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的复合效应详解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复合材料的复合效应详解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材料 复合 效应 详解 课件
- 资源描述:
-
1、3.3.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的复合效应复合效应2掌握:复合效应的分类及其特点;掌握:复合效应的分类及其特点;3本节重点:本节重点:1 1、材料模型化的方法;、材料模型化的方法;2 2、建立材料模型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应该、建立材料模型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应该考虑的问题;考虑的问题;3 3、掌握同心球壳模型及同轴圆柱模型;、掌握同心球壳模型及同轴圆柱模型;3.3 复合材料的模型及性能的一般规律复合材料的模型及性能的一般规律43.3 3.3 复合材料的模型及性能的一般规律复合材料的模型及性能的一般规律 目的:目的:预测和分析复合材料性能,为复合材料预测和分析复合材料性能,为复合材料性能的设计奠定基础。性能的
2、设计奠定基础。基础:基础:涉及不同学科的有关理论。涉及不同学科的有关理论。根据复合系统特点和性能,经过分析、抽象、根据复合系统特点和性能,经过分析、抽象、简化,建立分析性能的材料微观结构模型,再运用简化,建立分析性能的材料微观结构模型,再运用连续介质的有关理论,确定在给定宏观作用场下,连续介质的有关理论,确定在给定宏观作用场下,组分相的微观作用场和响应场,进而得到宏观响应组分相的微观作用场和响应场,进而得到宏观响应场,这是材料科学中性能研究的一般方法。根据宏场,这是材料科学中性能研究的一般方法。根据宏观作用场和响应场的关系,即可确定复合材料的性观作用场和响应场的关系,即可确定复合材料的性能。能
3、。作用作用响应响应5材料模型化的方法材料模型化的方法 待确定复合待确定复合体系性能体系性能材料的微观材料的微观结构模型结构模型相微观作用相微观作用场场Ii,响应场响应场Oi连续介质理连续介质理论论给定宏观作给定宏观作用场用场I有效性能有效性能O=(I)宏观响应场宏观响应场O模型化模型化OdVVOO1)(O表示宏观响应场,表示宏观响应场,V表示单元体积表示单元体积63.3.1 复合材料的模型复合材料的模型 在研究材料复合的有关理论时,建立一个能在研究材料复合的有关理论时,建立一个能包含主要包含主要影响因素、显示材料真实性能、易得确切结果的材料模型影响因素、显示材料真实性能、易得确切结果的材料模型
4、是十分重要的。是十分重要的。建立材料的微观模型往往包含两方面内容:建立材料的微观模型往往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材料的一是材料的几何结构模型;几何结构模型;二是二是材料的物理模型,即计算场量的理论和方法。材料的物理模型,即计算场量的理论和方法。7在建立材料复合模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建立材料复合模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3.3.1 复合材料的模型复合材料的模型1.首先应确立坐标系和材料的主轴方向首先应确立坐标系和材料的主轴方向,往往以主,往往以主轴方向为参考坐标。轴方向为参考坐标。2.材料的微观模型包括结构模型和物理模型两个系材料的微观模型包括结构模型和物理模型两个系统统,有时两者是统一的
5、,有时则并不统一。,有时两者是统一的,有时则并不统一。8确立材料的结构模型时,主要以材料的相几何形态确立材料的结构模型时,主要以材料的相几何形态和性能规律为依据:和性能规律为依据:(1)模型中的相几何形态必须充分表达实际材料的)模型中的相几何形态必须充分表达实际材料的几何形态几何形态(2)复合体系中组分的相含量,模型中组分的相含)复合体系中组分的相含量,模型中组分的相含量(体积分数)必须与实际材料组分的相含量相等量(体积分数)必须与实际材料组分的相含量相等(3)复合体系中组分相的状态分布往往采用统计的)复合体系中组分相的状态分布往往采用统计的特征特征 3.3.1 复合材料的模型复合材料的模型9
6、(X2,Y2,Z2)l(0,0,0)xyz图图3.4 纤维取向的坐标系表征纤维取向的坐标系表征103.物理模型的确立往往以结构模型为依据,针对物理模型的确立往往以结构模型为依据,针对某一物理性能和结构特征,进行场量计算。某一物理性能和结构特征,进行场量计算。注:建立模型时的简化假设是必要的,以单向复合材注:建立模型时的简化假设是必要的,以单向复合材料的料的细观力学细观力学分析模型为例,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分析模型为例,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基本假定见表基本假定见表3.3。3.3.1 复合材料的模型复合材料的模型11表表3 33 3 单向复合材料模型的基本假设单向复合材料模型的基本假设名称名称基基
