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常用药品知识护理讲座专题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学常用药品知识护理讲座专题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常用 药品 知识 护理 讲座 专题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常用药品知识护理讲座常用药品知识护理讲座所谓“合理用药”简言形象之 就是:合合“病病”之理!之理!合合“人人”之理!之理!合合“药药”之理!之理!1.1.家庭常用药的贮备家庭常用药的贮备2.2.正确的用药方式正确的用药方式3.3.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4.4.高危药品的管理高危药品的管理5.5.冷藏冷冻药品的管理冷藏冷冻药品的管理6.6.降压药的合理使用原则降压药的合理使用原则7.7.降糖药的合理使用原则降糖药的合理使用原则8.8.感冒药的合理使用感冒药的合理使用1.家庭常用药的贮备家庭常用药的贮备 由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等权威部门主办的20
2、09年中国家庭药箱调查报告中显示,感冒药、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维生素、外用药、抗菌素抗菌素等六类药是广大居民在家中存放最多的六种药。一、选择家庭备药一般应遵循的原则:一、选择家庭备药一般应遵循的原则:1、根据家庭人员的组成和健康状况。要特别注意准备老人和小孩用的药,严禁混入家庭成员过敏的药物。2、选择副作用较小、稳定性较高的老药。家庭成员长期用药者除外。3、选择疗效稳定、用法简单的药物。尽量备用口服药、外用药,尽量不选用法很复杂的比如注射剂等。4、选择常见病、多发病用药。家庭备药一般只是作为应急或方便,不可面面具到。二二、.家庭备药的主要种类:家庭备药的主要种类:1、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
3、:如扑热息痛、去痛片等。2、感冒类药、感冒类药:如新康泰克、新速效伤风胶囊、白加黑、小儿感冒灵等。3、止咳化痰药、止咳化痰药:如咳必清、必嗽平、蛇胆川贝液、复方甘草片等。4、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如氟哌酸、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乙酰螺旋霉素、罗红霉素。5、胃肠解痉药、胃肠解痉药:如普鲁本辛、6542等。6、助消化药、助消化药:如吗丁啉、多酶片等。7、通便药、通便药:如果导、大黄苏打片、开塞露等。8、止泻药、止泻药:如易蒙停、肠炎宁、思密达等。9、抗过敏药抗过敏药:如扑尔敏、开瑞坦等。10、外用消毒药:酒精、PVP碘、创可贴、消毒棉签等。11、其他外用药、其他外用药:如麝香镇痛膏、红花油、风油精
4、、清凉油等。三、贮存药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三、贮存药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适量贮备:、合理适量贮备:家庭备药除个别需要长期服用的外,常用药一般备三五日量即可,以免过多造成失效浪费。应密闭保存,放置于避光、干燥、阴凉处,以防变质失效。2、注意有效期:、注意有效期:药品均写明有效期,过了有效期不能再用。每年应定期对备用药品进行检查,及时更换。3、使用时注意外观变化:、使用时注意外观变化:如片剂产生裂片、变色、糖衣片的糖衣粘连;胶囊剂的胶囊粘连、变形;丸剂粘连,霉变或虫蛀;散剂严重吸潮、结块、发霉;内服药水(尤其是糖浆剂,不论颜色深浅,都要求澄清)出现絮状物、沉淀物,甚至发霉变色、产生气体;眼药
5、水变色、混浊;软膏剂有异味、油层析出等情况时,则不能再用。4、安全妥善保管:、安全妥善保管: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别放置,以免忙中取错。药品应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儿童误服。四四.不可不可随便用药随便用药:1、症状往往是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症状往往是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随便用药会掩盖症状,造成诊断困难,甚至误诊。所以在明确诊断之前,最好不要随便用药。再者,药物有双重性,既能治疗疾病,也可能导致疾病,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2、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服用,彼此可产生相互作用、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服用,彼此可产生相互作用,有时可使其中一种药物降低药效或引起不良反应。3、用药一定要按剂量,用药一定要按剂量,超量服用可
6、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可引起死亡。4.过期药品该怎么处理过期药品该怎么处理:过期药品随便扔进垃圾箱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可能被不法药贩拾回重新包装上市,成为威胁群众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隐患。因此家中过期药品不能直接扔进垃圾箱过期药品不能直接扔进垃圾箱,要:1)交到药监部门设立的回收点、2)或进行毁形处理毁形处理保证不能再被利用。绝对不要将过期药品卖给非法回收药品的药贩绝对不要将过期药品卖给非法回收药品的药贩子!子!五、服药时间有学问五、服药时间有学问 一般人看病配好药或自行去药房买药,都会按包装盒上标明的服药时间服用。但由于在用词方面很笼统,病人往往按照自己的理解服用,如此药物不能发挥应有的
