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模块1基础知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基础会计模块1基础知识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会计 模块 基础知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基础会计模块1基础知识目 录 模块一 基础知识 模块二 复式记账应用 模块三 会计账簿 模块四 会计报表的编制模块一 基础知识 任务一 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任务二 会计要素 任务三 会计科目及账户 任务四 复式记账原理及借贷记账法 任务五 会计数字的书写任务一 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任务目标 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基础会计学的提纲性内容,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会计基本假设,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为学生以后学习会计知识及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
2、方法所作的限定,或者说是指面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会计人员对某种情况按进行会计工作的先决条件所做出的合理推断或人为规定。一般认为,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一个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可以是一个企业的某一特定部分,如分公司、分处、内部部门、销售区域、零售点等,也可以是联营公司,或具有会计事项的特定的非营利组织,如学校、机关团体、科研和医疗机构等。
3、作为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3)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会计主体确定之后,会计人员只能站在特定会计主体的立场,核算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严格排除与企业生产无关的而属于其他单位或所有者本人的收支活动。比如业主在其他单位投资、合伙人处理消费已分得的利润,都不能在会计主体中反映。(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企业现有的资产才能
4、按原定用途使用,债权债务才能按照承诺的条件得到合理的清偿,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长短相同的期间。它是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年度、半年、季度、月度的起讫日期都采用公历。(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
5、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也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上述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假设,具有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
6、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一)可靠性(二)相关性(三)可理解性(四)可比性(五)实质重于形式(六)重要性(七)谨慎性(八)及时性 任务小结 1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2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3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4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长短相同的期间。它
7、是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5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6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任务二 会计要素 任务目标 会计要素是
8、对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的基本分类,通过对会计要素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内容;并能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刻理解。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做的基本分类。凡是与价值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都构成会计要素的内容,凡与价值运动无关的经济活动,则不属于会计要素的内容。可以说会计要素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和组成项目,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些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如图表121所示),即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静态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动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
9、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二、会计要素的内容(一)静态要素 1资产(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资产预期会直接或间接的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二,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第三,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2)资产的确认条件 第一,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2负债(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如果把资产理解为企业的权利,那么负债就
10、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承担的义务。负债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第二,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第三,负责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2)负债的确认条件 第一,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第二,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通常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二)动态要素 1收入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
11、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第二,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第三,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按日常活动在企业所处的地位,收入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2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与收入相对应,费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第二,费用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第三,费用最终会导致所有
12、者权益的减少。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的构成: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三、会计基本等式 如前所述,六项会计要素反映了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它们在数量上存在着特定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用公式来表示,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等式。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方程式或平衡公式,是指利用数学等式,对会计要素或项目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所做出的概括和科学表达。是表明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的恒等式,在会计学中,有两个基
13、本的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表会计等式和利润表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 任何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一定量的资产。企业的资产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渠道:一是国家(政府)、其他单位、个人和外商以投资的方式投入的;二是企业以举债的方式从各种金融机构或其他单位借款,也可以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向社会公众借款。2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 以上会计等式是静态等式,它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存在的恒等关系。企业通过举债和接受投资筹集资金购置资产,其目的是利用这些经济资源为企业获取经济利益。企业的资产投入营运,要取得营运收入和发生耗费。合理地比较一定期间的营
14、业收入与费用,就可以确定企业在该期间所实现的经营成果。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称为利润;反之,收入小于费用时,其差额为亏损。3会计基本等式的转化形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源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表现形式,其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而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入的发生必然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费用的发生必然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出,形成企业的经营成果,即“收入-费用=利润”。收入将引起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费用将引起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减少,可见两个会计基本等式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必然的内在经济联系。4会计事项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1)会计事项及类型 会计事项也称为经济业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
