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导体的发热计算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电器导体的发热计算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器 导体 发热 计算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电器导体的发热电器导体的发热 1.何为何为电器发热的允许温升电器发热的允许温升?2.电器发热的允许温升电器发热的允许温升和稳定温升在概念上是否相同和稳定温升在概念上是否相同?3.电器的温升与哪些因素有关?在何种条件下,电器电器的温升与哪些因素有关?在何种条件下,电器将达到其稳态温升?将达到其稳态温升?4.举例说明可能引起电器发热的主要热源。举例说明可能引起电器发热的主要热源。5.集肤效应与邻近效应的实质是什么集肤效应与邻近效应的实质是什么?交流电阻为什交流电阻为什么比直流电阻要大么比直流电阻要大?6.在中高频应用领域中,如果电流较大,通常采用多在中高频应用领域中,如果电流较大,通常采用多股导线
2、,而不是单股同截面导线。请解释其原因。股导线,而不是单股同截面导线。请解释其原因。7.扁平扁平的母线和同样截面的圆导线,哪种载流量大?的母线和同样截面的圆导线,哪种载流量大?为什么?为什么?思考题思考题 电器的允许温升电器的允许温升 1234电器表面的温升计算公式电器表面的温升计算公式电器中的热源电器中的热源电器中的热传递形式电器中的热传递形式第一章第一章 电器导体的发热计算电器导体的发热计算765 各种工作制形式下的电器热计算各种工作制形式下的电器热计算电器典型部件稳定温升的分布电器典型部件稳定温升的分布短路电流下的电器热计算和热稳定性短路电流下的电器热计算和热稳定性基基 本本 内内 容容1
3、-1 电器的允许温升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三种损耗及其影响一、三种损耗及其影响 二、电器各部件的极限允许温升二、电器各部件的极限允许温升 三、电器极限允许温升三、电器极限允许温升 四、我国标准规定的电气绝缘材料的极限温升四、我国标准规定的电气绝缘材料的极限温升1 1、三种损耗:、三种损耗:导体(铜)的导体(铜)的阻抗损耗阻抗损耗交变电磁场在导磁体(铁)中产生的交变电磁场在导磁体(铁)中产生的磁滞与涡流损耗磁滞与涡流损耗绝缘材料的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介质损耗。1-1 电器的允许温升 一、三种损耗及其影响一、三种损耗及其影响 加热电器加热电器散失到周围介质中散失到周围介质中损耗损耗2、电器发热的
4、危害电器发热的危害 电器的各种损耗电器的各种损耗 电器的零部件温度升高电器的零部件温度升高 电器中的金属材料和绝缘材料的温度超过一定极电器中的金属材料和绝缘材料的温度超过一定极限值时,其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将明显降低。限值时,其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将明显降低。电器的性能指标降低;电器的性能指标降低;电器的使用寿命降低;电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严重时,烧毁电器。严重时,烧毁电器。电器的零部件材料老化;电器的零部件材料老化;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当金属材料的温度当金属材料的温度高达一定数值以后,其机械强度高达一定数值以后,其机械强度会会显著降低。显著降低。软化点:机械强度开始显著下降时的温度称为材料的软化点
5、。软化点不仅与材料种类有关,还是加热时间的函数,加热时间越短,材料到达软化点的温度越高。以铜为例:长期发热时的软化温度为100200;短时发热时的软化温度为300 C/001002003004005006001000608010012040金属材料机械强度与温度的关系金属材料机械强度与温度的关系长期加热长期加热短时加热短时加热不同金属材料的机械特性不同金属材料的机械特性随温度随温度变化不尽相同。变化不尽相同。C/0O1002003004005006001000608010012040图图2-1 2-1 金属材料机械强度与温度的关系金属材料机械强度与温度的关系硬拉铝硬拉铝青铜青铜钢钢电解铜电解铜
6、铜铜 2)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的绝缘特性(例如击穿电压绝缘材料的绝缘特性(例如击穿电压、材料老化等)易受温材料老化等)易受温度影响,当绝缘材料的温度超过一定极限后,其击穿电压明显度影响,当绝缘材料的温度超过一定极限后,其击穿电压明显下降。因此,绝缘材料的极限允许温度将取决于绝缘材料的老下降。因此,绝缘材料的极限允许温度将取决于绝缘材料的老化和击穿特性。化和击穿特性。1000jjUUC/0图图1-2 1-2 瓷的击穿电压与温度的关系瓷的击穿电压与温度的关系O204060 80 100120 140 1602550751001253)3)触头材料触头材料除考虑机械强度外,还要考虑氧化和其他问题
