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二章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体系丰富发展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二章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体系丰富发展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 发展史 第二 剩余价值 学说 创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形成 第三 体系 丰富 发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丰富和发展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丰富和发展第二章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第二章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第二章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和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和资本论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第一卷的问世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探索的早期阶段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探索的早期阶段二、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二、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创新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创新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探索的早期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探
2、索的早期阶段阶段对现实社会研究和理解的需要,是推动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首要原因。在与奥格斯堡保守派报纸总汇报关于共产主义的争论中,马克思深感有必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共产主义思潮的产生及其性质作出探讨。此外,马克思思想的内在发展,要求他深入到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去。1844年8月马克思完成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他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尝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从“整体的联系”上把握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二是强调从“当前的国民经济事实”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从巴黎笔记到伦敦笔记,生动地说明了马克思是在与当时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的“对话”中,是在批
3、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理论研究的新起点的。这一时期,马克思运用由他和恩格斯刚刚创立的唯物史观,得出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重要结论。他从社会总体结构中,分离出社会生产关系这一特定的研究层次,认为构成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因此,“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完成以后,马克思打算分册出版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1859年6月,马克思公开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对商品和货币理论第一次作了极为详尽且系统的探讨。二、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
4、理论体系的探索二、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马克思打算将“资本”部分写成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二分册。1861年8月,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续”为标题,开始写作“资本”章。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标题显著地表明:资本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理论史批判之间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的特点。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首先,他们已透彻地理解了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运动整体之间的系统关系。其次,他们在对私有制内涵的探讨中,明确了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内在
5、联系。再次,在明确了所有制和生产关系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切内涵。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创新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创新19世纪5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中,进一步发展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第一,对社会运动整体的系统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了阐述。第二,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运动中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入分析。第三,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在资本论中的运用。第二节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第二节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形
6、成一、劳动价值论的新探索一、劳动价值论的新探索二、劳动价值论的系统研究二、劳动价值论的系统研究唯物史观的创立和政治经济学方法的确立,使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开始了劳动价值论的新探索。在长达10年的科学研究中,对劳动价值论实现了新的理论突破,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体系。一、劳动价值论的新探索一、劳动价值论的新探索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货币章中完成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革命。其理论上的重要突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首次确定了以商品作为价值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第二,首次揭示出商品的二重存在形式,探讨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性质。第三,首次从商品价值的内在规定中推导出货币的
7、起源和本质。第四,首次形成了价值形式发展性质的基本思路,但未做系统考察。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价值实体是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形式及其历史的发展。()价值的社会本质。()价值规律。二、劳动价值论的系统研究二、劳动价值论的系统研究第三节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第三节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一、对资产阶级古典学派一、对资产阶级古典学派“难题难题”的解决的解决二、剩余价值理论的系统阐发二、剩余价值理论的系统阐发三、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的分析三、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的分析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成为资产阶级政治
8、经济学古典学派在剩余价值理论研究上陷入绝境的两大“难题”。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在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揭示了资本、利润等范畴的社会历史性。一、对资产阶级古典学派一、对资产阶级古典学派“难题难题”的解的解决决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运用,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科学方法论的创立,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一般的概念。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剩余价值一般作了更广泛的探讨。他把剩余价值一般和剩余价值特殊的转化关系,看做是资本一般形式到资本特殊转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剩余价值一般的提出,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本质,解决了
9、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在剩余价值理论研究中的第一个难题。面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第二个难题,马克思提出生产价格理论。生产价格理论的形成,说明了商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存在的差额,实质上主要只是部门内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取得的平均利润之间的差额,而这种差额归根到底是由于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由此解决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第二个难题。二、剩余价值理论的系统阐发二、剩余价值理论的系统阐发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提出,是揭示剩余价值源泉、解开资本对雇佣劳动剥削历史之谜的基础。直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才首次提出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已把剩余价值归结为
