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GMP)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53506
  • 上传时间:2023-02-15
  • 格式:PPT
  • 页数:53
  • 大小:558.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GMP)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生产 质量管理 规范 医疗器械 GMP 课件
    资源描述:

    1、1.认识GMP的重要性 2介绍什么是GMP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内容3GMP与ISO13485:2003的比较 4思考:企业应如何应对?19991999年年8 8月月1 1日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1998年修订年修订)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9 9号局长令发布施行,并要求号局长令发布施行,并要求各制药企业必须在各制药企业必须在20042004年年6 6月月3030日以前完成认证,达不日以前完成认证,达不到到GMPGMP要求的制药企业将要求的制药企业将“出局出局”。20092009年年1212月月16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日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管理办法(试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管理办法(试行)。并于并于20112011年年1 1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医疗器械强制进行这标志着我国医疗器械强制进行GMPGMP认证的时代认证的时代 已经来临!已经来临!相比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中国在GMP方面的起步较晚 美国于1978年施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96年对质量管理体系单独立法,公布了医疗器械质量体系法规(QSR),并作为强制执行的要求。日本从1999年将医疗器械GMP确定为核发

    3、许可证的必要条件。欧盟也明确规定质量体系要求,并将其作为产品上市前控制手段之一“在新医改的语境下,强化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民众用械安全的根本,国家局这次出台的两个法规对我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既是鼓舞也是鞭策。”“提升医疗器械生产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是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立足于本土,积极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推行规范,逐步提高准入门槛,淘汰一批散、乱、差的企业,才能促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健康发展”“实施医疗器械GMP将会给生产企业带来更复杂的生产过程,这就意味这生产企业要加大投入。”“即将推出的2010年版将更注重对企业产品上市后的持续、动态监管,更强调

    4、管理、人员等“软件”控制。预计新规范的实施将使全国至少500家经营乏力的中小企业关停,对一些企业有很大的影响。”GMP是英文是英文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一一词的缩写词的缩写,意为,意为“良好制造规范良好制造规范”,最早在医,最早在医药行业实施;药行业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简称“医疗器械医疗器械GMP”;GMP是一套强制性标准,是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是一套强制性标准,是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基本准则;GMP 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督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督检查的法定依据检查的法定依据。统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和

    5、日常监督的检查标准,强化医疗器生产质量管理 严格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控制,降低与医疗器械有关的风险,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 防污染、防混淆、防人为差错 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有案可查 建立健全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医疗器械生产全面、持续、协调地发展 1.以以 YY/T0287-2003:ISO13485:2003医疗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械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用于法规的要求应作为制定应作为制定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基本的基本内容和基础性的指导文件;内容和基础性的指导文件;2.融入我国医疗器械监管法规;融入我国医疗器械监管法规;3.体现医疗器械产

    6、品风险管理要求;体现医疗器械产品风险管理要求;4.体现医疗器械临床调查要求。体现医疗器械临床调查要求。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所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都将面临规范的检验,有人称之为“生死线”。如何顺利通过“生死线”将是2010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关注的重点。在这剩下不到在这剩下不到 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该些什么呢?我们该些什么呢?认真研读规范,了解规范内容,明确规范要求。这已成为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只有明确了规范要求,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善,尽快达标。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三章资源管理 第四章文件和记录 第五章设计和开发 第六章采购 第七章生产管理 第八章 监视和测量

    7、第九章 销售和服务 第十章 不合格品控制 第十一章 顾客投诉和不良事件监测 第十二章 分析和改进 第十三章 附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规定,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是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准则,适用于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第三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企业应当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 第四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规定各机构的职责、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

    8、能。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第五条生产企业负责人应当具有并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制定生产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二)组织策划并确定产品实现过程,确保满足顾客要求;(三)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四)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并保持记录;(五)指定专人和部门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确保相应法律法规在生产企业内部贯彻执行。第六条生产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和顾客要求的意识。第七条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规,具

    9、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第八条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第九条生产企业应当具备并维护产品生产所需的生产场地、生产设备、监视和测量装置、仓储场地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作环境。生产环境应当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第十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的文件应当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本规范要求编制的程序文件、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以及法规要求的其他文件。质量手册应当对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和规定。第十一条生产企业应当编制和保持所生产医疗器械

    10、的技术文档。包括产品规范、生产过程规范、检验和试验规范、安装和服务规范等。第十二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文件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以下的文件控制要求:(一)文件发布前应当经过评审和批准,以确保文件的适宜性和充分性,并满足本规范的要求;(二)文件更新或修改时,应当按照规定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批准,并能识别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确保在工作现场可获得适用版本的文件;(三)生产企业应当确保有关医疗器械法规和其他外来文件得到识别与控制;(四)生产企业应当对保留的作废文件进行标识,防止不正确使用。第十三条生产企业应当保存作废的技术文档,并确定其保存期限,以满足产品维修和产品质量责任追溯的需要。第十四条生产企业应当

