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初高中知识衔接题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考物理初高中知识衔接题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高中 知识 衔接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专题四初高中知识衔接题专题四初高中知识衔接题考点1光学1.2017庐阳区一模如图所示,一平行光束从空气中照射到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折射后从下表面射出,射出的光线平行(选填“平行”或“不平行”)物理学中把光从真空射入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n叫做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若图中的60,30,空气可以近似看成真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1.732.解析:根据折射规律作出光路图如图:因为上下两个表面平行,故在两个面上折射时第一次折射的折射角是第二次折射的入射角,根据折射规律,第一次的入射角等于第二次的折射角,故射出光线应平行根据折射规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
2、射规律时获得了下列数据,表格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入射角i空气0304560折射角r水0213240折射角r玻璃0172430(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2)实验小组又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中是根据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折射光线消失.(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A(填选项中的字母)图能真实反映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传播途径解析:(1)由表格中的第一列可知,当入射角为0时,
3、折射角为0;由表格的第一行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第二行和第三行的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因为在水中的折射率与玻璃中的折射率不同,所以光从空气斜射入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不同,所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2)由题图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所以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光线可能与水面平行即折射角为90并消失;若入射角再增大,光线有可能全部反射回水中;(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故A正确3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其实验过程如下: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有角
4、度的圆盘上,如图甲所示;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实验次数123入射角i304560玻璃砖中的折射角r172430比值1.731.731.73(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空气中的入射角i大于玻璃中的折射角r.入射角i增大,折射角r也增大.(2)物理学中把光从真空(空气中近似)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的正弦与折射角r的正弦的比值,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用字母n表示,请写出折射率公式:n .(3)如乙图所示,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折射角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一
5、定程度时,折射光线会完全消失,这就是光的全反射现象光导纤维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将光从纤维的一端“导”到另一端,请在图丙中画出光射入光导纤维内芯后的大致光路图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空气中的入射角大于玻璃中的折射角;当空气中的入射角i由30增大到60时,折射角r也由17增大到30,由此可知:入射角i增大,折射角r也增大;(2)入射角i的正弦与折射角r的正弦的比值,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用字母n表示,则折射率公式:n ;(3)由图乙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导纤维由内外两层组成,且内外两层的折射本领不同,激光不会透过去,激光是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向前传播,先作出“法线”,遵循光
6、的反射定律,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多对反射光线考点考点2 2 力学力学4物理学中用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指物体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一物体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从A处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到B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别是()5物理学中用位移表示物体位置改变,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这条线段就表示位移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点运动到B点,下列有关它们的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路径运动的路程最大B沿三条路径运动的路程相同C沿路径运动的位移最大D沿三条路径运动的位移相同D D解析:物体沿三条不同路径由A运动到B,经过的路线不同,它们的路程
7、也就不同,经过路径的路程最大,经过路径的路程最小;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同,即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相同,所以三条路径运动的位移是相同的,D项正确62014合肥市45中模拟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物体的速度往往是变化的,为了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在物理学中,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量和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也为零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大小为零C相等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大D若用v0表示物体开始时刻的速度(初速度),用vt表示过了一段时间t后物体的速度(末速度),用a表示加速度,
8、则a72016安徽第四次信息交流卷实际生活中大多物体的速度大小是经常变化的,物理学中我们把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即:a .(提示:v末表示物体运动的末速度,v初表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1)试推导v末的表达式;(2)若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末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0.5m/s2,试求加速所用的时间t.82016合肥市庐江县教学质量检测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启动时的运动和苹果落地时的运动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匀速直线运动,在物理上我们可以把它们当成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所谓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其中
9、速度的增加量(vv0)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单位为m/s2,它表示每秒钟速度增加量为am/s.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v0,请解答下列问题:(1)试证明该物体运动t时间时通过的路程s与初速度v0、加速度a和时间t的关系式是 ;(提示:在匀加速运动中,由数学知识容易推导出平均速度 )(2)若汽车由静止以0.5m/s2的加速度运动,多长时间通过的距离达到100m.9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形变量(伸长或压缩值)成正比,写作:Fkx,“k”叫弹簧的劲度系数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重力为1N的钩码,弹簧长度为10cm,如果在该弹簧下端挂重力为2N的钩码,弹簧的
10、长度变为12cm(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等于0.5N/cm,弹簧的原长是8cm.解析:设弹簧的原长为L,第一次弹簧的形变量为(10cmL),第二次弹簧的形变量为(12cmL),根据Fkx列出方程组,1Nk(10cmL),2Nk(12cmL),由解得k0.5N/cm,L8cm.10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研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选填“正比”或“反比”),当弹簧伸长量为4cm时,弹力的大小为10N,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50N/m.11在弹
11、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A10cm B15cm C20cm D25cmB12弹簧所受外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长,于是李凯同学利用钩码和刻度尺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实验记录得到的相应数据如下表:则弹簧长度y关于钩码质量x的函数图象是()钩码质量x/g弹簧的长度y/cm0250310041505200625073007.54007.5C解析:由数据分析规律,钩码每增加50g,弹簧长度增加1cm,故在275g时长度达到7.