7、除考虑机械强度外,还要考虑氧化和其他问题 -电接触。电接触。HOMEHOME3 3、结论:、结论:发热计算研究意义重大:发热计算的目的是研究各种工作发热计算研究意义重大:发热计算的目的是研究各种工作状态的发热,保证这些部分最高温度不超过规定的极限允状态的发热,保证这些部分最高温度不超过规定的极限允许温度,以保证电器工作的可靠性。许温度,以保证电器工作的可靠性。另外发热计算在电气设计中对于另外发热计算在电气设计中对于缩小体积、减轻重量、节缩小体积、减轻重量、节约原材料、延长使用寿命约原材料、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意义重大。等方面意义重大。1-1 电器的允许温升 一、三种损耗及其影响一、三种损耗及其影
8、响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1-1 电器的允许温升 铜的自然属性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自然界中的铜分为自然铜、氧化铜矿和硫化铜矿。自然铜及氧化铜的储量少,现在世界上80%以上
9、的铜是从硫化铜矿精炼出来的,这种矿石含铜量极低,一般在2-3%左右。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比重8.92,熔点1083Co。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其热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易熔接,且抗蚀性、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形成的合金主要分成三类:黄铜是铜锌合金,青铜是铜锡合金,白铜是铜钴镍合金。电动机铜线改铝线时,电机功率会降低,因为相同线径的铝线比铜线载流密度小,用大些的铝线嵌不下线。0.79平方铜线的电流密度等于1平方铝线的电流密度。铝具有特殊的化学、
10、物理特性,是当今最常用的工业金属之一,不仅重量轻,质地坚,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耐热性和耐核辐射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在金属品种中,仅次于钢铁,为第二大类金属。二、电器温升和极限允许温升:二、电器温升和极限允许温升:1 1、“电器温升电器温升”的定义:的定义:电器温升电器温升=电器本身温度电器本身温度-周围环境温度周围环境温度2 2、“电器各部件极限允许温升电器各部件极限允许温升”的定义:的定义:电器极限允许温升电器极限允许温升=电器极限允许温度电器极限允许温度-周围环境温度周围环境温度 我
11、国标准规定周围空气的温度范围为我国标准规定周围空气的温度范围为40401-1 电器的允许温升 粒于运动速度高,形成旋涡式的紊乱运动。I:流过钢导体的电流,0085(5-25)1-2 电器的热源何为电器发热的允许温升?强迫对流是在外界因素强迫作用下形成的,例如用气流或液流进行强吹和强冷,这在某些强电流电器或高频电器中采用。(1)电流同向:相邻侧感应的反电势大些,故电流密度小些;3、单位体积流体介质由对流而散失的功率:电器的使用寿命降低;1-3 电器的热传递形式4、温升计算:温度决定电器各部件工作性能,但是考核电器质量时以温升作为指标。1-3 电器的热传递形式自然对流:流体质点因温度升高而上升形成
12、的对流;固定接触连接部分的发热不应超过其它部分载流导体的发热1、电器中裸导体的极限允许温升应小于材料软化点电器的允许温升4、绝对黑体、绝对白体与灰色体:集肤效应的大小用电磁波在导体中的渗入深度b表示0085(5-25)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3 3、电器极限允许温升制定依据:、电器极限允许温升制定依据:保证电器的绝缘不致因温度过高而损坏不致因温度过高使工作寿命过分降低导体和结构部分不致因温度过高而降低其力学性能,还要保证点接触性能可靠1-1 电器的允许温升 铅酸是采用酸的水溶液做电解液,低温导电性能影响很大,电极反应变慢。锂电池是有机电解液,它的容量在25度左右发挥的更好,温度超过35度,容量开
13、始下降,低于15度,容量也下降较大,但比铅酸的好多了,温度回到室温,容量又会恢复。环境温度对电动车电池容量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实测的电池容量与25时的容量是不一致的,温度越低,电池的放电容量越小,反之越大。为了规范判别,应该把任意环境温度下的电池容量折算为25时的容量,计算公式为:Ce=Cr/1+K(t-25)式中:Ce为25下电池的放电容量 Cr为非标准温度下的放电容量 t为实际环境温度 K为温度系数,2小时率放电为0.0085/1-1 电器的允许温升 举例说明:放电时的环境温度为5,电池的放电时间为60分钟。那么Cr只有5Ah,折算成25的容量为:Ce5/1+0.0085(5-25
