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魅力数学难题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数学的魅力数学难题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魅力 难题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范围:古代三大难题;近代三大难题;现代七大 几何作图三大难题化圆为方倍立方体三等分角 费马大定理 哥德巴赫猜想 四色猜想 庞加莱猜想选题原则:典型、重要、著名、合适范围:古代三大难题;近代三大难题;现代七大希尔伯特几何作图三大难题几何作图三大难题In ThIs secTIon一家人化圆为方三等三等分角分角倍立方体倍立方体=2=(公元前(公元前5世纪世纪1882年)年)求作一个正方形,其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这就是化圆为方问题该问题直到1882年才被德国数学家林德曼(C.L.F.Lindemann,18521939)证明为不可能。这就是著名的“倍立方体问题”,又叫“第罗问题”:求作一个正方体,其体
2、积等于已求作一个正方体,其体积等于已知正方体体积的两倍知正方体体积的两倍该问题直到1837年才由万锲尔(P.L.Wantzel,1814-1848)给出否定的答案。要确定北门和小桥的位置,关键是算出夹角 。记a 为南门S与居室H连线SH与河流之间的夹角,则通过几何知识可以算出北门N南门SH公主居室小桥P河流NSH32aNSHa?这个问题流传下来,直到1837年才由万锲尔给出否定的答案。这就是著名的“三等分任意角”问题求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三分之一3 3作图工具直尺和圆规能做什么?直观地看:(1)通过两点作直线;(2)以已知点为圆心,已知线段为半径作圆;(3)定出两条已知非平行直线的交点;(4
3、)定出两个已知圆的交点;(5)定出已知直线与已知圆的交点。1837年数学家万锲尔(P.L.Wantzel,1814-1848)注意到:直线方程是(一次)线性的,而圆的方程是二次的。通过上述五种手段所能做出的交点问题,转化为求一次与二次方程组的解的问题。简单的代数知识告诉我们:通过直尺与圆规所能做出的只能是已知线段(长度)的和、差、积、商以及开平方的有限次组合。(1)“倍立方体”,要作出数值320343axx(2)“化圆为方”,要作出数值(3)“三等分角”,如果记a=cosA,要作出角度A/3,也必作出相应的余弦值x=cos(A/3),由三倍角公式,此值x是方程 的解。(1)“倍立方体”,要作出
4、数值 ,“三等分角”,要作出是三次方程 的解。1837年万锲尔证明,这两个问题都是用直尺和圆规不能作出的。320343axx(2)“化圆为方”,要作出数值 ,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C.L.F.Lindemann,18521939)证明了是超越数,随即解决了“化圆为方”问题的不可能性。其前提是尺规作图。如果不限于尺规,它就会成为可能,目前已知的方法就有好几种。“三等分角问题”除了尺规要求外,还有一点常被人忽略,那就是三等分的是“任意角”,对于某些具体的角度,比如90,它就是可能的。几何三大作图难题是已经解决了的,结论为“不可能”。第二节 Fermat大定理 方程没有正整数解。3,nzyxn
5、nn(1637年1994年)该书第二卷命题8给出了方程 x2+y2=z2的整数通解。若m,n 是两个正整数,且2mn是完全平方数,则通解为 mnnmzmnnymnmx222 1637年,费马在阅读这一命题后,在该命题旁边空白处用拉丁文写下一段具有历史意义的批注:“将一个正整数的立方表为两个正整数的立方和;将一个正整数的四次方表为两个正整数的四次方和;或者,一般地,将一个正整数的高于二次的幂表为两个正整数的同一次幂的和,这是不可能的。对此,我找到了一个真正奇妙的证明,但书页的空白太小,无法把它写下。”用式子来表达这段话就是:方程xn+yn=zn (1)在n 2时没有正整数解。在费马去世五年后的1
6、670年,费马的儿子在整理父亲遗留的书籍时,发现了这一批注,并公开出版。两个特例:两个特例:n=3,42 2瑞士人。18世纪最优秀的数学家。世上最多产的数学家。13岁入大学,17岁取得硕士学位,30岁右眼失明,60岁完全失明。欧拉 Leonhard Euler(1707-1783)欧拉(1707-1783)基本思想:(欧拉:1738)假如(1)有正整数解(a,b,c),即a4+b4=c4 (2)则在正整数解中总有使数 c 最小者,然后从这组解(a,b,c)出发,导出一组新的正整数解(a1,b1,c1),而且c1 c ,这与c的最小性相矛盾 费马发明了一种“无穷递降法”,用以给出了一个定理,由这