7、效能。如果病人每天需要服多种药,那就更会盲目乱用药了。1、按照药物的种类来说,、按照药物的种类来说,维生素类药:维生素类药:一般宜在两餐饭之间服用(维生素除外)。滋补类药:滋补类药:适宜在早晨空腹或晚上临睡前服。助消化药:一般在饭前十分钟服用。抗生素类药抗生素类药:每隔六小时服,以确保在血液中保持浓度。降血压药:降血压药:根据长效短效种类药,最适宜的时间是上午七点、下午三点和晚上七点,临睡前不可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对胃有刺激的药:如阿斯匹林等,可在饭后半小时服。催眠药催眠药需在临睡前半小时服。2、按病理、生理节律服药:、按病理、生理节律服药:1)同一种药物、同一剂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用,
8、其疗效有可能相差几倍、几十倍。而副作用最少,这是人体生物钟节律所起的作用,上述高血压波幅高前服用药物效果最好就是这个道理。2)同理,凌晨人体对胰岛素最为敏感,糖尿病患者在此时用药的效果最佳;而心衰病人也是在凌晨对洋地黄等强心药物最为敏感,甚至可以提高药效达十倍以上,故在此时服药可适当减少剂量。3)根据肾功能和血液动力等生物因素,有些利尿药于上午十点服用,副作用最小,而利尿作用却是最强的。六六.药品一些常识药品一些常识:1、批准文号:、批准文号:国产药品批准文号格式为“国药准(试)字+字母+8位数字”。其中“准”字代表国家批准生产的药品,“试”代表国家批准试生产的药品。字母包括H、Z、S、B、T
9、、F、J分别代表药品不同类别: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成药,S代表生物制品,B代表保健药品,T代表体外化学诊断试剂,F代表药用辅料,J代表进口分包装药品。保健药品为“国药准字B”,化学药品“国药准字号H”,生物制药“国药准字S”,中成药“国药准字Z”。进口注册证号:代表进口完整包装的药品,也分为化学药品H、中成药Z、生物制品S,药用辅料F,B为变更过的文号。2、进口药品的失效期进口药品的失效期:进口药品的失效期一般用“EXP”表示,日期标示方式各国不同:日本药品按“年月日”顺序排列;美国药品按月日年顺序排列;西欧国家是按日月 年顺序排列。.3、慎用、忌用、禁用:、慎用、忌用、禁用:慎用慎用:指
10、在用药时要小心谨慎,即在使用药品时要注意观察,如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通常需要慎用的都是指小儿、老人、孕妇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但慎用并不等于不能使用、如确需是用药慎用并不等于不能使用、如确需是用药时要细心观察时要细心观察,一般来说,家庭遇到慎用药品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后再使用为好。忌用忌用:就有避免使用或最好不用。但当病情需要不得不使用某些忌用药物时,应当寻找药理作用类似,但不良反应较小的其它药品代替。家庭用药时,凡忌用药品是最好不用是最好不用。禁用禁用:就是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绝对禁止使用绝对禁止使用。因为患者一旦服用,可能就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中毒。家庭用药时,凡属禁用的药物
11、,千万不可贸然使用,以防造成严重后果。2.正确的用药方式正确的用药方式一、用药姿势:一、用药姿势:1、口服药口服药时宜取站位,不宜躺着服药,躺着服用可能会使药物粘于食管。2、舌下含服舌下含服,应将药品放在舌下,不要吞咽,不要饮水,要任其自然溶解。3、不要捏鼻子喂药不要捏鼻子喂药,否则易使药物呛入气管或支气管,轻则咳嗽,重则发生窒息。4、滴眼药水滴眼药水应取半躺位,点12滴后,轻闭双眼5分钟,使药物充分吸收。二、用什么水送服:二、用什么水送服:1、送药最好用白开水、送药最好用白开水 对于绝大多数药物来说,白开水是最好的。对于绝大多数药物来说,白开水是最好的。茶水内含有大量的鞣质,容易和药品中的蛋
12、白质、生物碱、金属离子等发生相互作用。例如含铁的补血药,鞣质和铁结合会产生沉淀,阻碍铁的吸收;含蛋白质的消化酶类制剂,也会与鞣质结合而降低药效。茶叶中的咖啡因对镇静安神类药品有对抗作用,也会降低其药效。所以建议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同样含咖啡因的饮料也不适合。牛奶含有蛋白质和钙,一方面可使药物失效,另一方面药物也可能让蛋白质变性,从而失去牛奶的营养价值。橙汁等某些果汁(尤其是西柚汁尤其是西柚汁)对一些由肝脏代谢的药物有干扰。例如调节血脂的他汀类药物和环孢素等。所以,不仅禁用果汁送服上述药物,在服药期间,也尽量不要饮用果汁。解热镇痛药绝对不用果汁送服,因二者均为弱酸性。同用易致胃出血付反应。2、三
13、类药不要碰热水、三类药不要碰热水 用白开水送服药物是个常识,但有些人喜欢用506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服药,可部分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一、助消化类一、助消化类。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均含有助消化的酶类。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会凝固变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指出:“胃蛋白酶遇热不稳定,70摄氏度以上即失效”。二、活疫苗二、活疫苗。如小儿麻痹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服用时应当用凉开水送服,否则疫苗灭活,不能起到免疫机体、预防传染病的作用。三、含活性菌类三、含活性菌类。如培菲康、整肠生、妈咪爱、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丽珠肠乐等药