14、)5/1+0.0085(-20)5/1+(-0.17)5/0.83 6.02Ah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温度降低20,2小时率放电电池容量减少约1Ah。大家可以知道温度对电池容量的影响。现在的电池,大多是化学电池!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电池液的化学性质才是活泼的!此时电量充足、漏电小。低于零下,大部分化学物质会部分结晶,造成电量大幅下降!而高于55度,电池负阳极物质间漏电加剧!也会造成电量下降!1-1 电器的允许温升 三、电器极限允许温升三、电器极限允许温升 (按相关国家温升试验标准进行测量):(按相关国家温升试验标准进行测量):1 1、电器中、电器中裸导体裸导体的极限允许温升应小于材料软化点的极
15、限允许温升应小于材料软化点 (机械性能显著下降即软化)。(机械性能显著下降即软化)。2 2、对绝缘材料和外包绝缘对绝缘材料和外包绝缘的导体:其极限允许温升的的导体:其极限允许温升的 大小由绝缘材料的老化和击穿特性决定。大小由绝缘材料的老化和击穿特性决定。3 3、对于、对于触头材料触头材料,除考虑机械强度外,还要考虑氧化,除考虑机械强度外,还要考虑氧化和其他问题(详见第和其他问题(详见第6 6章电接触理论)章电接触理论)1-1 电器的允许温升 4、温升计算:温度决定电器各部件工作性能,但是考核电器质量、温升计算:温度决定电器各部件工作性能,但是考核电器质量时以温升作为指标。而电器运行场所的环境温
16、度因地而异,故只时以温升作为指标。而电器运行场所的环境温度因地而异,故只能规定一个统一的环境(我国规定为能规定一个统一的环境(我国规定为35 35 ),据此在计算规定),据此在计算规定的允许温升的允许温升 ,若令零部件温度为,若令零部件温度为 ,则有:,则有:1-1 电器的允许温升 35 我国的国家标准、部标准、企业标准中,按电我国的国家标准、部标准、企业标准中,按电器不同零部件的工作特性,对其允许温升都有器不同零部件的工作特性,对其允许温升都有详细的规定!详细的规定!6、短路通过短路电流时的极限允许温度:我国标准未作统一规定!一般要求:油中的裸导体不应超过油中的裸导体不应超过250 250
17、不和有机绝缘材料或油接触的不和有机绝缘材料或油接触的 铜或黄铜部件不应超过铜或黄铜部件不应超过300 300 铝在任何情况下铝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超过不应超过200 200 固定接触连接部分的发热不应超过其它部分载流导体的发热固定接触连接部分的发热不应超过其它部分载流导体的发热 电器主触头温度限制在电器主触头温度限制在200 200 以内以内 弧触头要求不熔焊弧触头要求不熔焊1-1 电器的允许温升 虽然各种标准中对电器载流体于短路时通过短路电流时的极限允虽然各种标准中对电器载流体于短路时通过短路电流时的极限允许温度未作统一规定,但是多年来一直以不超过下表规定为准则。许温度未作统一规定,但是多年来一
18、直以不超过下表规定为准则。1-1 电器的允许温升 载流部件载流部件极限允许温度极限允许温度/铜铜黄铜黄铜铝铝钢钢未绝缘导体未绝缘导体300300200400包绝缘导体包绝缘导体Y级级200200200200未绝缘导体未绝缘导体A级级250250200250包绝缘导体包绝缘导体B、C级级3003002004001-1 电器的允许温升 四、我国标准规定的电气绝缘材料的极限温升四、我国标准规定的电气绝缘材料的极限温升 电器各部分的温度是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得到的,标准中电器各部分的温度是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得到的,标准中所规定的允许温度和测量方法有关。所规定的允许温度和测量方法有关。电器各部分的允许温升及测
19、量方法具体可参考有关电器电器各部分的允许温升及测量方法具体可参考有关电器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我国标准规定的电气绝缘材料的极限温升见表我国标准规定的电气绝缘材料的极限温升见表1-11-1。我国标准规定的电气绝缘材料的极限温度:我国标准规定的电气绝缘材料的极限温度:1-1 电器的允许温升 产生产生热源的三热源的三个个主要方面:主要方面:电阻电阻(含接触电阻)(含接触电阻)损耗损耗、交流电器导磁材料的交流电器导磁材料的涡流涡流和和磁滞损耗磁滞损耗,以及交以及交流电器绝缘材料的流电器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介质损耗。此外还有电器运动部分此外还有电器运动部分产生的产生的摩擦撞击损耗摩擦撞击损耗。一、一、电阻损
