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流脑乙脑预防与控制影像资料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45507
  • 上传时间:2023-02-14
  • 格式:PPT
  • 页数:81
  • 大小:1.3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流脑乙脑预防与控制影像资料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流脑 乙脑 预防 控制 影像 资料 课件
    资源描述:

    1、流脑乙脑预防与控制影像资料流脑乙脑预防与控制影像资料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erebro-Spinal Meningitis,以下称流脑,以下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冬春季节发病和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冬春季节发病和流行。该病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头痛、呕行。该病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出血点及脑膜刺激征。吐、皮肤出血点及脑膜刺激征。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脑膜炎奈瑟氏菌(脑膜炎奈瑟氏菌(Nm)u需氧、革

    2、兰氏染色阴性,呈肾形或卵圆形,常需氧、革兰氏染色阴性,呈肾形或卵圆形,常成对排列,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成对排列,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u该菌抵抗力很弱,对寒冷、干燥、热力、阳光该菌抵抗力很弱,对寒冷、干燥、热力、阳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较敏感。、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较敏感。u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可分为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可分为A、B、C、D、X、Y、Z、29E、W135、H、I、K、L等等13个血清群。我国流脑的流行菌株一直以个血清群。我国流脑的流行菌株一直以A群群为主,但近年来为主,但近年来B、C群引起的病例有增多迹群引起的病例有增多迹象。象。疾病概述疾病概述l病人:敏感抗生

    3、素治疗24h后,不具有传染性l病后带菌者l带菌者人群带菌率20%,提示可能发生流行;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可达50%。u传播途径传播途径l带菌者和患者咳嗽、喷嚏等产生飞沫,经空气传播u易感者易感者l人群普遍易感,3月龄以上婴儿有发病者。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 脑膜炎是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最常见脑膜炎是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病潜伏期为的临床表现,发病潜伏期为210天,一天,一般般34天,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天,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皮肤瘀斑等。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u

    4、 一般指标:一般指标:u 病人血液白细胞数显著增高,病人血液白细胞数显著增高,u 典型病例脑脊液(典型病例脑脊液(CSF)的外观混浊如米汤样甚或的外观混浊如米汤样甚或脓样,其中白细胞数增多,可达每升数亿。脓样,其中白细胞数增多,可达每升数亿。u 特异性诊断:特异性诊断:u 分离培养出分离培养出Nmu 凝集实验、凝集实验、ELISA检测到检测到Nm 群特异性多糖抗原群特异性多糖抗原u PCR 检测到检测到Nm 的的DNA 特异片段特异片段u 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呈4倍或倍或4倍以倍以上升高上升高u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流行情况流行情况u免疫预防免疫预防u预防

    5、控制预防控制各类医疗机构:报告病例出院、转诊或死亡等转归情况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以下称乙脑)是由媒介昆虫传播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1014天。疫苗使用前,每8-10年出现一次流行。乙脑病毒抵抗力不强,1002分钟、70 10分钟可灭活,在-70以下冻存可保存1年以上,冷冻干燥下4 可保存数年1%),主要发病对象是少年儿童。对磺胺药物耐药的菌株较多县级疾控机构48小时内开展个案调查;发现本县(区)近5年从未报告的的流脑病例对疫点和周围环境的消毒,33%,发病率最高年份1971年,病死率最高发生在1952年。20世纪

    6、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曾先后发生3次暴发流行A群多糖抗原在2岁以下婴幼儿抗体应答较差,虽然可对幼儿诱生抗体和免疫记忆,但需重复免疫接种才能诱生足够抗体滴度。19502007年全国乙脑发病/死亡分布图病情严重需要转院治疗,必须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CDC应根据辖区人群免疫状况和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提出目标人群和接种范围的建议,并提供技术指导。病人:敏感抗生素治疗24h后,不具有传染性98/10万(3例)、鹤峰县0.凝集实验、ELISA检测到Nm 群特异性多糖抗原发现本县(区)近5年从未报告的的流脑病例流行情况(全国)流行情况(全国)u发病率l疫苗使用前,发病率水平较高,多在20/10万左右19