    11、建立记录管理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处置的要求。记录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记录清晰、完整、易于识别和检索,并防止破损和丢失;(二)生产企业保存记录的期限至少相当于生产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的寿命期,但从生产企业放行产品的日期起不少于2年,或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可追溯。第十五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设计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实施策划和控制。第十六条生产企业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应当确定设计和开发的阶段及对各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等活动,应当识别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和接口,明确职责和分工。第十七条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包括预期

    12、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法规要求、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和其他要求。对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进行评审并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第十八条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满足输入要求,提供采购、生产和服务的依据、产品特性和接收准则。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第十九条生产企业应当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开展设计和开发到生产的转换活动,以使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在成为最终产品规范前得以验证,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适用于生产。第二十条生产企业应当在设计和开发的适宜阶段安排评审,保持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第二十一条生产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并保持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

    13、记录。第二十二条生产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以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适用要求或预期用途的要求,并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确认可采用临床评价或性能评价。进行临床试验时应当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法规的要求。第二十三条生产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识别并保持记录。必要时,应当对设计和开发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当选用的材料、零件或产品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有效性时,应当评价因改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必要时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同时应当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第二十四条生产企业应当在包括设计和开发在内的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制定风险管理的要求并形成文

    14、件,保持相关记录。第二十五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采购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以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当采购产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时,采购产品的要求不得低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第二十六条生产企业应当根据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和最终产品的影响,确定对供方和采购的产品实行控制的方式和程度。当产品委托生产时,委托方和受托方应当满足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有关法规的要求。生产企业应当对供方满足其采购要求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制定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生产企业应当保持评价结果和评价过程的记录。第二十七条采购信息应当清楚地表述采购产品的要求,包括采购

    15、产品类别、验收准则、规格型号、规范、图样,必要时包括过程要求、人员资格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内容。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可追溯性要求的范围和程度,保持相关的采购信息。第二十八条生产企业应当对采购的产品进行检验或验证,以确保其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并保持记录。第二十九条生产企业应当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实施所有生产过程。第三十条生产企业应当编制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并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第三十一条生产企业应当使用适宜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监视和测量装置,并确保其得到控制。第三十二条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清洁处理或者从产品上去除处理物时,生产企业应当将对产品进行清洁的要求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对无菌医

    16、疗器械应当进行污染的控制,并对灭菌过程进行控制。第三十三条如果生产过程的结果不能或不易被后续的检验和试验加以验证,应当对该过程进行确认。应当保持确认活动和结果的记录。生产企业应当鉴定过程确认人员的资格。如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则应当编制确认的程序文件,确保在软件的初次应用以及软件的任何更改应用前予以确认并保持记录。第三十四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和保持每批产品的生产记录。生产记录应当满足医疗器械可追溯性要求,并标明生产数量和入库数量。第三十五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产品标识的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明确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以适宜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以便识别,防止混用和错用。

    17、第三十六条生产企业应当标识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以确保在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中,只有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合格的产品才能被放行。第三十七条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灭菌过程确认程序并形成文件。灭菌过程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在初次实施前进行确认,必要时再确认,并保持灭菌过程确认记录。第三十八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可追溯性的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医疗器械可追溯性的范围、程度、唯一性标识和所要求的记录。生产植入性医疗器械,在规定可追溯性要求时,应当包括可能导致医疗器械不满足其规定要求的所有零件、部件和工作环境条件的记录。同时生产企业应当要求代理商或经销商保持医疗器械的分销记录以便追溯,需要时,可获得此记录。第三十

    18、九条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包装和标识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的相应法规及标准要求。第四十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产品防护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产品防护的要求,防护应当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对有存放期限或特殊贮存条件要求的医疗器械和材料应当按照规定条件贮存,并保存相关记录。第四十一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确定所需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配置相应的装置,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符合下列规定的要求:(一)应当定期对测量装置进行校准或检定和予以标识,并保存记录;(二)应当规定在搬运、维护、贮存期间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防护要求,防止检验结果失

    19、准;(三)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不符合要求时,应当对以往监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并且应当对装置和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保存装置的校准和产品验证结果的记录;(四)对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在初次使用前应当确认其满足预期要求的能力,必要时再确认。第四十二条生产企业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应当对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验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第四十三条生产企业完成产品实现所规定的全部过程后,才能对产品进行放行。生产企业应当对产品放行的程序、条件和放行的批准作出规定,应当保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并记录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放行的产品应当附有合格证明。第四十四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反馈程

