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讲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恒心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讲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恒心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自然资源 自然灾害 活动 影响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第第2 2讲讲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影响真题真题1(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卷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据此回答(1)(2)题。题。(双选双选)(1)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
2、小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2)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多 B地区干旱程度高于地区干旱程度高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C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解析解析第第(1)题,从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可以看出,年干旱旬数等值题,从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可以看出,年干旱旬数等值线总
3、体由东南向西北增大,并且有线总体由东南向西北增大,并且有12、8等高值、低值中心。第等高值、低值中心。第(2)题题,图中等值线的变化是各地降水量的差异造成的,影响降水量的因素,图中等值线的变化是各地降水量的差异造成的,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有季风、地形等。有季风、地形等。地凸向高值区,根据地凸向高值区,根据“凸高为低凸高为低”的原理,说明的原理,说明是年干旱旬数的低值区,因为该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是年干旱旬数的低值区,因为该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地处在背地处在背风坡,降水少,干旱程度高于风坡,降水少,干旱程度高于地;地;地也处在背风坡,降水少。地也处在背风坡,降水少。答案答案(1)AD(2)AD真
4、题真题2(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文综卷年高考课标全国文综卷)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某岛国人口约500万万(2009年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简述该国气
5、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图图3为图为图1中中M水坝的景观。水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并说明理由。解析解析第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确定该岛国为新加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确定该岛国为新加坡,再结合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特点和文字
6、材料进行分析。新加坡地处坡,再结合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特点和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国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河流短小,难以储存淡水,再加上人口密度大土面积小,地势低平,河流短小,难以储存淡水,再加上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需水量大,造成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第,经济发达,生活、生产需水量大,造成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第(2)题题,要抓住水坝对淡水的拦蓄作用和对海水的阻挡作用进行分析,即可,要抓住水坝对淡水的拦蓄作用和对海水的阻挡作用进行分析,即可得出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
7、第得出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第(3)题,关于解决淡水资源短题,关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组织答案。缺的办法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组织答案。答案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的条件差(河流河流短小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水坝修
8、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顶托作用)使河水与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使河水与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改善)。原因:拦蓄淡。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淡水。(3)从邻国从邻国(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海水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
9、厂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生产淡水。废水废水(污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生活、生产废水(污水污水)产生量大。产生量大。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专题五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展 第第2讲讲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真题真题1(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卷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
10、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据此回答(1)(2)题。题。(双选双选)(1)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2)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多 B地区干旱程度高于地区干旱程度高
11、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C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解析解析第第(1)题,从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可以看出,年干旱旬数等值题,从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可以看出,年干旱旬数等值线总体由东南向西北增大,并且有线总体由东南向西北增大,并且有12、8等高值、低值中心。第等高值、低值中心。第(2)题题,图中等值线的变化是各地降水量的差异造成的,影响降水量的因素,图中等值线的变化是各地降水量的差异造成的,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有季风、地形等。有季风、地形等。地凸向高值区,根据地凸向高值区
12、,根据“凸高为低凸高为低”的原理,说明的原理,说明是年干旱旬数的低值区,因为该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是年干旱旬数的低值区,因为该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地处在背地处在背风坡,降水少,干旱程度高于风坡,降水少,干旱程度高于地;地;地也处在背风坡,降水少。地也处在背风坡,降水少。答案答案(1)AD(2)AD真题真题2(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文综卷年高考课标全国文综卷)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某岛国人口约500万万(2009年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
13、岛面积约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图图3为图为图1中中M水坝的景观。水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坝内水域水的咸
14、淡变化及其原因。(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并说明理由。解析解析第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确定该岛国为新加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确定该岛国为新加坡,再结合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特点和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新加坡地处坡,再结合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特点和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国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河流短小,难以储存淡水,再加上人口密度大土面积小,地势低平,河流短小,难