14、物均含有活性菌。遇热后活性菌会被破坏。3、服止咳糖浆、服止咳糖浆5分钟内别喝水分钟内别喝水 止咳糖浆如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蜜炼川贝枇杷膏等。一些人习惯在服用糖浆后立即大量饮水,认为这样可以快速祛除药物的特殊味道,并尽快将药液送入胃肠道。实际上,这样做不利于止咳糖浆药效的发挥。这是因为,止咳糖浆的止咳作用一方面有赖于胃肠吸收,另一方面要依靠糖浆覆盖在咽部黏膜表面,直接减轻炎症的刺激,便于快速控制咳嗽,缓解症状。若服药后立即大量喝水,会降低咽部的药物浓度。因此建议至少在喝止咳糖浆后至少在喝止咳糖浆后15分钟内不要喝水,以提高疗效。分钟内不要喝水,以提高疗效。三、送服时需要的水量:三、送服时需要
15、的水量:1、中药冲剂用中药冲剂用150毫升毫升 中药冲剂是在中医汤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用水冲开后即相当于煎好的汤剂,饮用中药冲剂每次用水150毫升就可以了。但西药中的散剂不在此列,例如蒙脱石散(思密达)只需50毫升水冲服即可。2、胶囊至少胶囊至少300毫升水毫升水 大部分片剂,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胶囊是由胶质制成的,遇水会变软变黏,服用后易附着在食道壁上,造成损伤甚至溃疡,所以送服胶囊时要多喝水,以保证药物确实被送达胃部,因此饮水量应不少于300毫升。并且,咽下时应稍稍低头,胶囊会更顺利地服下。3、特殊药物需水量更大特殊药物
16、需水量更大 还有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比较特殊,服用期间也需要饮用较多的水,例如磺胺类药物(SMZ),代谢时易在尿中析出结晶,损伤泌尿系统,因此服药期间必须大量喝水,或者同时口服一些碱化尿液的药物,如碳酸氢钠等。四、是否可以嚼碎服用:四、是否可以嚼碎服用:适宜(或应当)嚼碎后服用的药物适宜(或应当)嚼碎后服用的药物除了适于儿童服用的甜味咀嚼片外,还有一部分药物嚼碎后服用效果更好。1、使药效尽快地释放、使药效尽快地释放硝苯地平(心痛定):用于治疗高血压,患有重度高血压时嚼碎后含于舌下,可在10分钟内出现降压作用。二甲硅油:消化道排气剂,嚼碎后服用可在1小时内消除胃肠道胀气。2、利于药物的吸收、利于药物
17、的吸收 乳酸菌毒和干酵母:助消化药,嚼碎后服用利于在消化道的吸收。酚酞(果导):用于治疗便秘,咀嚼后服用效果更显著。3、利于药物在黏膜上的覆盖、利于药物在黏膜上的覆盖抗酸药和治疗消化道溃疡病的药物如: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硫糖铝、铝碳酸镁(达喜)等,适于饭前半小时或胃疼发作时嚼碎服用,药物经咀嚼后分散成微小颗粒覆盖在消化道黏膜上形成保护膜,使炎症或溃疡的黏膜尽快愈合。4、减轻胃的负担、减轻胃的负担 多见于钙的制剂,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此类制剂质地较重、崩解较慢,嚼碎后服用不但利于钙离子的吸收,还可以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不宜嚼碎服用的药物不宜嚼碎服用的药物还有一部分药物不可嚼碎服用,否则不
18、但影响疗效,还可能发生不良反应。1、药物造成消化道黏膜损伤、药物造成消化道黏膜损伤苯丙哌林(咳快好):用于止咳,如果嚼碎后服用可引起口腔麻木。普罗帕酮:有局部麻醉作用,嚼碎后服用可引起口干、唇舌麻木。阿司匹林、复方乙酰水杨酸(APC)等解热镇痛药:嚼碎后服用刺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氯化钾: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性,如嚼碎后服用可发生消化道溃疡等症。2、药物被胃液破坏而失效、药物被胃液破坏而失效多酶片、胰酶片:此类药物是消化酶制剂,如果嚼碎后服用药物本身可被胃酸分解,失去疗效。3、特殊固体制剂的要求、特殊固体制剂的要求还有一部分片剂如嚼碎后服用便失去了特殊制剂的目的,包括:缓释
19、片和控释片 、肠溶片、胶囊 五、服用骨质疏松药五、服用骨质疏松药30分钟内需站立分钟内需站立 据据老年日报老年日报报道,双膦酸盐有助于抑制骨质流失,提报道,双膦酸盐有助于抑制骨质流失,提高骨密度。但人体在吸收药物时有局限性,因此,服用时一高骨密度。但人体在吸收药物时有局限性,因此,服用时一定要注意:定要注意:1.避开饭点避开饭点:双磷酸盐对食管、胃肠道黏膜有刺激性,进食后会出现烧心、恶心等症状。因此,吃双磷酸盐要避开饭点,而且服药半小时内不要喝果汁、牛奶、咖啡等。另外,这类药物吸收率很低,如果每天只服药一次,最佳方法是清晨饭前半小时,用大量温水送服。2.不能平卧。不能平卧。服药后平卧,这也会加
20、重对食管的伤害,因此,服药后30分钟内保持站立或坐姿。3.定期查骨质。定期查骨质。研究显示,服双磷酸盐4年以上,可能增加骨折风险。因此,长期服药的人,半年或一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3.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抗菌药物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抗菌药物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消炎药消炎药”一、常用主要有:一、常用主要有:1、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灵等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灵等 2、头孢菌素、头孢菌素(先锋先锋)类:先锋类:先锋5号,先锋号,先锋6号等号等 3、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 4、红霉素类:利君沙,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类:利君沙,罗红霉素,阿
