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区域资源环境区域经济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一章区域资源环境区域经济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区域 资源 环境 经济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第一章区域资源环境第一章区域资源环境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环境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第五节 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 展的资源环境2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基本组成以及我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基本组成以及我国的区域经济的资源环境国的区域经济的资源环境内容分为四节:内容分为四节:1、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环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环境;2、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环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环境;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4、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区域经
2、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重点问题:重点问题: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展越来越重要3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一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4 1.概念:概念:2.分类:分类: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
3、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划分: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划分:地下资源,地表资源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划分: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划分: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 游资源等根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划分:根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划分:直接生活资源、劳动资料资源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划分: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划分:可再生自然资源、可更新自然资 源、不可再生自然资源3.特征:特征:有限性有限性(稀缺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区域性:区域性: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
4、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特殊的地域分布规律。整体性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它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5(二)自然资源(二)自然资源利用利用的特点的特点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发展(1)社会发展是我们经济发展的目)社会发展是我们经济发展的目的。的。(2)社会公平原则。)社会公平原则。6 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低的趋势 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
5、协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问题,越来越重要。调问题,越来越重要。7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一)纯自然资源型(一)纯自然资源型 特点:资源禀赋条件好,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分类:分类:1、高消耗高效益型、高消耗高效益型(美国)2、高消耗低效益型、高消耗低效益型(苏联、中国)3、高输出高收益型、高输出高收益型(中东各石油输出国)4、高输出低收益型、高输出低收益型(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8(二)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型(二)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型特点:资源禀赋条件好,社会资源丰富,同时发展以资源为基础的产
6、业和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是四种模式中最好的一种。(美国)(三)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三)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特点:自然资源匮乏,但社会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并极具发展潜力。(日本、瑞士、我国的上海、北京和江苏等地)(四)资源缺乏型(四)资源缺乏型 特点: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资源稀缺。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非洲和中南美洲的小国)9三、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评价三、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评价(一)方法: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的评价方法(一)方法: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的评价方法即评价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度。即评价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度。首先将所需要考虑的各项资源排列
7、出各地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1,2,3,),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某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被评价地区的资源种类数量某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被评价地区的资源种类数量对比的地区对比的地区数量数量 某地区所有种类的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的总和)某地区所有种类的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的总和)(被被评价地区的资源种类数量评价地区的资源种类数量对比的地区数量对比的地区数量被评价地区的资源种类被评价地区的资源种类数量)数量)。式中:Pi 为i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m为被评价的资源种类数,n为对比的地区数,Dij为i地区j中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通过对不同地区P值的比较,就可以看出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8、情况。)/()(mmnDmnPiji10(二)(二)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1、优势:资源种类多、储量较丰富、有一、优势:资源种类多、储量较丰富、有一些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些资源位居世界前列。2、劣势:人均资源量少,耕地资源、森林、劣势:人均资源量少,耕地资源、森林资源和草场资源缺少。资源和草场资源缺少。11项目全世界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 罗斯巴西印度1、耕 地面积(万公顷)134532925218574400118113097 4321166102、人 均耕地面积(公顷)0.2390.0770.7130.0320.1450.8840.2720.1813、森 林覆 盖 率()31
9、.71432.366.430.644.957.7234、原 油储量(亿吨)140832.7390.080.5 5.47.8中国自然资源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 12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一)人力资源的概念 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能力的总和。人力资源的具体能力组成:体质: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度、灵活性等智力:认识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从事实践活动的各种经验和理论技能:合理化、规范化、系列化、熟练化的一种动作能力13(二)人力资源的特点 1、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最基本特点 2、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自我强化选择职业积极劳动
10、 3、人力资源具有实效性 4、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5、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 6、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三)人力资本 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在内的资本形式。14 二、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一)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储蓄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不承认人力资本的概念。(二)新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 认为人不是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因素。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将人口、资本、技术等因素在长期内视为变化的量。但仍认为人口知识是外生变量。索洛增长模型:
