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医养生课件-沙龙版.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55378
  • 上传时间:2023-02-15
  • 格式:PPT
  • 页数:114
  • 大小:3.2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养生课件-沙龙版.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医 养生 课件 沙龙
    资源描述:

    1、经络养生 主讲:总论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概指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经脉以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灵枢脉度指出:“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总论 经络系统中有经气的活动。所谓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如元气,卫气,五脏六腑之气等等 经气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循环流注、如环无端、昼夜不休。人体通过经气的运行,以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活动,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了协调和相对平衡。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

    2、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数计的别络、浮络、孙络等。经络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根基,其重要性和阴阳五行同等重要 经络学说是中医养生的根基 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经络学说是指导中医养生走向健康的金钥匙经络的作用(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反映出经络具有传 导功能。体表

    3、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 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传导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作用所为。(二)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营养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密布于皮部

    4、,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篇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四)说明病理变化 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如在有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可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等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状况。(五)指导辨证归经 辨证归经,是指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所

    5、在的经脉。辨证归经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进行。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足厥阴经有关。这是根据头部经脉分布特点辨证归经。临床上还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脘腹胀满、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等,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关。(六)指导治疗 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腧穴概论 内经论及穴名约160个 。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记载周身经穴名349个,。北宋王惟一对腧穴重新进行了

    6、考定,撰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详载了354个穴名。元代滑伯仁所著十四经发挥载经穴穴名亦为354个,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载经穴名359个,并列举了辨证选穴的范例 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定经穴穴名361个,并延续至今 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定经穴穴名361个,并延续至今 腧穴分类 人体的腧穴大体上可归纳为 十四经穴,十四经穴共有361个,主要部分 奇穴,48个奇穴 阿是穴,阿是穴无一定数目。共三类。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一)近治作用(二)远治作用 (三)特殊作用十二經絡(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首先用手、足将十二经脉分成手六经和足六经;凡属六脏及循

    7、于肢体内侧的经脉为阴经,属六腑及循于肢体外侧的经脉为阳经。根据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阴阳又划分为三阴三阳,三阴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阳为阳明、太阳、少阳。按照上述命名规律,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与六脏相配属的六条阴经(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

    8、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呈现一定规律,具体表述如下:按正立姿势,两臂下垂拇指向前的体位,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分别分成前、中、后三个区线。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三)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里)手阳明大肠经(表)足阳明胃经(表)足太阴脾经(里)手少阴心经(里)手太阳小肠经(表)足太阳膀胱经(表)足少阴肾经

    9、(里)手厥阴心包经(里)手少阳三焦经(表)足少阳胆经(表)足厥阴肝经(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衔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十二经脉循行衔接规律是: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胸。十二经脉

    10、的交接规律是: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六)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v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从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肝经而终,再由肝经复传于肺经,流注不已,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循环传注系统。十二经脉将气血周流全身,使人体不断地得到营养物质而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四海主持全身的气血、津液,其中脑部髓海为元神之府,是神气的本源,脏腑经络活动的主宰;胸部为气海,宗气所聚之处,贯心脉而行呼吸;胃为水谷之海,是营气、卫气的化源之地,即气血化生之源,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起于胞宫,伴足少阴经上行,为十二经之根本,三焦原气之所出,乃人

    11、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称血海。四海理论进一步明确了经气的组成和来源,四海病变,主要分为有余、不足两大类,临床上可据此辨证施治。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寅时 3点到五点(一)经脉循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联系胃及肺系;外行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止于拇指桡侧端;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食指桡侧端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 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注释:胃口:指胃之上口,贲门部。肺系:喉咙,兼指气管。臑:臑音闹,指上臂。少阴

    12、:此处指手少阴心经。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上骨:指桡骨。(一)经脉循行一)经脉循行 1 1、体表路线、体表路线 起于胸起于胸部外上部外上方的方的中府穴中府穴上肢内上肢内侧前缘侧前缘止于拇指桡止于拇指桡侧端的少商穴。侧端的少商穴。腕后腕后1.51.5寸寸食指端食指端交大肠经。交大肠经。2 2、体内联系、体内联系属肺,络大肠。并与胃、属肺,络大肠。并与胃、气管、气管、喉咙联系。喉咙联系。(二)主要症状:(二)主要症状: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痛、外感、经脉所过部位病症常用腧穴(本经共常用腧穴(本经共11穴)穴)1 1中府中府(肺的募穴)(肺的募穴)定位定位:前正中线旁开:前正中线旁开6 6寸,平

