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案(人教必修四).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案(人教必修四).docx》由用户(青草浅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逻辑与语文学习 逻辑 语文 学习 教案 必修 下载 _各科综合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5 页 梳理探究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梳理探究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案(人教必修四)案(人教必修四)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语文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 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这种新的教学论,改变传统 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通过老师的诱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 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运用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等知识指导语文阅读和写作, 对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 性很有益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目标: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学生准确、 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辨析概念和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 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这些年的大纲对于逻辑知识不作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对此也有所忽视, 大部分高中学生 没有接触过逻辑。但如果教师诱导得当,学生应该能积极参与。要加强对学生自主精神、探 究精神的培养,逐步养成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的交互作用中,提高语文 的综合素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是自发形成的,学习逻辑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3、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是必修 4“梳理探究”部分“逻辑与语文学习” ,主要是引导学生掌 握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培养准确表达的语言能力。学好这一节有助于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重点与难点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梳理感性材料,掌握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 识是教学重点。 把自发形成的思维习惯转化为自觉的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阶段(明确任务) 1、通读本课内容,划出有关逻辑的知识点。思考课后练习。 2、搜集各学科学过的概念或定义。 3、了解逻辑推理规律。 二、 课堂分组探究 (把学生分为小组, 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确定深入探究的课题重
4、点) 1、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 2、运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三、新课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奇怪的国家。这个残暴的国王颁布了 一条奇怪的法令, 所有从前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 答的是真话, 就得用火烧死, 如果回答的是假话, 就得绞死。 看起来, 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 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 执法官按照惯例问他: 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 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听了俘虏的回答,执法官顿时傻了眼,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如果 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
5、。可是如果把这人 烧死, 那他答的就是假话, 而说假话的是要被绞死的。 执法官不好处理, 只好上报国王裁决。 第 2 页 共 5 页 国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 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 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 假话,绞死烧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 在现代汉语中, “逻辑”是个多义词,大致有四种词义:第一,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 规律;第二,泛指思维的规律;第三,在贬义上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题的方法; 第四, 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我们所说的 “逻辑” 一般指逻辑规律, 即关于思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 四、课堂梳理探究阶段 1、理解概念
6、的特点 (1)按学习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各学科涉及的概念和定义。选择某一概念思考它包含 哪些具体的对象,能否自己给概念下个定义。 (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 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划分,概念之间的关系。 ) (学生自主交流)明确: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属性包括 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所谓本质属性, 是决定该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 的属性;所谓非本质属性,是对该对象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 子范围的反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7、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五种关系: 全同关系。 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2、概念和词语呈现非常复杂的关系。 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语表示。 (讨论交流) 例如: “父亲”是“子女的男子” ,这是“父亲”的概念。而“老子” “爹” “爸爸” “家 严” “阿大”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甚至“老爷子” “老头子”等在特定的场合也可以表示这 个概念。又如死是一种生理现象,中国人有上百种说法,一个字的有“亡” “故” “薨” ;两 个字的有“断气” “长眠” “物化” ;三个字的“回老家” “上西天” “见阎王” ;四个字的有“与 世长辞” “百年之后” “骑鹤西去” ;基督教有“
8、上天堂” “下地狱” ;共产主义者把它幽默地 说成“去见马克思” 。这些是同义词、近义词,词不相同,表示的概念却是一样的。 一个词语也可以表示多个概念。如北京是个内陆城市,但不少地方被称为海, “中南 海” “北海” “什刹海”等,在这里, “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意思是花园,这是元 代沿袭下来的名称。语言当中的多义词常常表示了不止一个概念。 明确:概念和词语之间既然呈现复杂的关系,那就要注意透过词语看词语背后的概念。 要正确使用概念,就必须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李白静夜诗 “床前明月光”中 的“床”往往被理解为人们睡卧的床,其实这是一种误会,它的实际意义是围在井口的一圈 栏杆。类
9、似的句子还有李白的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 2、理解命题的特点 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语句“人 是动物”就表达了一个命题。以下语句都表达命题: 所有人是动物。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的。 (1) 我们看下列语句: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思考这些句子哪些是命题? 第 3 页 共 5 页 明确: 这里的语句是疑问句, 它仅仅提出问题。 语句是祈使句, 它表达一种要求、 愿望。 语句是感叹句,它只是抒发情感。这几类语句都没有直接描述事件,也这就无所谓真假, 因此它们不表达命题。语句则不同,它
10、作为陈述句,描述了红豆生长的客观情况。这个描 述是符合事实的,因此它是一个真的陈述句,语句有所描述并且可区分真假,它表达了命 题。 一般来说,只有陈述句才直接表达命题,但即使是陈述句,它与命题之间也没有一一对 应的关系。 同一个命题可以有不同的语句表达形式。 这表现在不同的民族语言对同一个命题 的表达是不同的,并且在同一民族语言中对同一命题的表达形式也是多样化的。 (2)一个句子可以表示不止一个命题,这就是多义句。 如: “王小刚在飞机上写字” ,可以表示王小刚在飞机里面的桌子上写字,也可以表示王 小刚把字写在飞机的机身上。 “我们煤气厂今年夏天一定供好气” , 在书面语里表示了两个命 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