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课件6.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学生物化学课件6.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生物化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第二节 核苷酸的结构核苷酸的结构 第三节第三节 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一级结构 第四节第四节 DNA的结构与功能的结构与功能 第五节第五节 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第六节第六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第七节第七节 核酸酶核酸酶医学生物化学(6)1核酸的研究历史:核酸的研究历史:1868年,瑞士外科医生年,瑞士外科医生Fridrich Miescher从脓细胞核中分离到核酸样物从脓细胞核中分离到核酸样物质。质。核酸分为核酸分为DNA和和RNA。DNA存在于细胞存在于
2、细胞核和线粒体内,核和线粒体内,RNA存在于细胞质和细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胞核内。1944年,年,Oswald Avery通过肺炎双球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转化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医学生物化学(6)2医学生物化学(6)3第一节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的化学组成v核酸是一种线形多聚核苷酸。核酸是一种线形多聚核苷酸。核酸核酸 在核酸酶作用下水在核酸酶作用下水解为核苷酸,所以核酸的解为核苷酸,所以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基本单位是:核苷酸。v核苷酸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核苷酸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核苷酸核苷酸磷酸磷酸核苷核苷碱基碱基戊糖戊糖核酸核酸
3、核糖核糖脱氧核糖脱氧核糖嘌呤嘌呤嘧啶嘧啶 医学生物化学(6)4 碱基碱基+戊糖戊糖 核苷核苷 +磷酸磷酸 核苷酸核苷酸 poly 聚合聚合 核酸核酸 (核苷酸之间通过核苷酸之间通过3,5-磷酸二脂磷酸二脂键连接键连接)医学生物化学(6)5按戊糖不同,可分:按戊糖不同,可分:1、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布于细胞核中,为染分布于细胞核中,为染色体主要成份。色体主要成份。D-2-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啶,胸腺嘧啶)2、核糖核酸:(、核糖核酸:(RNA):):分布于细胞质和核仁中。分布于细胞质和核仁中。D
4、-核糖;磷酸;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核糖;磷酸;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尿嘧啶)医学生物化学(6)6戊糖核糖核糖脱氧核糖脱氧核糖OOHHOHHOHCH2HOHH12345/54321HHOCH2HHOHOHHHO/医学生物化学(6)7核酸的重要性核酸的重要性1、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RNA多肽中氨基酸的组成和顺序多肽中氨基酸的组成和顺序 (中心法则)(中心法则)2、DNA以自身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把遗传信息一代一以自身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把遗传信息一代一代传递下去;代传递下去;3、核酸的研究在医学、农学等生命科学中发挥重要作、核
