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24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 人民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24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 人民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版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一 罗斯福 政和 战后 资本主义 变化 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 24 经验 教训 人民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24 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备考指导 1.从 “ 战时共产主义 ” 到“ 斯大林模式 ” :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新经济政策; “ 斯大林模式 ” 。 (2016 江苏单科, T19)斯大林模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预计 2019 年江苏高考会较多地通过新材料,变换新视角来创设问题,纵向考查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关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综合比较。 (2014 江苏单科, T1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其作用 2.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2015 江苏单科, T19)斯大林模式下
2、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考点一 从 “ 战时共产主义 ” 到 “ 斯大林模式 ” 知识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 武装干涉 。 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 农业:实行 余粮收集制 。 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产品 分配上:取消自由贸易,实行 实物配给制 。 劳动: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4)评价? 积极影响: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消极影响: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反对
3、。【深化理解】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的显著特征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兼有 “ 战时 ” 和 “ 共产主义 ” 两种特点,是在战争特殊环境下,用军事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2.新经济政策 (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 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实施: 1921 年,俄共 (布 )十大召开。 (3)内容? 农业:以 固定的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企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 国家资本主义 。 商业:允许 商品买卖 ,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实行 按劳取酬 的工资制。(4)影响? 经济
4、: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恢复,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政治:巩固了 工农联盟 和苏维埃政权 。 理论:探索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易错易误】 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知识点二 “ 斯大林模式 ” 1.形成 ( 1)社会工业化? 提出: 1925年 12月,联共(布)十四大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 化 的方针。 特点:优先发展 重工业 。 成就: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实现
5、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问题: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过大;农民付出代价过大。( 2)农业集体化? 背景:落后的 小农经济 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提出: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目的: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进程: 1929年下半年开始, 1937年实现 全盘集体化 ;到 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 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2.特征 (1)经济? 高度集中的国家 指令性 计划经济模式,排斥市场调节。 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2)政治:国家权力高度集中。 (3)思想文化: 个人崇拜 盛行,用行政手段处理思想问题和学
6、术问题。 3.影响 (1)经济: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经济发展失去动力。 (2)政治: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稳定;但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3)思想文化 :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能够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深化理解】 苏联取得工业化建设成就的原因 (1)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 (2)国家实行高积累政策。 (3)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粮食、资金等便利条件。 (4)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考法 1 列宁对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探索 典例 (2014 江苏单科,
7、15)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 (联 )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年份 1920 1921 1921 1922 1922 1923 1923 1924 平均税 款 (卢布 ) 10.30 6.11 3.98 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解析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从 1920 年到 1924 年,农民的税款逐渐降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此时苏俄正实行新经济政策,故 B 项正确。 A、 C、 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方法突破】 明考点 新经济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