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版).doc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515735
  • 上传时间:2020-05-09
  • 格式:DOC
  • 页数:35
  • 大小:476.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版).doc》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版 2010 2019 十年 高考 历史 分类 汇编 专题 中国古代 主流 思想 演变 解析 下载 _真题汇编_高考专区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0- -20192019) 历史历史 专题专题 3 3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二: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点三: 宋明理学 考点四: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一、选择题: 1.(2019 年全国卷T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 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 戏 诗云: 壮徒恒贾勇, 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 须明胜负多 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 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 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 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

    2、. 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 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答案为 C 项; 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 论,排除 A 项;唐玄宗观拔河俗戏的信息反映宫廷娱乐,无法得 出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排除 B 项;唐代诗歌题材多元,D 项说法片面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2.(2019 年全国卷T28)下表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 手订。 朱纯祖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 花米行。 姚光第 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

    3、家设机器轧棉 厂。 表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 说明当 时国内 A. 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 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 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 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大多参与了工商业。 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与工商合一的趋势, 冲击了传统强调士农工商分 立的社会结构。故答案为 B 项;部分名人参与工商业是个人行为,不 是科举取士选官标准变化的结果,排除 A 项;C 项说法不准确,应该 是儒家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而非被抛弃,排除;近代中国小农经济 始终占主导,排除 D 项。 3.(20

    4、19 年全国卷 T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 名、 法各家学说的精髓; 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 法、 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王国势力强大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 现实统治需要 D. 兼收并蓄 文化政策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 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 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统治的需要,C 选项符合题意。王国势力强大 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 选项排 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 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

    5、延 续,B 选项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且汉代并没有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 选项排除。 4.(2019 年全国卷 T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 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 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 是 A.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 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 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 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 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可知程颢强调的是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通 过探究世间万物来求理,B 选项符合题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属于道 家

    6、的思想,A 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C 选项排 除。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属于老子的思想,D 选项排除。 5.(2019 年全国卷 T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 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 生的制度渊源是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 根据材料教 民亲爱,莫善于孝可知突出的是血缘关系,A 选项符合题意。禅让 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 选项排除。郡县制 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并不强调血缘关系, C 选项排除。 察举制

    7、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 选项排除。 6.(2019 年全国卷 T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 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 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绘画技术进步 C. 政治权力干预 D. 儒家思想影响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儒家思想强调 是伦理道德,礼义廉耻。 由材料中佛像的裸体到服饰整齐可知体现佛教受到中国的儒家思想 影响,D 选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绘画技术及政治权力不属于佛像 变化的主要因素,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对佛像的影响,ABC 选项排 除。

    8、7.(2019 年北京卷 T2) 诗 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 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 。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诸子百家争鸣 B. 始皇帝焚书坑儒 C. 汉武帝独尊儒术 D. 司马迁撰史记 【答案】C 【解析】 诗 、 书由孔子的私学教材最后位列汉代官方史书的第 一大类,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提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 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故选 C 项;诸子百家争鸣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意时间不符,故 排除 A 项; 始皇帝焚书坑儒, 使儒家思想大受打击, 与题意主旨不符, 故排除 B 项;司马迁撰史记明显与孔

    9、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无 关,故排除 D 项。 8.(2019 年天津卷 T1)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 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 点位于地图中 A. B. C. D.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件青铜器代表的是三星堆文化,位 于四川省广汉市,在地图中表示序号为,故选 C。为山东省,排 除 A;为河南二里头文化,排除 B;为湖南省,排除 D。 9.(2019 年江苏卷 T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 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 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

    10、物质享受 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 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 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答案】B 【解析】明代时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故选 B 项;明代还没有产生新兴的 资产阶级,故排除 A 项;材料主要反映了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 没有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的问题,故排除 C 项;反正统思想 在有明一代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故排除 D 项。 10.(2018 年全国卷 II T24)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 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 三面,因此获得诸侯

    11、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 意在说明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 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 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 德的结果,故选 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 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 B 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 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 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

    12、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 故排除 D。 11.(2018 年北京卷 T1)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 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 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 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 B。以 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 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

    13、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 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 C。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 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 D。 12.(2018 年天津卷 T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 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 此。这一说法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答案】B 【解析】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 设立, 而君主的地位, 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 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 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故 B

    14、 项正确;材料中强调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 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 A 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存天理,灭 人欲旨在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 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合,故 C 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民本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与新发展不合,故 D 项排除。 13.(2018 年江苏卷 T2)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 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 20 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 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 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

    15、态理念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答案】B 【解析】 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 射爵射侯 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 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 B 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 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 ,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 中央够不成威胁,故 A 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 违背,故 C 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 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 D 项错误。 14.(2017 年江苏卷 T1)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 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

