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 (解析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0-2019) 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 (解析版).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2019 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 解析版 2010 2019 十年 高考 地理 分类 汇编 专题 02 地球 大气 解析 下载 _真题汇编_高考专区_政治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0- -20192019) 地理地理 专题专题 0202 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大气 (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 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 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 68 题。 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
2、热带雨林地带 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答案】6C 7D 8A 【解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引导中学地理教学要教会学生运用地理 知识和原理,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学的视角和观点看待、分析和解决现 实生活中问题的素养。 今年 3 月 23 日是第五十九个世界气象日, 试题以积云为切入点, “看 云识天气”,身边地理无处不在。 6大气对流过程中,温度较高、受热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温度较低、冷却的地区空气收 缩下沉,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气流上升,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3、 水汽渐渐冷却凝结形成积云;气流下沉,随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冷却凝结,云层 少。因此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云,而下沉地区天空无云(云量极少) ,而上升气流与下 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使积云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团块状,没有 连续分布,A 错、C 对;鱼鳞状、条带状都不是间隔分布的,B、D 错。 7积云由气流上升运动(对流运动)产生,而气流上升运动与下垫面气温相关,近地面气 温越高, 空气越容易受热膨胀上升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 即积云出现的频率越 高;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处于高纬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积云极少出现,A 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亚热带
4、常绿阔叶林地带处于中低纬温带地区,夏季气温高,容易 出现积云,但冬半年低温较低,积云出现频率小,B、C 错;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纬热带地 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积云出现的频率高,故选 D。 8积云云底高度为“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当水汽的凝结高度由下垫面温度决定时,则 下垫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一天中,通 常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下垫面温度较高;日落前后,太阳辐射减弱、 消失,下垫面温度较低,从日落到半夜再到日出前后,因没有太阳辐射(或极微弱)下垫面 温度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下垫面温度才开始慢慢回升。因此
5、一 天中,下垫面温度最低的时间多在日出前后,即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日出前后,故 选 A,B、C、D 错。 【点睛】气温的日变化中,通常最高气温出现在 14:00 左右(下垫面最高气温出现在 13:00 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些学生容易误认为一天中最冷是半夜而误选 D 答案。 最高气温出现在 14 时的原因是: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此时太阳辐射最强,而地面吸收太 阳辐射使温度到达最高需要一段时间,约为 13 时左右,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地面 再将热量传导给大气吸收,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大气温度达到最高在 14 时左右;最低气 温出现在日出前后的原因是:日落后太阳辐射消失,
6、地面以地面辐射的形式不断散失热量, 下面温度不断下降, 虽然大气能以逆辐射的形式返还部分热量, 但总体来说地面和大气的热 量以支出为主,因此地面和大气温度均不断下降,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出现并不断增强,地 面和大气才由支出热量为主转换为吸收热量为主,温度开始回升。 (2019 年北京卷)【影响降水的因素】 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 图 2 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读图,回答第 3 题。 3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位置 C植被覆盖率 D地形条件 【答案】3D 【解析】3太阳辐射主要影响气温,不直接影响降水量,A 不对;从图中看,平顶山南
7、部 和北部的海陆位置差别不大,B 不对;降水多少影响地区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不是影响 降水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C 不对;根据材料,“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 渡地带”该市南部是山地,对海洋水汽抬升明显,降水多,北部为平原,降水少,D 对。故 选 D。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大气环流是主要因素,决 定着降水多少的大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影响着降水的地方性分布规 律。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使降水增多,背风坡气流下沉, 降水较少。 (2019 年北京卷) 【常见天气系统】图 5 为某日 08 时亚洲局部海平