    7、67年曾达到403/10万,发病超过304万,死亡数超过16万lA群流脑疫苗广泛使用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病死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1990年起1/10万;2000年起0.2/10万,病例数少于3000。u流脑流行周期l疫苗使用前,每8-10年出现一次流行。l广泛使用疫苗后,流行周期不明显流行情况(全国)流行情况(全国)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19501953195619591962196519681971197419771980198319861989199219951998200120042007年份发病率/死亡率(/10万)0510152025病死率(%)

    8、发病率/10万死亡率/10万病死率%00.10.20.30.40.50.60.70.80.91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发病率/死亡率(1/10万)024681012病死率(%)A群开始接种、广泛接种A+C群批准、接种流行情况(我省)流行情况(我省)u疫苗使用前:我省曾经是流脑高发省份疫苗使用前:我省曾经是流脑高发省份u1959 年、年、19621970 年、年、1978 年和年和1985 年出年出现过现过4 次大的流行,平均每次大的流行,平均每810 年流行一次年流行一次u1

    9、985 年底开展大规模年底开展大规模A 群流脑疫苗接种群流脑疫苗接种后,流行规律被打破,流行高峰被削平后,流行规律被打破,流行高峰被削平,发病率持续下降。发病率持续下降。u 但病死率为但病死率为422,其中,其中2000、2004、2005、2006 年病死率均超过年病死率均超过10%。流行情况(我省)流行情况(我省)流行情况(我省)流行情况(我省)病死率为422,其中2000、2004、2005、2006 年病死率均超过10%近年流行特点近年流行特点u流行无明显周期性流行无明显周期性u 流脑的发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已无明显的周期流脑的发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已无明显的周期性。性。u流行菌群变迁

    10、流行菌群变迁u 以前均为以前均为A 群群,近年近年B群和群和C群群Nm引起的流脑病例引起的流脑病例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并出现由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并出现由C群所致的流行。群所致的流行。l近两年,安徽、江西的病例均为C群。l广西、广东、安徽等出现由C群Nm引起的聚集性病例或暴发。菌群变迁菌群变迁各省送检流脑病例分离Nm菌株情况菌群变迁菌群变迁我省近两年流脑病例分离Nm菌株情况近年流行特点近年流行特点u发病年龄后移,发病年龄后移,疫苗使用前,6月-2岁婴儿发病率较高u 疫苗广泛应用后,发病年龄后移疫苗广泛应用后,发病年龄后移u 20052007年全省共报告病例年全省共报告病例89例,其中例,其中1岁内

    11、岁内占占11.23,1-4岁占岁占14.61,5-9岁占岁占12.36,10-14岁岁占占17.98,15-19岁占岁占14.61,20岁及以上占岁及以上占29.21。病人中学生占。病人中学生占37。我省近3年流脑病例年龄构成比分布图对普通消毒剂敏感,可被碘酊、乙醇、酚等迅速灭活第1份血清/脑脊液标本病原学检测阳性或乙脑抗体IgM阳性,可不采集第2份。69/10万,病死率在1.20052007年全省共报告病例89例,其中1岁内占11.县级疾控机构48小时内开展个案调查;病情严重需要转院治疗,必须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但是近年病死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约在5%左右,其中2005年高达7.发病有明显

    12、的季节性,7月至8月为发病高峰.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曾先后发生3次暴发流行聚集性病例疫情省或市级CDC现场调查率 100疫苗使用前,每8-10年出现一次流行。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以下称乙脑)是由媒介昆虫传播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现本县(区)近5年从未报告的的流脑病例2/10万,病例数少于3000。加强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或其他昆虫叮咬人体时传入病毒是构成本病的自然感染途径,(猪蚊猪或人)如病人病原检测结果为C群,使用A+C群流脑疫苗;医疗单位病例报告率 100%人群普遍易感,3月龄以上婴儿有发病者。