    20、序并形成文件,对是否已满足顾客要求的信息进行监视,并确定获得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第四十五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参加人员、方法、记录要求、纠正措施有效性的评定,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并有效实施。第四十六条生产企业应当对与产品有关要求进行评审并保持记录,对确定的产品要求作出规定并形成文件,如合同、标书、订单或产品信息等,以确保生产企业有能力满足这些要求。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应当重新评审并保持评审记录,修改相关文件并通知相关人员。第四十七条如本条款适用,生产企业应当确定医疗器械安装要求和安装验证的接收准则并形成文件。当医疗

    21、器械安装活动由生产企业或其授权代理以外的人员完成时,生产企业应当提供安装和验证要求的文件,并对安装和验证活动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生产企业应当保持由其或其授权代理完成的安装和验证记录。第四十八条生产企业在有服务要求的情况下,应当规定服务活动及其验证的要求,并保持所实施服务活动的记录。第四十九条生产企业选择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相关法规要求。第五十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保持销售记录,根据销售记录应当能够追查到每批产品的售出情况。第五十一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第五十二条生产企业应当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评审,

    22、根据评审结果,对不合格品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法。第五十三条在产品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生产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五十四条若产品需要返工,应当编制返工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及不合格品返工后的重新检验和重新评价等内容,并应当经过批准。在批准返工文件前应当确定返工对产品的不利影响。第五十五条生产企业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接收、调查、评价和处理顾客投诉,并保持记录。第五十六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忠告性通知发布和实施程序并形成文件,保持发布和实施的记录。第五十七条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的要求建立不良事件监测程序并形成文件,明确不良事件管理人员职责,规定不良事件收集方法、报

    23、告原则、上报程序和时限。第五十八条生产企业应当保持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的记录,并建立相关档案。第五十九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数据分析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收集与产品质量、不良事件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包括反馈、产品质量、市场信息及供方情况。第六十条生产企业应当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包括应用统计技术等,进行数据分析,以确定产品的符合性、顾客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保持数据分析结果的记录。第六十一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纠正措施程序并形成文件,以确定并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采取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的措施,并评审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第六十二条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生产

    24、企业应当采取召回等措施,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第六十三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预防措施程序并形成文件,以确定并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并评审所采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第六十四条生产企业若对顾客投诉没有采取纠正和(或)预防措施,应当经过批准并记录理由。第六十五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不同类别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特殊要求,将分别制定不同类别产品的实施细则。第六十六条生产企业可根据所生产医疗器械的特点,确定不适用的条款,并说明不适用的合理性。第六十七条本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是:顾客投诉:任何以书面、口头、电讯的形式宣称,已经投放市场的医疗器械在其特性、质量、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及性能等

    25、方面存在不足的行为。忠告性通知:在医疗器械交付后,由生产企业发布的通知,旨在以下方面给出补充信息和/或建议采取的措施:医疗器械的使用;医疗器械的改动;医疗器械返回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的销毁。标记:书写、印刷或图示物。标帖在医疗器械上或其包装箱或包装物上;随附于医疗器械;有关医疗器械的标识、技术说明和使用说明的资料,但不包括货运文件。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监视:确定过程符合性的一组操作,是持续的过程,指观察、监督、使对象处于控制之下。可以包括定期测量或检测。测量: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设计和开发输入:是指产

    26、品在设计和开发开始阶段,将与产品要求有关的预期用途、功能、性能要求、安全要求、法律法规要求、风险管理和相关信息等,充分、适宜、完整地形成文件的过程。设计和开发输出:是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结果,指将产品要求转化为产品安全和性能所必需的产品特性或规范,包括样机、样品、文件、图样、配方、制造、服务和接受准则等。设计和开发输出应能验证并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关键工序:指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工序。如:通过加工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的工序等。特殊过程:指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难以通过其后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在本附则中未列出的术语与GB/T19001族标准中术语通用。第六

    27、十八条本规范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第六十九条本规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规范在整体结构和内容上与YY/T 0287-2003相近,我们不妨将规范与ISO13485:2003作一个比较 实施医疗器械GMP是政府的行为,是强制性的;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自愿的第三方认证 1、GMP突出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要求,融突出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要求,融入大量医疗器械监管法规(将入大量医疗器械监管法规(将YY/T 0287-2003涉涉及的法规要求明确化)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的法规要求明确化)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在编写语言上采用法规语言和格式编写、在编写语言上

