育目标:“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初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课程目标及邻近概念(3)培养目标:表明教育的社会价值,具有将其的方向
2、性和概括性,内涵和外延可大可小,大到可指一个国家的培养目标,小到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一个班级的培养目标(4)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课程目标及邻近概念间的关系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国家培养人的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指导课程编制、教学的原则教师教、学生学的目标区别?课程目标的作用 是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的依据 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依据 是课程评价的依据第一节、课程目标的取向 什么是课程目标的取向?什么是课程目标的取向?课程目标的取向是课程目标的取向是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在确定课程目标时研究研究者持有的者持有的价值观或指导思想
3、价值观或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有哪些取向?课程目标有哪些取向?舒伯特的分类 普遍性的课程目标 行为性的课程目标 生成性的课程目标 表现性的课程目标“普遍性目标”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依据一定的哲学或政治见解,推演出具有普遍或一般性质的教育宗旨或原则,再将这些宗旨或原则运用于课程领域,使之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普遍性的课程目标示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利弊分析 利: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教育情境,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解释,并运用于具体实践。弊:模糊,不够清晰具体,常常出现歧义;出于哲学或政治见解的直
4、接演绎,缺少科学依据。1.在逻辑上不够周全,常以教条形式出现。“行为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将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作为课程所要达成的结果,它以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为指向。泰勒模式示意图行为目标示例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年月日年月日的目标的目标: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和小月的分布;理解平年和闰年的含义,能够判断平年和闰年。小学体育小学体育排球排球的目标:的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正面双手垫球的手臂击球动作、击球部位正确,可以连续自垫3个以上,其中40以上的动作协调。利弊分析 利:精确、具体,便于目标的理解和交流;可操作性强,教学实施和评价。弊:具有明显的“控制”倾向。高
5、级心理素质无法用行为来具体化。过分强调目标的预设。过分注重目标,忽视了实现目标的过程和方法。“生成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关注在特定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利弊分析 利:重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目标确定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关注现实的教育情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弊: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需要教师付出额外的计划和努力;学生有时并不知道应该学习什么;1.过于开放灵活,不够系统深入。“表现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是学生在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但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的反应,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表现性目标”取向强调个性化,旨在培养学生的创
6、造性。利弊分析 利: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了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弊: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发挥对课程编制的指导作用,也很难保证学生学到必需的知识。课程目标四种取向的关系与利弊 “普遍性目标”和“行为目标”取向推崇“普遍主义”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控制”倾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实践理性”,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对学习者和教育者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动性给予尊重。“表现性目标”取向是对“行为目标”的扬弃,比“生成性目标”更进一步,它追求“解放理性”,以人的个性解放为根本目的。第二节、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泰勒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课程
7、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三提出三大依据:大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求;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专家的意见。学科专家的意见。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另一种观点 知识本位的课程目标 学生本位的课程目标 社会本位的课程目标第二节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一、学习者的需要 从个体看,学习者作为完整的人,其需要是多样而丰富的;从群体看,不同学习者具有不同的需要;作为学习者的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需要不仅有个体间的差异性,还具有年龄阶段的差异性,是在动态中变化发展着的。(一)学生的需要 为什么?什么?怎么?拯救男孩 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
8、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教育应尊重男孩的性别差异,重视父亲对男孩教育的影响;捍卫童年;教会男孩承担压力和责任。(二)社会的需求 为什么?什么?怎么?根据社会需求确定课程目标应注意:(1)学校能满足的需求学校不能满足的。只有学校才能满足的学校与其他机构合作才能满足的(2)现实社会的需要未来社会的需要(3)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非都要满足(4)社会生活的需求:谁的需求?(三)学科的发展 知识的选择为什么需要知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应重视学科专家的建议。但是:(1)不能把学科的建议当做课程目标的唯一来源。(2)避免课程目标过于重视学科功能而忽视一般功能倾向。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1)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直