10、剩余劳动,并把剩余劳动归结为“劳动能力”使用价值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能力”自身价值的余额。劳动力商品理论成为揭示剩余价值源泉的重要理论基点。剩余价值生产形式理论是马克思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过程中最先提出来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提到“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概念。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才首次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了考察。在阐明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从属于资本的两种基本形式的理论。三、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的分析三、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的分析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研究,揭示了资本
11、主义生产方式的奥秘;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流通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第一,资本积累理论。第二,资本流通理论。第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第四节政治经济学研究进一步向广第四节政治经济学研究进一步向广 度和深度拓展度和深度拓展一、未来社会经济关系一般性质的分析一、未来社会经济关系一般性质的分析二、二、资本论资本论二、三卷的出版二、三卷的出版三、三、资本论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马克思是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奥秘和研究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中预测未来社会的。在共产党宣言(与恩格斯合著)、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及经济学手稿
12、等著作中,他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一般性质作了阐述和论证。一、未来社会经济关系一般性质的分析一、未来社会经济关系一般性质的分析概括起来说,概括起来说,主要体现在:主要体现在:第一,未来社会所有制理论。第二,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的思想。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问题又作了综合性的论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强调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才能对社会生产实行“直接的自觉的控制”。其二,提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自然规律”。第三,未来社会按劳分配理论。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分配理论,是指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个人消费的分配原则的一系列论述的概
13、括。1867年到1882年间,马克思为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创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编辑、出版资本论二、三卷的重要任务就落在了恩格斯的肩上。二、二、资本论资本论二、三卷的出版二、三卷的出版在资本论第二卷的编辑中,恩格斯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马克思的原意,对马克思写作的手稿作了编排,把它编成一部具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的著作;二是为资本论第二卷制定了一个包括3篇21章45节的完整的结构;三是为了使叙述更为确切、逻辑更为严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原稿作了一定的必要的加工和修改。经过辛勤劳动,于1885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资本论第三卷是恩格斯自1885年开始,用
14、了年的时间编辑出版的。恩格斯根据资本论第三卷所要阐释的内容从篇章结构上对马克思的手稿作了新的编排,此外,恩格斯还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为第三卷写了序言并进行了增补。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巨著,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分析了剩余价值论,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阐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向共产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客观必然性。三、三、资本论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第一,资本论是马克思实现经济科学革命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重要标志。第二,资本论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相
15、结合的典范,它不仅使剩余价值理论成为唯物史观的逻辑展开,而且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三,资本论经受了来自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方面的理论挑战和论争,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第四,资本论历经社会发展实践的挑战和考验,具有历史发展的穿透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威力。思考题思考题试述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过程。马克思是如何探索和创新劳动价值论的?试论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关系。马克思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的?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在枟资本论枠中的运用?试述马克思晚年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试论马克思枟资本论枠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第三章马克思主义
16、体系的丰富和发展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的斗争蒲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是当时在“国际”中影响最广、危害最大的两种机会主义思潮。它们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宣扬无政府主义,鼓吹改良主义,给国际工人运动带来了严重危害。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批判蒲鲁东主义1847年,马克思就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主义进行了全面批判。第一国际成立后,蒲鲁东主义又成为第一国际中最大的机会主义流派,对“国际”发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马克思主义与蒲鲁东主义的斗争,主要围绕着关于国际”的性质和任务、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以及消灭私有制等方面展开。蒲鲁东主义者主
17、张将“国际”的任务仅仅限于经济范围,反对工人进行政治斗争,继续鼓吹蒲鲁东关于通过建立“交换银行”和“合作社”来实现社会主义的主张,力图按照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来改变“国际”的性质。针对蒲鲁东主义的主张,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做出有力的反击。批判巴枯宁主义在第一国际的后半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与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主要体现在对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的批判上。巴枯宁主义是在激进革命词句掩饰下的小资产阶级思潮和机会主义政治派别,它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极端的个人主义。针对巴枯宁反对和否定一切国家并主张将废除继承权作为革命起点的谬论,马克思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揭示了社会
18、革命和国家消亡的经济前提。在批判巴枯宁反对一切权威观点的过程中,恩格斯的论权威一文深刻论证了权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巴枯宁“完全放弃一切政治”,以及所谓进行政治斗争就等于承认资产阶级国家及其社会制度的荒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揭示了政治运动与阶级运动的相互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些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一书中。二、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二、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首先,分析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原因。其次,深化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和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再次
19、,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彻底废除官僚制度,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也是巴黎公社创造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经验。最后,通过总结巴黎公社经验,进一步探讨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具体经验总结包括:具体经验总结包括:哥达纲领批判在全面彻底批判拉萨尔主义的同时,完整而科学地阐述了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的学说,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学说实现了一次重大的飞跃。三、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三、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第一,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小资产阶级分配理论。第二,批判了拉萨尔主义关于“反动的一帮”的反动谬论,阐明了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4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