8、面气压分布图。读 图,回答第 7 题。 7图示区域 A地的风向为东南 B地有大雾出现 C地未来有强降水 D地寒暖流交汇 【答案】7C 【解析】7根据地周围的等压线的分布,地的风向为偏北风,A 不对;大雾出现需要 大量的水汽、降温和静风天气,地此时受到大风天气影响,不会有大雾出现,B 不对; 地在未来几日要受到台风影响,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天气,因此未来有强降水, C 对;地为日本暖流流经的地区,D 不对。故选 C。 (2019 年天津卷) 【常见天气系统】读图 1 和图 2,回答 34 题。 3在形成图 1 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 4图 2 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3C 4B 【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天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较强的降水分布。高 压区不能形成锋面,多干燥天气;只有在低压区,或者低压的低压槽部位才能形成锋面,形 成阴雨区。相对应的区域中心应该是低压分布,结合选项只有丙符合题意。甲处长江中下游 附近此时是受高压控制,晴天无降水,A 错;乙处长江中游处于高压脊控制,也无降水,B 错;丁此时的高压中心在海洋上,虽然东北地区有低压气旋分布,存在降水可能,但是长江 中下游处于高压脊控制,无降水,D 错。故选 C。 4北半球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
10、月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 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符合上述的气压场只有乙。故选 B。 (2019 年江苏卷) 【常见天气系统】图 3 为“某月 19 日 18 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 布图”。读图回答 78 题。 7该月最可能是 A3 月 B6 月 C8 月 D10 月 8此时,澳大利亚 A地天高云淡 B地干热风大 C地南风暴雨 D地北风酷热 【答案】7A 8A 【解析】 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以及等压线的应用。 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 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7该题可以根据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风向来判断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七月份吹东南风,而 一
11、月份吹西北风。 根据图中等压线及其分布规律, 可知澳大利亚西北部陆地上出现低压中心 而海洋上为高压,因此此时吹西北风,应当是南半球的夏季。因此,该月份最有可能为三月 份。正确答案选 A ,B C D 错误。该题也可以利用澳大利亚西南部的风向进行判断,澳大利 亚西南部吹偏南风,也是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不同地区风向不同,可以选取不同位置进行 判断。 8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第一题可知,此时为澳大利亚夏 季,因此天高云淡,气候比较干燥,为澳大利亚内陆沙漠地区气候干热,受到副热带高气 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多无风天气,B 错误。根据等压线数值变化规律,地区近 海为低压,因
12、此该地主要刮南风,并且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响海洋,不可能有暴雨,水气较 少。地陆地为低压,因此刮北风,为迎岸风,气候比较凉爽,正确答案选 A ,B C D 错误。 【点睛】澳大利亚西南部吹偏南风,澳大利亚西北部吹西北风,都是南半球夏季。 (2019 年江苏卷)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19 年 1 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 奇观,图 9 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 10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1920 题。 19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20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 10 中 A增大 B增大 C减小 D减小 【答案】19AD 20BC
13、 【解析】 考查大气热力作用以及热力环流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 19 云层的本质是小水滴, 云层是水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蒸发形成水蒸汽并达到过饱和的状 态,又吸附了空气中的的凝结核而产生的。因此,三峡库区云海的形成过程是库区表层的水 分受热膨胀上升,盛行上升气流,形成水蒸气,吸附凝结核在高空形成了云海,而库区周围 地方则盛行下沉气流。因此正确答案选 A D ,B C 错误。注意水的区域对应云海,盛行上升 气流。 20云层会阻挡太阳光,云层多时对太阳的反射增强,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因此 减小增大, 地面受到的太阳辐射减弱, 增温减弱, 因此地面辐射减弱, 减
14、少。 云层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增大。正确答案选 B C, A D 错误。 【点睛】该题的热力环流是库区表层水分为热源,而周围地区为冷源,关键在于云海的形成 要弄明白对应的是上升气流。 36 (2019 年新课标全国卷节选) 【区域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 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 年“引 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 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
15、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8 分) 【答案】 (2)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 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 ,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 (降水少) 。 【解析】 (2)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本为温暖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山高谷深,深 谷的两侧为高山,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海洋暖湿气流,当暖湿气流翻越高山后,气流下沉,在 下沉过程中随着海拔的下降, 气温不断上升, 同时气流下沉升温造成水汽难以冷却成云致雨, 下沉气流成为干热风,使谷地气候变得又干又热;再加上谷地地形封闭,热量
16、难以扩散,导 致谷内气温更高。 【点睛】 学生应理解焚风效应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并能在解题时灵活应用。 焚风效应是指 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 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 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使该地 气候变得十分干热。 (2018新课标卷)小明同学 7 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 路信息如图 3 所示。据此完成 911 题。 9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A车流量大 B平均坡度大 C雾霾天