9、接保全自己的活动解剖学、生理学、卫解剖学、生理学、卫生学;生学;(2)(2)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伦理学、算术、几何伦理学、算术、几何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外语;物学、社会学、外语;(3)(3)准备做父母的活动准备做父母的活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学;(4)(4)准备作公民的活动准备作公民的活动历史学、社会学;历史学、社会学;(5)(5)准备生活中各项文化活动准备生活中各项文化活动绘画、雕刻、音绘画、雕刻、音乐、诗歌。乐、诗歌。谁的知识最有价值?阿普尔(1990)意识形态与课程,(M
10、ichael wApple,Ideology and curriculum)课程是法定知识,它代表的自然是统治集团的利益。泰勒 阿普尔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1.这是谁的知识?2.它是由谁来选择的?3.为什么要这样组织知识,并以这种方式来教?4.它对这个特定的群体是否有利?第三节 确定课程目标的原则与环节一、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原则二、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思路和环节第三节 制定课程目标的原则与环节 一、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原则 1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要相统一原则 个体总是在一定的
11、社会中实现自己的发展的,社会的发展也必须以个体发展为基础。课程目标的制定在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方面靠充分考虑两者的有机统一 2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 基础性目标旨在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养成学生参与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为学生的后继发展奠定基础。发展性目标则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着眼,以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为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是多元、开放和灵活的,不对全体学生作统一要求。3适应性和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 目标的适应性意味着课程的设置要立足于社会的现实,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建立贴近社会现实的课程系列应成
12、为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突出目标的超越性,有助于课程把握时代的脉搏,也是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4外显性和过程性相统一的原则 课程编制应在目标行为化的基础上,特别关注教育过程中的那些隐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即过程性目标)。5学科特殊功能与课程整体功能相统一的原则 课程整体功能是建立在所有课程都能恰当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并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整体性之上的。二、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思路和环节 1基本思路:A根据社会需求确定课程目标 进行社会调查,向社会各方面征询意见。向有关的社会学专家征求意见。B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确定课程目标 向学生调查。向有关专家征询意见,主要是向熟悉学生情
13、况的教师和发展心理学专家进行调查。C从课程内容或其载体的逻辑和系统性需要确定课程目标 D对课程目标各类需要进行整合 考察课程目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关注课程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协调各类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2.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4、确定课程目标3、确定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2、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1、确定教育目的基本环节基本环节2基本环节 A确定教育目的。它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怎样的关系?教育与社会进步是怎样的关系?等等。B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三者是怎样的关系?课程目标或课程开发究竟应以什么为基点?当课程开发的基点
14、确立下来以后,应如何处理好与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目标来源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课程开发的取向,这是确立合理的课程目标的关键。C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D确定课程目标第四节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一、我国传统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目标19961998年 对全国对全国9 9个省市城镇和农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村的1600016000名学生,名学生,20002000名校名校长、教师和全国政协、教科文长、教师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大部分委员,对卫委大部分委员,对19931993年的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行了问卷、访谈调
15、查。校长、教师认为学生身上体现得较好的目标校长教师0%10%20%30%40%50%校长教师基础知识与技能公德政治信念分析解决问题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自主创造动手能力美的态度表现搜集利用信息校长与教师认为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教材中体现得较好的目标校长校长(%)基础知识与技能基础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信念政治信念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公德公德美的感受与技能美的感受与技能自主创造自主创造搜集利用信息搜集利用信息健康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劳动态度与技能746246331917173331521121183443教师(教师(%)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教
16、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学生发展现状反思 优优 势势 知识知识 技能技能 解题能力解题能力 勤奋与刻苦勤奋与刻苦 问问 题题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创造性创造性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人生观与价值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几点认识几点认识l我们的优势正是西方基础教育所力图解决的问我们的优势正是西方基础教育所力图解决的问题题 我们的问题也正是西方基础教育的优我们的问题也正是西方基础教育的优势势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l优势与问题同样突出优势与问题同样突出哈佛女孩刘亦婷(1)身体素质对比,美国学生占较大)身体素质对比,美国学生占较大优势;优势;(2)独立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