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最新犯罪心理学4教学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48509
  • 上传时间:2023-02-15
  • 格式:PPT
  • 页数:97
  • 大小:84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犯罪心理学4教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最新 犯罪心理学 教学 课件
    资源描述:

    1、 第一节: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第一节: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 一、犯罪心理机制概述一、犯罪心理机制概述(一)机制的概念(一)机制的概念 在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将产生心理或行在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将产生心理或行为的生理为的生理化学过程统称为机制。化学过程统称为机制。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将机制定义为一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将机制定义为一种(或一组)有目的的反应方式,认为人种(或一组)有目的的反应方式,认为人的活动包括驱力和机制,驱力发动机制,的活动包括驱力和机制,驱力发动机制,机制可以转化为驱力。机制可以转化为驱力。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机制代表由压抑而产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机制代表由压抑而产生的无意识的行为动因。生的

    2、无意识的行为动因。n 连续杀人。对连环杀手而言,渴望不断地改进并试验新的杀人手法,就像毒品一样诱惑着他们,令他们根本停不下手来。n 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一个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自觉的过程,他渐进的、自觉的过程,他们的犯罪行为是有意识的们的犯罪行为是有意识的行为。行为。(一)强烈欲求与满足方式的选择 犯罪人的需要有两个特点:1、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处于对立地位。2、畸形的、膨胀的需要。(二)品德缺陷与意志力的缺乏 犯罪者的人格缺陷,又称不健全人格,是个体因社会化程度不足,导致偏离社会规范的个性。它是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社会心理基础。(三)萌发犯罪意向 犯罪意向(简称犯意),即行为人实施犯罪活

    3、动之前处于朦胧状态的冲动或意图。(四)形成犯罪动机和确定犯罪目的 1、形成犯罪动机 犯罪动机指引起犯罪行为的活动动机,它是行为人推动、引发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一般来说,它历经犯罪意向(朦胧的犯罪意图)、行为动机(有了明确的指向和侵害目标)、犯罪决意(由意志决定转向意志执行)三个环节,在此之后,才能引发犯罪行为。犯罪动机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1)萌发阶段,(2)过渡阶段。(3)定型阶段。(4)消失阶段。犯罪动机也会出现循环周期:某种强烈需要心理紧张犯罪动机形成犯罪行为实施犯罪需要的满足(或放弃、代替)心理紧张解除犯罪动机消失(强烈需要的再现再次产生心理紧张)在个体具有犯罪意向的基础上,行为人进入

    4、形成犯罪动机和确定犯罪目的的阶段,存在以下心理机制:(1)刺激和情境的诱发。(2)自我调控机制的作用。(3)动机的斟酌与选择。n 2、确定犯罪目的。、确定犯罪目的。n 犯罪目的,是行为人通过实施犯罪行犯罪目的,是行为人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n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是紧密联系的,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是紧密联系的,两者在很多情况下是一致的,而在另一两者在很多情况下是一致的,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有所区别。犯罪动机、犯罪些情况下又有所区别。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目的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的联系。(五)犯罪决意 当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均已

    5、产生和确定时,也就进入了犯罪决意阶段。犯罪决意是指行为人已就实施犯罪行为做出了最后决定。1、行为手段的选择。2、行为时机的捕捉。第二节: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一、内外化机制 (一)概念 犯罪心理内外化机制的基本含义是: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内外化过程的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它们是相互衔接、渗透和相互作用的。n犯罪心理内外化机制表明:n1、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n2、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n3、内外化机制的关系。n4、内外化机制的运行。(二)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 内化,就是个体经由言

    6、语、模仿、学习、实践等中介,将客观现实转化为主观映像,逐渐形成思想意识的过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将一定的精神文化转化为个体稳定的心理结构的过程。研究个体犯罪心理内化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就是要揭示影响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规律。1、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2、模仿学习机制。3、角色扮演机制。4、强化机制 (三)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 外化,是指由主观的、内部的心理活动向外部行为活动的转化。研究个体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主要是揭示行为人将其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1、预谋发动机制。2、情境互动机制。3、挫折攻击机制。二、刺激反应与反馈机制(一)影响犯罪行为发生的