17、多 D两侧村庄多 10 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 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 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 出发,左侧靠窗 B8:00 出发,右侧靠窗 C10:00 出发,左侧靠窗 D12:00 出发,右侧靠窗 1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 7 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答案】9.B 10.B 11.A 【解析】 10.据题干知为 7 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除极昼极夜区外各地均东北日出西北方 日落,四个选项均为上午时段,太阳从东侧照射,且客车向南行驶,题干要求为免受阳光长 时间照射且能欣
18、赏窗外风景,因此应右侧靠窗,AC 排除;据图可知,从重庆到遵义里程 240 千米,时速 80 的话,也需要 3 个小时,若 12:00 出发则下午时段太阳会照射到,B 正确 D 错误。故选 B。 11.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重庆地处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不易 散热,毕节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因此气温较低。故选 A。 【点睛】第 1 题考查了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重庆为“山城”,毕节、遵义属于贵州省,云 贵高原“地无三尺平”,所以限速的是地形。第 2 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但是需要 结合图例进行分析, 也属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地理问题解决实际问 题
19、的能力。首先是要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即 7 月份图示区域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结 合客车向南行驶, 要向欣赏风景, 需靠右侧坐; 其次要结合图例信息, 从重庆到遵义 240km, 限速是 80,即最少需要 3 小时,从遵义到毕节 205km,限速 100,即最少需要 2.05 小时, 即全程最少需要 5.05 个小时,即只有 8 点出发,才能避免长时间的太阳照射。第 3 题考查 的还是区域认知能力,即对区域地形的认知,不难。 (2018新课标卷)恩克斯堡岛(图 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 之地。2017 年 2 月 7 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
20、察站 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 68 题。 7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 方向 8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 活动影响少 【答案】7.D 8.B 8.根据材料所述,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和冰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场所,这些地理事物 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 所以, 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 故 B 项正确。 南极地区, 气候严寒,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种类较少,A 项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 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
21、动影响小和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斯克堡岛的独特优势,C、D 项 错误。 (2018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 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资料,回答 56 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图 4)及产生的影响。 5对图 4 所示地区 19362015 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6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 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22、 【答案】5.D 6.D 【解析】 6.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上升发生改变。 故不作为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 时的参考依据,其他选项都是与水面上升幅度或陆地直接相关的信息,是必须参考的数据。 选 D。 【点睛】 全球变暖会引发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降水量发生变化,部分地区出 现水资源短缺;出现“粮荒”;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物种多 样性受损,生态系统破坏;极端天气频繁等。 (2018北京卷)图 4 为北半球某日 02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 答第 6、7 题。 6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
23、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7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 【答案】6.B 7.A 【解析】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大气活动中心。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 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等压线越稀疏的地方,风速越小。夏季亚欧 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 留申低压。根据大气活动中心可判断季节。 (2018江苏卷)公元 399 年412 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 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 1 为“法显求法路
24、线示意 图”。读图回答 12 题。 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 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 月5 月 B5 月9 月 C9 月12 月 D11 月次年 3 月 【答案】1.C 2.B 【解析】 2.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 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 从耶婆提返回中国, 一路向东北前行, 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 可以顺风而行, 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 即 5 9 月这段时间,故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 (2018江苏卷)图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