12、5cm,然后弹簧长度不变,故选C.1320152016阜阳市九年级二模弹簧受到拉力后的长度与其未受力时的长度的差值叫做弹簧的伸长量(L)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L成正比,可用公式FkL表示(其中k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即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F与其伸长量L的比值,其单位为N/m)有两根轻质弹簧A和B,其劲度系数分别为k1400N/m,k2600N/m.(1)把弹簧A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用80N的力竖直向下拉弹簧另一端(如图甲),则弹簧A的伸长量L是多少?(2)把A、B两根弹簧一端连接起来串联成一根长弹簧C,把这根长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如图乙)试证明:长弹簧C的劲度
13、系数k与弹簧A、B劲度系数k1、k2的关系为:.(提示:长弹簧C受力后的伸长量等于A、B两只弹簧受力后伸长量之和)平衡力、牛顿第三定律142015阜阳市太和县统考二模如图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a、b、c、d四个小球在运动时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小球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A15.2016芜湖市校级期中试卷如图,用弹簧测力计称物体重力时,吊着物体在空中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推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弹簧所受A的拉力
14、)就等于物体A的重力G,即FG.证明:因为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A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即FG;而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F与物体A对测力计的拉力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F,则FG.动摩擦因数16重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至少要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匀速滑动,则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30N;已知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N的关系可以用公式fN表示,称为动摩擦因数,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此时0.3.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所受滑动摩
15、擦力等于水平推力等于30N,物体所受压力N等于重力等于100N,由fN得,0.3.17.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N的关系可以用公式fN表示,称为动摩擦因数如图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沿竖直墙壁加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AF B(FG)C(FG)DGA A18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比值为定值,这个定值叫做动摩擦系数.如图所示为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压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下面结论错误的是()A当F压2N时,f4NB当f2N时,F压1NC2D0.5A A解析:物体随着传送带以共
16、同的速度匀速斜向上运动,两者相对静止,物块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故物块受到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而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受平衡力,合力为0;物体速度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A项正确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随着倾角为的传送带以共同的速度匀速斜向上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B物体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C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D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020152016阜阳市颍泉区二模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发生摩擦的两物体之间的压力大小及它们之间的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具体关系为f摩FN,其中为动摩擦因数,FN为物体之间的压力(1)如图甲,用弹
17、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重为10N的A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试求:A物体在桌面上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2)如图乙,将一个重力为5N的B物体放在A物体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A物体,使A、B两物体一起在3s内向右移动了0.6m,则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12016合肥市瑶海区模拟如图甲,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的重力为G50N.现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推力,作用在木块一端,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1)求木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及比例系数k的大小;(2)竖直截面S将木块分成a、b两个等大的长方