    13、发现本县(区)近5年从未报告的的流脑病例A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对象为6个月-15岁儿童,或根据当地发病情况扩大接种年龄范围;我省近3年流脑病例职业构成比分布图近年流行特点近年流行特点u耐药的Nm菌株增多l对磺胺药物耐药的菌株较多l对青霉素耐药的菌株少见l未发现对氯霉素耐药的菌株2007年湖北省Nm药敏实验结果(S敏感 R耐药 I中介)编号青霉素PG利副平RA氨苄西林AZM头孢曲松CRO氯霉素C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NA阿齐霉素AZM四环素MH复方新诺明SXT头孢噻五CTX美洛培MEM南十41SSSSSSSSSRSS十102SSSSSSSSSRSS十1127SSSSSSSSSRSS十1133SS

    14、SSSSSSSRSS十046SSSSSSSSSRSS十060SSSSSSSSSRSS随272ISISSRRSSRSS随346 SSSSSRRSSRSSX15SSSSSSSSSRSSX90SSSSSSSSRRSSX31SSSSSSSSSRSS周武_-CSSSSSRRSSRSS雷勇-CSSSSSRRSSRSS周斌池-BSSSSSRRSSRSS望鹏程-BSSSSSRRSSRSS高清莉-BSSSSSSSSSRSS袁广ASSSSSIRSRISS近年流行特点近年流行特点u流行季节高峰依然存在流行季节高峰依然存在 u 流脑的流行季节性非常强,尽管广泛使用流脑的流行季节性非常强,尽管广泛使用疫苗,但流行高峰季

    15、节依然存在,仍主要发生疫苗,但流行高峰季节依然存在,仍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在冬、春季。湖北省2001-2007年流脑病例月分布图通常11月开始上升,24月为季节发病高峰,5月发病开始下降。u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流行情况流行情况u免疫预防免疫预防u预防控制预防控制流脑疫苗免疫程序剂次剂次免疫程序说明(A群流脑多糖疫苗)u第一剂次起始月龄(第一剂次起始月龄(6-186-18月龄)月龄)l新生儿可通过胎盘获得母传IgG类抗体,出生后6月龄以内,体内杀菌抗体尚能维持有效水平。6-18月龄抗体水平降至最低,发病水平升高。u第二剂次基础免疫(两剂次间隔第二剂次基础免疫(两剂次间隔3 3个月)个月)lA群多糖

    16、抗原在2岁以下婴幼儿抗体应答较差,虽然可对幼儿诱生抗体和免疫记忆,但需重复免疫接种才能诱生足够抗体滴度。l6-24月龄婴幼儿经2针基免后抗体明显升高,抗体几何滴度和阳性率均达到或接近3岁儿童接种1针后的抗体水平。免疫程序说明(A群流脑多糖疫苗)u加强免疫加强免疫u 3 岁时接种第岁时接种第3 剂,与第剂,与第2 剂接种间隔时间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不得少于1 年;年;6 岁时接种第岁时接种第4 剂,与第剂,与第3 剂接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 年。年。免疫程序说明(A+C群流脑多糖疫苗)进行床边隔离治疗,做到室内无蚊虫,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方能出院。1985 年底开展大规模

    17、A 群流脑疫苗接种后,流行规律被打破,流行高峰被削平,发病率持续下降。主动询问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人应慎用6-18月龄抗体水平降至最低,发病水平升高。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对小于2岁儿童无可靠的免疫原性,如果接种,可引起以后几年对C群抗原的反应性降低。A群流脑疫苗广泛使用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病死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第一剂次起始月龄(6-18月龄)流脑的流行季节性非常强,尽管广泛使用疫苗,但流行高峰季节依然存在,仍主要发生在冬、春季。流行季节高峰依然存在提高流脑疫苗常规接种率疫苗使用前,6月-2岁婴儿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需要转院治疗,必须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保