5、酸的研究在医学、农学等生命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用;4、基因工程进行的、基因工程进行的DNA重组,将创造出自然界原来重组,将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品种。没有的新品种。医学生物化学(6)8第二节第二节 核苷酸的结构核苷酸的结构一、碱基一、碱基1、嘧啶碱:、嘧啶碱:在嘧啶在嘧啶2位碳原子上由酮基取代位碳原子上由酮基取代H,4位碳原子上有氨基或位碳原子上有氨基或酮基取代酮基取代HNN123456嘧嘧 啶啶(pyrimidine)654321NNHNH2O胞嘧啶胞嘧啶(2-氧,氧,4-氨基嘧氨基嘧 啶啶)Cytosine(C)NNH123456OO尿嘧啶尿嘧啶(2,4-二氧嘧啶二氧嘧啶)Uracil(
6、U)O654321NNHCH3O胸腺嘧啶(胸腺嘧啶(5-甲甲基尿嘧啶)基尿嘧啶)Thymine(T)医学生物化学(6)9此外还有:此外还有:5-甲基胞嘧啶,甲基胞嘧啶,5-羟甲基胞嘧啶,羟甲基胞嘧啶,5,6-双氢双氢尿嘧啶,假尿嘧啶。尿嘧啶,假尿嘧啶。OO654321NHNHR假尿嘧啶核苷假尿嘧啶核苷OO654321NHNH2H2RDHU:双氢尿嘧啶双氢尿嘧啶医学生物化学(6)102、嘌呤碱:、嘌呤碱:在嘌呤在嘌呤2位或位或6位碳原子上位碳原子上H被氨基或酮基取代被氨基或酮基取代 此外还有:此外还有:N6-甲基腺嘌呤,甲基腺嘌呤,7-甲基鸟嘌呤等(甲基鸟嘌呤等(p.479,表,表13-2)。)
7、。嘌嘌 呤呤(purine)19875432NNHNN6NH2腺嘌呤腺嘌呤(6-氨基嘌呤氨基嘌呤)Adenine(A)198765432NNHNNH2NO鸟嘌呤鸟嘌呤(2-氨基氨基6-氧嘌呤氧嘌呤)Guanine(G)医学生物化学(6)117-甲基鸟嘌呤甲基鸟嘌呤NNNNH2NOHCH39R2456781mG:甲基鸟嘌呤核苷:甲基鸟嘌呤核苷医学生物化学(6)12 在在DNA和和RNA中都有腺嘌呤(中都有腺嘌呤(A)、鸟嘌呤()、鸟嘌呤(G)和胞嘧啶(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胸腺嘧啶(T)只出现在)只出现在DNA分子中,尿嘧啶(分子中,尿嘧啶(U)则只出现于)则只出现于RNA分子中。分子中
8、。嘌呤嘌呤嘧啶嘧啶核糖核糖磷酸磷酸DNAA,GC,T脱氧核糖脱氧核糖磷酸磷酸RNAA,GC,U核糖核糖磷酸磷酸两类核酸分子的组成比较两类核酸分子的组成比较 嘌呤、嘧啶环上由于有共轭双键,在嘌呤、嘧啶环上由于有共轭双键,在260nm波长附近对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波长附近对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医学生物化学(6)13二、核苷二、核苷 由核糖和碱基之间以糖苷键(由核糖和碱基之间以糖苷键(C-N糖苷键)缩合而成。糖苷键)缩合而成。连接方式是嘌连接方式是嘌呤环上的呤环上的N-9或嘧啶环上的或嘧啶环上的N-1与糖的与糖的C-1以糖苷键相连。以糖苷键相连。-构型(构型(1位羟基位羟基在环的上面)。在环的上面)
9、。v核糖核苷:腺嘌呤核苷、鸟嘌呤核核糖核苷:腺嘌呤核苷、鸟嘌呤核苷、胞嘧啶核苷、尿嘧啶核苷(苷、胞嘧啶核苷、尿嘧啶核苷(p.480,表表13-3)v脱氧核糖核苷:腺嘌呤脱氧核苷、脱氧核糖核苷:腺嘌呤脱氧核苷、鸟嘌呤脱氧核苷、胞嘧啶脱氧核苷、鸟嘌呤脱氧核苷、胞嘧啶脱氧核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v(假尿嘧啶核苷:核糖与尿嘧啶第(假尿嘧啶核苷:核糖与尿嘧啶第5位碳原子形成位碳原子形成C-C糖苷键)糖苷键)19875432NNN6NH2/54321HOCH2HHOHOHHONH腺嘌呤核苷(腺苷)腺嘌呤核苷(腺苷)核苷核苷=核糖核糖+碱基碱基医学生物化学(6)14ONNH2123456/OH
