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生理学课件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学 课件 第二 细胞 基本功能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基本功能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概念及转运机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发生机制;动作电位的引起和传导;兴奋性、阈值的概念;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导机制;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兴奋-收缩偶联的概念。2.熟悉: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出胞和入胞作用;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更。3.了解: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第一节 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液态镶嵌模型: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其间镶嵌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间镶嵌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1.1.脂质双分子层脂质
2、双分子层:磷脂磷脂、胆固醇胆固醇双嗜分子构成基架双嗜分子构成基架,体温条件下具有流动性。体温条件下具有流动性。2.2.蛋白质蛋白质:分分表面蛋白表面蛋白(RBC(RBC骨架蛋白骨架蛋白)和和 整合蛋白整合蛋白(载体、通道、离子泵、转运体等载体、通道、离子泵、转运体等)。3.3.糖类糖类:与脂质或蛋白结合与脂质或蛋白结合生成生成糖蛋白糖蛋白或或糖脂,糖脂,成成为抗原决定簇、受体可识别部分。为抗原决定簇、受体可识别部分。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单纯扩散单纯扩散 (一)被动转运(一)被动转运 易化扩散易化扩散 原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 (二)主动转运(二)主动转运 继发
3、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三)胞吐和胞饮作用(三)胞吐和胞饮作用膜膜蛋蛋白白介介导导(一)单纯扩散(一)单纯扩散 单纯扩散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的过程。特点:特点:1.顺浓度梯度转运。2.不需要消耗能量。(一)单纯扩散(一)单纯扩散转运物质:转运物质:脂溶性物质和小分子量物质,如O2、CO2、N2、NH3、乙醇、尿素、水等。转运速度转运速度 :1.膜两侧物质浓度差越大。2.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二二)易化扩散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小分子物质借助于膜蛋白质的帮助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过程。1.载体介导的易化扩
4、散 2.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转运物质转运物质: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核苷酸等。载体:载体:质膜上的载体蛋白质膜上的载体蛋白特点:特点:1.特异性结合特异性结合 2.饱和现象饱和现象 3.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转运物质转运物质:水溶性的带点离子水溶性的带点离子载体:载体:质膜上的离子通道(整合蛋白)质膜上的离子通道(整合蛋白)特点:特点:1.离子选择性离子选择性 2.门控特性门控特性 (三三)主动转运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指小分子物质利用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逆浓度差和电位差进
5、行的跨膜转运过程。1.原发性主动转运(需要ATP直接供能)2.继发性主动转运(不需要ATP直接供能)原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通过离子泵蛋白的作用,直接利用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使得小分子物质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如:钠-钾泵,简称钠泵,又称Na+-K+依赖式ATP酶。每分解一分子ATP,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质质钠泵的生理学意义:钠泵的生理学意义:(1)钠泵活动造成的胞内高K+为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2)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细胞的形态稳定。(3)建立Na+的跨膜浓度差,为继发性的主动转运提供能量。(4)由钠泵运转产
6、生的跨膜K+和Na+的浓度差是细胞产生生物电活动的前提。(5)钠泵活动是生电的,可直接影响细胞膜电位。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物质的逆浓度梯度的转运所需能量并不是直接由ATP提供,而是由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离子浓度差后,以联合转运的方式来得以实现的。如:肠黏膜上皮细胞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过程。(四)胞(四)胞吐吐和胞和胞饮饮 胞吐:胞吐: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粗面内质网上合成高尔基体复合体加工高尔基体复合体加工分泌囊泡分泌囊泡移向细胞膜内侧移向细胞膜内侧融合、破裂,分泌融合、破裂,分泌(四)胞(四)胞吐吐和胞和
7、胞饮饮 胞饮:胞饮: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包括吞噬和吞饮。1.受体介导的胞饮 2.液相胞饮胞饮胞饮胞吐胞吐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跨膜信号转导跨膜信号转导:细胞外亲水性的物质本身所携带的信息必须在细胞膜上经过转换后,才能引发细胞内部信号的转变进而引起细胞功能活动改变的过程。外界信号外界信号细胞膜表面细胞膜表面膜蛋白分子变构膜蛋白分子变构新信号形成新信号形成的功能变化靶细胞的功能变化靶细胞膜内膜内 受体:受体: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并能与细胞外信息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功能蛋白质。G蛋白耦联受体 离子通道受体 酶耦联受体一、一、G G蛋白偶联受体介