    18、护性抗体滴度:小于4岁儿童在2-3年内迅速下降,大于4岁者至少持续3年。改进生长工艺,提高制品质量,减少牛血清残留量医疗单位病例报告率 100%对青霉素耐药的菌株少见带菌者和患者咳嗽、喷嚏等产生飞沫,经空气传播一旦其出现突然寒战、高热、恶心、呕吐、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头痛、瘀点瘀斑等症状和体征,要及时就诊,主动申报。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或其他昆虫叮咬人体时传入病毒是构成本病的自然感染途径,(猪蚊猪或人)第一剂次起始月龄(6-18月龄)媒介生物和有关宿主动物监测96/10万(2例)、利川市0.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7月至8月为发病高峰.检测出C群Nm:16个省县级疾控机构:核实病例转归病例

    19、确诊、排除或死亡后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24小时内报出订正媒介生物和有关宿主动物监测发病年龄后移,职业以中小学生为主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或其他昆虫叮咬人体时传入病毒是构成本病的自然感染途径,(猪蚊猪或人)23,1-4岁占14.A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对象为6个月-15岁儿童,或根据当地发病情况扩大接种年龄范围;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猪(主要是仔猪),蚊虫是乙脑的重要传播媒介,也是病毒的储存宿主。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第二剂次基础免疫(两剂次间隔3个月)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很敏感;098/10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20、敏感 及早 全程 足量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498,15-19岁占14.省CDC分离菌株后28天内送达国家CDC率 8020052007年全省共报告病例89例,其中1岁内占11.各省送检流脑病例分离Nm菌株情况免疫程序说明(A+C群流脑多糖疫苗)uAC 群流脑疫苗群流脑疫苗u接种对象为接种对象为2 岁以上的人群;岁以上的人群;u已接种过已接种过1 剂剂A 群流脑疫苗者,接种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 群流脑疫苗与接种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 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得少于3 个月;个月;u已接种已接种2 剂或剂或2 剂以上剂以上A 群流脑疫苗者,接群流脑疫苗者,接种种AC

    21、 群流脑疫苗与接种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 群流脑疫苗最后群流脑疫苗最后1 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 年;年;u按以上原则接种按以上原则接种AC 群流脑疫苗,群流脑疫苗,3 年内年内避免重复接种。避免重复接种。u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流行情况流行情况u免疫预防免疫预防u预防控制预防控制u疫情报告疫情报告u 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u聚集性病例聚集性病例u“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流脑监测流脑监测-2-2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u 病例调查病例调查u 24小时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通小时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通过过“流

    22、脑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流脑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实施网络直报实施网络直报。u 密切接触者调查密切接触者调查u 指同吃同住人员,包括家庭成员、托儿所,幼儿园指同吃同住人员,包括家庭成员、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及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人群。、学校里的同班者及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人群。u 采集咽拭子标本,以分离采集咽拭子标本,以分离Nm。u 进行密切观察进行密切观察u 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服药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服药u 填写调查表,网络直报填写调查表,网络直报流脑监测流脑监测-3-3u实验室监测实验室监测u疑似病例报告率 100u病例报告后24小时内县级CDC调查率 80u首例病例

    23、县级CDC调查率 100u死亡病例省级CDC现场调查核实率 100u聚集性病例疫情省或市级CDC现场调查率 100u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 80u国家级监测点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 90u县级CDC接到报告后24小时标本送达市CDC率 80u疾控机构收到标本7天内完成检测、反馈率 80u收到菌株后7天内完成药敏检测、反馈率 80u省CDC分离菌株后28天内送达国家CDC率 80u国家CDC14天内完成菌株鉴定反馈率 80流脑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流脑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近期启动)(近期启动)已进行过专门培训,国家近期将正式实施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

    24、-1-1u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l省或市级疾控机构要派人赴现场指导,参与流调了解人群发病、居住环境、疫苗接种以及人口流动等影响因素情况,掌握流行特征l加强监测、调查日报告和“零病例”报告主动监测与主动搜索学校、托幼机构、工地等集体单位,晨检健康人带菌监测、免疫水平调查、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调查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2-2u一般性措施一般性措施l健康教育l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淡盐水漱口、打喷嚏时使用手帕等。避免探视病人空气流通 等u隔离救治病例隔离救治病例l当发现疑似病例时,应给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戴上口罩l隔离治疗