10、HNHOHCH2HOHH12345胞嘧啶脱氧核苷(脱氧脱苷)胞嘧啶脱氧核苷(脱氧脱苷)医学生物化学(6)15三、核苷酸三、核苷酸 v核苷中的戊糖羟基(主要是核苷中的戊糖羟基(主要是5位上的)被磷酸酯化,形成核位上的)被磷酸酯化,形成核苷酸(苷酸(p.481,表表3-4)。)。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AMP)、)、鸟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 (GMP)、)、胞嘧啶核苷酸(胞嘧啶核苷酸(CMP)、)、尿嘧尿嘧 啶核苷酸(啶核苷酸(UMP)脱氧核糖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鸟嘌鸟嘌 呤脱氧核苷酸(呤脱氧核苷酸(dGMP)、)
11、、胞嘧啶脱氧核胞嘧啶脱氧核 苷酸(苷酸(dCMP)、)、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TMP)v核糖核糖核苷酸核苷酸在在2、3、5位上都有一个自由羟基,能各自被磷位上都有一个自由羟基,能各自被磷酸酯化;酸酯化;v脱氧核糖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在在2位上没有羟基,故只有位上没有羟基,故只有3、5能被磷酸酯能被磷酸酯化。化。医学生物化学(6)16四、多磷酸核苷酸四、多磷酸核苷酸 核苷与一个磷酸产生磷酸酯化的核苷酸,称为核苷单磷酸(核苷与一个磷酸产生磷酸酯化的核苷酸,称为核苷单磷酸(NMP);核苷单磷酸进一步磷酸化,形成核苷二磷酸();核苷单磷酸进一步磷酸化,形成核苷二磷酸(NDP)和核苷
12、三磷酸(和核苷三磷酸(NTP)。)。磷酸之间的焦磷酸键含有很高的能量,称为高能键(磷酸之间的焦磷酸键含有很高的能量,称为高能键(),),是生物体内能量利用和贮存的主要物质(是生物体内能量利用和贮存的主要物质(12000卡卡/每克分子高能每克分子高能键)。键)。核苷二磷酸:核苷二磷酸:ADP、GDP、CDP、UDP 核苷三磷酸:核苷三磷酸:ATP、GTP、CTP、UTP 脱氧核苷二磷酸:脱氧核苷二磷酸:dADP、dGDP、dCDP、dTDP 脱氧核苷三磷酸:脱氧核苷三磷酸:dATP、dGTP、dCTP、dTTPOOOPOOPOO-ATPADPAMPOOPNNNNNH2OO HO HC H2O医学
13、生物化学(6)17核苷酸核苷酸=核苷核苷+磷酸磷酸OOOPOOPOO-ATPADPAMPOOPNNNNNH2OOHOHCH2O 磷酸基团位于核糖的第五位碳原子磷酸基团位于核糖的第五位碳原子C-5上。上。NMP(nucleoside monophosphate)NDP (nucleoside diphosphate)NTP (nucleoside triphosphate)医学生物化学(6)18医学生物化学(6)19五、环化核苷酸类(五、环化核苷酸类(3,5-环状腺苷酸,环状腺苷酸,cAMP)由腺苷酸上磷酸与核糖的由腺苷酸上磷酸与核糖的3,5碳原子形成双脂环化而成,碳原子形成双脂环化而成,其中其
14、中3位的磷酸酯键为高能键:位的磷酸酯键为高能键:由由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催化催化ATP脱去一分子焦磷酸而环化成脱去一分子焦磷酸而环化成cAMP;它又可被专一性的;它又可被专一性的磷酸二酯酶磷酸二酯酶水解成水解成5-AMP。医学生物化学(6)20六、核苷酸的性质六、核苷酸的性质 1、紫外吸收: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因此使得碱、紫外吸收: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因此使得碱 基、核苷和核苷酸在基、核苷和核苷酸在240290nm的紫外波段有强烈的吸的紫外波段有强烈的吸 收峰,最大吸收值在收峰,最大吸收值在260nm附近。附近。2、互变异构作用:凡含有酮基的嘧啶或嘌呤碱,在溶液中、互变异构
15、作用:凡含有酮基的嘧啶或嘌呤碱,在溶液中 可发生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现象:可发生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现象:在生物细胞内一般是以酮式存在(这对核酸中氢键结构在生物细胞内一般是以酮式存在(这对核酸中氢键结构 的形成十分重要)。的形成十分重要)。654321NNHNH2O123456OHNH2NN酮式烯醇式胞嘧啶(2-氧,4-氨基嘧 啶)Cytosine(C)医学生物化学(6)21医学生物化学(6)22第三节第三节 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一级结构 一级结构指其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由于一级结构指其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由于核苷酸间的差异主要是碱基不同,也称核苷酸间的差异主要是碱基不同,也称碱基序列碱基序列