    7、基本变量 系统(二)基本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形成犯罪心理的过程 1、刺激信息的输入过程:2、信息的选择过程:3、信息的输出过程:4、信息的反馈过程:5、信息的加工过程:n(三)刺激反应与反馈机制的三种形态n1、刺激反应形态(或SR法则)n2、个体反应形态(或OR法则)n 3、前后反应形态(或RR法则)n n 三、量变质变机制n(一)质与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n(二)主体犯罪前社会化的缺陷n 1、不完全的社会化n(1)知识经验与技能方面的不完全社会化。n(2)社会规范方面的不完全社会化。n(3)家庭与人际关系方面的不完全社会化。n(4)特定年龄阶段的不完全社会化。n(5)文化冲突方面造成的不完全社会化

    8、。2、错误的社会化 错误的社会化是指少数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反社会的精神文化的影响,接受了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的反社会观念,养成恶劣的生活习惯(如流浪、吸毒、淫乱),形成反社会的个性心理,以致同正常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极易走向违法犯罪。(三)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机制 由模仿到认知选择;由主观认同到角色化扮演;由错误的自我评价和行为反馈到犯罪意向的萌发,从而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n 四、防御机制n 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无意识中,为了消除由心理冲突或挫折所引起的焦虑,维持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n 防御机制可分为攻击反应、退却反应和妥协反应三大类。n (一)合理化作用n 1、

    9、否认责任n 2、否认损害n 3、否认被害人n 4、责备批评者n 5、效忠团伙 (二)投射作用 1、利用投射打消对被害人的同情和怜悯。2、利用投射构成攻击被害人的理由 3、利用投射转移造成紧急情况的责任 (三)认同作用 1、在群体犯罪中模仿。2、在个人陷入困境时模仿。3、冒充。(四)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防御机制之一。n 五、犯罪行为发生的模式 (一)常见模式 常见模式是指其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基本符合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实施犯罪行为比较自觉的一种模式。1、渐变型。(1)原发型。(2)继发型。2、突变型。(1)由人际冲突引发的突变型。(2)由回避危险引起的突变型

    10、。(3)由特定气氛引起的突变型。3、机遇型。(1)机会型。(2)境遇型。n (二)特殊模式 特殊模式是指其犯罪心理的形成有别于上述的一般过程和模式,或者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意识状态比较模糊。1、习惯型。2、朦胧型。3、变态型。第三节:国外关于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主要理论 一、本质相异论 犯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同普通人相比较,是本质上完全不相同的人,这就是本质相异论。可分为生理上的异质论与心理上的异质论两种。二、犯罪倾向论 认为正常人与犯罪者都存在着侵害他人利益以满足自己欲望的犯罪倾向。两种人之间只有倾向程度的不同,不存在生理上或心理上质的区别。犯罪行为的发生,乃是外界情境诱惑对个体犯罪倾向的驱动。

    11、只要情境诱惑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好人”也会犯罪。三、欲求不满论 这种理论来源于精神分析学派,反映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犯罪观。人类社会中之所以有犯罪,究其根源还在于人类的本性。四、刺激反应论 从外部刺激力上寻求犯罪的机制,把犯罪行为看作是对刺激的应答。五、心理冲突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企求的目标有时难以实现或不可能全部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形成“心理冲突”。如果心理冲突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引起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障碍而导致心理疾病。n 六、动机作用论n 在需要和目的之间存在着动机,动机是决定行为方向的关键性因素,这就是动机作用论。n 七、防卫机制论n 防卫机制是在缓和失败带来的痛苦,减少认知的不

    12、协调,平复心理上的创伤时,为度过心理危机、安抚自我而欺骗自己、歪曲现实,为维持心理平衡而自动地、无意识地起作用的一种心理机能。n 八、犯罪亚文化论n 这一理论强调,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因素是促进犯罪的动因和机制,不认为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是由心理异常或生理异常引起,而强调模仿机制和环境影响的作用。n n 第五章: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犯罪心理结构发展变化的过程和阶段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主要是指犯罪主体在已经形成的犯罪心理的基础上,在犯罪实施过程中和犯罪后,所经历的动机变化、深度变化和心理状态的变化。n 案例分析:邱兴华杀人的心理分析n 因为怀疑妻子被一名男子摸了一下,于是杀了