    25、病人病人隔离期限:至症状消失后3天,不少于发病后7天。按照属地化的原则就地隔离。规范化治疗,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减少病例的死亡。病情严重需要转院治疗,必须采取严密的隔离措施。l加强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消毒隔离、医务人员防护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3-3u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l对密接进行医学观察随访,自最后接触之日起7天期间内可不限制其活动,但要告知其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一旦其出现突然寒战、高热、恶心、呕吐、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头痛、瘀点瘀斑等症状和体征,要及时就诊,主动申报。l所在地乡村医生、校医、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等负责医

    26、学观察工作。l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u预防性服药预防性服药l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药物预防敏感 及早 全程 足量l不建议大规模药物预防药物副反应,增加耐药可能性无症状携带者大量存在服药效果不佳成本较高,资源有限,不能发挥最佳作用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4-4l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l目标人群和接种范围:目标人群和接种范围:CDCCDC应根据辖区人群免疫状况和疫情应根据辖区人群免疫状况和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提出目标人群和接流行病学特征,提出目标人群和接种范围的建议,并提供技术指导。种范围的建议,并提供技术指导。l应急接种的疫苗种

    27、类应急接种的疫苗种类如病人病原检测结果为如病人病原检测结果为C C群,使用群,使用A+CA+C群流脑疫苗;群流脑疫苗;如病人病原检测结果仅为如病人病原检测结果仅为A A群,可使用群,可使用A A群流脑疫苗,也可使用群流脑疫苗,也可使用A AC C群流脑疫群流脑疫苗;苗;如无菌群检测结果,可首选如无菌群检测结果,可首选A+CA+C群流脑群流脑疫苗。疫苗。l接种年龄范围接种年龄范围A A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对象为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对象为6 6个月个月-15-15岁岁儿童,或根据当地发病情况扩大接种年龄儿童,或根据当地发病情况扩大接种年龄范围;范围;A+CA+C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对象为群流脑多糖疫苗接

    28、种对象为2 2周岁以周岁以上儿童、中小学生及其他高危人群,在流上儿童、中小学生及其他高危人群,在流行区可对行区可对2 2岁以下儿童接种。岁以下儿童接种。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5-5u疫点消毒疫点消毒 u 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卫生行政部门组织u 对疫点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对疫点和周围环境的消毒,u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技术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技术指导u 社区、学校、工地开展湿式清洁,必要时用社区、学校、工地开展湿式清洁,必要时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其它含氯制剂喷雾消毒。漂白粉澄清液或其它含氯制剂喷雾消毒。对疫点和周围环境的消毒,第1份血清/脑脊液标本病原学检测阳性或乙

    29、脑抗体IgM阳性,可不采集第2份。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易感者呈无症状的隐形感染,仅有极少数人发病(0.1971年:发病数17万多,死亡2万多,发病率达21/10万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很敏感;发病年龄后移,职业以中小学生为主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猪(主要是仔猪),蚊虫是乙脑的重要传播媒介,也是病毒的储存宿主。但是近年病死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约在5%左右,其中2005年高达7.流脑的流行季节性非常强,尽管广泛使用疫苗,但流行高峰季节依然存在,仍主要发生在冬、春季。改进生长工艺,提高制品质量,减少牛血清残留量19502007年全国乙脑发病/死亡分布图疫苗使用前,6月-2岁婴儿发病率较高人

    30、群普遍易感,3月龄以上婴儿有发病者。医疗机构出院病例转归情况报告率 100%6-24月龄婴幼儿经2针基免后抗体明显升高,抗体几何滴度和阳性率均达到或接近3岁儿童接种1针后的抗体水平。发现本县(区)近5年从未报告的的流脑病例按以上原则接种AC 群流脑疫苗,3 年内避免重复接种。A群多糖抗原在2岁以下婴幼儿抗体应答较差,虽然可对幼儿诱生抗体和免疫记忆,但需重复免疫接种才能诱生足够抗体滴度。医疗单位病例报告率 100%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以下称乙脑)是由媒介昆虫传播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3 岁时接种第3 剂,与第2 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 年;近

