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1.2认识工程(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doc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132643
  • 上传时间:2023-02-1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64.0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1.2认识工程(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科学 1.2 认识 工程 表格 教案 课堂 练习 反思 _2023 新教 六年级 下册 下载 _六年级下册_教科版(2024)_科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 小小工程师单元 2.认识工程 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小小工程师课题1.认识工程课时1核心 概念12.技术、工程与社会学习内容及要求12.1 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56年级 知道工程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知道工程通 常由多个系统组成;知道中国主要的大科学工程。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工程需要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要经历相类似的建设过程。科学思维能根

    2、据工程案例归纳出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探究实践能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工程建设需要面临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又是怎样解决难题的。态度责任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人类的好奇及社会的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教学 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挑战和突破。教学 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归纳工程建设的相似步骤。教学 准备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 港珠澳大桥图卡、桥梁模型、埃菲尔铁塔模型、塔图卡、牙签学生:港珠澳大桥相关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

    3、们好!参观老师制作的桥梁模型、埃菲尔铁塔模型、塔图卡、我们继续探索工程世界。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聚焦1.出示上节课房屋建设图片复习引入:同学们,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住房的结构、系统和它的主要建造过程,认识到了工程的系统性、复杂性。那么,其他工程的建设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它们在建设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呢?2.引出课题,揭示今天所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宏伟工程港珠澳大桥,探索工程建设背后的故事。二、探索1.小结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目的和背景,提出建设过程中需要面临很多的挑战。2.通视频学习,罗列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限制条件和挑战,

    4、以及科学家们是如何突破技术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的。3.梳理工程建设的相似步骤通过对比房屋工程和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归纳总结工程建设的相似步骤,让孩子自我构建科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资料自学、自我构建新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归纳分析能力。三、研讨1.问题: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曾面临哪些限制和挑战?主要在哪些方面?科学家是怎么解决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工程建设的不易,而港珠澳大桥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设计、材料和施工方面。困难1:在大桥的设计上,必须要求它能抵抗十六级台风、八级地震,不影响黄金海运航道和机场航班的正常起降。解决办法:工程人员把大桥设计成总长55公里(包括22.9公里长的主体桥梁,4个

    5、人工岛和6.7公里长的沉管隧道)的跨海大桥。困难2 :在材料方面,由于珠江口阻水比要求,桥梁跨度要尽量大,而抗震要求桥体上部重量尽量轻,另外由于海洋高盐环境的影响,工程师们需要找到耐腐蚀性强的材料。解决办法:我国伟大的科学家们自主研发出了高质量、高强度的双相不锈钢钢筋,为大桥的建设提供了钢材。困难3:施工方面,为了保护好中华白海豚的生活环境,世界最长沉管隧道整体安装难度大,另外,为了连接大桥水面上的部分和海底的隧道,并能够按工期准时完工,2.解决办法:科学家们出台了一部全面的指导手册以便于监控生态环境的变化。工程师们就将隧道分成33个长约180米,重约5万吨的管节进行分段安装。工程师们舍弃传统

    6、的填海造岛,采用了圆钢筒围建人工岛。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分析,提升孩子的归纳、分析能力,让孩子们认识到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为下面的课做好铺垫。四、拓展了解更多的工程,探索工程建设与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港珠澳大桥飞跨伶仃洋采用桥、岛、隧为一体,最主要的原因是()。A保护环境,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B我国建桥技术还不成熟,只能建造海底隧道C避免海陆空立体交通之间的干扰D. 港珠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2下列关于工程与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工程没有必然联系B工程的实施在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7、展C工程建设不需要运用科学技术D. 工程技术亦称生产技术,是在工业生产中不实际应用的技术。3关于港珠澳大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桥全长6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跨海大桥B在建造大桥过程中修建了人工岛C港珠澳大桥主桥为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D.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4工程与技术的关系( )。A互为支撑、互相促进B技术决定工程C工程决定技术D毫无关系5下面不属于工程的是( )。A建设港珠澳大桥 B造一艘船 C完成一课作业 D.十八世纪,欧洲创造了工程一词判断题1.大工程和小工程都会经历类似的建设过程。( )2.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

    8、造产品的活动。( )3每一项重大工程完成,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4宇宙飞船、平板电脑、高铁都是工程师的杰作。( )5高铁建设过程中主要的限制条件是时间和费用,不用考虑环境。( )参考答案:1C 2B 3A 4B 5D1 2 3 4 5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2.认识工程工程建设的相似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设计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八、课堂反思一、教材分析认识工程介绍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伟大工程港珠澳大桥。以港珠澳大桥这一巨型工程与上一节课身边的住房建造工程做对比,呈现出巨型与小型、复杂与普通、远处与身边等多角度冲

    9、突。基于这样的冲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似步骤,加深学生对工程建设的理解。本节课要完成以下几个学习任务:1.通过阅读或观看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建造限制和挑战及其解决办法。2.对比身边的住房建造工程和港珠澳大桥工程,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3.了解宏大工程与科技进步的关系。4.拓展活动:(1)观察埃菲尔铁塔的结构特点。(2)搭牙签高塔。二、教学反思1.教科书利用两页大篇幅地展示了港珠澳大桥,显示出港珠澳大桥的宏伟与震撼。尽管如此,这幅图片也仅仅展现了港珠澳大桥的海上部分,还有人工岛以及海底隧道没有展示出来。老师可以上网搜索更多大桥的图片,以教科书中的图片为契

    10、机带领学生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全貌。2.上述教材分析中的第1、2个任务,我以解答教科书第6页中的四个问题展开,采用问题驱动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目标。3.教科书中提供的港珠澳大桥的介绍过于简洁,学生不能更深入完整地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建造限制和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因此,我借助省团队制作的课件素材,先带领学生阅读教科书再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更多大桥建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4.关于拓展活动2“搭牙签高塔”是省编作业本中的拓展内容。该任务包含了设计、制作和改进,可以说容量很大且活动耗时,因此我单独利用一个课时来开展此项活动。活动材料由学生自己准备,以四人小组为例,一人准备胡萝卜,一人准备牙签,一人准备水果刀,一人准备砧板。特别注意带水果刀的同学要带有刀套的水果刀,活动过程中要重点强调用刀安全。对于设计中的画图,我班学生不是特别擅长,需要老师加以指导。画图能力强的小组可以采用立体图形,画图能力稍弱的小组可以采用平面图形,分别画出底部、墙体、塔顶的平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2认识工程(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2023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32643.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