    13、那名男子,因为担心其他人会妨碍自己逃跑,于是将其他9名无辜者杀害。这是陕西省男子邱兴华对他在一家道观制造特大杀人案所给出的理由。n 惨案发生在2006年7月16日深夜,47岁的邱兴华乘其他人睡熟之机,用弯刀和斧头一连杀害10名道士和香客,年龄最大的是一名63岁的老婆婆,最小的是一名12岁的男孩。被他怀疑骚扰过妻子的道观主持熊万成,更是双眼被剐,心肺被掏出并被切成丝抄。n 之后,邱兴华在山林中藏匿了一个多月,躲过了数百名公安人员蹲点的警察逮个正着。n 被捕后,邱兴华袒露,他的杀人计划还没有结束,他还想杀掉妻子、妻兄以及其他几个与他“有仇”的人。n n 邱兴华杀人动机分析:兴华杀人动机分析:n 嫉

    14、妒,是一种升级为强烈愤恨的令人不满的恐惧,嫉妒,是一种升级为强烈愤恨的令人不满的恐惧,是由于害怕失去,或害怕不得不与他人分享一个所爱是由于害怕失去,或害怕不得不与他人分享一个所爱的人的好感而产生的。的人的好感而产生的。n 嫉妒,还是一种瘾,有这种瘾的人总要把话题扯到嫉妒,还是一种瘾,有这种瘾的人总要把话题扯到令令“幸福的亲密关系幸福的亲密关系”遭到破坏的情境中去。遭到破坏的情境中去。n 嫉妒,还是一种需求,嫉妒的人需要把自己看成是嫉妒,还是一种需求,嫉妒的人需要把自己看成是伴侣的不公和恶意的受害者。伴侣的不公和恶意的受害者。n 摘自摘自羡慕与嫉妒羡慕与嫉妒,瑞士心理学家维雷,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

    15、娜卡斯特著卡斯特著n 维雷娜维雷娜卡斯特认为,嫉妒心太重,是因为卡斯特认为,嫉妒心太重,是因为自我价值感过低。价值感低到他们不敢直视自我价值感过低。价值感低到他们不敢直视自己,所以他们会从其他人身上寻找自己受自己,所以他们会从其他人身上寻找自己受挫的原因。挫的原因。n 当一个人的嫉妒心明显上升时,一般也恰当一个人的嫉妒心明显上升时,一般也恰恰是他受到的打击最多最重时。譬如邱兴华,恰是他受到的打击最多最重时。譬如邱兴华,他自结婚后就怀疑妻子不忠,就很容易吃醋,他自结婚后就怀疑妻子不忠,就很容易吃醋,但不会因此动手折磨妻子,这种情形只是到但不会因此动手折磨妻子,这种情形只是到最近一年多来才严重恶化

    16、。而这一年,也恰最近一年多来才严重恶化。而这一年,也恰恰是他受到的打击最多最重的时候,因为这恰是他受到的打击最多最重的时候,因为这些打击,他的自我价值感受到了根本性的挫些打击,他的自我价值感受到了根本性的挫败。这种挫败感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所以败。这种挫败感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所以他要经过嫉妒来把它转嫁给其他人。他要经过嫉妒来把它转嫁给其他人。n 假若亲密关系中出现了问题,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是我有问题,而是伴侣有问题。”但是,他们难以承受伴侣只是因为不喜欢自己而离开自己,这种直接的否认所带来的打击,对嫉妒心超强的人来说是不能承受的。所以,他们宁愿认为,一定是有一个第三者插进来,所以伴侣才

    17、背叛自己。这种逻辑,是他们“嫉妒上瘾”的重要原因。n 由此,当强烈的嫉妒发生时,被责怪不忠的人,不要轻易相信这真是自己的错,相反要看一下嫉妒者是不是遭遇了过重的挫折。如果是,那么帮他度过挫折,比强调自己的坚贞,更能化解他的嫉妒心。n 一、犯罪动机的发展变化n(一)犯罪动机发展变化的表现n 1、从动机到行为的发展变化。n 2、犯罪动机的多极化趋向。n 3、动机变化带动其他心理因素变化。n 4、动机变化最终影响人格状况的发展变化。n 犯罪动机的不断加强和发展的多方向性,必然会带动行为人整个人格状况的恶化。n(二)犯罪动机发展变化的形成n1、动机的实现。n2、动机的派生。n3、动机的转移。n(1)动