7、个定理可以给出n=4的情形。这个定理是:边长为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用这种方法可以证明方程x4+y4=z2 (3)没有正整数解。从而方程(2)也没有正整数解。证明依赖于勾股数的表示(见本课程第3章)。此处从略。法国人。少数研究数学的女性。提出将“费马大定理”分成两种情况:(I)n 能整除 x、y、z。(II)n 不能整除 x、y、z。索菲娅 Sophie Germain(1776-1831)新的方向1831年,一位完全靠自学成材的法国女数学家索菲娅,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结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x,y,z与n互素的前提下,证明了对所有小于100的奇素数,费马大定理成立。如果
8、n是不超过100的奇素数,则不存在正整数组(x,y,z),使得x,y,z与n互素且满足方程xn+yn=zn。库墨尔 Ernst Edward Kummer(1810-1893)德国人1845 至 1847 年间,提出了“分圆整数”、“理想数”、“正规质数”等概念。证明当 n 2)1922年,英国数学家莫代尔提出猜想:每条第三类曲线上最多只有有限多个有理点1983年,法廷斯证明了莫代尔猜想.从而每条曲线xn+yn=1上上最多只有有限多个有理点费马猜想每条曲线xn+yn=1上没有正有理点差一点儿法廷斯证明莫代尔猜想,吸引了许多几何高手加入研究费马大定理的行列,为费马大定理的证明开辟了多条道路,其中
9、德国数学家符雷偶然发现了一条蹊径:费马大定理与第二类曲线(椭圆曲线)有密切关系。关于(第二类)椭圆曲线,有许多重要猜想,其中一个由日本数学家志村和谷山,以及法国数学家外依在1950年提出的猜想,称之为志村-谷山-外依猜想:有理数域上的每条椭圆曲线都是模曲线。1985年德国数学家符雷在一次会议上宣布:如果对某个如果对某个n 22费马大定理不成立,费马大定理不成立,他可以具体构造一个椭圆曲线,使志村他可以具体构造一个椭圆曲线,使志村-谷山谷山-外依猜想对这条曲线不成立。外依猜想对这条曲线不成立。因此(逆否命题)若志村若志村-谷山谷山-外依猜想成立,则对外依猜想成立,则对所有所有n 22费马大定理成
10、立!费马大定理成立!1997 年 6 月27日,外尔斯荣获德国悬赏的10万马克奖金。1.Fermat-Catalan猜想 若正整数m,n,k满足 1/m +1/n +1/k 2时,2n=p+q,其中,p,q是素数(1742年?!)整数的分解与分拆:对于乘法,算术基本定理:任一自然数都可以唯一分解为若干个素数之积。.5522100;532260;53230;5210对于加法,人们也可以研究自然数的构成:将一个自然数写成若干个较小的自然数之和,这个过程叫做数的分拆。其结论是极其复杂的。如:5=5=4+1=3+2=3+1+1=2+2+1 =2+1+1+1=1+1+1+1+1一般地,如果用p(n)表示
11、整数n的加法表示种数,则它往往是一个很大的数。P(1)=1,P(2)=2,P(3)=3,P(4)=5,P(5)=7,P(6)=11,P(7)=15,P(8)=22,,P(100)=190,569,292(1亿9千万)P(200)=3,972,999,029,388(4万亿)。可见,如果不加以限制,这样的问题是复杂的,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于是,人们研究各种限制下的整数分拆问题。这类问题被华罗庚称为“堆垒数论”。华罗庚这里面第一个问题就是分拆为方幂和的问题。1770年,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Lagrange,17361813)证明了:对于这种形式的分拆,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18621
12、943)证得:但是,他并不知道c(k)的具体大小。对于偶数,一个明显的分拆是可以写成两个奇数之和。而任意奇数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奇素数之积,因此可以肯定:问题:这里的“若干”能不能有个限度。哥德巴赫经过大量的验算后猜想:Goldbach 猜想猜想 2 2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是德国数学家,毕业于哥尼斯堡大学。他本来是住俄罗斯的一位公使,业余时间研究数学,后任圣彼得堡科学院教授、院士。从1729年起,哥德巴赫和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经常通信讨论数学问题,这种联系长达35年之久。公元1742年6月7日,住在圣彼得堡的哥德巴赫在给欧拉的信中提出:同年6月30日,欧拉在给哥德巴