    28、采用法规语言和格式编写 3、在实施细则中又据各类产品制定了更详细具、在实施细则中又据各类产品制定了更详细具体的要求,对总则进一步细化体的要求,对总则进一步细化举例:1、采购过程的要求,在规范第二十六条除了提出、采购过程的要求,在规范第二十六条除了提出YY/T 0287中中“7.4.1采购过程采购过程”的要求外,还增加了对委托生产的的要求外,还增加了对委托生产的法规要求,要求符合法规要求,要求符合12号令号令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规定。2、在设计开发确认方面,规范第二十二条增加了进行临床、在设计开发确认方面,规范第二十二条增加了进行临床试验应符合试验应

    29、符合5号令号令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的要求。的要求。3、设计开发更改,规范第二十三条增加了、设计开发更改,规范第二十三条增加了“当选用的材料、当选用的材料、零件或产品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到产品安全、有效性时,零件或产品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到产品安全、有效性时,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4、规范第三十九条,增加了应符合、规范第三十九条,增加了应符合10号令号令医疗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5、规范第四十九条,为是结合我国法规增加的条、规范第四十九条,为是结合我国法规增加的条款,选择经营企业应符合相关法规款,选择经营企

    30、业应符合相关法规15号令号令医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要求。6、规范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体现、规范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体现YY/T0287的的“8.2.1反馈反馈”中的内容,并融入我国医疗器械中的内容,并融入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法规。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法规。7、在管理方面,规范对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在管理方面,规范对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生产操作和检验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门负责人及生产操作和检验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具有相应专业知识、有实践管理经验等。求,如具有相应专业知识、有实践管理经验等。8、规范中提出了对

    31、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室环境要求规范中提出了对无菌医疗器械洁净室环境要求及监测应符合及监测应符合YY 0033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规范等标准要求。等标准要求。9、对风险管理,在检查指南中提出按照、对风险管理,在检查指南中提出按照YY/T0316 医疗器械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的要求。的要求。10、对于来源于动物的原辅材料病毒去除的控制融、对于来源于动物的原辅材料病毒去除的控制融入了标准入了标准ISO 22442医疗器械生产用动物组织医疗器械生产用动物组织及其衍生物及其衍生物要求。要求。11、对所用的初包装材料控制融入了标、对所用的初包装材料

    32、控制融入了标GB/T1963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的要求。的要求。12、对无菌加工的医疗器械提出了生产过程中应执、对无菌加工的医疗器械提出了生产过程中应执行行YY/T0567医疗产品的无菌加工医疗产品的无菌加工13、对外科植入物取出分析的要求,要求参考、对外科植入物取出分析的要求,要求参考ISO12891外科植入物取出和分析外科植入物取出和分析。14、对无菌医疗器械灭菌过程或无菌加工过程的确、对无菌医疗器械灭菌过程或无菌加工过程的确认应符合标准认应符合标准GB18278GB18280(湿热、环氧(湿热、环氧乙烷、辐射)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乙烷、辐射)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

    33、要求15、对、对YY/T 0287中中“8.1总则总则”是对第八章总体要是对第八章总体要求,而非具体要求,在规范中未体现。求,而非具体要求,在规范中未体现。16、对、对YY/T 0287中中“8.3不合格品控制不合格品控制”中让步放中让步放行内容,在规范中未涉及,因与现行法规相违。行内容,在规范中未涉及,因与现行法规相违。该规范强调的是生产企业应当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围绕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企业应关注的重点至少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文件记录和控制 二、设计和开发控制。三、采购控制。四、生产过程的控制。五、监视和测量的控制。六、不合格品的控制。七、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的建立。综观规范内

    34、容,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就是文件记录文件记录及生产过程的控生产过程的控制制。一、规范对关系到产品质量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责任等每一个环节都做出了强制性规定。从研制生产到产品销售,服务,规范都要求建立健全相关文件资料,并做到相互印证,有据可查。因此,如何保证通过真实性、准确性、整体性的文件记录,通过规范并坚持按规范运作,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然面对的一个难关。填写和保存记录表单为了能够提供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二、企业相关人员应尽快熟悉掌握规范规定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并迅速结合生产实践进行补充和完善。质量体系主要执行人员质量体系主要执行人员 管理者代表、工程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采购经理

    35、、仓库经理、售后经理、文控。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质量风险的严格控制和追溯,在规范的每一章中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通过规范并按照规范运行的企业,任何时候都要对自身可能存在或业已产生的产品质量风险做到有据可查,并对此做出相应评估及承担应负的责任。因此,如何进一步强化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降低各类风险,也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面对的难关之一。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组织自查,符合要求后,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的申请。现场检查时间一般为23天。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管理办法(试行)将在下一次培训中再做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GMP)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5350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