7、 本本 假假 设设单元体单元体宏观均匀、无缺陷、增强体与基体性能恒定、线弹性宏观均匀、无缺陷、增强体与基体性能恒定、线弹性增强体增强体匀质、各向同性、线弹性、定向排列、连续匀质、各向同性、线弹性、定向排列、连续基基 体体匀质、各向同性、线弹性匀质、各向同性、线弹性界界 面面粘结完好粘结完好(无孔隙、滑移、脱粘等无孔隙、滑移、脱粘等)、变形协调、变形协调12根据复合材料组分之增强体(或功能体)和基体的几何形根据复合材料组分之增强体(或功能体)和基体的几何形态,常见的态,常见的几何结构模型几何结构模型有以下几种。有以下几种。1、同心球壳模型、同心球壳模型该模型主要针对的是该模型主要针对的是03型复
8、合材料,在该模型中,型复合材料,在该模型中,把材料的微观结构看作是同心球壳组成。把材料的微观结构看作是同心球壳组成。其中增强体或功能体为不连续相,而基体为连续相。其中增强体或功能体为不连续相,而基体为连续相。3.3.1 复合材料的模型复合材料的模型13 33)(ifmffrrrrV 3mfif33fiirrrrrrV)()(ifmVVV1注:对于非球形体微粒增强体,可以采用粒子的当注:对于非球形体微粒增强体,可以采用粒子的当量半径量半径rd=(0.75Vf/)1/3代替代替rf。球形模型的特点是各。球形模型的特点是各向同性材料。向同性材料。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分别为: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4作
9、业作业o 假设假设2 wt%二氧化钍(二氧化钍(ThO2)加入到镍)加入到镍(Ni)中,)中,ThO2颗粒直径为颗粒直径为100 nm,已知已知ThO2和和Ni的密度分别为的密度分别为9.69和和8.9 g/cm3,请计算每立方厘米的复合材料中,请计算每立方厘米的复合材料中有多少个有多少个ThO2颗粒。(假设界面上没有反颗粒。(假设界面上没有反应产物)应产物)o wt%:质量分数。质量分数。153.3.1 复合材料的模型复合材料的模型同轴圆柱模型同轴圆柱模型主要适合于主要适合于1 13 3型复合型复合结构结构,特别是高取向度,特别是高取向度(单向)复合材料。(单向)复合材料。该模型具有该模型具
10、有xoyxoy面内各面内各向同性特点,也具有向同性特点,也具有z z轴轴方向上的等径同轴圆柱方向上的等径同轴圆柱面内同性特征面内同性特征xyz163.3.1 复合材料的模型复合材料的模型复合材料的同轴圆柱模型复合材料的同轴圆柱模型在该模型中,各组分相的体积含量分在该模型中,各组分相的体积含量分别为:别为:22)(ifmffrrrrV2)()2(ifmfiiirrrrrrVifmVVV117作业作业3o 纤维表面使用偶联剂处理后,产生了界面层,即表面纤维表面使用偶联剂处理后,产生了界面层,即表面处的基体在一定范围内不同于基体材料的性能,称为处的基体在一定范围内不同于基体材料的性能,称为改性基体,
11、其厚度为改性基体,其厚度为t,体积分数为,体积分数为Vt。已知纤维按六。已知纤维按六边形阵列排布,其直径边形阵列排布,其直径2r=10m,当体积分数,当体积分数Vf为为0.4,t分别为分别为0.2、0.5 m时,改性基体间距和时,改性基体间距和Vt/Vm的值分别为多少?的值分别为多少?18还有矩形截面纤维钻石模型(如图还有矩形截面纤维钻石模型(如图a a)、圆截面纤维矩形)、圆截面纤维矩形阵排列模型(图阵排列模型(图b b)及圆截面纤维六角形阵排列模型(图)及圆截面纤维六角形阵排列模型(图c c)。)。几种单向低纤维含量的复合材料模型几种单向低纤维含量的复合材料模型3.3.1 复合材料的模型复
12、合材料的模型19片状模型片状模型3.3.1 复合材料的模型复合材料的模型 该模型主要适合于该模型主要适合于2 22 2、2 23 3型复合材料,镶嵌式型复合材料,镶嵌式的的3 33 3型复合结构也可选用类似的模型。型复合结构也可选用类似的模型。对于对于2 2-2-2型复合结构,可以取立方体,为研究方便,取边型复合结构,可以取立方体,为研究方便,取边长为单位长为单位1 1,则各组分相的厚度即为其体积分数,则各组分相的厚度即为其体积分数(如图)(如图)根据作用场的方向可以得根据作用场的方向可以得到并联模型和串联模型。到并联模型和串联模型。20对于对于2 23 3型型及及镶嵌式镶嵌式3 33 3型型
13、复合结构,可以利用如图的复合结构,可以利用如图的片状结构组合模型片状结构组合模型。设增强体几何结构为。设增强体几何结构为l取取11l的长方体模型,厚度的长方体模型,厚度一致,此时二维简化基体一致,此时二维简化基体m可以可以分解为(分解为(1)1的的m0长方体长方体和和(1)的的m1长方体两个长方体两个部分。在这种复合结构中,部分。在这种复合结构中,f与与m两相当体积含量分别为:两相当体积含量分别为:Vf=Vm=1-213.3.2 复合材料性质与一般规律复合材料性质与一般规律固有性质固有性质传递性质传递性质强度性质强度性质转换转换性质性质223.3.2 复合材料性质与一般规律复合材料性质与一般规
14、律3.3.2.1 固有性质固有性质指指复合材料在各相之间不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材料复合材料在各相之间不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材料性质性质。这类性质往往是材料性质的直观表现,如。这类性质往往是材料性质的直观表现,如材料材料的密度、比热容的密度、比热容。它们从本质上表示材料所含有的物。它们从本质上表示材料所含有的物质量和能量的额度。质量和能量的额度。注:注:复合材料的固有性质在组分复合前后,其物质量复合材料的固有性质在组分复合前后,其物质量和能量的总含量不会变化(包括复合过程中的能量变和能量的总含量不会变化(包括复合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量)。此时,化量)。此时,复合材料的性质是各相组分按含量的复合材料的
