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学案 北师大版.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1638
  • 上传时间:2018-09-02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461.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学案 北师大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12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23 百家争鸣 独尊 儒术 北师大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23 讲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单元概览 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汉代 宋、明时期 明末清初 主要表现 春秋时期 ,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 , 与其他学派形成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儒学吸收佛道思想 , 发展为 “ 理学 ” , 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 , 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思想家批判发展儒家思想 , 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主旨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 儒家思想也不断地吸收新 内容 , 兼容并

    2、蓄 , 不断演变 , 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 (对应学生用书第 199 页 ) 考点 1| “ 百家争鸣 ” 识记 基础知识梳理 一、老子和孔子的思想 1 老子的学说 (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 道家学派 创始人。 (2)思想 核心思想: “ 道 ” 是派生万物的根源。 朴素的 辩证法 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 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 , 相互转化。 政治主张: “ 无为而治 ” , 反对严刑峻法。 2 孔子的思想 (1)历史地位:孔子是 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 伟大的教育家。 (2)思想 哲学思想的核心是 “ 仁 ” , 倡导 “ 己所不 欲 , 勿施于人 ” 。 强调统治者要

    3、 “ 为政以德 ” 。 崇尚周礼 , 提出 “ 克己复礼为仁 ” 。 兴办私学 , 主张 “ 有教无类 ” 、 “ 因材施教 ” 等。 易误辨析 老子不是道教创始人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 而道教兴起于东汉 , 虽然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联系 , 但道家不等于道教 , 故老子不是道教的创始人。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二、百家争鸣 1 原因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 社会大变革 的时期。 (2)各派政治势力的斗争十分激烈。 (3)代表各派政治势力的思想 家,按照各自的利益和要求积极发表意见,提出 治国济世 的主张。 2 代表人物及主张 (1)儒家 孟子:以 “ 仁 ”“ 义 ” 为核

    4、心 , 主张 “ 性善论 ” ;提倡 “ 仁政 ”“ 保民 ” , 反对剥削和压迫。 荀子:重民 , 提出 “ 水则载舟 , 水则覆舟 ” 的思想;主张 “ 性恶论 ” , 主张王霸并用 , 德治与法治 相结合。 (2)道家:庄子。哲学的主要特点是 相对主义 。认为对待人生和社会 , 只需顺从命运、安于现状即可。 (3)墨家:墨子。主张 “ 兼爱 ” 、 “ 非攻 ” , 反对不义战争;主张 “ 节用 ” 、 “ 薄葬 ” , 反对浪费。 (4)法家:韩非子。主张以 “ 法 ” 治国;提出以 “ 法 ” 为中心 ,“ 法 ”“ 术 ”“ 势 ” 三者结合的君主统治术 , 强调加强 中央集权 。

    5、 3 影响 (1)大大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 和繁荣。 (2)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轻巧识记 “ 百家争鸣 ” 教材补遗 _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的 “ 仁政 ”“ 有教无类 ” 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 , 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 , 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道家的 “ 无为 ” 思想主张顺应自然 , 对于增强环保意识 ,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当今中

    6、国的法制建设具 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 ,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 “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 百家争鸣 ” 理解 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 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 , 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 , 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 , 从而推动了 “ 百家争鸣 ” 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 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史料二 先秦诸子百家争 鸣时间很长 , 问题很多 , 情况很复杂

    7、。但简要一点 , 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 , 或者“三大战役”。第一场是儒墨之争 , 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 , 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 , 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史料解读 (1)史料一: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 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 , 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 ” 社会生产力发展 (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 ); “ 呼唤建立新的社会 ,从而推动了 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促进了社会转型。 (2)史料二: “ 三场大辩论 ”“ 三大战役 ” 百家争鸣具体辩论