    13、第一肋间隙寸,平第一肋间隙处。处。主治主治:咳嗽:咳嗽 气喘气喘 胸痛胸痛 胸部胀胸部胀满满2 2尺泽尺泽(合穴)(合穴)定位定位:肘横纹中,肱: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处。主治主治:咳嗽:咳嗽 气喘气喘 咳血咳血 咽喉肿痛咽喉肿痛 肘臂挛痛肘臂挛痛点刺出血。可灸点刺出血。可灸3孔最(郄穴)定位:腕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穴的连线上。主治:咯血 气喘 咳嗽 咽喉肿痛 失音 肘臂挛痛 5 5太渊太渊(输穴(输穴 原穴原穴 八会穴八会穴脉会)脉会)定位定位:腕掌侧横纹桡侧,: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桡动脉搏动处。主治主治:咳嗽:咳嗽 气喘气喘 咳血咳血 咽喉肿痛咽喉肿痛

    14、 无脉症无脉症 手腕痛无力手腕痛无力 胸痛胸痛刺灸刺灸:避开桡动脉,直刺:避开桡动脉,直刺0.30.30.50.5寸。可灸(不宜寸。可灸(不宜疤痕灸)。疤痕灸)。少商(少商(井穴)井穴)定位定位:拇指桡侧,距:拇指桡侧,距 指甲角指甲角0.10.1寸。寸。主治主治:咽喉肿痛:咽喉肿痛 咳喘咳喘 急救:中风急救:中风 昏迷昏迷 中暑中暑 高热抽搐高热抽搐 癫狂痫癫狂痫手阳明大肠经 经脉循行:、体表路线: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上肢外侧前缘肩颈面颊左右交会于人中穴止于对侧鼻翼旁的迎香穴。(交胃经)、体内联系 属大肠,络肺。并与鼻、下齿有联系主要病候:腹痛肠鸣泄泻便秘 痢疾 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

    15、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常用腧穴:(本经共11穴)1、合谷(原穴)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1、合谷(原穴)主治:头痛 眩晕 面瘫 面肿 齿痛 牙关紧闭 目赤肿痛 鼻渊 鼻衄 咽喉肿痛 耳聋耳鸣 热病多汗无汗 妇科病:闭经滞产 上肢痿痹手指挛痛 腹痛便秘2、手三里 定位:肘横纹下 寸,阳溪与曲 池穴连线上。主治:上肢瘫痪 肘臂痛肩背痛 齿痛颊肿3、曲池(合穴)定位: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3、曲池(合穴)主治:咽喉肿痛 齿痛 目赤痛 面瘫 皮肤病:荨麻疹 全身瘙痒 湿疹等 热病高血压 上肢不遂肘臂疼痛无力 腹痛腹泻4、肩髃 定位定位:肩部三角

    16、肌:肩部三角肌 上,臂外展或向前上,臂外展或向前 平伸时,肩峰前下平伸时,肩峰前下 方凹陷中。方凹陷中。主治主治:肩臂痛:肩臂痛 上肢不遂上肢不遂 瘰疬瘰疬 刺灸刺灸:直刺或向下:直刺或向下 斜刺斜刺0.50.51.51.5寸。寸。可灸可灸5、迎香 定位定位:鼻翼外缘中点:鼻翼外缘中点旁,旁,当鼻唇沟中。当鼻唇沟中。主治主治:鼻疾:鼻塞:鼻疾:鼻塞 鼻衄鼻渊鼻鼻衄鼻渊鼻鼽鼽 面瘫面肿面面瘫面肿面痒痒 面肌面肌瞤瞤动动胆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足足 太太 阴阴 脾脾 经经1 1、体、体 表表 路路 线线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穴)内踝前内踝前小腿内侧小腿内侧中间(内踝上中间(