21、奇霉素等等 5、喹诺酮、喹诺酮(沙星沙星)类等:氟哌酸,左氧氟沙星类等:氟哌酸,左氧氟沙星等等6、还有一些抗病毒药、还有一些抗病毒药 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应有效地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合适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密切注意药物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根据微生物的药敏试验,调整经验用药,选择有针对性 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三、滥用抗菌药有何危害?三、滥用抗菌药有何危害?滥用抗菌药危害既多且大,轻则局限为个人,重则泛滥危害社会,贻误子孙!主要有以下主要有以下4
22、个方面的危害:个方面的危害:(1)诱发细菌耐药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不断地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存在耐药现象,已出现“超级细菌”。(2)损害人体器官。损害人体器官。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如喹诺酮类可致年幼动物软骨损害。此外,四环素、利福平、红霉素均可引起肝损害。(3)导致二重感染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菌群在互相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群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群则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4)浪费医药资源浪费医药资源。新的抗生素价格昂贵
23、,滥用造成资源浪费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四、细菌和病毒感染区别四、细菌和病毒感染区别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要领: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要领:防止滥用防止滥用:疱疹、水痘或者单纯病毒性感冒、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一般不宜选用抗菌药物,除非明确有细菌感染;切莫随意用药切莫随意用药:病情较重者不要随意用药,最好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不可自行乱服抗菌药物;用药剂量须控制用药剂量须控制:剂量过小不仅无效,反而可促使细菌耐药;剂量过大疗效不一定增加,反而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有可能引起严重的机体损害;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能口服者不用肌注,能肌注
24、者不用静注或静滴;把握用药疗程把握用药疗程:疗程要足,以免感染复发,一般认为抗菌药物最短疗程为57天,一般不少于3天。对于一般急性感染,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可继续用药23天。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三不政策三不政策”不自行购买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不要自己当医师,感觉不好就买抗菌药物服用,有病一定要去看病;不主动要求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如感冒就医,有90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而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不随便停药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
25、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按时服药直到疗程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耐药性细菌。4、高危药品的管理321 1 高危药品概念的首次提出 19951995-19961996:美国医疗安全协会(: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ISMP)调研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调研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结果表明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药物,结果表明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的,首次提到高危药品,但当时未明确具体的药品目录。首次提到高危药品,但当时未明确具体的药品目录。2001 2001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