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高效整合学案 北师大版.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1619
  • 上传时间:2018-09-02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4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高效整合学案 北师大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高效 整合 北师大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18 讲 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与掠夺 单元高效整合 知识网络 脉络清晰 |框图纵览 , 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 【认读导引】 三个时期:过渡时期 (1949 1956 年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956 1976 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 年至今 )。 四大重点: “ 一五 ” 计划与社会主义改造; “ 大跃进 ” 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与 “ 八字方针 ” ;经济体制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知识整合 无障通达 |专题归纳 , 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 一、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 新中 国成立

    2、初期到 1976 年 , 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 , 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 一大二公 ” , 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 ,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 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经济 , 发展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 , 取得一定成就。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 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制度。 (1)原因:党中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工

    3、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 特别是吸取 “ 文化大革命 ” 的教训 , 并借鉴了外国经验 , 决定对工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 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 调整产业结构 , 改变企业管理方式 , 实行政企分开。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 , 解放了生产力 , 工业得到发展 , 成就举世瞩目。 3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 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 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3)结果:这

    4、次调整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 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调整 时间 原因 核心内容 影响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随着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 , 广大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 , 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 最终消灭地主阶级 , 土地分给农民 ,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农民获得土地 , 生产积极性提高 , 从而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条件 农业合作化 19531956年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 阻碍生产力发展;随着 “ 一五 ” 计

    5、划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 粮食需求增加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 把土地等主要的农村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实行集体经营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建立 , 形成了先进的生产关系 ,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人民公社化 19581983年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 , 公有化的程度越高 , 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因此全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 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 大规模 , 实行 “ 一大二公 ” , 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 , 统一分配 , 大办公共食堂 , 搞平均主义 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 严

    6、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农民的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至今 党中央正确总结了人民公社化中的平均主义等教训 , 并鉴于人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实际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 , 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 改革经营管理方式 , 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 农民有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 极大地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 农业向着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活力不断增强 三、苏联工业化道路与中国的 社会主义建设 1 相似之处

    7、 (1)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 (2)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3)工业化建设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 工业化方针提出 中国是在 1953 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苏联是在 1925 年的联共十四大上提出。 3 开始改革 中国是在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在 1956 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4 改革结 果 中国成功 ,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 , 苏联解体。 5 结果不同的原因 (1)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 ;苏联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2)具体

    8、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 , 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 , 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 引起思想混乱。 (3)对待 “ 和平演变 ” 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界限。 (4)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 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 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 , 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 (对应学生用书第 150 页 ) 一、 “ 以图证史 ” , 学以致用 史学方法 方法阐释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 “ 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 ” , 认

    9、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 “ 以图证史 ” 对于历史研究而言不仅是材料问题而且是方法问题。 “ 以图证史 ”对于历史学的意义就是要把出土或传世的图像材料怎样作为史料来加以研究 , 主要关注:一为图像确定真实的时代 , 所反映的时代风貌;二为图像的信息用美术史的方法正确解读; 三为图像的 展示其实也隐含了主流意识形态或强势文化主导了或者遮蔽了图像的表现形式 , 同样需要个案的研究。 运用点拨 1 图像不仅仅被合法地纳入新的史料范畴中 , 更在方法论意义上向人文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自主性诉求。 “ 以图证史 ” , 人人都 可以成为时代大事件历史的叙事者。解答“以图证史”类试题应注意三点

    10、: (1)抓图片信息:仔细看图片 , 概括图片所包含的信息 , 包括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 , 并分析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走向。 (2)看文字:图片型选择题一般都有一些文字说明 , 这些文字说明往往是解题的重要信息 ,千万不可遗漏 。 (3)重联系:将图片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 ,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对接高考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近几年高考一些图片已作为史料引入 高考试题,命题形式新颖,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学术前沿 热点关注 新时期 ,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为中心 , 坚持

    1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思想 ,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 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思想 , 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 ,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运用点拨 1 计划经济体制 又称指令型经济 , 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 高度集中的经

    12、济管理体制,排除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马克思主义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十 月革命后苏联首先采用了高度的全民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建设, 1957 年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 ,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计划经济体制。 2 计划经济下的市场调节经济体制 是指中国 1978年改革开放至 20世纪 90年代初逐步形成的一种计划经济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其所有制形式特点是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 , 是

    13、一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过渡形式 , 也是一种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 1992 年邓小平 “ 南方谈话 ” 与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至今 , 我国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 起的经济形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它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与基本特征。其基本特征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 4 (对接高考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 体制是教学的重点 , 也是高考的热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通过改革开放,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高考命题考查的主要内容【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是改革的背景、进程、特点及意义,切入方式以引用材料为主。 -温馨提示: - 本文档仅为 【 2019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 全套资料 之一 】 欢迎点击下方按钮链接, 下载全套资料 ! 请点此到 下载本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高效整合学案 北师大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619.html
    flying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