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二讲《资治通鉴》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39988
  • 上传时间:2023-02-14
  • 格式:PPT
  • 页数:18
  • 大小:291.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讲《资治通鉴》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资治通鉴 第二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初步掌握资治通鉴中的一些主要的用人方法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资治通鉴中的一些基本的用人方法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课时: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内容五、教学内容: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北宋中叶内忧外患严重,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总结治国经验以巩固封建政权成为现实的迫切要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司马光以史学家和政治家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如何以史为鉴治国用人。书中的许多历史事件、名言警句非常精辟,

    2、有着很好启发意义。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有些内容已经不合时宜,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就是了解人的需要,用合适的方法来满足他的需要,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资治通鉴书中大量内容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思想,它像一座巨大的宝藏,不仅可以从史学、文学等角度来挖掘,还可以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挖掘,本文仅从用人之道这方面来分析资治通鉴的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思想,以期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借鉴。(一)(一)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 1、驭将之方,在乎操得其柄 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稀缺性。司马光认为优秀人才应该为我所用,用人时根据职位的要求来选用人才,而且要抓住关

    3、键,了解对方的心理,用的人自己要能控制得住,要掌握住其权柄。唐德宗时,河南、河北长年兵战,赋税劳役日益增加,在资治通鉴第228卷,唐德宗建中四年,记载了陆贽的见解,司马光也很赞同这种观点:“克敌之要,在乎将得其人;驭将之方,在乎操得其柄。将其非人者,兵虽众不足恃;操失其柄者,将虽才不足用,将不能使兵,国不能驭将,非止费财玩寇之弊,亦有不战自焚之宰。”意思是,打败敌人的关键在于用将,而驾驭将领的办法在于掌握用人的权柄。如果失去用人的权柄,将领虽然有才也不能为我所用,即使任用也不会用好。用人在于了解被用之人的心理需要,然后去满足,抓住他的权柄,发挥他的才能,其实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管心,管住了对方的心

    4、,就管住这个人。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 2、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因为不同的事业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去完成,所以非常的事业需要不同凡响的人去完成,司马光认为非常之功需非常之人,而非常之人比一般人难以驾驭,这就需要领导者更高的管理技巧。汉武帝曾经下令求取贤才,命令各州举荐才干优长和不同凡俗的人给朝庭。在资治通鉴*第21卷,汉武帝元封五年记载:“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蹄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腾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对待特殊的人才应该有特殊的方法,千里马虽然凶暴不驯,却能日跑千里,同样,有的人虽然遭到世俗的诟骂,却能屡建奇功,关键

    5、是看怎么来驾驭。首先要有重视和爱护奇才的观念,然后要给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而且还要保护他们,免造他人的伤害。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3、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司马光认为人力资源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因为许多朝代衰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冗官。在资治通鉴*第192卷,唐太宗贞观元年写到:“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唐太宗向房玄龄讲此用人之道,令他裁并削减昏官冗吏。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也同样反映了这个问题,机构越官僚,人就越多,效率也越低,精减机构一直是当权者想做的事情,但是历史上许多朝代的精简机构的改革都失败了,质量和数量难以协调,一旦冗官现象解决了,留下精英来管理,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它

    6、们的生命力将大大增强。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4、同言而信,信在言前用人时应该真诚和信任,司马光认为在用人时尤其要注意这方面问题,因为你的事业是需要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才能完成的。在资治通鉴*第195卷,唐太宗贞观十一年记载了魏征的一段用人之道:“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自王道休明,十有余年,然而德化未洽者,由待下之情未尽诚信故也。”在命令和言语之前有信任和真诚的问题,如果有信任和真诚就会很好地执行命令,唐朝建立后十余年,因为德化还不能普及,所以用人时还不够信任和真诚,以致影响了国家的管理。领导对下属信任和真诚,下属会将心比心,不但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7、而且对领导和组织的忠诚度也大大提高。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5、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司马光认为用人就像木匠用木料一样,应该取长补短,在资治通鉴第1卷,周安王二十五年写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人无完人,用人的原理和用木的原理一样,好的木匠用木料时,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巨木,只有几尺朽烂之处,高明的木匠是不会扔掉的。用人时首先发现他的长短处,再根据情况扬长避短,就可以物尽其才了。唐太宗曾经为此责备他的大臣不会用人,在资治通鉴第192,唐太宗贞观元年写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

    8、借才干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 “每个时代都有人才,不能怪当时世上没有人才,只能怪自己不会用人。用人时不能求全责备,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第198卷,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认为“人君选贤才以为股肱心膂,当推诚任之,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6、不能独治,必择人而任之授权管理是反映领导者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司马光认为应该充分授权,善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把事情做得更好。后周世宗一意孤行,大权独揽,不会授权,文武百官只是接受成命罢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第292卷,后周世宗显德元年记载了河南府推官高锡的建议:“四海之大,万机之众,虽尧