    16、期青铜器 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答案】B 15.(2017 年江苏卷 T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为仁由己 。朱熹 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 , 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 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答案】D 【解析】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 ,而朱熹是从存天理, 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相违背,故 D 项正 确。 16.(2016 年全国卷T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 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 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

    17、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五经是孔子儒学思想的基 础,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不是 孔子编订,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 C。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7.(2016 年全国卷 II T27). 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 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 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

    18、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答案】B 【解析】宗法情结是中国人们思想中的重要一部分,入台族裔回大陆 来请祖先牌位, 说明它们在台湾已经定居下来。 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 18.(2016 年江苏卷 T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 发留着长须, 儒帽裹僧头 , 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 他讲学传道, 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答案】C 【解析】李贽批判儒家思想,不致力于儒学,故 A 项错误;明代妇女 地位低下, 李

    19、贽主张男女平等思想, 故 B 项错误; 材料中 讲学传道, 却收女弟子信息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的礼教,显然是想冲破封建传统 的束缚,故 C 项正确;超然物外的自由不是李贽追求的思想,故 D 项 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演变明清之际儒学李贽思想 19.(2015 年全国卷T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 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 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南方经济发展

    20、的影响。材料反映了东南沿海地 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 实质上是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 展,其社会影响力提升的结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A 项朝 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和 B项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不符合史 实;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说法错误,朝廷只是认可, 不能说明一致。 20.(2016 年海南卷 T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 之气 ,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对后世影响 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孟子

    21、21.(2016 年上海卷 T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 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 ) A进步史观 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 D英雄史观 【答案】A 【考点定位】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百家 争鸣 22.(2015 年全国卷 II T24)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 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 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 今,通过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这种

    22、 做法的目的就是希望君主贤明,社会稳定,因此 C 正确。A、B、D 三 个选项都不能反映出事件的本质。 23.(2015 年北京卷 T15)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 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 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 B C D 【答案】C 【解析】阳明心学没有超越理学范畴,也不是对儒学的叛逆,而应该 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故排除;朝鲜学者的说法就说明他 把阳明心学与宋明理学区别开来,故选 C。 24.(201

    23、4 年全国卷T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 子地位在孔子之上, 佛教位居第三; 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 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唐朝时期儒、道、佛三教的发展历程。旨在考查 学生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目中唐高祖、武则天和唐武 宗对佛、道两教态度的变化,并非出于个人好恶,而是维护专制统治 的需要,故排除 A 项;B、D 两项的表述均与题目中武则天的态度不 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对儒学的排斥态度,故 C 项的表述正确。 25.

    24、(2014 年全国卷T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 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他们认为人 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 的能力。A、B 两项分别为先秦时期儒学代表孟子和荀子的观点,与 题目中的人物宋明理学家不符,故排除;宋明理学家在继承孟子 人性本善的观点基础上认为人的行为仍与善存有较大差距, 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故排除 C 项,选择 D 项。 26.(2014 年全国卷 II T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 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

    25、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 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通过法律规定的变化,由有血缘关系的儿子,延伸到无血缘 关系的儿子,父亲可以处置儿子和养子的财物,体现了父权的强化, 这是孝道的体现,说明儒家伦理道德日渐蔓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父为子纲 ,是儒家伦理观的重要内容和表现。 27.(2014 年重庆卷 T4) 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 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 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 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 )

    26、 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 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唐朝永州俚民婚俗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 取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D 两项与题干使略如(汉)礼 的信息不符, 故排除; 私奔与儒家伦理思想相违背, 故 C 项错误; 题干材料说明俚民大肆操办婚宴,韦宙进行约束,故 B 项正确。 28.(2014 年天津卷 T2)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 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 诗 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

    27、技术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本题以对待农业的态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释读文言历 史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中盖神农为耒 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等信息 表明神农、尧等对农业的重视,诗 书所述,要在安民,富 而教之等信息体现了儒家对农业的重视。故 A 项正确。 29.(2014 年北京卷 T12) 读下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产生的 代表性著作是( ) A 春秋 B 孟子 C 荀子 D 离骚 【答案】D 【解析】本题以中国战国时期的一幅地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联 系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是燕国所在地, 是齐国所在地, 是秦国所在地,

    28、是楚国所在地。 离骚的作者屈原是楚国人, 故选 D 项。 30.(2014 年江苏卷 T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 孟子为例, 主张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 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答案】B 【解析】本题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 获取信息并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材料中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 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显然是主张牺牲 民来满足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 B 项;A 项错 在全部

    29、;C 项中仁爱与 D 项中德治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31.(2014 年山东卷 T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 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A 【解析】本题以孔子兴办私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B 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 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并没有瓦解。C 项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 田制,与材料无关。D 项和材料中的兴办私学联系不大。孔子创办私 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故 A 项正确。 32.(2014 年广东卷 T5)