    18、机的替代:n(2)动机的扩大n4、动机的重合。n(三)犯罪动机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冲突n犯罪人动机冲突的主要形式是:n1、双趋冲突n(1)良知冲突。n(2)角色冲突。n(3)利益冲突。n2、双避冲突。n(1)实施犯罪行为前的双趋冲突。n(2)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双避冲突。n(3)实施犯罪行为后的双避冲突。n3、趋避冲突n4、多重趋避冲突n 二、犯罪心理结构发展变化的阶段n(一)从情境与主体的相互关系上划分n 1、被动型:n 2、主动型:n(二)从主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划分n 1、因社会化缺陷而犯罪的类型:n 2、因反社会态度而犯罪的类型:n(三)以主体是否形成犯罪动力定型划分n 1、偶发型:n 2、习惯型

    19、:n n(四)以犯罪活动在主体生活中的地位来划分n1、业余型。n2、职业型。n 是否以犯罪为业,是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结构恶化更为显著的重要标志。n 第二节: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发展变化的因素n 一、主体外因素n(一)惩罚效应n (二)教育与综合治理n (三)与犯罪直接相关的因素n 1、犯罪机遇和现场条件的变化n 2、犯罪目标或侵害对象的变化n 3、被害人的态度n 4、共同犯罪人的影响n (四)环境因素的影响n 二、主体因素n(一)个性心理结构中的积极因素n 1、良知与罪责感的萌发。n 2、需要。n 3、认识。n 4、情绪。n 5、意志。n 6、犯罪经验。n 7、犯罪习惯。n 8、犯罪模仿。n 9、

    20、犯罪准备。n 10、生理状况。n 第三节:犯罪心理的深度变化n 犯罪心理的深度变化,即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或弱化。n胡益华,男,1981年6月28日生,浙江省金华县人。2010年7月2日,在浙江省义乌市绑架杀害一对青年男女,并抢走一辆黑色凌志轿车。随后驾车逃逸。7月5日又在揭阳枪杀两名交警,7月8日中午在福建厦门被警方抓获。现被关押在揭阳市看守所。一审宣判胡益华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胡益华当庭表示不上诉。n 胡益华是2010年7月5日23时50分左右在深汕高速惠来服务区,枪杀两交警的凶手。n胡益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岭上乡最南端的塘头村人,从小学习成绩中上,家里也不用操心。

    21、他曾想当兵,但由于视力原因,未能如愿。高中毕业,他没有参加高考,说是想为家里省几个钱,早点出来做事。不过后来,他还参加党校学习,拿了个大专文凭。22岁入党,是村里现在最年轻的党员。他还曾经是村里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被推荐去参加婺城区政府组织的乡镇干部培训。毕业后,胡益华开始做生意,先是推销电池。2006年,他在金华宾虹广场开了一家运动鞋专卖店。平时生意忙,很少回家,逢年过节才回来。n 2010年7月2日,在浙江义乌杀害一对年轻情侣。n2010年7月5日,在广东揭阳杀害两名执勤交警 n2010年7月2日 胡益华在浙江义乌,杀死了一对情侣,并抢走了他们的雷克萨斯轿车和银行卡。n2010年7月5日晚

    22、 胡益华驾车到广东省揭阳市,两名交警周喜来和黄伟江在执勤中欲上前盘查,被胡益华枪击,经抢救无效殉职。胡益华被抓捕现场n n2010年7月 8日中午12点30分,枪杀2名广东揭阳交警的疑犯胡益华在厦门街头落网。警方在抓捕时,这名悍匪的右手一直死死握住一把放在腰包中的手枪,而且这把德制 9毫米制式手枪的子弹已经上膛。n除了枪杀交警外,胡益华还承认,曾于2010年7月2日,在浙江义乌杀死了一对年轻情侣,并抢走了他们的雷克萨斯轿车和银行卡。n胡益华供认,2010年7月3日凌晨,他在浙江义乌,将一对青年男女杀害并将两人掩埋,同时抢走了这对青年所开的凌志轿车和他们身上的银行卡、身份证等物品。之后,他逃窜到

    23、广东揭阳,到达惠来高速服务区在车上睡觉,后来遇到巡逻盘查的民警周喜来、黄伟江,胡益华遂枪杀民警。胡益华称,当时一名交警被枪击后,躺在地上用手机拨打110报警,他又下车朝该交警补了两枪,然后驾车逃逸。之后,胡益华四处逃窜,曾逃往江西,再逃到福建,曾去过福州、翔安等地。7月8日清晨,他开车进入厦门,没想到6个多小时后被抓获。n日记摘录日记摘录n封底狠话封底狠话 n只有战斗是我生活的必需,只有战斗才有生存的希望,逃跑只有一死。n不释放过多的力量,好生活永远不会眷恋你。n要发光,必须忍受燃烧的痛苦。n谈志向谈志向 n没有雄心干不成大事;不敢冒险干不成大事;意志不坚干不成大事;偷奸耍滑干不成大事。n我什