11、强调了技术进步的作用 丹尼森:知识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5(三)新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源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2、阿罗:“干中学”理论,专业化水平人力资本。3、罗默尔: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与社会投入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本比重呈正比,与人力资本在研究与开发的边际产出率呈正比,与时间贴现率呈反比。4、格罗斯曼:一国的人力资本存量越多,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越高,经济增长率就越高。16 三、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1、新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 新经济又称知识经济、智力经济,具体是指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
12、的占有和配置的经济。2、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 二战后,一些国家迅速崛起的启示 劳动者成为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管理者 3、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活跃的生产要素 社会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 经济发展、经济效益越来越倚重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人,是高度开发的人力资源。17(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1、人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者,人在知识经济化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2、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日本模式 人力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3、智力型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具备的条件 A、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从事信息工作的人超过总就业人数
13、的50。B、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约占50。C、信息工业充分发展,建立起先进的通讯网络系统。D、社会生活信息化。E、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和主要推动力。18(三)人力资本运营是区域经济的(三)人力资本运营是区域经济的根本经营模式根本经营模式 传统模式:人财物并重。传统模式:人财物并重。新型模式:是人力资本为中心。新型模式:是人力资本为中心。核心是对人力资本进行开发和利用,核心是对人力资本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以智力输出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以智力输出为主的产业群,为现代区域经济提供人才储主的产业群,为现代区域经济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备和智力支持。19四、教育
14、投资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宾塞 中国在未来20年面临着许多挑战,要想成功应对这些挑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对教育进行大量投入。不是说有了教育就能实现经济增长,但是教育却是经济增长一个必要条件。在任何国家资产负债表上,最大的一块资产都是投资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教育、信息技术革命、人力资本,以及所有这些与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能否持续快速增长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看看中国8的经济增长持续20年意味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每年8到9的增长率,意味着人均收入每10年增长1倍,每20年时间会增长4倍,这样
15、快速的增长会带来很多挑战,这种挑战在美国和欧盟这样的低增长率经济体中是没有的。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保持较高的水平的话,这个国家居民的工资会很快增长,这是一件好事,同时也会带来这个国家不同行业在全球经济竞争当中的不同变化,这样这个国家经济的结构、整个经济运行的方式会有一系列的变化。在这儿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耐克公司首次选择的生产基地是日本,随着日本要素价格的上升,耐克将生产基地转向台湾,现在它的生产基地是中国大陆和越南。20 根据我在斯坦福的一个同事的研究,工业革命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英国是1,美国和欧洲大陆是2,韩国达到5以上,中国在过去25年达到了9。在英国这样一个增长速度的国家中,对工人而言,从
16、他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整个工作周期中,不大可能出现某个产业从这个国家消失的情况。但是,在增长率达到7到10的国家,在工人的工作周期内,某种经济活动可能会从这个国家搬离出去,而且这种情况还会出现不止一次。如此一来,工人们会觉得没有保障,会产生焦虑感。应对这个挑战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降低经济发生剧烈变化的速度,这会牵扯到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另一种途径是通过教育培训和再培训提高这些工作人员的就业灵活度。后一种途径的前提是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这在美国已经实现了,在中国也要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只是中国未来将面对的一个挑战,其他挑战还有:实现合理的收入平等,管理好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更好地融入全球
17、经济,克服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等方面所存在的瓶颈,还有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要想成功应对这些挑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对教育进行大量的投入,不是说有了教育就能实现经济增长,但是教育却是经济增长一个必要条件。在任何国家资产负债表上,最大的一块资产都是投资教育所形成的资产。中国需要将其人口的平均中国需要将其人口的平均入学年数增加到入学年数增加到12年年,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职业培训,需要增加再培训机构,需要加强高等教育,在科技工程方面、公共管理和语言教育方面也要增加公共投资。21 信息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对提高生产力至关重要,美国的生产率在最近五到六年间实现了战后的最高增长,
18、这是因为美国经济的IT化是一致的,美国已经是一个建立在IT基础设施之上的经济体。中国能否在未来20年保持9的年均增长率?我的答案是可以保持,虽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前所述,中国面临着许多挑战,但这些挑战都不是不可战胜的。作为一个外部观察者,我对中国充满信心,中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都非常成功,没有理由相信中国不能在未来解决这些挑战。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再强调一遍,在应对这些挑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再强调一遍,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向。战的过程中,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向。22长三角技术工人断层现象调查:紧急呼唤职业教育长三角
19、技术工人断层现象调查:紧急呼唤职业教育 去年,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还不到60%,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往往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预定一空,绝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在苏州,高级钳工的平均月薪超过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水平。在浙江奉化举行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交流会”上,一家企业愿出30万元年薪招聘一位高级模具技工,让许多博士生自叹不如。技工的“极度短缺”已成为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技工紧缺身价直逼博士 南京市2003届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不到60%,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京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明年才毕业的学生中,已有一半被用人单位预订,特别是汽
20、车修理、检测等专业,可谓供不应求。技术工人的待遇也让不少大学本科毕业生羡慕不已。据南京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介绍,该校的毕业生到一家普通汽修厂,月工资可达1500元,如果到三资企业,至少是3000元。在江苏省无锡新区700多家外商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中,普遍存在“管理人才好找、技术工人难觅”的问题,技工缺口高达上万人。苏州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现有4000多家企业,每年技工缺口至少在2.5万人。昆山市一些企业甚至喊出了“28万年薪聘高级电焊工”的口号。去年,杭州汽轮机厂等浙江10余家企业,最高月薪承诺达6000元,却没有招聘到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在实力和规模跻身全国前列的杭州汽轮机厂,数控技工的缺口大约就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