    30、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 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 、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 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 是( )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 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答案】A 【解析】本题以红楼梦的故事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 理解与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 熟,是最要紧的, 可看出贾父对四书五经的重视,A 项与此意相符。 重视四书不一定轻视诗经 ,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富家 子弟弃儒从商,故 C 项错误; 红楼梦是

    31、清代作品,不可能反映宋 代生活,故 D 项错误。 33.(2014 年浙江卷 T12) 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 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 ; 也有的针锋相对: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列人物中,明确表 达上述主张的有( )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朱熹 李贽 A B C D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古代中外思想家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 用知识的能力。 题干材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是亚里 士多德的主张, 去人欲是南宋朱熹的主张,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 物理是李贽的思想主张。故 D 项符合题意。 34.(2013 年全国卷T25)自汉至唐

    32、,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 道 ,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C 【解析】在四个选项中,A 选项明显违背历史事实,中国的宗法血缘 关系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维系统治的主要纽带而不是逐渐瓦解; 仁政 的理念深入人心只能说明儒学的一脉相承的延续性, 而不能说明它的 变化,B 项不符合题意;孟子思想中的道德观(人性观)被程朱演绎 成天理而大加推崇,从而使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成为统治 思想,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包含对孟子的解释,因此 C 选项正确;陆九渊的心学产于南宋,陆王心学作为一个

    33、学派兴起于明 代,所以 D 项晚于这个变化。 35.(2012 年全国卷 T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 吏 ,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 工作性质 【答案】A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 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 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36.(2012 年全国卷 T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 凡一代有一代 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 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 集部,均不著于

    34、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答案】B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 创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 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 和重视 。反映王国维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观念。 37. (2011 年浙江卷 T12)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 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 关的是 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罗 马法的基础 雅典民

    35、主制的重要条件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因为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 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 的社会。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 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 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政治体 制不同。罗马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 洲的大帝国。在此基础上,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 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 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雅典民主政治是一 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由此判断 与题意无

    36、关。 38. (2011 年广东卷 T12) 夫仁政, 必自经界 (土地的分界) 始, 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答案】C. 【解析】材料意思: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 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 即好的治国方略,是从界定土地产权开始的,解决土地问题是实行仁 政的前提。 二、材料题 1.(2019 年天津卷 T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候,一医天下 。孔子企望 周之复

    37、兴,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 孟子提出定于一 ,尊新王。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 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 出的盛世。据论语 孟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 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 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材料三 董仲舒说: 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

    38、, 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 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 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 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 春秋大一统 。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 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 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 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 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

    39、想, (2)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 至上。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 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 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3)适应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 (1)一问,根据材料一霸诸侯,一匡天下望周之复兴 尊新王万乘之国行仁政改朝易姓可知孔子主张国家统 一,复兴周王统治秩序,孟子主张建立新王朝,施行仁政;二问结合 所学立足于春秋战国的政治局势分别从春秋时期周王室统治权威影 响及孔子主观愿望、 战国时期诸侯称王局面及孟子对

    40、周王室统治的失 望进行分析阐述。 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 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 更化而不更化也。 春秋 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 春秋大一统 。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 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2.(2018 年北京卷 T14)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 往源远流长,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 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就是歌剧的发祥地,更是文艺复兴的重镇。 (2)简述文艺复兴的

    41、历史背景和意义。 【答案】 (2)背景:意大利保存了大量古罗马文化的遗存;十四、十五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产生;新兴资产阶级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 意义:文艺复兴运动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思 想;为后世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 【解析】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文化环 境等角度回答文艺复兴兴起背景。第二小问,可从思想方面、经济方 面、 文学艺术方面、 自然科学方面等回答文艺复兴的意义: 思想方面: 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 将人们的思想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 来;经济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 开辟了道路;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

    42、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 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 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3.(2018 年江苏卷 T21)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 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 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 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 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 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 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 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

    43、 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 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 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材料二 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 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 化了传统的儒学, 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 位。儒、释(佛教) 、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 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 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 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44、。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 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 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 【答案】 (1)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 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 ;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 (2)略。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 整理和发挥, 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第二次是中国文化 与佛教文化的融合

    45、,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明代中期以来,西 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 艺可以得出,从文化区域的角度看,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是本土 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融合是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三次融合是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第(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解答本题,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一、 二可知, 材料信息主要涉及了佛教对理学产生的影响和宋明理学进 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由此得出观点为:理学的 产生和发展;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理学的产生(包容力)和 发展(生命力)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即可,要求以小论文形式呈现,史 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 4

    46、.(2015 年全国卷 II T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 问: 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 答: 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 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 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 那舜又该怎么办 呢?孟子说: 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 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 399 年, 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 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 排苏格拉底逃走时

    47、,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 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 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 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 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 (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15 分) 【答案】 (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 时,维护人伦。 (5 分)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 法。 (5 分) (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 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6 分)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 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 各种社会思潮活跃; 法律作用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5735.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