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单元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单元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十 单元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 提升 新人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十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 单元提升 (十 ) 1.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模式的争鸣 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 , 在许多问题上 , 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具体如下表: 观点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要从行政指 令型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 观点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创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多种形式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的模式 观点三 经济体制改革要从单纯数量增长型向效益提高型转变 , 概括为发展模式的转变 教材中的表述和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
2、业活力。它克服了改革开放前行政指令型的计划经济模式 , 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 ,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对开放沿海地区原因的论述 有的学者从中国面临 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第二次重大产业梯度转移出发 , 提出只有采取率先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 , 才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 因为内地无论从区位上、与海外的联系上还是从工业基础上、科学技术水平上、劳动者的素质上 , 都与沿海存在差距。能较快扩大开放 , 转换机制 , 吸引海外资 金和技术 , 吸收和借鉴外国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
3、方法、率先接收东亚地区第二次重大产业梯度转移的 , 还是沿海地区 。” 计量史学 计量史学 , 又称历史计量分析方法或历史定量分析方法 , 是指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 , 通过各种数据关系 , 揭示和认识历史的一种方法。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 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让史学趋于精确。主要类型包括:历史统计法和历史模拟分析法。计量史学的适用范围:适用有量或数量概念的历史分析,只是从数量关系上帮助揭示事物的性质;适用于对存在某种依赖关系的历 史现象的研究;适用于对某些历史结构的分析;适用于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用规律的分析。定量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定性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
4、性质,传统史学实际上就是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因此,计量史学出现的本身就是对传统史学的否定。 【考题例证】 (2018 广东汕头模拟 )下表为 1957 1961 年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统计数据(单位: 1 000 公吨 )。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 年份 出口量 进口量 净出口量 1957 2 092.6 166.8 1 925.8 1958 2 883.4 223.5 2 659.9 1959 4 157.5 2.0 4 155.5 1960 2 720.4 66.3 2 654.1 1961 1 355.0 5 809.7 4 454.7 A.表中数据与该时段的粮食生产状况不符 , 明显
5、失真 B.1957 1959 年粮食出口持续增加 , 表明农业政策效果显著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C.该时段粮食出口量过高 , 说明 “ 一五 ” 计划成效有限 D.1961 年粮食进口量激增 ,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用 解析 1957 年 “ 一五 ” 计划刚刚完成 , 社会主义改造结束 , 农村生产关系得以调整 , 故粮食生产会增加;而 1961 年由于受自 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 , 中国经济出现严重困 难 ,粮食需要 大量进口 ,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D项正确、 A 项错误。 1958 年出现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以高指
6、标、瞎指挥、浮夸风和 “ 共产风 ” 为主要标志的 “ 左 ” 倾错误泛滥 , 会影响数据的真实性 , 因而 1957 1959 年粮食出口持续增加 , 不是农业政策的推动 , 而是受到 “ 左 ” 倾错误影响 , 故 B 项错误。 19581960 年粮食出口量的大增与 “ 一五 ” 计划关联不大 , C 项错误。 答案 D 1.“ 一五 ” 计划的特点 农业的投资是非常有节制的 , 不到总投资的 8%。一半以上的投资投入工业 , 其中 90%拨给诸如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煤、石油和化工等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拨款用来扩大农机和化肥生产的小部分工业投资 (3%), 证明五 年计划 (注:指“一
7、五”计划 )中被排在靠后的地位。 美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解读】 材料反映了费正清对新中国 “ 一五 ” 计划的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 对农业的投资不到总投资的 8%, 而投入工业的占一半以上 , 其中投入生产生活资料部门的资金占 90%,说明了 “ 一五 ” 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 这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但是如果农业发展长期落后于工业 , 引起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 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所以也应注意农业的发展 , 国民经济各部门应 协调发展。 2.“ 一五 ” 计划的成就 1956 年 , 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