    24、么也没有,只有成功的资本明确的目标、积极进取的精神、必胜的信念。n我的敌人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自己。n谈忍耐谈忍耐 n那次屈辱我会淡忘,忘不了也要学会忍耐。我志在四方,小不忍则乱大谋,我的未来一片光明,鸡毛和蒜皮不在眼里。n我们要耐得住寂寞、失落甚至屈辱和辛苦,等待和把握进攻的最佳时机。n谈人生谈人生 n每个生命都是自然界的奇迹,必须把他的能量发挥至极致,才算不白活一回。n每个人都是一个月亮,都有不可展示给别人的阴暗面。n 谈亲情谈亲情 n在你失意忧伤甚至绝望的时候,不要忘记你身边站立着的母亲。不管你是怎样的卑微和落魄,母亲永远是你可以停泊栖息的港湾,她的关爱和呵护一样会把你带上一条风雨无阻

    25、的人生之船。n胡益华被捕时为何微笑胡益华被捕时为何微笑n总是这样笑的人,有很大可能性是患总是这样笑的人,有很大可能性是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如果一个人具备有反社会人格障碍。如果一个人具备以下以下8条中的条中的3条以上特征,即可诊断为条以上特征,即可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1.早年开始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早年开始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春期呈现明朗化。春期呈现明朗化。2.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规范。n 3.人格偏异非常顽固难移,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渐趋缓和。药物治疗和一

    26、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矫正困难。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n 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自知之明”,因此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却始终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6.表现为持久的人格不协调,但是并未达到精神病或神经症阶段。n 7.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n 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种驱动力,也是经常导致其反社会行为的变态心理动因。n 有学者将以上8条概括为“七无”,即无社会责任感、无道德观念、无恐惧心理、无罪恶感、

    27、无自制力、无真实或真正情感、无悔改心。按照“七无”标准看,胡益华是比较典型的反社会,因他无道德观念、无恐惧心理、无罪恶感、无自制力、无悔改心,甚至也无真实或真正情感,因他的日记中很少有情感流露。n 美国精神病学家Cleckley用了一生时间研究反社会人格,最后将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特征归纳为以下16条:1表面迷人和良好的智力。2没有妄想或其他荒谬的思维障碍。n 3没有其他精神病、神经症的症状。4不可靠,没有责任感。n 5不真实、不忠诚。6没有悔过或自责的心理。7反社会行为缺乏充分的动机。8判断力差,不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9病理性自我中心和不能真正地爱和依恋别人。10缺乏主要的情感反应。n

    28、 11缺乏洞察力。12在一般的人际关系中不协调。13无论是否饮过酒,都出现古怪而令人讨厌的行为。14很少有自杀行为。n 15轻浮而不正当的性生活。16对生活没有计划和长远打算。n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一)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概念和机制n 1、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概念n 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是指犯罪心理形成后恶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犯罪心理定型化、个性化、多方向化的过程,是从初犯到惯犯、职业犯的变化过程。2、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机制 (1)外界不良诱因是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条件。(2)社会强化作用 (3)违法犯罪活动产生愉快的内心体验 (4)犯罪动机外化为行为是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结果n(二)犯罪心理结构

    29、强化的特征n 1、犯罪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n 2、非法欲望更为强烈。n 3、具有一定的犯罪经验。n 4、犯罪活动向多方向性发展。n 5、反社会心理形成和巩固。n 6、犯罪观念进一步确立。n 7、形成犯罪人格。n(三)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阶段n 1、定型化阶段。n 2、个性化阶段。n 3、职业化阶段。n(四)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理论n 1、犯罪行为深度理论。n (1)纯业余阶段。n (2)非专业性阶段。n (3)半职业阶段。n (4)纯职业阶段。n 2、犯罪生活曲线理论。n 标志1、初次犯罪年龄。n 标志2、犯罪的方向。n 标志3、再次犯罪及其间隔时间。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弱化