15、性质是各相组分按含量的加和性,而与各相的几何状态、分布状态无关。加和性,而与各相的几何状态、分布状态无关。233.3.2 复合材料性质与一般规律复合材料性质与一般规律设复合体系的某一性能为设复合体系的某一性能为,对任意一相所具有的性能对任意一相所具有的性能和体积分数分别为和体积分数分别为i和和Vi,则有:则有:iiV上式即为上式即为混合律混合律,对复合材料而言,属于固有性质的,对复合材料而言,属于固有性质的物理量,都应服从混合律。物理量,都应服从混合律。24作业作业o 银银-钨复合材料可作为电触头材料,先由粉钨复合材料可作为电触头材料,先由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得到多孔钨,再将纯银浸透末冶金方法制备
16、得到多孔钨,再将纯银浸透到孔洞内制备得到复合材料。到孔洞内制备得到复合材料。o 已知浸渗之前多孔钨的密度是已知浸渗之前多孔钨的密度是14.5 g/cm3,计算孔所占的体积分数及浸渗后,计算孔所占的体积分数及浸渗后银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分数。银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分数。o 纯银和纯钨的密度分别为:纯银和纯钨的密度分别为:10.49 g/cm3和和19.3 g/cm3。253.3.2 复合材料性质与一般规律复合材料性质与一般规律3.3.2.2 传递性质传递性质材料的传递性质材料的传递性质是材料在外作用场作用时,表征某通是材料在外作用场作用时,表征某通量通过材料阻力大小的物理量,诸如量通过材料阻力大小的
17、物理量,诸如导热性质(导热导热性质(导热系数)、导电性质(电阻率)系数)、导电性质(电阻率)等等。该类性质上表征等等。该类性质上表征材料微粒子的运动状态及通过运动传递能量、物质的材料微粒子的运动状态及通过运动传递能量、物质的能力。能力。材料传递时的材料传递时的阻力系数阻力系数26iVI出I入1l(1)并联传递形式)并联传递形式1l 27设外作用场强度I入,经均质材料响应后,传递输出强度为I出,则 材料总传递动力为:出入III lI1q)(iicVlqq材料传递时的阻力系数为 则传递通量:对于并联型复合结构,相间无能量交换,则系统的总通量为各组分相同量之和-(1)-(2)-(3)式(2)代入式(
18、3),得iiiiclIVq1由于组分相传递推动力梯度相等,故有:lIVqiic)1(lc1iicV11281l I入iVI出(2)串联传递形式)串联传递形式1l 29串联:串联:ciqq iiiiqV icciicqV)(iicV30ici11 iiVV 并联模型:串联模型:材料传递时的材料传递时的阻力系数阻力系数313.3.2 复合材料性质与一般规律复合材料性质与一般规律3.3.2.3 强度性质强度性质 材料的强度特性是材料的强度特性是材料承受外作用场极限能力的表征材料承受外作用场极限能力的表征,材料的力学强度是材料承受外力的极限能力,如拉伸强度、材料的力学强度是材料承受外力的极限能力,如拉
19、伸强度、冲击强度等;材料对电场承受能力,则为电击穿强度。冲击强度等;材料对电场承受能力,则为电击穿强度。对于非均质的复合材料,对于非均质的复合材料,材料对外作用场的承载能力不材料对外作用场的承载能力不是各组分相承载能力的叠加,而是各组分相承载能力的叠加,而与外作用场的分布、各组分与外作用场的分布、各组分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也与组分相的含量、几何状态、分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也与组分相的含量、几何状态、分布状态及各相的失效过程有关布状态及各相的失效过程有关。对材料强度性能的预测和设对材料强度性能的预测和设计时,必须弄清与上述因子的函数关系和失效模式。计时,必须弄清与上述因子的函数关系和失效模式
20、。323.3.2 复合材料性质与一般规律复合材料性质与一般规律3.3.2.4 3.3.2.4 转换转换性质性质 指材料指材料在一种外场作用下,转换产生另一种新场在一种外场作用下,转换产生另一种新场量量。表征两种常量的相互关系则称为转换关系。表征两种常量的相互关系则称为转换关系。如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热量,在热作用下产生如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热量,在热作用下产生光,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化,都是材料的转换性质。光,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化,都是材料的转换性质。转换性质表征材料的微观结构在外作用场下的变转换性质表征材料的微观结构在外作用场下的变化。材料的转换型性质通常是张量。化。材料的转换型性质通常是张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