20、耗电阻损耗 二、二、铁磁损耗铁磁损耗 三、三、介质损耗介质损耗 1-2 电器的热源 各种工作制形式下的电器热计算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硅钢片单位质量铁磁损耗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电器发热和冷却过程曲线(三条发热、一条冷却3)。“热稳定电流”定义:在规定的使用和性能条件下,开关电器在指定短时间内、于闭合位置上所能承受的电流。Kf:考虑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附加损耗系数,数值大小为Kf=Kl*Kj (Kl为邻近系数,Kj为集肤系数);绝缘材料在交变电场中的损耗与电场强度E和频率f成比例,高压电器一般要考虑此损耗。1-5 不同工作制下电器的热计算其次,对于有效散热面的选取,也必须跟据不
21、同的具体对象,对散热情况进行分析后确定。1-5 不同工作制下电器的热计算(按相关国家温升试验标准进行测量):1-5 不同工作制下电器的热计算 1-3 电器的热传递形式电器这种温升不能随时间瞬时变化的现象称为电器的热惯性,而代表热惯性大小的主要参量就是热时间常数,它是研究电器动态热过程的重要物理量。分析电器的冷却过程:式中 div:向量,矢量;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绝对黑体”:对辐射波全吸收、不反射的物体。4、温升计算:温度决定电器各部件工作性能,但是考核电器质量时以温升作为指标。式中 、0的单位为;一、电阻损耗:一、电阻损耗:也称焦耳损耗。
22、也称焦耳损耗。1、计算公式:、计算公式:Kf:考虑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附加损耗系数,考虑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附加损耗系数,数值大小为数值大小为Kf=Kl*Kj (Kl为邻为邻近系数近系数,Kj为为集肤系数集肤系数);J为导体电流密度;为导体电流密度;R:电阻,电阻,R=l/A l/A 为导体材料的密度。为导体材料的密度。电阻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电阻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0 0(1+1+2 2+)100100以内时,电阻以内时,电阻R=R=0 0(1+)(1+)*l/l/A A1-2 电器的热源 mJKAlJKAlAIKAlIKRIKPfffff222222NoImage2 2、
23、集肤效应:、集肤效应:交变磁通在导体内产生交变磁通在导体内产生反电势,中心部分的反电势反电势,中心部分的反电势值比外表部分的大,导致导值比外表部分的大,导致导体中心的电流密度比外表部体中心的电流密度比外表部分小。分小。集肤效应的大小用电磁集肤效应的大小用电磁波在导体中的渗入深度波在导体中的渗入深度b b表示表示1-2 电器的热源 渗入深度渗入深度b b的大小为:的大小为:b b 2f式中,式中,:电阻率;:电阻率;f f:频率;:频率;:磁导率。:磁导率。由于由于b b越小,集肤效应就越强。越小,集肤效应就越强。由上式可知,当频率由上式可知,当频率f f越高时,渗入系数越高时,渗入系数b b越
24、小,则越小,则集肤效应越强。集肤效应越强。1-2 电器的热源 3 3、集肤系数、集肤系数K Kj j:2jAAfKP bP 式中,式中,A A:导体截面积;:导体截面积;P P:导体周长。:导体周长。由此式知,由此式知,f f越高,集肤效应越强。越高,集肤效应越强。1-2 电器的热源 4 4、集肤系数、集肤系数K Kj j的查表求解:的查表求解:(1 1)圆截面圆截面导体:先导体:先求求100m100m长导体的直流电阻长导体的直流电阻R R100-100-,再求,再求 ,查,查图图1-41-4,得,得K Kj j。1 0 0fR1-2 电器的热源(2 2)矩形截面导矩形截面导体的体的K Kj
25、j值查表值查表1-21-2得。其中得。其中,k ke e25 10/fab1-2 电器的热源 10m801.6210.0043oC100-0llR=(1+)AA100100时长时长100100米导体的直流电阻为米导体的直流电阻为4、一铜质圆截面导体,直径为、一铜质圆截面导体,直径为6cm,当通过当通过50Hz交流电流时工交流电流时工作温度为作温度为100C,试求导体的集肤系数和长,试求导体的集肤系数和长100m的交流电阻。的交流电阻。交流交流R100(=Kj R100-)?解:已知铜导体解:已知铜导体00时的阻率和电阻温度系数分别为:时的阻率和电阻温度系数分别为:2824101.62 10(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