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2021年新高考政治一二轮复习建议:专题15-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随心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42844
  • 上传时间:2023-02-14
  • 格式:PPTX
  • 页数:159
  • 大小:9.2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2021年新高考政治一二轮复习建议:专题15-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随心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2021 新高 政治 二轮 复习 建议 专题 15 思想 方法 创新 意识 随心 课件
    资源描述:

    1、【核心素养】2020-2021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高考先锋】2020-20212020-2021年新高考专题研究【独门秘籍独门秘籍】2020-20212020-2021年新高考满分指导【原创领军】2020-20212020-2021年新高考命题预测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目 录CONTENTS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7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1 联系的普遍性的考查考法2 联系的客观性的考查考法3 联系的多样性的考查考法4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分析应用考法5 系统优化方法的分析应用8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1

    2、联系的普遍性的考查 考法点评 通常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或谚语、漫画、现实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对联系的普遍性的理解。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多结合现实热点材料从多角度考查,有“运用联系的普遍性的观点分析”的考查方式,也有“阐释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的综合考查方式,题型涉及体现类、措施类、认识类(分析)、依据类等。9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1 联系的普遍性的考查1.要深入理解联系的普遍性的内涵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3、10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1 联系的普遍性的考查2.要明确联系的普遍性原理的表述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1)联系具有普遍性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联系具有()。常见的错误观点有: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等。条件性11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1 联系的普遍性的考查2.要明确联系的普遍性原理的表述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2)联系的普遍性,一般带有以下标志词:影响、制约、关系到、引起、导致、造成、促进、带来、综合考虑、有利于;离不开、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一体化、一

    4、致性。例如: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做到清正廉洁,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能否稳定大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12例1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观点,从而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定。大数据分析的关键说明()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必不可分的联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运用发展的眼光,就能有效把握事物的联系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人们作出正确决定有重要意义A.B.C.D.【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观点,从而作出正确的决定,说明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正确。联系是普遍的,但并非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说法错误。说法太绝对,排除。C13

    5、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2 联系的客观性的考查 考法点评 通常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或谚语、漫画、现实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对联系的客观性的理解。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多结合现实热点材料,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际贸易等情境素材,从多角度考查,有“运用联系客观性的观点分析”的单一考查方式,也有“阐释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的综合考查方式,题型涉及体现类、措施类、认识类(分析)、依据类等。14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2 联系的客观性的考查1.要深入理解联系的客观性的内涵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既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

    6、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固有的联系15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2 联系的客观性的考查2.要明确联系的客观性的原理表述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特别提示(1)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创造新的联系,因为联系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或消灭。16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2 联系的客观性的考查2.要明确联系的客观性的原理表述(2)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7、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由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活动建立的,建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因而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以主观虚构的联系代替客观联系会导致诡辩论。17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2 联系的客观性的考查2.要明确联系的客观性的原理表述(3)常见的错误观点有: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理论示例: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例如:“一带一路”的建设、“互联网+”、地球一小时活动、青藏铁路的修建密切了青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三峡工程等,分析利用条

    8、件、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降雨、退耕还湖还林、生态环境的保护等。18例2江苏单科201727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A.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 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与条件性。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A错误;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是材料所强调的内容,B不选;“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这表明事物的联系

    9、是有条件的,C正确;“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是强调其发展的内因,而材料是强调事物发展的外因光线刺激,D与题意不符。C19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3 联系的多样性的考查 考法点评 通常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或谚语、漫画、现实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对联系的多样性的理解。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多结合现实热点材料进行考查,有单一考查方式,也有“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回答”的综合考查方式,题型涉及体现类、措施类、认识(分析)类、依据类、意义类等。20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3 联系的多样性的考查1.深入理解联系的多样性的内涵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

    10、多样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我们要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21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3 联系的多样性的考查2.要明确联系的多样性的原理表述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特别提示:(1)联系的多样性表现为联系的多种多样,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2)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的。有条件22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3 联系的多样性的考查2.要明确联系的多样性的原理表述(3)关于联系的特点的比较:联系的普遍性强

    11、调的是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对应方法论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应方法论为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对应方法论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23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3 联系的多样性的考查2.要明确联系的多样性的原理表述(4)常见错误观点有:善于突破事物的表面联系,创造新的联系;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等。考法提示:联系的多样性应用较少,仔细阅读材料,当材料涉及循环经济、生态文明、温室气体排放等内容时,一般可以用联系的多样性进行分析。24例3课标全国201722传统

    12、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A.B.C.D.【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等相关知识。传统石油钻井产生的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将废弃的泥浆制作成免烧砖等,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减少了污染,建立了新的联系,符合题意;泥浆放置于土地上带来