13、赫的回信中指出“每一个大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虽然我不能完全证明它,但我确信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每一个大于或等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哥德巴赫猜想每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简称(1+1):“1”个素数加(+)“1”个素数;观察以上两句话,我们会发现:第一句是基本的,第二句可以由第一句导出。这第一句话就是后人所称的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引起了众多数学家和业余数学爱好者的极大兴趣,但它的证明极其困难,直到19世纪末的160年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毫无疑问,证明或否定哥德巴赫猜想,是对历代数学家智慧与功力的严峻挑战。它的魅力就在于:简单而艰深!Goldbach
14、 猜想的研究猜想的研究 3 31.研究方向:兰道的方向:1912年,德国数学家兰道在第五届世界数学家大会上指出:即使要证明较弱的命题:即使要证明较弱的命题:“每一每一个大于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的偶数都是m(m是一个确是一个确定整数)个奇素数之和。定整数)个奇素数之和。”也是现也是现代数学力所不及的。代数学力所不及的。18年后,一位苏联数学家证明:这样的 m一定是存在的!这为人们提供了第一个研究方向。因子哥德巴赫问题方向 先证明:对于某个具体的m,n,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不超过m个奇素数的积加上另外不超过n个奇素数的积,简称(m+n)。2N=p1p2pj+q1q2qk,(jm,kn)然后再一步一
15、步地减小m,n,最后降到m=n=1时(2N=p1+q1),就完成了证明。2.研究方法:筛法;圆法;三角和法 筛法:这是一种由古老方法演变而来的数学方法,是迄今为止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为有效且获得最好结果的方法。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爱拉托士散纳(Eratosthenes)创造了一种得到素数的方法:在纸上由2开始顺次写下足够多个自然数,将其中2的倍数(当然不包括2,下同)都划掉,然后是3的倍数,5的倍数如此往复,则最后剩下该范围内所有的素数。筛法就是以这种方法为基础演化而来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19 202122232425262728 29 303132333
16、435363738 39 404142434445464748 49 505152535455565758 59 606162636465666768 69 707172737475767778 79 808182838485868788 89 909192939495969798 99 100 圆法:圆法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英国数学家哈代(G.H.Hardy,1877-1947)与李特伍德(Littlewood,1885-1977)系统地开创与发展起来的研究堆垒素数论的方法.1923年,他们利用“圆法”及一个未经证实的猜测黎曼猜测证明了任一充分大的奇数都是三素数之和 圆法内容比较复杂,此
17、处不予介绍。三角和法:20世纪30年代,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托夫创造了一种“三角和法”。1937年,维诺格拉托夫本人利用“圆法”及他自己创造的“三角和法”基基本上本上证明了“任一充分大的奇数都是三素数之和”3.研究进展:兰道的方向:1930年,苏联25岁的数学家史尼尔勒曼证明了命题“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m个奇素数之和”并估计这个数m不会超过800000.1935年 m 2208 (苏联 罗曼诺夫)1936年 m 271 (德国 海尔布伦,兰道,等)1937年 m 267 (意大利 里奇)1950年 m 220 (美国 夏彼罗,瓦尔加)1956年 m 218 (中国 尹文霖)1976年 m 26