    8、的内容涉及人生和治国等方面。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 , 概括 “ 百家争鸣 ” 产生的历史背景 , 并指出古代中国的 “ 百家争鸣 ” 承担的历史使命。 提示:历史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 (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 历史使命:促进社会转型 , 呼唤新的社会。 (2)有学者认为 ,“ 百家争鸣 ” 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潮流发展的产物。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 ,这一时期的时代潮流 指的是什么?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提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 社会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 (3)春秋战国时期 , 为什么儒家思想受到冷落 , 而法家思想备受推崇? 提示

    9、:春秋战国时期 , 社会分裂割据 , 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 而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则因适应了时代要求而备受推崇。 史论归纳 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1)治国上 , 儒家主张 “ 仁政 ”“ 德治 ” , 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 , 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 “ 无为而治 ” 。 (2)在人性论上 , 孟子主张 “ 性本善 ” , 而荀子主张 “ 性本恶 ” 。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 荀子主张 “ 制天命 ” , 人定胜天;而庄子主张 “ 顺自然 ” 。 (4)在人生态度上 ,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 , 强调社

    10、会责任;道家则主张 “ 逍遥 ” 的人生态度 ,主张避世 , 强调 “ 超脱 ” 。 (5)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 , 墨家主张 “ 兼爱 ”“ 非 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早期儒学的形成 史料一 颜渊问仁 ,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 一日克己复礼 , 天下归仁焉。 论语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 俯足以畜妻子 , 乐岁终身饱 , 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 , 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筐箧已富 , 府库已实 , 而百姓贫 , 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 , 入不可以守 , 出不可以战 , 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荀子 王制 史料二 新加坡现代化过程中 , 儒学的影响

    11、也相应地表现在这两方面:一是作为浸润在广大民众文化心理之中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自发发生作用 , 二是统治者以政策、律令形式自觉实施;二者相辅相成 , 互相推进 , 使儒学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罗传芳 儒家传统与新加坡发展模式 史料解读 史料一: “ 克己复礼为仁 ”“ 天下归仁焉 ” 孔子提出 “ 仁 ” 的思想; “ 是故明君 ? 凶年免于死亡 ”“ 驱而之 善 ” 孟子提出保民、善待民众 , 民贵君轻; “ 府库已实 , 而百姓贫 ”“ 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 荀子提倡仁义 , 反对过度剥削人民。 史料二: “ 作为浸润 ? 自发发生作用 ” 加强自我修养; “ 统治者以政策、律令

    12、形式自觉【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实施 ” 加强法治。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 列举春秋战 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和实质是什么? 提示:主张:孔子 “ 以德治民 ” ;孟子 “ 民贵君轻 ” ;荀子 “ 君舟民水 ” 。 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 , 顺应民心。 实质:古代儒家思想中的 “ 民本 ” 思想是以 维护 “ 君 ” 为中心的 , 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 , 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 (2)史料二体现了儒学对新加坡现代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 , 谈谈儒学为何能在新加坡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提示:

    13、儒学 的自身价值和发展更新;在东南亚地区具有稳定性和历史渊源;政府的有效推动;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西方文化的缺陷为儒学提供再生的契机。 史论归纳 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的比较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目的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 , 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应用 对点强化训练 1孔子: “ 君子义以为质 ” , 孟子: “ 舍生而取义 ” , 董仲舒: “ 正其谊 (义 )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 。由此可知 ,“ 义 ” 的提出 , 目的在于确立 ( ) 【导学号:

    14、67930070】 A 行为规范 B施政之术 C 人伦秩序 D价值准绳 D 材料中孔子、孟子和董仲舒都对义做出了要求 , 从具体的要求来看 , 义是一种道德标准 ,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要求 , 所以本题选 D 项。 A 项错误 , 义不是一种行为的规范 , 而是价值和 道德的标准与规范; B 项错误 , 义的提出不是为政治服务的; C 项与材料无关。 2 孟子认为: “ 士之仕也 , 犹农夫之耕也 ”“ 士之失位也 , 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 。这表明他主张 ( ) A 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 B 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 C 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 D 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B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学案 北师大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638.html
    flying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