16、。DNA:四种脱氧核苷酸按一定顺序以:四种脱氧核苷酸按一定顺序以磷磷酸二酯键酸二酯键相连形成的聚脱氧核苷酸链相连形成的聚脱氧核苷酸链(polydeoxynucleotides)。)。DNA的书写顺序是的书写顺序是53。医学生物化学(6)23DNA一级结构医学生物化学(6)24/OHHNHCH2HH12345/OHHNHCH2HH12345/OHHNHOHH12345OPOOO-OOPOOHCH2OOPOOOOPOO5末端的磷酸基团末端的磷酸基团3,5-磷酸二酯键磷酸二酯键3末端羟基末端羟基医学生物化学(6)25医学生物化学(6)26APCPTPCPGPAPPOH535pApCpTpCpGpA-
17、OH35ACTCGA3PPOHPOHPOHPOHACGU53253PPHPHPHPH53253R1R2R3R4RNADNA链简化图链简化图医学生物化学(6)27第四节第四节 DNA DNA的结构与功能的结构与功能一、一、DNA的二级结构的研究史的二级结构的研究史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Levene研究了核酸的化学结构并提研究了核酸的化学结构并提出了四核苷酸假说。他认为出了四核苷酸假说。他认为DNA分子是由分子是由A、G、C、T 4 种核苷酸不断重复延伸而成。种核苷酸不断重复延伸而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Chargaff采用层析和紫外吸收分采用层析和紫外吸收分析
18、等技术研究了析等技术研究了DNA分子的碱基组成,发现不同物种分子的碱基组成,发现不同物种的的DNA碱基组成不一样,并总有碱基组成不一样,并总有A=T;C=G。1953年,年,Watson和和Crick以以Chargaff的发现为基础,进的发现为基础,进行行DNA晶体的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研究,提出了射线衍射图谱研究,提出了DNA的双的双螺旋结构。螺旋结构。1962年,年,Watson(美)和(美)和 Crick(英)与(英)与Wilkins共享共享Nobel生理医学奖,生理医学奖,Wilkins通过对通过对DNA分分子的子的X-射线衍射研究证实了射线衍射研究证实了Watson和和Crick的
19、的DNA模模型。型。医学生物化学(6)28医学生物化学(6)29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1953年,年,Watson 和和 Crick 提出提出的的DNA双螺双螺旋结构旋结构医学生物化学(6)30二、二、DNA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双螺旋结构的要点1、Watson-Crick模型模型的特性:模型模型的特性:v双螺旋: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双螺旋: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并且均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结构上有二条螺形凹沟缠绕,并且均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结构上有二条螺形凹沟:一条较深,称大沟;一条较浅,称小沟。:一条较深,称大沟;一条较浅,称小沟。v基团位置:
20、碱基位于双螺旋的内侧,且其平面与纵轴垂直基团位置:碱基位于双螺旋的内侧,且其平面与纵轴垂直;磷酸与核糖位于双螺旋外侧,彼此通过;磷酸与核糖位于双螺旋外侧,彼此通过3,5-磷酸二酯键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相连,形成DNA分子的骨架,且糖环的平面与纵轴平行。分子的骨架,且糖环的平面与纵轴平行。v基团走向:多核苷酸链的方向取决于磷酸二酯键的走向,基团走向:多核苷酸链的方向取决于磷酸二酯键的走向,习惯上以习惯上以C3C5为正向。为正向。v尺度:双螺旋平均直径为尺度:双螺旋平均直径为2nm。两个相邻的碱基之间相距两个相邻的碱基之间相距高度(碱基堆积距离)为高度(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个核苷酸之间