    30、的概念和机制 1、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概念 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是指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后,由于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和影响,由显著的变动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的状态,或者由较强活动变为较弱活动的渐进过程。n 2、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机制n(1)要有内部的心理矛盾和功能的分化。n(2)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n(3)要有系统的动因。n(4)要遵循转化的规律。n (二)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层次和类型n(1)暂时型:n(2)假象型:n(3)渐进型:n(4)反复型:n(5)醒悟型:n(6)停止型:n2、被缉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及行为反应 1、自首。2、潜逃。3、对抗。n3、被跟踪、守侯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n 1、多疑。n

    31、2、试探。n 3、急欲摆脱盯梢的心理。n 4、侥幸。n 4、被采取不同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反应n(1)拘传的心理反应n(2)监视居所的心理反应n(3)取保候审的心理反应n(4)拘留、逮捕的心理反应n 第一、孤独感。n 第二、紧张。n 第三、压抑。n 第四、抵触。n 第五、悔恨。n(二)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的心理n 1、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常见的心理状态 (1)畏罪 畏罪是犯罪嫌疑人害怕罪行被揭露而受到处罚的一种心理状态,是由犯罪人犯罪后产生的罪责感和讯问开始后形成的强大的法律威慑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有畏罪心理的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有着不同的表现。1、有强烈的逃避处罚或减轻处罚的欲望。2、部分

    32、犯罪嫌疑人产生记忆、思维及语言障碍。3、罪责感的压力可能成为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的心理动力。n(二)侥幸 这是犯罪嫌疑人自认为可以逃避罪责的一种自信感。犯罪嫌疑人的侥幸心理,一般在着手实施犯罪前就已存在。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过去经验的影响。2、犯罪嫌疑人对讯问人员掌握证据情况的判断。3、盲目相信自己的反讯问能力。n (三)戒备n 这是犯罪嫌疑人为防备罪行被揭露和害怕不能得到公正处理的一种防御反应。防御是人的本能,处于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地位的犯罪嫌疑人,由于防备罪行被揭露和对讯问人员的不信任,防御本能更加突出。n 犯罪嫌疑人产生戒备心理有以下两种原因:n 1、自我保护的本能。n 2、

    33、对讯问人员不信任。n 在戒备心理的支配下,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常有如下表现:n 1、对一切讯问活动保佑戒心,疑虑重重。n 2、对周围环境有着高度警觉。n 讯问人员应当做到:n 1、要了解犯罪嫌疑人产生戒备心理的原因,力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n 2、要进行政策、法律教育,多用实例给予真诚、耐心的说服n (四)抵触 抵触心理是犯罪嫌疑人对公安机关甚至社会的一种强烈不满和敌视。抵触心理的出现大致有几种原因:1、反动的立场和观点。2、犯罪嫌疑人有较强烈的反社会意识。3、对被拘捕有强烈的抵触情绪。4、在悲观心理的支配下,对前途失去信心,因而对讯问人员的讯问极为反感。5、讯问人员讯问方法不当,损害了犯罪

    34、嫌疑人的人格和自尊;或者自己或家人曾受过公安机关的不公正对待,对讯问人员抱有成见。n (五)悲观 悲观心理是指犯罪嫌疑人自知罪行将被揭露,面对法律的惩罚而对自己的前途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状态。产生悲观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害怕被判处重刑,或对日后漫长的监狱生涯心怀恐惧,产生自由无望、前途渺茫的绝望感。2、缺乏正确的人生观,无法摆脱和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导致丧失生活情趣和希望。3、犯罪心理已经定型,犯罪已成为一种需要,但又无法摆脱人身自由受限的局面,于是发展到极端对立的程度。4、犯罪后自责、后悔,自认为已成为社会的罪人和家庭的累赘,没有继续生活的勇气。n二、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的心理变化过程(一)试探摸底(二)对抗相持(三)动摇反复(四)供述罪行n一、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中的心理(一)影响被告人心理活动的因素 1、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程度。2、被告人的犯罪经历。3、诉讼参与人的影响。n(二)被告人在审判的不同阶段中的心理n 1、开庭时的心理。n(1)羞耻。n(2)紧张。n(3)忏悔。n(4)矛盾。n(5)共犯的心理效应。n2、法庭辩论过程中的心理。(1)侥幸心理。(2)抗拒。n当判决宣布后,被告人的情绪反应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1)情绪稳定。(2)抵触。(3)悔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最新犯罪心理学4教学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4850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