    13、污染,泥浆用于制作免烧砖,可以节约土地和水泥等资源,减少污染,这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人们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泥浆价值的创造性实现,符合题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说法错误;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说法错误。B25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4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分析应用考法点评 通常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或谚语、漫画、现实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的考查与现实结合紧密,涉及的热点有:中国与世界的依存度提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互联网+、“一带一路”建设、

    14、统筹城乡发展等,从多角度考查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6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4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分析应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7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4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分析应用易错警示 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要澄清以下几种错误观点:(1)“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说法不准确,只有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的说法错误,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发展,不一定是推动。(3)常见的错误观点还有: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还包括其发展的全过程);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

    15、定性作用(在一定条件下)。28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4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分析应用考法提示 (1)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做非选择题时,要仔细分析材料是强调整体的地位与作用还是强调部分的地位与作用,一般侧重考查其中一个方面。表述时注意题目要求的是原理还是方法论,或是要求原理+方法论,注意原理与方法论的对应关系;如果既体现整体又强调部分,可以简化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9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4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分析应用(2)应用中要注意区分整体和部分

    16、的关系与系统优化的方法,有时二者可以同时用,有时只能用一个。如“某档节目采用浙江卫视与其制作公司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招商、均分收益的合作模式”,体现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与系统优化的方法;“产业结构优化、结构性减税”等体现的是系统优化的方法,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统筹城乡发展”体现了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带动整体的发展;等等。30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4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分析应用理论示例 强调整体常见的事例与关键词,如:顾全大局,事关全局、集体意识、全局观念、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战略高度、长远角度。强调部分常见的事例与关键词,如:地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分

    17、裂、独立。表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关键词,如:国家与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全国与东、中、西部,全国工作与“三农”工作。31例4课标全国201821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A.B.C.D.【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并且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由此,整体功能

    18、并不是各个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不能认为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观点错误;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说法错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材料表明,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说明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说法正确;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表明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体现了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变化发展的,说法正确。D32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5 系统优化方法的分析应用 考法点评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时,通常是提供古诗词、名人名言、漫画、现

    19、实热点事例等,分析体现的哲学道理、启示等。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经常以“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国家大部制改革、结构性减税等为背景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综合考查。33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5 系统优化方法的分析应用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其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1.系统优化方法的含义系统优化34考点53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法5 系统优化方法的分析应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

    20、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考法提示 做非选择题时将系统优化方法的方法论要求作为知识依据回答即可,系统优化的方法一般带有以下情境词:结构调整、系统工程、资产重组、优化组合。特别提示 系统优化的方法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不同在于,系统优化的方法在强调整体性的基础上,更强调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可从是否体现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上来进行区分。2.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35例5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说明(

    21、)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 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A.B.C.D.【解析】本题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为出题素材,考查矛盾主次方面、实践与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容易得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一种新认识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当选;也体现了全面的观点和系统优化的方法,当选;与材料无关,排除;整体功能有大于、小于、等于部分功能之和三种情况,错误,排除。D361.远在唐代时,中国瓷器就作为商品进入国际市场,远销日本、印度、波斯和埃及等地。在19世纪法国画家雅格布约

    22、瑟夫蒂索绘制的贵妇中,可以清楚看到一套青花瓷茶具,洁白幽兰,细腻明亮。这说明()中西文化间的联系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油画中加入中国元素使油画的本质发生了改变油画创作加入中国元素是对当时现实的反映中西文化元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此消彼长A.B.C.D.1.B【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意识的本质。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正确。加入中国元素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反映,故正确。说法明显错误。习题37习题2.下图漫画(作者:德国卜劳恩)中的父亲的做法()忽视了静止的条件性、暂时性和相对性 抓住了主要矛盾但没有兼顾次要矛盾 割裂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但忽略了联

    23、系的多样性A.B.C.D.2.B【解析】本题考查静止、联系的多样性。漫画中的父亲忽视了树这一物质的静止的条件性、暂时性和相对性。也就是说,他认为树是静止不变的,但是静止具有条件性、暂时性和相对性,是漫画最直接的体现。漫画中的父亲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但忽略了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漫画中的父亲的做法,将时间、地点、条件人为割裂开来,没有注意到树也会生长,符合题意。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383.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某市政府在该市农村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乡镇)运转、市及区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形成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及资源化利