21、的夹角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夹角为为36o。因此,沿中心轴每旋转一周有因此,沿中心轴每旋转一周有10个核苷酸,每一转个核苷酸,每一转的高度(螺距)为的高度(螺距)为3.4nm。v碱基在一条链上的排列顺序不受任何限制,但依据碱基配碱基在一条链上的排列顺序不受任何限制,但依据碱基配对原则,当一条链序列确定后,可决定另一条互补链的序对原则,当一条链序列确定后,可决定另一条互补链的序列。列。医学生物化学(6)31医学生物化学(6)32医学生物化学(6)33v 氢键:两条核苷酸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的氢键相连而结氢键:两条核苷酸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的氢键相连而结 合在一起:合在一起:A与与T相配对,形成两个氢键:相
22、配对,形成两个氢键:A(N6)-T(O4)A(N1)-T(N3)G与与C相配对,形成三个氢键:相配对,形成三个氢键:G(N2)-C(O2)G(N1)-C(N3)G(O6)-C(N4)上述碱基之间的配对原则,称之为碱基互补。上述碱基之间的配对原则,称之为碱基互补。NH23457891654321NNCH3RHONNNN6ROHT=A123456234567891NNNNNHHHRHHNONNROC G医学生物化学(6)34医学生物化学(6)352、Dickerson十二聚体(人工合成)的补充:十二聚体(人工合成)的补充:(1)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夹角并非都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夹角并非都是36,可由,
23、可由28至至42不等,不等,实际平均每一螺周含实际平均每一螺周含10.4个碱基对;个碱基对;(2)组成碱基对的两个核苷酸的分布并非在同一平面上,而)组成碱基对的两个核苷酸的分布并非在同一平面上,而 是碱基对沿长轴旋转一定角度,从而使碱基对的形状像是碱基对沿长轴旋转一定角度,从而使碱基对的形状像 螺旋桨叶片的样子,故称为螺旋桨状扭曲。这可提高碱螺旋桨叶片的样子,故称为螺旋桨状扭曲。这可提高碱 基堆积力,使基堆积力,使DNA结构更稳定;结构更稳定;(3)维持)维持DNA二级结构的作用力:氢键、碱基堆积力。后者二级结构的作用力:氢键、碱基堆积力。后者 为维持二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为维持二级结构的主要
24、作用力。医学生物化学(6)36三、三、DNADNA结构的多样性结构的多样性v DNA的右手螺旋并不是自然界的右手螺旋并不是自然界DNA唯一存在的方式。唯一存在的方式。右手螺旋结构是在生理盐水溶液中提取的右手螺旋结构是在生理盐水溶液中提取的DNA的结构,的结构,目前将这种结构称为目前将这种结构称为B-DNA。v 1979年,年,Alexander Rich发现了左手螺旋,称为发现了左手螺旋,称为Z-DNA,另外也有另外也有A-DNA的存在。的存在。医学生物化学(6)371、C-3内式和内式和C-2内式是指呋喃核糖信封式构象中内式是指呋喃核糖信封式构象中C3还是还是C2指向指向C5,见,见p14图
25、图1-13;2、糖苷键构象:嘌呤六元环或嘧啶的、糖苷键构象:嘌呤六元环或嘧啶的O2指向。远离糖的为反式,指向糖的为顺式。指向。远离糖的为反式,指向糖的为顺式。医学生物化学(6)3819875432NNN6NH2/54321HOCH2HHOHOHHONHONNH2123456/OHHNHOHCH2HOHH12345嘌呤六元环顺式嘌呤六元环顺式嘧啶嘧啶O2环顺式环顺式医学生物化学(6)39四、四、DNADNA的三级结构的三级结构 DNA的三级结构指的三级结构指DNA双螺旋通过扭曲和折双螺旋通过扭曲和折叠所形成的特定构象,包括不同二级结构单元间的叠所形成的特定构象,包括不同二级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