8、导的信号转导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信号转导过程:膜受体G蛋白G蛋白效应器第二信使蛋白激酶细胞功能活动改变 G 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偶联受体(促代谢型受体):七跨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7次跨越细胞膜二、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二、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信号转导过程:信号转导过程:化学物质相应受体构象改变通道开放离子流动膜去极化终板电位形成功能改变离子通道:离子通道:化学门控通道、促离子型受体三、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三、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TKRTKR):):受体一端具有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受体一旦被激活,酶活性部分活化,经信号转导产生生物效应。鸟苷
9、酸环化酶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受体一端具有鸟苷酸环化酶(GC)结构域,GC一旦被激活,可将GTP环化,生成cGMP,cGMP结合并激活蛋白激酶G(PKG),使底物蛋白磷酸化而实现信号转导。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细胞的生物电活动是细胞所有活动的基础,由于生物电活动发生在细胞膜的两侧,所以又称为跨膜电位。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主要表现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两种情况。一、静息电位一、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PRP):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一般情况下,记录的一般情况下,记录的静息电位为负值。不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负值。不同细胞的静息电位不等,如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大约静
10、息电位不等,如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大约-90mV90mV,神经细胞约,神经细胞约-70mV-70mV,红细胞约,红细胞约-10mV-10mV。极化极化:RPRP时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时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超极化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静息电位增大,如静息电位从如静息电位从-90mV-90mV升高升高 至至-100mV-100mV去极化:去极化: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减小,如骨骼肌细胞静息电位从减小,如骨骼肌细胞静息电位从-90mV-90mV减小到减小到-80mV-80mV反极化:反极化:细胞去极化到达零电位后如进一步变化为细胞去极化到达零电位后如进一步变化为“外负内正外负内正”,则称为反极化,则称为反
11、极化超射:超射:膜电位反极化后高于膜电位反极化后高于0 0电位部分电位部分复极化:复极化:去极化后向去极化后向RPRP恢复恢复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1.钠泵的作用:导致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着Na+、K+离子的浓度差。2.安静情况下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K+Cl-Na+A-Na+o Na+i 12 1 K+iK+o30 1KK i i顺浓度(动力)差向膜外扩散顺浓度(动力)差向膜外扩散 K K+i i膜内电位膜内电位(负电场负电场)K K+o o膜外电位膜外电位(正电场正电场)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当动力与阻力达到平衡时,当动力与阻力达到平衡
12、时,K K的跨膜净通量为零的跨膜净通量为零 膜两侧膜两侧KK+差是促使差是促使K K+扩散的扩散的动力动力,但随着,但随着K K+的不断扩散,膜的不断扩散,膜两侧不断加大的电位差是两侧不断加大的电位差是K K+继续扩散的继续扩散的阻力阻力,当动力和阻力达到,当动力和阻力达到动态平衡时,动态平衡时,K K+的净扩散通量为零的净扩散通量为零膜两侧的平衡电位。膜两侧的平衡电位。结论结论:RP:RP的产生主要是的产生主要是K K外流产生外流产生。静息电位的影响因素静息电位的影响因素1.膜两侧的钾离子浓度改变:正常情况下,膜内K+浓度较膜外高。因此,当膜外K+浓度增大如高血钾时,可以使得膜两侧的K+浓度
13、差减小,以至膜电静息电位水平升高。2.钠泵的作用:钠泵是生电性的。钠泵运转加强,可使膜外正电位升高,引起细胞膜轻微超极化。二、动作电位二、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P):细胞受到适宜的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并可传导的电位变化。升支(快速去极)升支(快速去极)降支(快速复极)降支(快速复极)锋锋电电位:位:快速除极的上升支和快速复极化的下降支共同形成了外观上尖锋状的电位变化。后电位:后电位:锋电位之后膜电位变化速度相对较慢的部分。负后电负后电位:位:膜电位尚未完全复极化到静息电位水平的部分。正正后电后电位:位:膜电位在复极化过程中,电位水平超过静息电位的电位动作电位的特征动作电位的特征1.
14、1.“全全”或或“无无”特性特性2.2.不衰减的传不衰减的传3.3.脉冲式发生脉冲式发生(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产生产生条件条件:1.1.膜内外存在膜内外存在NaNa+差差:Na:Na+i iNaNa+O O 110 110。2.2.膜在受到阈刺激而兴奋时,对膜在受到阈刺激而兴奋时,对NaNa+离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子的通透性增加。APAP上升支上升支APAP下降支下降支1.1.去极相(上升支)去极相(上升支)细胞受刺激时,膜对细胞受刺激时,膜对钠的通透性增加,因膜钠的通透性增加,因膜外钠浓度高于膜内且受外钠浓度高于膜内且受膜内负电的吸引,钠内膜内负电的吸引,钠内流引起上
15、升支。流引起上升支。2.2.复极相(下降支)复极相(下降支)钠通道关闭,钾通道钠通道关闭,钾通道开放,钾外流引起下降开放,钾外流引起下降支。随后钠泵工作,泵支。随后钠泵工作,泵出钠、泵入钾,恢复膜出钠、泵入钾,恢复膜两侧原浓度差。两侧原浓度差。刺激刺激 少量少量Na+通道激活开放通道激活开放Na+少量内流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去极化到阈电位膜去极化到阈电位Na通道大量开放通道大量开放(形成形成N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正反馈)Na+再生性循环再生性循环AP的产生机制的产生机制:AP升支升支1.1.升支升支(去极化去极化)Na+通道通道去极化去极化激活激活失
16、活失活恢复恢复2.2.降支(复极化):降支(复极化):K通道开放通道开放Na通通道关闭道关闭K迅速外流迅速外流降支降支3.3.复极后复极后:激活激活Na+K+泵泵Na+泵出、泵出、K+泵入泵入降支降支K+通道通道关闭关闭激活激活结论:结论:APAP的上升支由的上升支由NaNa内流形成,下降支是内流形成,下降支是K K外流形外流形成的,后电位是成的,后电位是NaNaK K泵活动引起的。泵活动引起的。APAP的产生是不消耗能量的,的产生是不消耗能量的,APAP的恢复消耗能量的恢复消耗能量(NaNaK K泵的活动)。泵的活动)。APAP达到的超射值(正电位值)相当于计算所得达到的超射值(正电位值)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