    24、用,适合在农村消纳的垃圾分类后就地减量,果皮、枝叶等可腐烂垃圾就近堆肥。该体系()合理有序地发挥了户、组、村、街等在环境治理系统中的作用根据实践的需要建立了新的联系,实现了各类垃圾向资源的转化在具体分析各类垃圾不同价值的基础上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积极促进量的积累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质的飞跃A.B.C.D.3.C【解析】本题考查系统优化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体系合理有序地发挥了户、组、村、街等在环境治理系统中的作用,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且符合题意。并非各类垃圾在现有的条件下都能实现向资源的转化,说法错误。量变和质变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习题39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25、观考法1 发展的概念的考查考法3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的分析应用考法2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分析应用40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1 发展的概念的考查 考法点评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发展的概念时,通常是以漫画、热点事例、诗词、名人名言等为载体,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发展的实质,非选择题则以热点事例为依托综合考查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41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1 发展的概念的考查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总

    26、方向和总趋势,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2.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42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1 发展的概念的考查2.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实质易错警示:(1)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联系推动运动、变化、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2)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发展一定是运动、变化。区分错误观点:任何变化都是发展。43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1 发展的概念的考查2.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实质理论示例: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一般涉及以下事例或情境词:创新、更新、刷

    27、新、新产品、新事物、新局面、新形势、新思路、推陈出新、新陈代谢;科学发展观、提高、促进、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完善;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从到的发展过程,前瞻性。44例6课标全国201812【解析】本题考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回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漫画的寓意:满树叶子时,人们低头赶路,不去欣赏和珍惜,树叶落得只剩一片时,人们抬头仰望,留恋不舍,告诉人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意思是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直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应选;是劝告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美好时光,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应选;强调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与漫画寓

    28、意不符,不能入选。B下列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A.B.C.D.45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2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分析应用 考法点评:一般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或谚语、漫画等为背景材料来考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可能涉及。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时,需要仔细分析材料,看是否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有没有体现出遇到曲折,要分清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常与现实结合紧密,依托热点、焦点素材,从多角度综合考查。题型有原因(依据)类、体现类、措施

    29、类、启示类等。46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2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分析应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发展的前进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方向是()。这是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新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发展的曲折性是指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前进的、上升的47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2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分析应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方法论:既要对未来

    30、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克服各种困难的准备,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48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2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分析应用考法提示(1)分析材料,若从“为什么”角度考查本知识的应用,就要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因来分析;若从“体现、怎样做”等角度考查本知识的应用,一般表述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2)判断新事物的标准是()新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49考点54 唯物辩

    31、证法的发展观考法2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分析应用澄清以下几种错误认识: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科学算命是科学与传统算命相结合而产生的新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帆风顺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出现的事物必定能战胜旧事物等。理论示例: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常见的古诗词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50例7课标全国20172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

    32、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因为()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发展理念变革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发展理念变革意味着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A.B.C.D.【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反作用的知识。题目限定分析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的原因,也就是考查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积极作用,故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中的“消除”说法错误,排除。C51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3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的分析应用 考法点评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时,往往以名言、古诗词、现实热点事例等为情境素材,进行单一考查,或结合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以非

    33、选择题形式考查时往往作为一个知识点出现,和发展观的其他知识点或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观点一起来回答问题,涉及体现类、依据类、说明类、措施类等角度。52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3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的分析应用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53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3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的分析应用2.方法论意义(1)重视()的积累,做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3)坚持()原则。量适度54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

    34、展观考法3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的分析应用考法提示(1)要区分事物发展的趋势、状态、原因: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强调的是发展的趋势;量变与质变强调的是发展的状态;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强调的是发展的原因。分析材料,只要材料涉及量的积累引起质变或结构变化引起质变等内容,一般可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来回答。55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3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的分析应用(2)要明确做非选择题时原理与方法论的对应应用: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或者要防微杜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坚

    35、持适度原则;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56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3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的分析应用易错警示 注意以下几种错误观点:质变就是发展;量的积累越多越好(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如果量的积累能推动事物发展,量的积累越多越好;如果量的积累导致事物倒退,则要限制量的积累);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57考点5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法3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的分析应用理论示例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一般涉及以下词句:重视

    36、量变:循序渐进;有计划、分阶段或分步骤实施;优化结构;防微杜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水滴石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从现在做起等。坚持适度原则:适度、火候、分寸、尺度;过度、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物极必反。58例8北京文综201628“奔跑,两腿以最简单的方式交替前行,无数次地重复,但每一步都是新的迈进,最后能成就出一个看似难以企及的跨越。”“奔跑,让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可以变得独特,平凡可以变得卓越。”从以上跑步爱好者的感受中,可以领悟到()A.人生价值的大小通常来自于个人体验B.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对个体的肯定C.人

    37、可以在量的积累中获得精神提升D.人的意志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一步步的积累最终可以实现跨越,使普通变独特,平凡变卓越,说明人可以在量的积累中获得精神提升,C符合题意;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A错误;生命的意义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错误;社会的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要推动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主要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发展,我们现在主要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发展,D夸大了人的意志的作用,属于历史唯心主义思想。C591.2018上海“两会”透露,2018年有望成为“长三角一体化”