    17、内踝上8 8寸前)寸前)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8 8寸后)寸后)腹部前正中线旁腹部前正中线旁开开4 4寸寸胸部前正中线旁胸部前正中线旁开开6 6寸寸止于止于腋中线第六腋中线第六肋间肋间(大包穴)。(在腹(大包穴)。(在腹部分出流注心中交于心部分出流注心中交于心经)。经)。2 2、体、体 内内 联联 系系 属脾,络胃。属脾,络胃。并与咽、舌、心联系。并与咽、舌、心联系。主要病候:胃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胃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溏黄疸身重无力 舌根强痛舌根强痛 经脉所过部位病痛经脉所过部位病痛三)常用腧穴三)常用腧穴(本经本经2121穴穴)三阴交三阴交定位:内踝尖上寸,胫骨

    18、定位:内踝尖上寸,胫骨内侧内侧 缘后方。缘后方。主治:腹胀肠鸣泄泻主治:腹胀肠鸣泄泻 月 经 不 调 痛 经 月 经 不 调 痛 经闭经闭经 带下带下 阴挺阴挺 难产难产 不孕不孕 不 育不 育 阳 萎阳 萎 遗 精遗 精遗尿遗尿 小便不利水肿小便不利水肿 下 肢 痿 痹 脚 气 下 肢 痿 痹 脚 气疝气失眠疝气失眠阴陵泉(合穴)阴陵泉(合穴)定位:胫骨内侧髁后定位: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中。下方凹陷中。主治:主治:腹胀腹胀 泄泻泄泻 黄疸水肿小便不黄疸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膝关节利或失禁膝关节痛痛血海血海 定位:髌骨内上缘上定位:髌骨内上缘上 寸,股四头肌内侧寸,股四头肌内侧 头的隆起处。头的隆

    19、起处。主治:月经不调崩漏主治:月经不调崩漏 闭经痛经闭经痛经 皮肤病:瘾疹皮肤病:瘾疹 湿疹湿疹 膝股内侧痛膝股内侧痛大包(脾之大络)大包(脾之大络)定位:腋中线上,定位:腋中线上,当第六肋间隙处。当第六肋间隙处。主治:咳喘主治:咳喘 胸胁痛胸胁痛 全身疼全身疼痛痛 四肢无力四肢无力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经舟骨粗隆下、内踝后侧,沿小腿、腘窝、大腿的内后侧上行,穿过脊柱,属于肾(腧穴通路:还出于前,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2寸,止于锁骨下缘),络膀胱。肾部直行脉向上穿过肝、膈,进入肺中,再沿喉咙上行,止于舌根两旁;肺部支脉,联络于心,流注于胸中 灵

    20、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注释:邪邪通斜。然谷穴名,在舟骨粗隆下方。谷,脉经卷第六作“骨”。“然骨”即指舟骨粗隆。踹脉经卷第六作“腨”。体表路线 起于足底涌泉穴绕内踝后下肢内侧后缘腹正中线旁开寸胸正中线旁开寸止于锁骨下缘的俞府穴(分支从肺中分出交心包经)体内联系 属肾,络膀胱。并与肝、肺、心、喉咙、舌根有联系。主要病候:咳血气喘 舌干咽喉肿痛 水肿大便秘结泄泻 腰痛经脉所过部位病痛常用腧穴:(本经共穴)、涌泉(井

    21、穴)定位:足底、趾趾缝纹端与 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 交点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 主治:急救:小儿惊风癫狂痫 昏厥中暑头痛眩晕失眠咽喉肿痛失 音小便不利便秘足心热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 肝经时辰 丑时,牛 凌晨 1:003:00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 主筋其化在爪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注释:股阴大腿内侧。颃颡同吭嗓。太素卷八注:“喉咙

    22、上孔名颃颡。”此指喉头和鼻咽部。经脉循行 起于足大趾外侧端大敦穴起于足大趾外侧端大敦穴内踝前内踝前小腿内侧脾经前小腿内侧脾经前内踝上寸处交于内踝上寸处交于脾经之后脾经之后股膝内侧正中股膝内侧正中外阴外阴胁胁肋肋止于乳下第六肋间期门穴。止于乳下第六肋间期门穴。从肝贯膈交肺经从肝贯膈交肺经 体内联系:体内联系:属肝,络胆。与胃、肺、咽喉、外属肝,络胆。与胃、肺、咽喉、外阴、目、脑等有联系。阴、目、脑等有联系。主要病候 腰痛胸胁满痛呃逆腰痛胸胁满痛呃逆 遗尿小便不利遗尿小便不利 疝气少腹肿疝气少腹肿常用腧穴:(本经共穴)、大敦(井穴)、大敦(井穴)定位:足大趾外侧距趾定位:足大趾外侧距趾甲角甲角 寸