    9、、舜不能独治,必择人而任之。今陛下一以身亲之,天下不谓陛下聪明睿智足以兼百官之任,皆言陛下偏迫疑忌举不信群臣也!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 不若选能知人公正者以为宰相,能爱民听讼者以为守令,能丰财足食者以掌金谷,能原情守法者使掌邢狱,陛下但垂拱明堂,视其功过而赏罚之,天下何忧不治!何必降君尊而代臣职,屈贵位而亲贱事,无乃失为政之本乎!”工作太多,必须分工,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内容,领导应该把有些事情授权给下属去做,不然即使是尧、舜也不能做好,领导做的太多,下属不但不会认为领导聪明睿智,反而认为领导狭隘多疑没有管理能力。领导应该选择各方面有特长的人去做他们善长做的事。君主

    10、只要在朝廷根据他们的业绩进行赏罚,如果自己亲自去做这些事情就丧失为政之本了。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 7、立致政治,必委之君子司马光指出在用人时要远小人,近君子。君子也有缺点,小人也有他的优势,这就要求用人者能有辨别力。在资治通鉴第195卷,唐太宗贞观十一年记录记载了唐朝的魏征给唐太宗分析了利弊得失:“今立致政治,必委之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小人。其待君子也敬而疏,遇小人也轻而狎;狎则言无不尽,疏则情不上通。陛下诚能慎选君子,以礼信用之,何忧不治!不然,危亡之期,未可保也。”君子能做大事,所以确定政策,追求达到大治,必然要托付给君子,但他们容易使人敬而远之,造成疏远

    11、,疏远就难以下情上达,缺少沟通,可能会行成误解;而君主在了解事情得失时会问身边的小人,对待他们轻佻而亲昵,言无不尽,沟通太多,小人的言语会影响领导者的视听和判断,以致错误地对待君子。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 魏征希望君主能谨慎地选择身边的人,礼遇信任和重用君子,就能天下大治,不然国家离灭亡之期就不远了。司马光的许多观点和见解与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所阐述的思想和原理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有参考意义,但毕竟时代背景和实际环境有巨大的差别,所以批判地继承就更显重要,应该掌握和学习资治通鉴管理心理思想的精髓,然后根据自己企业或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会有

    12、良好的绩效。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二)用人案例赏析(二)用人案例赏析 1、引才案例:秦昭王五跪得范睢。引才纳贤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人才,尤其是高才,并不那么容易引得到,纳得着。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睢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睢,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睢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上更加恭敬,可范睢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这第三跪打动了范睢,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

    13、,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范睢还是不放心,就试探道:“大王的用计也有失败的时候。”秦昭王对此责并没有发怒,并领悟到范睢可能要进言了,于是,第五次跪下,说:“我愿意听先生说其详”。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 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这一次范睢也觉得时机成熟,便答应辅佐秦昭王,帮他统一六国。后来,范睢鞠躬尽瘁地辅佐秦昭王成就霸业,而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千百年来被人们所称誉,成为引才纳贤的楷模。今天的企业老板做何感想,将如何引才纳贤?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的典故,是否有老板们来做续呢?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2、识才案例:一双筷

    14、子放弃了周亚夫。如果说引才,只需要态度友好就够了,识才却是很神秘的工作。所谓识才不只是看看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这么简单。而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忠心耿耿。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下谢罪。汉景帝说:“既然丞相不习惯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结束。”于是,周亚夫只能告退,但心理

    15、很郁闷。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 这一切汉景帝都看在眼里,叹息到:“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年轻气盛呢”。汉景帝通过吃肉这件小事,试探出周亚夫不适合做太子的辅政大臣。汉景帝认为,周亚夫应把赏他的肉,用手拿着吃下去,才是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周亚夫要筷子是非分的做法。汉景帝依此推断,周亚夫如果辅佐太子,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弃了他做太子辅政大臣的打算。识才的策略与传说贯穿中国五行年历史,汉景帝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的企业老板们是否也要向汉景帝学点什么?识才的奥妙深着呢!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 3、用才案

    16、例:神偷请战。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挥属下的一技之长。用人得当,事半功倍。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人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了。这时神偷请战,在夜幕的掩护下,他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捡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当天晚上,神偷又去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再由子发派人送还。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 第三天晚上,神偷连齐军主帅头上的发簪子都偷来了,子发照样派人送还。齐军上下听说此事,甚为恐惧,主帅惊骇地对幕僚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来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不战而退。人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出色,但也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差劲,再逊的人总有一方面较他人一日之长。企业老板们要能很清楚地了解每个下属的优缺点,千万不能夹杂个人喜好,也许你今天看不起的某个人,他日正是你事业转机的干将。第二讲第二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中的用人之道 思考与练习 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二讲《资治通鉴》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3998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