18、 (旺格汉)因子哥德巴赫问题先证明:对于某个具体的m,n,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不超过m个奇素数的积加上另外不超过n个奇素数的积,简称(m+n)。2N=p1p2pj+q1q2qk,(jm,kn)逐步缩小m,n,最后降到m=n=1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龙率先证明了(9+9);1924年,德国数学家雷德马赫证明(7+7);1932年,英国数学家埃斯特曼证明(6+6);1937年,意大利数学家黎丝证明了(5+7),(4+9)等;1938年和1940年,苏联数学家布赫斯塔勃先后证明了(5+5),(4+4);1957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2+3);1962年,我国数学家王元与潘承洞证明(1+4);1
19、965年,前苏联数学家维纳格拉托夫等分别独立证明了(1+3);1966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1+2):2n=p+q,或 2n=p+q1 q2至此,离哥德巴赫猜想(1+1)的证明只有一步之遥。陈景润与陈景润与Goldbach猜想猜想4 4陈景润(19331996)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 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 从小酷爱数学,学习刻苦,成绩优秀 在高中时期,沈元老师教他数学,沈老师向学生介绍了“Goldbach猜想”,并补充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的皇冠,而Goldbach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1966年5月,陈景润经过7个寒暑的艰辛研究,依靠他超人的勤奋和顽强的毅力证明了(
20、1+2):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加上另外不超过2个素数的积。他的论文手稿长达200多页,没有全部发表。经过压缩整理,1973年正式发表。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数学界引起极大反响,在国内家喻户晓。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姆与德国数学家李希特合著的数学专著筛法,原有10章,付印后见到陈景润的论文,便加入了第十一章,章目为“陈氏定理”,并写信给陈景润,称赞他说:“您移动了群山!”是的,“陈氏定理”离哥德巴赫猜想(1+1)的证明只有一步之遥了。虽然哥德巴赫猜想还没有最终被证明,但是,在数学家们一次次的攻关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方法、新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向世界难题进军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和尝试所对数学的促
21、进与推动,其意义要大于难题的最终解决。 绘制任一地图,只要四种颜色就够了!四色猜想(四色猜想(18521852年年19761976年)年)一个故事一个故事1 1国王的遗嘱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五个儿子,临终立下一条遗嘱并留下一个锦盒:“我死后,请孩子们将国土划分为五个区域,每人一块,形状任意,但任一块区域必须与其它四块都相邻。如果在划分疆土时遇到困难,可以打开锦盒寻找答案。”锦盒中国王的亲笔信:嘱托五位王子要精诚团结,不要分裂,合则存,分则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平面上要想使任一区域都与其它四个区域相邻的五个区域可能是不存在的。四色猜想的来历四色猜想的来历2 2四色猜想的来历大约在1852年,英国F
22、rancis Guthrie发现:绘制地图,一般至少需要四种颜色。但不论多么复杂的地图,只需要四种颜色就足够了。Francis Guthrie告诉堂兄Frederick Guthrie。Frederick Guthrie请教老师A.De Morgan(18061871)。A.De Morgan在1852年10月23日写信给英国三一学院的著名数学家W.R.Hamilton(1805-1865),信中在介绍了四色猜想之后写到:“就我目前的理解,如果四个区域中的每一个都和其它三个区域相邻,则其中必有一个区域(下图中的红色区域)被其它三个区域包围,因而任何第五个区域都不可能与它相邻。若这是对的,则四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