    23、。寸。主 治:闭 经 崩 漏主 治:闭 经 崩 漏阴挺阴挺癫狂痫癫狂痫 疝气阴肿疝气阴肿 行间(荥穴)太冲(输穴、原穴)定位:足背第一、二趾足背第一、二跖 骨间缝纹端。骨结合部之前 的凹陷中。主治:共 胁肋痛头痛目眩 痛经带下阴肿月经不调 崩漏疝气 性 目赤肿痛面瘫 癫狂痫小儿惊风 个性呕逆下肢 痿痹、瘫痪 4、章门(脾的募穴八会穴脏会)定位: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主治:腹胀泄泻 胁痛痞块期门(肝的募穴)定位:乳头直下,定位: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第六肋间隙。主治:胸胁痛主治:胸胁痛 乳痈乳痈腹胀呕吐腹胀呕吐足太阳膀胱经 申 时 15:0017:00 猴 壬水 多喝水,加强膀胱的利能。膀胱为州都

    24、之官 臀下殷门穴至委中穴这段膀胱经至关重要,此处是查看体内瘀积毒素程度的重要途径,若此处常通,则癌症不生,恶疾难成!经脉循行 起于目内眦旁的睛明穴头沿背腰骶中线旁1.5寸股外侧后部下项 沿背腰骶中线旁寸股外侧后缘膕窝中小腿外侧后缘外踝后止于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穴。(交于肾经)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脾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注释:交巅:当百会穴处与督脉相交会。还

    25、出别下项:原文指经脉从脑后浅出,并从天柱穴分别而下。目前认为足太阳经脉在头顶至后枕部有一外行线。肩膊:指肩胛区。膂:挟脊两旁的肌肉。髀枢:当股骨大转子部,环跳穴所在。京骨:即第五跖骨粗隆。又为穴名。体内联系:属膀胱,络肾。并联络眼、脑、耳部 主要病候:小便不通遗尿 癫狂热病疟疾 目 痛 见 风 流 泪鼻塞多涕 鼻衄 经脉所过部位病痛常用腧穴:(本经共穴)大杼 风门(八会穴骨会)定位:第一胸椎棘突下第二胸椎棘突下 旁开寸 主治:咳嗽气喘 共性头痛项强肩背痛 发热 治与骨有关的病症 祛风要穴,治伤风。(俞穴)肺俞(肺的背俞穴)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寸。主治:咳嗽 气喘咳血 骨蒸潮热盗汗 鼻疾皮肤

    26、病 项背痛 心俞(心的背俞穴):定位: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寸。主治: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癫狂痫咳嗽吐血盗汗 膈俞(八会穴血会):定位: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寸 主治:呕吐呃逆饮食不下血症:吐衄血虚崩漏等 风 疹 咳 喘,潮 热盗汗 背痛肝俞 胆俞(肝的背俞穴)(胆的背俞穴)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寸 主治:共性胁痛口苦黄疸 脊背痛 目赤 夜盲 近视 目眩咳喘肺痨癫狂痫 潮热 吐血鼻衄脾俞 胃俞 (脾的背俞穴)(胃的背俞穴 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寸 主治:共性胃痛呕吐腹胀泄泻 肠鸣痢疾腰背痛 衄血便血崩漏 水肿肌肉萎缩 大肠俞(大肠的背俞穴)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

    27、寸。主治:腹胀肠鸣泄泻便秘 痔疾 腰腿痛 肾俞(肾的背俞穴):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 开寸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不孕不育遗精 阳萎遗尿水肿 小便不利 腰腿痛 耳鸣耳聋委中(合穴 下合穴)定位:膕横纹中央。主治:腰背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遗尿 腹痛吐泻 丹毒承山 飞扬(络穴)定位:委中与昆仑之间 昆仑穴直上寸,伸直小腿时腓肠肌肌 承山外下方寸处。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主治:下肢痿痹脚气痔疾小腿拘急疼痛便秘头痛目眩昆仑 申脉 (经穴)(八脉交会穴通阳跷脉)定位:外踝尖与跟腱外踝下缘凹陷中之间凹陷处。主治:下肢痿痹足跟肿痛踝部肿痛 头痛 项强 鼻衄癫狂痫眩晕 难产 失眠至阴(井穴)定位:足小趾外侧距趾甲角寸

