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专题提升学案 人民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专题提升学案 人民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版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一 罗斯福 政和 战后 资本主义 变化 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 提升 人民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专题十一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提升 (十一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对西方 “ 福利国家 ” 制度的论述 观点一 英国走到 “ 福利国家 ” 这一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6 世纪,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建立 “ 济贫制度 ” 。济贫制度以教区为单位实行救济,每个人都要交纳济贫税,结果是穷人交钱养活穷人,其实质是 “ 劫穷济穷 ” 。但济贫制度为社会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由不幸和灾难造成的困境不致导致最糟的后果。工业革命以后,自由放任思想甚嚣尘上,济贫制度受到动摇,劳动者暴露在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下,随时面临着 生老病
2、死的威胁。由此造成的社会后果是十分明显的,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孕育着深刻的危机。 1911 年,自由党制定国民保险法,目的就在于缓解这种危机。但这时采取的做法是互助式的,尽管国家出面组织了社会保障,具体操作者却是各种社会团体,包括工会、合作社、互助会等等,而且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很小,只包括若干行业中的工资劳动者。 1946 年的国民保险法才把覆盖面扩大到全体国民,并且由国家具体操作,承担社会保障的一切责任。正因为如此,这样一个国家被称为 “ 福利国家 ” 。 钱乘旦、徐洁明英国通史 观点二 (英国 )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 50%。 ?( 瑞典 )主要靠
3、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 ? 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 联邦德国从 1970 年到 80 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70% 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2.有关新经济政策的学术争鸣 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渊源问题,即新经济政策是一种 “ 即兴之作 ” ,还是有其理论渊源?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外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 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危机说,认为国内战争和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造成了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是作为反危机纲领而出现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不
4、是 “ 应景之作 ” ,而是有其理论基础,是对列宁 1918 年春天的理论 (1918 年初,列宁发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认为有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期,并论证了新经济政策的原则。编者注 )的运用和实践。 第三种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和临时性的反危机纲领的混合产【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物。 第三种观点具有一定典型性。徐向梅在新经济政策:俄罗斯史学研究新视角评 价一文中认为: “ 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初的混乱局面似乎表明:它是一种应急性的反危机纲领和措施,是为了缓和同农民的矛盾,是为了使国家从深刻而尖锐的社会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是为了使布尔什维克避免丧失政权
5、 ? 由于新经济政策出现于尖锐的社会政治危机之时,它的仓促性使之不够系统、不够完善且多变。也许可以这样说,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和临时性的反危机纲领的混合产物。 ” 3.对 “ 斯大林模式 ” 的评价 “ 斯大林模式 ” 是指苏联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在西方和俄罗斯有人称之为 “ 极权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在我国一般称 之为 “ 斯大林体制 ” 。 “ 斯大林模式 ” 曾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过深远影响,即使在今天某些社会主义国家仍留有它的影子。 观点一 中国学者大多认为, “ 斯大林模式 ” 是特定历史时代和特定环境下的产物, “ 斯大林模式 ” 最明显的特征是高
6、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斯大林模式 ” 的功绩在于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后期消极作用明显 观点二 我国也有学者认为: “ 斯大林模式 ” 以党代政,以人治代替法治,忽视价值规律,排斥市场机制,是假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半封建专制和极权主义的混合物,把苏联解体归咎于 “ 斯大林模式 ” 观点三 西方学者和 戈尔巴乔夫后期的苏联 (俄 )学者,对 “ 斯大林模式 ” 基本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不能只看 “ 斯大林模式 ” 取得的成就,更主要的是看这些成就是采取什么手段获得的,苏联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斯大林模式有严重的缺陷和弊端 历史学科的三大能力层次 近几年高考强调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实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