    31、3年我省乙脑发病年龄构成比乙脑预防与控制乙脑预防与控制主要内容主要内容u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流行情况流行情况u免疫预防免疫预防u预防控制预防控制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以下称乙脑)是由媒介昆虫传播的人畜共患,以下称乙脑)是由媒介昆虫传播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夏、秋季为发病季节高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夏、秋季为发病季节高峰。起病急,常累及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重型。起病急,常累及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重型病例幸存者常留有明显的后遗症。病例幸存者常留有明显的后遗症。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乙脑病

    32、毒属虫媒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至今研究表明乙脑病毒仅有至今研究表明乙脑病毒仅有1个血清型,个血清型,病毒的抗原性较稳定,较少变异。病毒的抗原性较稳定,较少变异。u但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分离的病毒株之间也但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分离的病毒株之间也发现有一定的抗原性和免疫性差异,病毒发现有一定的抗原性和免疫性差异,病毒毒株的毒力也显示明显的差异。毒株的毒力也显示明显的差异。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乙脑病毒抵抗力不强,乙脑病毒抵抗力不强,1002分钟、分钟、70 10分钟可灭活,在分钟可灭活,在-70以下冻存可保以下冻存可保存存1年以上,冷冻干燥下年以上,冷冻干燥下4 可保存数年可保存数年u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很敏

    33、感;对普通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很敏感;对普通消毒剂敏感,可被碘酊、乙醇、酚等迅消毒剂敏感,可被碘酊、乙醇、酚等迅速灭活速灭活u传染源与储存宿主传染源与储存宿主 u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猪(主要是仔猪),蚊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猪(主要是仔猪),蚊虫是乙脑的重要传播媒介,也是病毒的储存宿虫是乙脑的重要传播媒介,也是病毒的储存宿主主。以库蚊及伊蚊为主,我国以三带喙库蚊传。以库蚊及伊蚊为主,我国以三带喙库蚊传播为主。播为主。u感染途径和传播媒介感染途径和传播媒介 u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或其他昆虫叮咬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或其他昆虫叮咬人体时传入病毒是构成本病的自然感染人体时传入病毒是构成本病的自然感染途径

    34、,途径,(猪(猪蚊蚊猪或人猪或人)u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u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易感者呈无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易感者呈无症状的隐形感染,仅有极少数人发病(症状的隐形感染,仅有极少数人发病(0.1%),主要发病对象是少年儿童。乙脑无论是隐性感,主要发病对象是少年儿童。乙脑无论是隐性感染还是显性感染,均能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染还是显性感染,均能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为少见。病者极为少见。u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u乙脑的潜伏期为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天,一般为1014天。急性起病,出现发热、头痛、喷射天。急性起病,出现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性呕吐等症状;u实验

    35、室诊断实验室诊断 u 一般指标一般指标u 脑脊液压力增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脑脊液压力增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外观清亮,蛋白质轻度增高,白细胞增高,外观清亮,蛋白质轻度增高,白细胞增高u 特异性指标特异性指标u 分离到病毒分离到病毒u 检测到病毒抗原检测到病毒抗原/特异性核酸;特异性核酸;u 1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特异性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特异性IgM抗体抗体阳性;阳性;u 恢复期恢复期IgG抗体比急性期有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者或急性倍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期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u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流行情况流行情况u免疫预防免疫预防u预防控制预防控制流行情况

    36、(全国)流行情况(全国)1971年:发病数17万多,死亡2万多,发病率达21/10万1950195020072007年全国乙脑发病年全国乙脑发病/死亡分布图死亡分布图流行情况(我省)流行情况(我省)-1-1u乙脑发病率乙脑发病率0.098-33.69/10万,病死率在万,病死率在1.64-69.33%,发病率最高年份,发病率最高年份1971年,病死率最高年,病死率最高发生在发生在1952年。年。u随着乙脑疫苗的广泛使用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随着乙脑疫苗的广泛使用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落实防蚊灭蚊措施,发病率逐渐下降,落实防蚊灭蚊措施,发病率逐渐下降,u1977年发病率降至年发病率降至10/10万万,u