    28、。主治:胎位不正难产 头痛目痛 鼻塞鼻衄足少阳胆经 胆胆 23:001:00 子子 鼠鼠 甲木甲木 适宜休息,睡前多敲适宜休息,睡前多敲胆经胆经 排解积虑的通道排解积虑的通道贮藏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舒解肝的郁结 黄帝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代謝脂肪经脉循行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向上到达额角,向后行至耳后(风池),经颈、肩部后下入缺盆;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后方;外眦部支脉,从外眦部分出,下走大迎,上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由颈部向下会合前脉于缺盆;从缺盆部发出内行支进入胸中,通过横膈,联系肝胆,经胁肋内,下达腹股沟动脉部,再经过外阴毛际

    29、,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从缺盆部发出的外行支,下经腋、侧胸、季胁部与前脉会合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外侧、膝外侧、腓骨前、腓骨下段、外踝前至足背,沿足背下行止于第四趾外侧;足背分支止于足大趾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拙),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

    30、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注释:头角当额结节处。下加颊车指经脉向下经过颊车部位。毛际指耻骨阴毛部。髀厌即髀枢,相当于环跳穴处。髀阳指大腿外侧。外辅骨即腓骨。绝骨腓骨下段低凹处。大指歧骨指第一、二跖骨。三毛指足趾背短毛。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它病症。本经腧穴共44穴 风池:【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等内风为患者;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羞明流泪,耳聋,口眼歪斜等外风为患者;颈项强痛。肩井 【定位】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

    31、遂;难产,乳痈,乳汁不下;瘰疬 带脉 【定位】侧腹,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脐处 【主治】月经不调,闭经,赤白带下;疝气;腰痛,胁痛。日月 胆之募穴 定位: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 主治黄疸,呕吐,吞酸,呃逆等胆府病;胁痛。五枢【定位】侧腹,髂前上棘前0.5寸,约平脐下3寸处 【主治】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少腹痛,腰胯痛。环跳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遍身风疹。阳陵泉 合穴;胆之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主治】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胆腑病;膝肿痛,下肢痿痹、麻木;小儿惊风。风市 【定位】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或垂手直立时,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遍

    32、身瘙痒。足窍阴第四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胸胁痛,足跗肿痛。足足 阳阳 明明 胃胃 经经 胃 辰 7:009:00 龙 戊土 适宜吃早餐 体表路线:起于眶下缘(承泣穴)嘴角沿耳前上行前额角(头维)。下颌角前 由大迎前下行沿颈前外侧入缺盆胸前正中线旁开寸腹正中线旁开寸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足背分出至大趾内侧端交脾经 体内联系:属胃,络脾。并与喉咙、唇、上齿、眼、鼻、耳、乳部有联系。主要病候:胃痛、腹痛、肠鸣、腹胀、水肿呕吐、泄泻、消谷善饥、口渴。齿痛、眼疾、咽痛、鼻疾、面瘫。热病、发狂。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痛。常用腧穴:(本经共穴)常用

    33、腧穴:(本经共穴)天枢(大肠的募穴)天枢(大肠的募穴)定位:脐中旁开定位:脐中旁开2寸。寸。主治主治:绕脐腹痛绕脐腹痛 呕吐呕吐 腹胀肠鸣腹胀肠鸣 便便秘秘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 痛经痛经梁门梁门定位:脐中上定位:脐中上4寸,旁开寸,旁开2寸。寸。主治主治:胃脘痛胃脘痛 呕吐呕吐 食欲不振食欲不振 腹胀腹胀 泄泻泄泻 足三里(合穴、下合穴)足三里(合穴、下合穴)定位:犊鼻下定位:犊鼻下3寸,胫骨前寸,胫骨前嵴外一嵴外一 横指(中指)横指(中指)。主治:胃痛腹痛腹胀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呕吐 便秘便秘 下肢痿痹下肢痿痹瘫痪脚气水肿瘫痪脚气水肿 强壮保健穴虚劳赢瘦强壮保健穴虚劳赢瘦 眩晕眩晕 乳痈乳汁