18、体,如图乙,求木块匀速运动时,a对b的作用力大小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222015合肥市42中二模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10N,向左 B6N,向右 C2N,向右 D零C C解析: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力是平衡力,而向右的力F110N,向左的力F22N,那么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8N,方向是向左的,当撤去力F2时,木块会向右做加速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力F1大小为10N,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8N,所以木块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19、2N,方向是向右的,选项C正确23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F115N,F220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是()A5N B35N C30N D45ND D24如图所示,轻杆BC一端用铰链固定于墙上,另一端有一小滑轮C,重物系一绳经C固定在墙上的A点,滑轮与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若将绳一端从A点沿墙稍向上移,系统再次平衡后,则()A绳的拉力增大B轻杆受到的压力增大C绳的拉力不变D轻杆受到的压力不变C C解析:绳子经滑轮C,则有绳子两端拉力相等,大小为D的重力,所以不管A往哪里移动,绳子拉力始终不变,故A错误,C正确;又因为轻杆BC一端由铰链固定在墙上(铰链跟家里门上面的差不多),那么BC为动杆,
20、平衡时AC段和CD段绳子拉力的合力必须沿杆方向(定杆可不沿杆)以C处为质点画出受力分析图(三力平衡),A点向上移动之后(BC杆逆时针,即向上转动)绳子拉力大小不变,夹角增大,合力变小,C点受到杆的支持力与其他两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则有C所受的支持力变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轻杆受到的压力减小,故B、D错误25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物体的重力有两个作用效果,可以对斜面产生压力,还可以让物体沿斜面下滑,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B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D物体所受摩擦力和物体所
21、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C解析:对斜面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A错误;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线上,B错误;对重力分解,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C正确;重力和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上,D错误26L形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A3 B4 C5 D6C C解析:滑块Q匀速下滑,因此滑块Q受到重力、P的支持力、弹簧弹力三个力作用,因此木板P受到Q的压力和弹簧弹力的作用;若将P与Q看作一个整体,因为其做匀速运动,因此一定受到重力
22、、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综上,木板P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滑块Q的压力、弹簧的弹力共5个力的作用故选C.动能、重力势能272016合肥市十校大联考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自然伸长的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到C点铁球的动能一直减小 B从A点到C点铁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一直增大C从A点到B点铁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不变D在C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D D解析:从A点到B点,铁球的速度增加,动能增大,A错误;从A点到C点,铁球对弹簧做功,铁
23、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减小,B、C错误;在C位置铁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最小,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D正确28.如图所示,一个单摆做小角度摆动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单摆从最高点,到最低点E的过程中,摆球受力及力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A摆球摆动过程中受重力和绳的拉力,最低点时所受的合力为0 B摆球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最高点时所受的合力为0 C摆动过程中,重力与绳拉力的合力在任一位置都不为0,重力与拉力均对小球做功 D摆球从最高点到最低点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D解析:摆球在摆动过程中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两个力的合力在任何位置均不为0,若在某个位置合力为0(平
24、衡力),那么小球将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A、B错误;摆动过程中,重力做功,拉力与球的运动方向始终垂直,故不做功,C错误;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正确292016亳州市蒙城一中初中毕业班区域综合测试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投掷铅球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只考虑重力做功,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A A解析:铅球在整个飞行过程中,质量不变,铅球一直在运动,动能不为零从出手到最高点过程中,速度减小,此过程动能减小;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此过程动能增大所以整个过程中铅球的动能先减小再增大,故B、D错误;铅球处于最高点时竖直方向上速度为0,但
25、水平方向上仍然有速度,因此动能不为0,故C错误,A正确30.如图所示,甲、乙两球质量相同,甲球用轻绳系住,乙球用橡皮条系住,都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当两球到达悬点正下方K点时,橡皮条的长度恰好与绳长相等,则在K点时两球的速度关系是()Av甲v乙Bv甲v乙D无法确定C C解析:甲、乙两球质量相同,所以在最高处时两球重力势能相同,甲球释放后到K点,重力势能只转化成动能,而乙球释放后到K点,橡皮条被拉长,具有弹性势能,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和弹性势能,所以乙球的动能小于甲球的动能,所以v甲v乙,故选C.31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某同学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