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与为政之道解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资治通鉴》与为政之道解析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治通鉴 为政 解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与为政之道与为政之道 中央党校文史部中央党校文史部 张张 军军引子引子 宋哲宗绍圣初年,一场激烈的论争在朝堂上宋哲宗绍圣初年,一场激烈的论争在朝堂上展开:大臣薛昂、林自等人迎合当时政治情势,展开:大臣薛昂、林自等人迎合当时政治情势,坚持毁掉一部业已刻版的书籍。对于这种毁书的坚持毁掉一部业已刻版的书籍。对于这种毁书的行径,太学博士陈行径,太学博士陈瓘瓘(guan)力排众议,以该书)力排众议,以该书前面有宋神宗的前面有宋神宗的“御序御序”做武器,巧妙地使拟毁之做武器,巧妙地使拟毁之书得以保存。书得以保存。幸免于难的这部书不是一部普通的书,它便是中国幸免于难的这部书不是一部普通的书,
2、它便是中国史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史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司马司马光的光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司马迁的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部纪传体通史。司马光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两巨著春兰秋菊,雄视千古;两巨著春兰秋菊,雄视千古;两司马双峰并峙,流誉天下。两司马双峰并峙,流誉天下。一、一、通鉴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及其时代的作者司马光及其时代二、二、通鉴通鉴的成就与特点的成就与特点 三、三、通鉴通鉴的政治思想与为政之道的政治思想与为政之道一、一、通鉴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及其时代的作者司马光及
3、其时代 1、世家、学问、仕途、世家、学问、仕途 2、熙宁风波与洛阳著书、熙宁风波与洛阳著书 3、元祐之举与身后褒贬、元祐之举与身后褒贬1、世家、学问、仕途、世家、学问、仕途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陕西年),字君实,陕西夏县人。夏县人。其父司马池称,司马氏乃是晋朝安平献王其父司马池称,司马氏乃是晋朝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人。名门望族之后。司马孚的后人。名门望族之后。宋史宋史载:司马池载:司马池“少丧父少丧父”,“家赀家赀数十万数十万”。进士出身。二子:旦与光。进士出身。二子:旦与光。自幼聪明过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自幼聪明过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七岁,七岁,“凛然如成人凛然如成
4、人”。喜读。喜读左氏左氏春秋春秋。“不知饥渴寒暑不知饥渴寒暑”。自幼至。自幼至老,嗜之不倦。老,嗜之不倦。“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矣。”学术淹贯,自经史百家以至天文、律历、音乐、术数,学术淹贯,自经史百家以至天文、律历、音乐、术数,无所不通。无所不通。仁宗宝元元年中进士,才仁宗宝元元年中进士,才20岁。岁。仁宗末年做到谏官(知谏院),神宗初年是翰仁宗末年做到谏官(知谏院),神宗初年是翰林学士。司马光修林学士。司马光修通鉴通鉴开始于英宗治平三开始于英宗治平三年(年(1066)四月。王安石时任宰相
5、。)四月。王安石时任宰相。政治上是保守派,反对新政。贬斥到洛阳。从神宗熙政治上是保守派,反对新政。贬斥到洛阳。从神宗熙宁三年起,长期在洛阳,投闲置散,全力修书。宁三年起,长期在洛阳,投闲置散,全力修书。通鉴通鉴直到元丰七年(直到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司马光已经)年成书,司马光已经66岁了。第二年神宗死,哲宗立,司马光为相,罢黜岁了。第二年神宗死,哲宗立,司马光为相,罢黜新法。新法。2、熙宁风波与洛阳著书、熙宁风波与洛阳著书熙宁是宋神宗年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主熙宁是宋神宗年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在这一时期进行的。要是在这一时期进行的。熙宁元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于
6、次年开始了一场熙宁元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于次年开始了一场旨在旨在“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的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的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设立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制置三司条例司”,为主持工作机构。,为主持工作机构。司马光反对,认为司马光反对,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认为王安石,认为王安石为政,尽变祖宗之法。为政,尽变祖宗之法。“臣之与安石,犹冰炭之不可供器。臣之与安石,犹冰炭之不可供器。”祖宗家法的重要性:北宋立国之基祖宗家法的重要性:北宋立国之基3、元祐之举与身后褒贬、元祐之举与身后褒贬 二、二、通鉴通鉴的编撰与特点的编撰与特点 1 1、通鉴通鉴产生的时代学术背景产生的时代学术背景
7、2 2、通鉴通鉴著述始末著述始末 3 3、通鉴通鉴的成就及特点的成就及特点2 2、通鉴通鉴著述始末著述始末从英宗到神宗,莫不支持创作。从英宗到神宗,莫不支持创作。首先,允许在崇文院建立编书机构,特批随时可以借首先,允许在崇文院建立编书机构,特批随时可以借阅皇家典藏。阅皇家典藏。(龙图阁、天章阁、秘阁及三馆,即史(龙图阁、天章阁、秘阁及三馆,即史馆、昭文馆、集贤院)馆、昭文馆、集贤院)其次,自行挑选协修人员。于是,刘恕、刘攽、范祖其次,自行挑选协修人员。于是,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一批著名史家齐聚书局。禹等一批著名史家齐聚书局。此外,此外,“特赐御府笔墨缯帛及御前钱以供果饵特赐御府笔墨缯帛及御前钱