    34、少乳痈乳汁少解溪(经穴)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主治:下肢痿痹 瘫痪垂足 足踝肿痛 脘腹 胀痛 便秘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 未 13:0015:00 羊 丙土 吸收营养成分的最佳时段,不便运动。经络循行:起于手小指尺侧少泽穴上肢外侧后缘肩颈面颊止于耳前听宫穴。分出至目内眦交膀胱经 体内联系:体内联系:属小肠,络心。并与胃、食管、目、属小肠,络心。并与胃、食管、目、耳有联系耳有联系 主要病候:主要病候:少腹痛腰脊痛引睾 耳聋 目黄 颊肿咽喉肿痛 经脉所过部位的病变常用腧穴:常用腧穴:(本经共穴)(本经共穴)少泽(井穴)少泽(井穴)定位:小指尺侧距指甲角定位:小指尺侧距指甲

    35、角寸。寸。主治:乳汁少乳痈主治:乳汁少乳痈 头痛咽喉肿痛头痛咽喉肿痛 昏迷热病昏迷热病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通督脉)定位: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主治:头项强痛目赤痛耳聋 咽喉肿痛 肘臂挛痛手指麻木腰背痛疟疾癫狂痫 天宗天宗 定位:在肩胛部,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处与第四胸椎相平。主治:肩胛痛主治:肩胛痛 肩臂痛,乳腺肩臂痛,乳腺增生增生手少阳三焦经 健康的总指挥 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主持诸气,有名无形 和胆经是同名和胆经是同名 亥 21:0023:00 三焦 猪 丙火 适宜喝杯温水或者牛奶暖三焦,睡觉之前

    36、顺时针按摩腹部,有利消化吸收.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手背上肢外侧正中肩颈耳后耳前止于眉梢的丝竹空穴目外眦交胆经 体内联系 属上、中、下三焦,络心包。属上、中、下三焦,络心包。并与耳、眼有联系并与耳、眼有联系 主要病候: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 耳聋 耳鸣 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颊肿 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常用腧穴:(本经共穴)关冲(井穴)定位:手第四指尺侧,距指甲角寸。主治:头痛目赤痛咽喉痛 热病昏厥 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桡骨与尺骨之间腕背横纹上寸 主治:耳聋耳鸣 胁肋痛上肢痿痹、瘫痪 热 病 头 痛目赤痛手少阴心经 心经 午 11:0013:00 马 丁火

    37、 适宜吃午餐,餐后应适当午睡,宁心安神。经络循行:起于腋窝的极泉穴上肢内侧后缘止于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小肠经)体内联系:属心,络小肠。并与肺、咽喉、眼有联系。主要病候:心痛咽干口渴目黄 手心发热 经脉所过部位病变 少海(合穴)少海(合穴)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尺 侧端与肱骨内上髁 连线的中点处。主治:手臂挛痛腋胁痛 心痛 瘰疬 神门(输穴原穴)定位: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尺侧端 主治:心悸怔忡心痛心烦 健忘失眠癫狂痫 腕臂痛 胸胁痛舌强不语骨蒸盗汗手厥阴心包经 经脉循行:起于乳头外侧天池穴上肢内侧正中掌中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 从劳宫分出至无名指端交三焦经体内联系:属心包,络上、中、下焦主要病候

    38、:心痛胸闷心悸心烦 癫狂 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常用腧穴:(本经共穴)、曲泽(合穴)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 腱尺侧缘。主治:心痛心悸 胃痛呕吐泄泻肘臂痛热病 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定位:腕横纹上寸,掌 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悸 心痛 心烦 胸闷 癫狂痫 癔病 失眠 眩晕 胃痛呕吐呃逆 肘臂痛胸胁痛 劳宫(荥穴)腕横纹中央,掌长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主治:心悸心痛胸胁痛 癫狂痫 口舌生口臭 掌心热 中冲(井穴)定位:中指尖端的中央。主治:急救:昏迷中暑中风小儿高热抽搐 心痛心烦 舌强肿痛热病督脉中极(前中脐下4寸)妇科病 膀胱病症关元 (下三寸)前阴病气海 (下1.5寸)肠病 强壮作用神阙(脐中央)急救、强壮中脘(上4寸)胃肠病 痰证、失眠下脘(上2寸)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医养生课件-沙龙版.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5537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