    37、1991年后降到年后降到5/10万万,u1999年以后乙脑发病率维持在年以后乙脑发病率维持在1/10万,万,u2007年发病率为年发病率为0.098/10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u 但是近年病死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约在但是近年病死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约在5%左左右,其中右,其中2005年高达年高达7.5。流行情况(我省)流行情况(我省)-2-2近近3年我省乙脑发病年龄构成比年我省乙脑发病年龄构成比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近近3年我省乙脑发病职业分布构成比年我省乙脑发病职业分布构成比流行情况(我省)流行情况(我省)-3-32007年发病率居前五位:竹溪县年发病率居前五位:竹溪县

    38、1.55/10万(万(5例)、例)、来凤来凤县县0.98/10万(万(3例)、鹤峰县例)、鹤峰县0.96/10万(万(2例)、例)、利川市利川市0.66/10万(万(5例)、当阳市例)、当阳市0.64/10万(万(3例)、例)、流行情况(我省)流行情况(我省)-4-4近近3年我省乙脑发病月分布年我省乙脑发病月分布u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流行情况流行情况u免疫预防免疫预防u预防控制预防控制免疫程序说明免疫程序说明64/10万(3例)、如医疗机构不进行上述检测只需采集1份标本。1967年曾达到403/10万,发病超过304万,死亡数超过16万第1份血清/脑脊液标本病原学检测阳性或乙脑抗体IgM阳性,可

    39、不采集第2份。灭活疫苗:首次接种时不良反应较少,但多次加强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098/10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接种对象为2 岁以上的人群;或在1个乡镇14天内发现3例或3例以上的病例该病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出血点及脑膜刺激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虫孳生地省CDC分离菌株后28天内送达国家CDC率 80098/10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提高流脑疫苗常规接种率1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1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的控制-41%),主要发病对象是少年儿童。一旦其出现突然寒战、高热、恶心、呕吐、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头痛

    40、、瘀点瘀斑等症状和体征,要及时就诊,主动申报。流脑的流行季节性非常强,尽管广泛使用疫苗,但流行高峰季节依然存在,仍主要发生在冬、春季。疫苗使用前:我省曾经是流脑高发省份流脑乙脑预防与控制影像资料AEFIAEFIu一般反应:一般反应:发生率低,主要包括局部反应(发生率低,主要包括局部反应(如触痛和红肿等),轻度全身症状(包括头痛如触痛和红肿等),轻度全身症状(包括头痛、肌痛、胃肠道症状和发热等)、肌痛、胃肠道症状和发热等)u异常反应:异常反应:偶可发生,较少见的全身性荨麻偶可发生,较少见的全身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尤其既往有过敏史者更易疹、血管性水肿等,尤其既往有过敏史者更易发生。发生。u灭活

    41、疫苗:首次接种时不良反应较少,灭活疫苗:首次接种时不良反应较少,但多次加强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多次加强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u一般反应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对一般反应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对症治疗即可。症治疗即可。u常见异常反应主要是变态反应,采常见异常反应主要是变态反应,采用按抗过敏药物和激素治疗,一般用按抗过敏药物和激素治疗,一般都能收到很好效果。都能收到很好效果。u主要处理原则:主要处理原则:u主动询问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人应慎用主动询问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人应慎用u改进生长工艺,提高制品质量,减少牛血清残改进生长工艺,提高制品质量,减少牛血清残留量留量u适当减少接种次数,一般接种

    42、反应多在第适当减少接种次数,一般接种反应多在第3-4针针接种时发生,反复多次接种更易发生接种时发生,反复多次接种更易发生u严格掌握禁忌症:过敏史,发热,急、慢性疾严格掌握禁忌症:过敏史,发热,急、慢性疾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减毒活疫苗(免疫缺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减毒活疫苗(免疫缺陷或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抑制免疫系统药陷或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抑制免疫系统药物者)物者)u疾病概述疾病概述u流行情况流行情况u免疫预防免疫预防u预防控制预防控制预防控制预防控制乙脑监测乙脑监测-1-1u病例报告l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进行网络直报l各类医疗机构:报告病例出院、转诊或死亡等转归情况l县级疾