8、以供果饵”。熙宁风波后,司马光出知外地,居住洛阳,一住就是十熙宁风波后,司马光出知外地,居住洛阳,一住就是十五年,神宗全力支持其撰述。五年,神宗全力支持其撰述。通鉴通鉴成书于成书于10841084年,年,神宗于神宗于10671067年提前赐序,年提前赐序,“面赐面赐”作者,极尽赞美,作者,极尽赞美,后赐书名。书成后,又给予褒奖。后赐书名。书成后,又给予褒奖。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编撰过程:的编撰过程:先编先编历年图历年图五卷,即大事年表。五卷,即大事年表。据此,于据此,于10661066年,四十八岁的司马光又编成年,四十八岁的司马光又编成通志通志。10661066年,英宗批准设书局于崇文院,至年,
9、英宗批准设书局于崇文院,至10841084年书成,年书成,共历时十九年。共历时十九年。司马光享年司马光享年68,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编修就占去了他一的编修就占去了他一生的三分之一。生的三分之一。在在进书表进书表中云:中云:“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精力,尽于此书。”字字千钧,句句情深,艰辛之状,溢于言表。虽千字字千钧,句句情深,艰辛之状,溢于言表。虽千载后读之,亦足令人动容。载后读之,亦足令人动容。写作班子分工:写作班子分工:司马光任主编。司马光任主编。刘恕,刘恕,副主编
10、,年十八中进士,博闻强记,魏晋六朝史学副主编,年十八中进士,博闻强记,魏晋六朝史学家。小司马光十三岁。家。小司马光十三岁。刘攽(刘攽(ban),著名汉史学家,以学问著称当代。小司马),著名汉史学家,以学问著称当代。小司马光四岁。光四岁。范祖禹,唐史专家,范祖禹,唐史专家,“智识明敏,好学能文智识明敏,好学能文”。熙宁三年,。熙宁三年,进入书局,直至书成。少司马光二十二岁。进入书局,直至书成。少司马光二十二岁。司马康,司马光子,检阅文字。司马康,司马光子,检阅文字。编纂程序:编纂程序:第一步,制作丛目。第一步,制作丛目。即编写提纲,有两项工作要做,即编写提纲,有两项工作要做,一是标出事目,二是附
11、注材料。一是标出事目,二是附注材料。第二步,勒成长编。第二步,勒成长编。即编写草稿。有三个环节,一即编写草稿。有三个环节,一是筛选资料;二是编排资料;三是统一书法。原则:是筛选资料;二是编排资料;三是统一书法。原则:宁失于繁,勿失于略。宁失于繁,勿失于略。第三步,删削定稿。这是成书的最后一步。司马光第三步,删削定稿。这是成书的最后一步。司马光“自课三日删一卷自课三日删一卷”,粗删和细删。统一体例,统,粗删和细删。统一体例,统一史观,文字加工润色。一史观,文字加工润色。3、通鉴通鉴的成就及特点的成就及特点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继是继史记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具有之后的又一部具有“求求通通”传统的史学著作:
12、传统的史学著作:第一,篇制宏大。第一,篇制宏大。用编年体形式反映历史,上起战国初期的“三家分晋”,下穷五代后周,计有二百九十四卷。用三百余万字篇幅反映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成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第二,放眼于历代兴衰。第二,放眼于历代兴衰。继承史记撰述思想,求“通古今之变”,“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承敝通便”、“综其终始”,即原原本本由古即今地进行考察。“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当今人主的借鉴。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经世致用的现实意义:的经世致用的现实意义:为人君而不知为人君而不知通鉴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之源,恶乱而
13、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通鉴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知通鉴通鉴,则谋身必至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则谋身必至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胡三省胡三省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胡注序胡注序 三、三、通鉴通鉴的政治思想与的政治思想与 为政之道为政之道 1 1、“臣光曰臣光曰”的良苦用心的良苦用心 2 2、事中见理:治道之总汇、事中见理:治道之总汇“臣光曰臣光曰”是是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史论的代称,如同史论的代称,如同左左传传中的中的“君子曰君子曰”和和史记史记中的中的“太史公曰太史公曰”一样,是一种因事立论,直接表达作者思想观点一样,是一种因事立论,直接表达
14、作者思想观点的一种特有的形式。的一种特有的形式。全书史论总计有二百一十八篇,大体可以分为两全书史论总计有二百一十八篇,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司马光本人写的,但凡这种史论,大类,一类是由司马光本人写的,但凡这种史论,皆冠以皆冠以“臣光曰臣光曰”三字作为标志,一共有一百一三字作为标志,一共有一百一十九篇;另一类是征引前人撰写的史论,一般都十九篇;另一类是征引前人撰写的史论,一般都有原作者的姓氏或称号,一共九十九篇。有原作者的姓氏或称号,一共九十九篇。从从“臣光曰臣光曰”看司马光治国思想:看司马光治国思想:一是,以礼治国,宽猛相济。一是,以礼治国,宽猛相济。“人有礼则生,无礼则死。礼者,人所履
15、之常人有礼则生,无礼则死。礼者,人所履之常也。也。”夫民生有欲,喜进务得,而不可厌者也。不以礼节之,夫民生有欲,喜进务得,而不可厌者也。不以礼节之,则贪淫侈溢而无穷也。是故先王作礼以治之。使尊卑则贪淫侈溢而无穷也。是故先王作礼以治之。使尊卑有等,长幼有伦,内外有别,亲属有序,然后上下各有等,长幼有伦,内外有别,亲属有序,然后上下各安其分,而无觊觎之心,此先王制世御民之方也。安其分,而无觊觎之心,此先王制世御民之方也。何为礼?礼即何为礼?礼即“纪纲纪纲”,“礼者,上下之分是也。礼者,上下之分是也。”“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