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4中药学基础概论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案14中药学基础概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14 中药学 基础 概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中药学基础理论中药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目的要求】明确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着重了解各历史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和代表性本草著作。【教学内容及学时】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1.产自中国的药?产自中国的药?乳乳 香香没没 药药紫紫 杉杉喜喜 树树2.天然药?天然药?铅铅 丹丹轻轻 粉粉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使的药物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使的药物称中药。称中药。l 中药的概念: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即:用此理论指导中药采集、炮制、制剂,并说明其作用机理,指
2、导临床应用的药物)。其认识及应用必须强调的是以中药理论为基础,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l 中药的来源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其中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l 中药学的概念:指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来源、采集、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中药称之为“本草”。故“本草学”又称为“中药学”。一、中药的起源及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产生及发展是经历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它的认识及发展可概括为:植物动物(肉类、甲壳、骨骼、血液、脂肪、内脏)矿物发酵(酒)“百药之长”。从历史阶段概述之:历史源远流长
3、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西周:1.已有专业“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记载;2.诗经涉及植物和动物药共有300多种;3.山海经载有100 余种;4.帛书五十二病方载方约300个,涉及药物240余种。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后220)西汉:神农本草经(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它总结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有毒及无毒、养身延年及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等。如黄连治痢,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半夏止呕,茵陈退黄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较全
4、面地搜集、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南朝刘宋时期炮炙论它是中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副作用。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李绩、苏敬新修本草(唐本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最早一部药典学著作。全书卷帙浩博,收载药物共844种,书中还增加药物图谱,并附文字说明。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陈藏器本草拾遣增补大量民间药物,陈氏同时将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能、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是中药按临床功效分类的发端。张鼎食疗本草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营养
5、学和食治经验。海药本草主要介绍海外输入药物和南药。扩充了本草学的内容 宋代(公元9601279年)1061年刊行本草图经(图经本草)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国家药局是北宋的一大创举,它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殿、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的规范(国家经营的“熟药所”,其后发展为“修合药所”(后改名为“医药和剂局”)及“出卖药所”后改名为“惠民局”。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金元时代没有出现一种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元忽思慧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和元蒙宫廷食物的性质及有关膳食的烹饪方法,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6、。明代(公元13681644年)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 绘制1385幅精美的彩色药图和制药图,是古代彩绘本草之珍品,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李时珍本草纲目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著,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各药之下,分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它集中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十七世纪末传授海外,对世界自然科学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缪希雍炮炙大法是明代影响最大的炮制专著 清民国现代 清代(公元16441911年)
7、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遣共十卷,补充了马尾连、金钱草、鸦胆子等大量疗效确切的民间药。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药学辞典工具书。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是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当代中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建立。中医药学纳入了正规化高等教育行列。中药炮制的四个目的中药炮制的四个目的1、洁净药材,矫味、矫臭。(麻黄、根、炒、洁净药材,矫味、矫臭。(麻黄、根、炒僵蚕)僵蚕)2、增强药物功效(蜜紫苑、酒红花)、增强药物功效(蜜紫苑、酒红花)3、降低不良反应(姜半夏、醋甘遂、巴豆霜)、降低不良反应(姜半夏、醋甘遂、巴豆霜)4、改变药性(地黄、改变药性(地黄-熟地
8、黄熟地黄 生首乌生首乌-制首乌)制首乌)第二章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收、炮制中药的产地、采收、炮制四气四气中药中药毒性毒性归经归经升降升降浮沉浮沉五味五味中药药性中药药性理论理论第三章第三章 中药性能中药性能四气是最重要的中药性能四气是最重要的中药性能(一)四气(一)四气 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同的药性,又称四性。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及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而总结出来的,它及所治疗疾病的性质
9、是相对而言的。相对而言的。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药”,指出了应用四气理论指导临床的用,指出了应用四气理论指导临床的用药原则。具体来说,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药原则。具体来说,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性或寒性;凡能治疗寒凉的药物,多属凉性或寒性;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寒及凉、温及热之间具有程度上的差异,寒及凉、温及热之间具有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平和的药物谓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平和的药物谓之平性药。之平性药。(二)五味(二)五味 所谓五味,是
10、指药物具有酸、苦、甘、所谓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疗作用。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应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应,更重要更重要的是对药物性能的高度概括。的是对药物性能的高度概括。1.1.辛辛 “能散、能行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行血作用。2.2.甘甘 “能补、能和、能缓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作用。调和、缓急作用。3.3.酸酸 “能收、能涩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4.4.苦苦“能泄、能燥能泄、能燥”,即具有通
11、泄、燥湿等,即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作用。5.5.咸咸“能下、能软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坚散结等作用。此外还有淡味药,即无明显味道。此外还有淡味药,即无明显味道。“淡淡”则则“能渗、能利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作用。“涩涩”及及“酸酸”味药作用相似味药作用相似,大多大多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三)升降浮沉(三)升降浮沉 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有不同的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升,即上升提举;降,即下达降逆;降,即下达降逆;浮,即向外发散;浮,即向外
12、发散;沉,即向内收敛沉,即向内收敛(四)归经(四)归经 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作用明显,而对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作用明显,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引经药引经药-一些不但能自入某经,而且还能一些不但能自入某经,而且还能引导它药进入某经的药物,称引经药。引导它药进入某经的药物,称引经药。(四)归经(四)归经 徐灵胎云:徐灵胎云:“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泥,反能致害。”肺经病变喘、咳等证肝经病变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