    43、控机构:核实病例转归病例确诊、排除或死亡后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24小时内报出订正u“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l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时。乙脑监测乙脑监测-2-2u病例调查县级疾控机构48小时内开展个案调查;保存调查表对传染病报告卡内容进行核实与订正纳入专病管理,网络直报。6个月后进行病例随访调查,填写并录入原个案调查表,实施网络直报。乙脑监测乙脑监测-3-3u主动监测l乙脑流行地区l蚊虫叮咬季节l结合AFP病例监测l记录监测结果 u主动搜索l本年度出现乙脑病例l对病例所在地医疗机构开展病例搜索l必要时进行社区病例搜索l记录搜索情况乙脑监测乙脑监测

    44、-4-4u实验室监测(病例)l采集、保存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脑脊液、血采集、保存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脑脊液、血液标本。液标本。l血液标本:血液标本:第1份血标本发病1周内采集;第2份血标本发病34周后采第1份血清/脑脊液标本病原学检测阳性或乙脑抗体IgM阳性,可不采集第2份。l脑脊液标本:脑脊液标本:发病1周内采集。l医疗机构采集医疗机构采集2 2份标本份标本 ,1 1份供疾控机构检份供疾控机构检测。如医疗机构不进行上述检测只需采集测。如医疗机构不进行上述检测只需采集1 1份标本。份标本。乙脑监测乙脑监测-5-5u监测点监测点u 急性病毒性脑炎监测 县级以上医院开展 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血和

    45、/或脑脊液标本,进行乙脑 病毒分离与抗体检测。u 实验室监测(其它标本)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u 媒介生物和有关宿主动物监测蚊虫监测(密度、带毒)猪血清抗体乙脑单病/专病报告管理系统病例个案调查病例个案调查健康人群抗体监测健康人群抗体监测媒介蚊虫监测媒介蚊虫监测宿主监测宿主监测已开展过培训已开展过培训监测评价监测评价u医疗单位病例报告率 100%u病例48小时内调查率 80%u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 80%u医疗机构出院病例转归情况报告率 100%疫情控制疫情控制-1-1u一般性措施一般性措施 u开展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u开展乙脑防病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防病和参与防治开展乙脑防病知识的宣传,

    46、提高群众防病和参与防治的意识。的意识。u隔离治疗病人隔离治疗病人 u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u进行床边隔离治疗,做到室内无蚊虫,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进行床边隔离治疗,做到室内无蚊虫,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方能出院。方能出院。疫情控制疫情控制-2-2u灭蚊防蚊灭蚊防蚊 u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虫孳生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虫孳生地u对畜圈、厕所等三带喙库蚊等孳生地进行药物灭蚊。对畜圈、厕所等三带喙库蚊等孳生地进行药物灭蚊。对病家周围对病家周围50米范围内居室、畜圈及蚊虫孳生地进行米范围内居室、畜圈及蚊虫孳生地进行药物灭蚊。药物灭蚊。u居室内采取灭蚊、防蚊措施。居室内采取灭蚊、防蚊措施。u应急接种应急接种 u在应急接种时要考虑受种者的乙脑疫苗免疫史,如已在应急接种时要考虑受种者的乙脑疫苗免疫史,如已有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史者,可接种有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史者,可接种1剂灭活疫苗,起到剂灭活疫苗,起到免疫回忆的作用;如无乙脑疫苗接种史者,应该接种免疫回忆的作用;如无乙脑疫苗接种史者,应该接种减毒活疫苗,因为活疫苗产生抗体快,可起到应急的减毒活疫苗,因为活疫苗产生抗体快,可起到应急的作用。作用。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流脑乙脑预防与控制影像资料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4550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