15、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事项。这里注意区分会计事项与经济活动的概念,如签订合同活动属于经济活动,但不能称之为会计事项,因为签订合同不需要进行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只有当实际履行合同并引起资金运动时,才需要对履行合同这一经济活动如实记录和反映,进行会计核算,履行合同才属于会计事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会计事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外部会计事项 另一类为内部会计事项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天发生着大量的会计事项,任何一项会计事项的发生,必然引起会计等式中的具体项目发生增减变化。尽管企业会计事项多种多样,但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
16、素同时增加的会计事项(即: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第二种类型: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同时减少的会计事项(即: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第三种类型:引起等式左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的会计事项(即:资产内部有增有减)第四种类型:引起等式右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的会计事项(即:权益内部有增有减)(2)资产、权益变动的会计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涉及资产、权益变动的会计事项的四种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可以概括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如图表1-2-2所示。会计事项及类型会计事项及类型资产资产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例1-2-1第一种类型增加增加 例1-2-2第一种类型增加 增加例1-2-3第二种类型减少减少例1-2
17、-4第二种类型减少减少例1-2-5第三种类型增加、减少例1-2-6第四种类型增加、减少例1-2-7第四种类型增加、减少例1-2-8第四种类型减少增加例1-2-9第四种类型增加减少 任务小结 1会计要素是指对会计所核算和监督内容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和组成项目,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些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3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4负
18、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如果把资产理解为企业的权利,那么负债就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承担的义务。5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通常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6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是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一部分属于投资者,一部分属于债权人,前者为所有者权益,后者为负债。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两者性质不同。第二,偿还期不同。第三,两者享有的权利不同。第四,两者风险程度不同。7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的构成:收入减去费用后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
19、损失等。8在会计学中,有两个基本的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表会计等式和利润表会计等式。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9会计基本等式的转化形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任务三 会计科目及账户 任务目标 会计科目的设置是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每一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会计账户是以会计科目为名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载体。通过本任务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每一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根据不同的会计事项会确认出相应的会计科目,并根据会计科目设置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能够深刻理解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
20、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都是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设置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因为任何企事业单位账户的开设、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设置、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日常账务处理,都要运用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在整个会计核算和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会计科目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它对于加强经济管理工作和提高会计核算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而完整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 2满足经济管理的要求 3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4严格规定每个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
21、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为了正确设置和运用会计科目,必须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会计科目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按其核算的经济内容分类,二是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略程度分类。1按经济内容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和成本类会计科目。(1)资产类科目(2)负债类科目(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4)成本类科目(5)损益类科目 2按提供核算资料的详略程度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略程度,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也称为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例如“原材料”为总分类科目,只提供原材料总括资料,
22、原材料更详细的资料还须设置“原材料”明细科目。明细分类科目,也称为明细科目,或称为细目,是对某一总分类科目核算内容所作的进一步详细分类的科目。例如甲材料、乙材料、丙材料等,为“原材料”总分类科目提供更为具体和详细的资料。当某一总分类科目下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时,可以在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增设二级科目,也称为子目。二级科目所提供核算指标或会计信息的详略程度介于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以加强对有关会计事项的核算与监督,满足管理的需要。例如“原材料”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时,可以按材料类别设置“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二级科目。一级科目(总目)、二级科目(子
23、目)、三级科目(细目)共同对会计要素的有关项目提供详细程度不同的核算资料,既可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也能满足各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核算指标详略不同的需要。以原材料为例,列表说明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按其提供指标详略程度分类,见表1-3-1所示。表1-3-1 总分类项目与明细科目关系表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总目)明细分类科目二级科目(子目)三级科目(细目)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炭钢生铁辅助材料润滑油防锈漆燃料汽油原煤(四)企业会计科目表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由财政部统一设置的总账科目84个,如表1-3-2所示。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一、资产类11001库存现金21002银行存款31015其他
24、货币资金41121应收票据51122应收账款61123预付账款71131应收股利81185备用金91231其他应收款101241坏账准备111401材料采购121402在途物131403原材料141404材料成本差异151406库存商品161407发出商品171411委托加工物资181409自制半成品191412包装物201413低值易耗品211470待摊费用221471存货跌价准备231510长期应收款241511长期股权投资25151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61532未实现融资收益271601固定资产281602累计折旧29160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1604在建工程311605工程物资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