    38、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一年,以上海为领头羊推动的一体化进程有望获得实质性进展。“长三角一体化”有望成为雄安新区之后,区域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式事件。材料说明()要抓住关键阶段和关键部分以推动事物整体发展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才能找到最佳的发展方案 只有重视关键阶段量的积累才能推动质变的发生 积极的质变的发生意味着事物发展实现阶段性飞跃A.B.C.D.1.B【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以及量变与质变的有关知识。以上海为领头羊推动的一体化进程有望获得实质性进展,这表明要抓住关键阶段和关键部分以推动事物整体发展,积极的质变的发生意味着事物发展实现阶段性飞跃,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发挥部分的作用,排除。量的积累

    39、没有关键阶段和非关键阶段之分,排除。习题602.某著名企业家在指点年轻创业者时指出:浮躁就是恨不得把长跑变成短跑,恨不得立刻就能取得什么成就,这或许有可能,但一定是极少数,成功大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B.事物发展的方向是曲折的、迂回的,要勇敢面对挫折C.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要敢于开拓新境界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做好量的积累,持之以恒2.D【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成功大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正确,A排除;B中“迂回的”说法错误;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

    40、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习题61习题3.移动通信技术经过近30年的发展,正悄然迎来5G时代。读下图,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启示我们()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推动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联系具有普遍性,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联系的前提 新事物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A.B.C.D.3.B【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否定与发展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表明,5G技术是在2G、3G、4G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说明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推动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

    41、本途径,正确;创新意识并不是认识和利用事物联系的前提,不选;5G技术是在2G、3G、4G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说明新事物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新事物的发展“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62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考查考法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考查考法3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的分析应用考法4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的分析应用考法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分析应用63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考查考法点评 本部分往往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或谚语、漫画、事例等为背

    42、景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理解应用,通常从材料体现的哲理、启示、表明、应该怎么做等角度进行单一考查或综合考查。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时,一般有单一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方式,单一考查如“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或者“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分析)”;综合考查如“材料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点的”或者“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等;还有的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角度结合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题型涉及体现类、说明类、认识类、措施类等类型。64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考查(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

    43、的既()又()的关系,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对立统一65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考查(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66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考查考法提示(1)分析材料,看是否涉及对立统一的内容,或者看题目是否要求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回答,若涉及则可以用本知识点分析回答。(2)做非选择题时要明确不同应用的原理表述第一种表述应用: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同一性

    44、和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结合材料分析矛盾双方如何对立、如何统一、如何坚持二者的统一。类似的有: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结合材料分析矛盾双方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67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考查第二种表述应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三种表述应用: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前两种表述应用经常考查,第

    45、三种表述应用难度较大,考查的相对较少。分析回答时一般是表述完原理后直接用知识分析材料,重材料分析。68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考查特别提示:(1)明确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2)()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联系、发展69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考查易错警示:注意以下几种错误观点:矛盾就是构成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矛盾可以调和,不可以缓和;矛盾就是斗争;矛盾就是事物内部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事物发

    46、展的源泉和动力;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事事有矛盾,就是指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等等。70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考查理论示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一般涉及以下事例或情境词句:依赖: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知其雄,守其雌;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贯通: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失败乃成功之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舍才有得。71例9课标全国

    47、201812【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漫画表明,如果水流较小则水注入碗中不易溢出且能注满,如果急于注满而放大水流,则水就会溢出反而不能注满,这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的道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体现的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的道理,与漫画寓意不符,A不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体现了运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与漫画寓意不符,B不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体现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与漫画寓意不符,C不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D符合题意。D江苏单科201729下列选项与下边漫画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A.绳锯木断,水

    48、滴石穿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C.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D.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72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考查 考法点评 本部分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等知识,通常是以漫画、古诗词、名人名言或谚语、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时,要准确把握材料信息,明确是考查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还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有“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的单独考查,有“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就提出建议并说明哲学依据”的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题型

    49、涉及体现类、说明类、措施类、依据类等。73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74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考查75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考查考法提示(1)矛盾的普遍性主要强调要承认矛盾、分析和解决矛盾、()地看问题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要强调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分析材料,若材料中涉及利弊、成就与不足等分析时,可以用矛盾的普遍性回答;若涉及先试点再推广、抓典型总结经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等事例时,可以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来回答

    50、。一分为二76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考查(2)做非选择题时要规范原理的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应用是“矛盾普遍存在、矛盾是对立统一+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揭露、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材料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应用是“二者的辩证关系+方法论+材料分析”。77考点5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法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考查易错警示 要澄清错误认识:矛盾具有普遍性,因此是永远不能解决的;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2021年新高考政治一二轮复习建议:专题15-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随心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4284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