15、以储存淡水,再加上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需水量大,造成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第,经济发达,生活、生产需水量大,造成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第(2)题题,要抓住水坝对淡水的拦蓄作用和对海水的阻挡作用进行分析,即可,要抓住水坝对淡水的拦蓄作用和对海水的阻挡作用进行分析,即可得出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第得出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第(3)题,关于解决淡水资源短题,关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组织答案。缺的办法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组织答案。答案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
16、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的条件差(河流河流短小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顶托作用)使河水与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使河水与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改善)。原因:拦蓄淡。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
17、换成淡水。淡水。(3)从邻国从邻国(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海水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生产淡水。废水废水(污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生活、生产废水(污水污水)产生量大。产生量大。一、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开发利用要求
18、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开发利用要求3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对策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对策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坏严重。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对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对策:因地制宜、合
19、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4我国的能源问题我国的能源问题(1)我国的能源问题的现状我国的能源问题的现状浪费严重,能源短缺。浪费严重,能源短缺。采煤会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采煤会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煤、石油燃烧利用率不高,造成大气污染煤、石油燃烧利用率不高,造成大气污染(烟尘、二氧化硫和氮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产生酸雨,汽车尾气产生光化学烟雾氧化合物产生酸雨,汽车尾气产生光化学烟雾)。农村使用植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秸秆不农村使用植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等。能还田,造成土壤
20、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等。(2)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石油产量;与开采,增加石油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稳稳妥发展核电;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等;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提高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
21、级,适当限制能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发展。耗大的工业发展。5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开发条件评价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去分析。社会经开发条件评价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去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自然条件主要是分析储存量多少的因素。主要可再生、科技水平等。自然条件主要是分析储存量多少的因素。主要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如下:能源开发条件如下:种类种类影响开发的因素影响开发的因素我国分布我国分布水能水能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形地
22、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形地质条件;河流含沙量大小质条件;河流含沙量大小西南、中南和西北的黄河西南、中南和西北的黄河上游地区上游地区太阳太阳能能海拔高低,空气的稀薄程度;天海拔高低,空气的稀薄程度;天气状况,大气的晴朗洁净程度气状况,大气的晴朗洁净程度青藏高原、西北内陆青藏高原、西北内陆风能风能风源远近及稳定程度;周围地形风源远近及稳定程度;周围地形对其阻挡程度;风沙等灾害天气对其阻挡程度;风沙等灾害天气影响程度影响程度我国西北内陆和沿海地区我国西北内陆和沿海地区地热地热能能板块交界地带;断裂发育地带板块交界地带;断裂发育地带西藏地区西藏地区潮汐潮汐能能海岸线轮廓;日潮汐次数;潮高海岸线轮廓;
23、日潮汐次数;潮高大小大小东南沿海东南沿海沼气沼气生物原料多少;温度高低;发酵生物原料多少;温度高低;发酵时间长短时间长短南方地区南方地区1(2011年山东押题卷年山东押题卷)读下表,完成读下表,完成(1)(2)题。题。未来中国经济、能源与碳排放参考情景表未来中国经济、能源与碳排放参考情景表(含预测含预测)注: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等于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等于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之比。年平均增长速度之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的增长速度B与与20202050年相比,年
24、相比,2000202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增长较快年的一次能源消费增长较快C能源强度的变化主要是由我国的能源需求减小所致能源强度的变化主要是由我国的能源需求减小所致DGDP的增长速度越快,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就越小的增长速度越快,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就越小(2)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与下列哪些因素密切相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与下列哪些因素密切相关()国民经济结构国民经济结构生产工艺生产工艺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饮食结构饮食结构ABC D解析:解析:第第(1)题,根据表中信息计算可得,题,根据表中信息计算可得,20002020年一次能源消年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约费增长了约130%,20202050年一次能
25、源消费增长了约年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约67%。故选。故选B项项。第。第(2)题,饮食结构会对农业生产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与能源消题,饮食结构会对农业生产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关系甚微,故排除费弹性系数的关系甚微,故排除,选项,选项A项正确。项正确。答案:答案:(1)B(2)A二、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二、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原因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其破坏程度不断加大,防灾、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其破坏程度不断加大,防灾、减灾的任务越来越重。复习时,一方面要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减灾的任务越来越重。复习时,一方面要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另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