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6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学生版).doc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515540
  • 上传时间:2020-05-09
  • 格式:DOC
  • 页数:16
  • 大小:12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6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学生版).doc》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6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学生版 2010 2019 十年 高考 历史 分类 汇编 专题 中国近代 经济结构 变动 学生 下载 _真题汇编_高考专区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0- -20192019) 历史历史 专题专题 6 6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考点一: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考点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 1.(2019 年全国卷 T28)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 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 法 A. 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 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 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2.(2019 年全国卷 T30)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

    2、新中华载文: “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 问他中国经济性 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 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 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 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 普遍关注 D.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3.(2019 年北京卷 T5)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名称 相关信息 开滦唐山煤矿 1878 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 1880 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 北洋银元局 1902 年建,位于天津,造币中心 京师自来水公司 1908 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自来水厂 A.

    3、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 B. 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 C. 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 D.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 4.(2019 年江苏卷 T10)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 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 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 A. 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 C. 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 D. 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5.(2018 年北京卷 T4)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 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 时间 松江

    4、市镇数量 1550 年以前 59 15511722 年 113 17231861 年 167 18621911 年 369 市镇数量增长体验出商人地位上升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 B. C. D. 6.(2018 年江苏卷 T6) 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 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 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 因造不出火药, 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 与造此药不宜”。 这表明, 洋务企业 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5、 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7.(2017 年全国卷T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 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 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 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 1 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8.(2017 年全国卷 II T28)1879 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 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 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 A.军用工业由官

    6、办专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9.(2017 年全国卷 T28)1897 年,有人指出: “中国创行西法已数 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 行、 铁路, 直见施行, 今天津亦有小轮, 风气之开, 人力诚难阻隔也。 ”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10. (2017 年江苏卷 T11) 据统计, 1948 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 31.97 亿美元,其中美国 14.10 亿美元,占总量 44.10%

    7、英国 11.15 亿美元, 占总量 34.88%,其他国家 6.72 亿美元,占总量 21.02%。由此可见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11.(2016 年全国卷T28)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 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 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12.(2016 年全国卷 II T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

    8、伪纺织企业 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 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 “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 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 入” 。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13.(2016 年全国卷 T30)图 4 是 1932 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 案。 A. 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 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 全国抗日救王运动的高涨 14.(2016 年江苏卷 T7)1884 年刊行的直隶

    9、玉田县志载: “洋舶 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日洋货者,殆不啻十 之五。 ”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 : “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 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 时期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人促进手工业发展 15.(2016 年江苏卷 T11)1938 年 1 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 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 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 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

    10、水平 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16.(2015 年全国卷T28)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 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 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 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17.(2015 年天津卷 T5)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 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 20 世纪 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 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

    11、带动下,从事非农业 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2015 年江苏卷 T8)下表展示了 19141920 年华商火柴厂的发 展情况。 年代 厂进口火柴(万 罗)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 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

    12、 19141915 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 1920 年的投资高潮 19.(2014 年全国卷T28)据研究,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 纱、棉布 9.09 便士,而中国是 0.94 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0.(2014 年浙江卷 T15)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 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 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

    13、言论的含义是 ( ) 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 C “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21.(2014 年天津卷 T6) 19 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 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 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 64 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 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22.(2014 年山东卷 T17)19 世纪 60 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 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 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 A

    14、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23. (2013 年天津卷 T9) 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 20 世纪 50 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 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 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24.(2011 年广东卷 T17)20 世纪 20 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 农

    15、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 1 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省份 农会会 员数 时间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 1926 年 6 月 647, 766 8144 38, 150 4120 1153 284 1342 270, 000 1927 年 6 月 700, 000 8144 4, 517, 140 2, 502, 600 382, 617 284 360 245, 500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考点:北伐战争 25.( 2010 大纲版全国卷 1 T14)表 1 18851892 年田赋、厘金、 关税占清政府年收

    16、入百分比 表 1 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二、材料题 1.(2019 年全国卷 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 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 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 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 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 一口通商。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 年, 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 值百抽五交

    17、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 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 强利用协定关税权, 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 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三 1950 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 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 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 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 70 余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 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

    18、, 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950 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 特征和意义。 2.(2018 年江苏卷 T22)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 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 阅读下列材 料: 材料一 1935 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 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 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 并停办、 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 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 年通过的 1937 年度 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 412 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 款 22

    19、2 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 634 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 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 轨。从 1938 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 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 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 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 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 截止 1938 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 304 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 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

    20、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 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 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3.(2017 年全国卷 II 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 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 “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 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 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 极多, “可忧孰甚” ,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

    21、,但借用洋器 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清政府采纳 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 “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 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 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 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 ,“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 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 工作和勘探工作”。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 19 世 纪 70 年代矿业

    22、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15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 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10 分) 4.(2014 年全国卷 II T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 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 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 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 辖, 设置关口, 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 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 “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 珠之掘捕有禁” ,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

    23、北等地“闯关东”者日 盛, “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 ,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 朋引类,日积日多” 。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 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 ,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 界。但直至 19 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 不足 1 万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 瑷珲条约 和北京条约 ,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 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 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 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

    24、 1904 年,清政府全 面开放东北各边置地;1907 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 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 1100 万人,1911 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 移民实边章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 特点。(1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 分) 5.(2014 年北京卷 T40) (24 分)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 等因素影响不断变化。 1932 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 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 抗战的物资

    25、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 年,国民政 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 ,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 1 937 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 146 家,各种机件 14600 余吨。南京 沦陷后, 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 拟定 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 。 从 1938 年 7 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 黔、滇、陕、川,共迁出企业 304 家,物资 511825 吨。 (1)结合材料所学,概述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 程。 (8 分) 6.(2013 年全国卷T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

    26、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 乃至阿曼湾的海贝。 齐国借助 “边海” 的地理条件, 发展 “鱼盐之利” , 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 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 ,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 方式。 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 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 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 瀛涯胜览 星槎胜览 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 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 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 主张: “欲航行于大洋, 必先战胜于大洋。 ” 而明、 清政

    27、府常常采用 “海 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 “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 通商口岸不断增加。 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 18421846 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 年,茶出口又增长 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 1861 年 的 490 余万两增加到 1902 年的 3000 余万两。1866 年,左宗棠创办 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 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 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使我内江 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1885 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 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 。1904 年, 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 洋渔业。19 世纪 60 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 出国, “毫无禁阻” ,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 500 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 点。 (10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 要变化及启示。 (1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6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学生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5540.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