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镇 体系 规划 城市 总体规划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四章 城镇体系规划 4.1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和任务4.1.1掌握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4.1.2掌握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 1、概念与规律 区域、中心、分工、联系 城镇体系演变三个阶段的特征:低水平均衡、高水平不均衡、高水平均衡 2、城镇体系规划主要作用(1)指导总体规划的编制,发挥上下衔接的功能。(2)全面考察区域发展态势,发挥对重大开发建设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综合指导功能。(3)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筹功能。(4)协调区域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形成有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各层次的作用p104 全国用于指导省域 全国和省域指导城市总规 市域城镇体系是
2、总规的部分,用于指导下层面城镇总规 4、城镇体系规划主要任务 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合理的进行城镇布局,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性质和作用,明确其隶属关系,提出必须协调的相互关系,以促进其共同繁荣发展,其主要目标一方面是合理解决体系内部各要素只见的相互联系及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协调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4.2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4.2.1熟悉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2、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战略互相促进的原则。3、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4.2.2了解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1、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1)明确国家城镇化的总体战
3、略与分期目标(2)确定国家城镇化的道路与差别化战略(3)规划全国城镇体系的总体空间格局(4)构架全国重大基础设施支撑系统(5)特定与重点地区的规划 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注意原则(1)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城市发展政策相符,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相关法定规划相协调(2)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在城市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矛盾,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3)体现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充分考虑水、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和保护耕地的方针(4)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相协调。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1
4、)编制全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2)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3)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4)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5)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6)按照规划提出的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 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ze和措施(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4)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5)确定市域交通
5、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6)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求划定城市规划区(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4、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1)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滞洪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以及其他生态敏感区等。(2)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区域性电场和高压输电网、天然气门站、天然气主干管、区域性防洪、滞洪骨干工程、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引水工程等(3)涉及相邻城
6、市、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取水口、污水排放口、垃圾处理厂等。历年试题200619、城镇体系具有层次性的特征是指:A城市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是有层次的B城市的职能分工是有层次的C区域基础设施的等级和规模是有层次的D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是有层次的20、下列哪项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A重点城镇发展定位B市域城镇化水平C市域内应控制开发的地域D村镇建设及用地标准21、下列哪项不是城镇体系规划有关城镇发展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A不同时期城镇演变的规律B区域资源条件C区域农业结构和发展方向D各级城乡居民点不同时期人口变动的规律79、与小城市相比,我国大城市人口的一般特征A外来人日的比重大B人口自然
7、增长率低C农业人口比例小D老龄人口比重高E外来人口主要分布于市中心区80、预测某一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必须收集的资料包括A一个地区的行政管辖面积B本地区历年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C外省市进入本地区的人口数量D整个地区的出生率与死亡率E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82、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A.拥定市域内村镇合并的原则和数量B,提出城乡一体化战略C提出与相邻地区空间布局协调的建议D提出协调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E相邻行政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83、哪些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A通讯设施B防洪设施 C消防设施D热力设施 E排水设施84、下列哪些项属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专项规划范畴A环境保护
8、与防灾规划B科教义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C农产品交易市场规划D交通网络规划E生产力布局规划 2007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城镇职能分工的特点是 市域城镇包括:多选 不属城镇体系的内容的是 有关空间管制的问题 远期规划阶段和近期规划阶段200818.下列关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促进省域内各级各类城镇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规划B.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编制C.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在上报国务院审批前,须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D.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需有公众参与的环节19.下列关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明确国家
9、城镇化的总体战略与分期目标B.确立国家城镇化的道路与总体发展格局 C.规划全国镇乡的空间格局D.构架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支撑系统20.下列不属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是().A.研究本区域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B.明确重点地区的城镇发展C.明确需要由省、自治区政府协调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及其协调要求D.划定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86.城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具有的基本特征是()A.群体性与整体性 B.关联性C.等级层次性 D.开放性E.稳定性88.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预测市域总人口一和城镇化水平的主要作用是()A.为制定城镇化的目标提供依据B.确定城镇体系等级
10、规模结构的基础C.预测规划期城市建设总用地的依据之一D.对各级城镇人口规模进行有效控制E.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的依据20097、省域体系规划原则错误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基本农田方针 与国民经济计划和 计划11、城市职能定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职能23、预测城镇化水平关联最小的:综合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35、正确的:城镇职能等级方面的。39、担当管理/控制职能的部门一般都集中在大都市地区40、对城镇体系规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批准后才能编制3、需要划定规划区的:A城镇体系B总规C镇总规D乡规划E村庄规划第五章 城市总体规划 5.1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任务5
11、.1.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P110两段话熟读 关注关键词:。的先导和统筹作用。的法定依据。的重要依据和手段5.1.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1、主要任务p110 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参照“编制办法”3、中心城区规划:参照“编制办法”5.1.3 原则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p111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生产生活统筹规划城市基础设施5.1.4 总规纲要:5.4.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5.4.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要求内容参考“编制办法”,关注主要图纸区域城镇关系市域城镇体系现状、规划市域空间管制!城市现状、规划图其他分析图5.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和方
12、法5.2.1熟悉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程序 现状调研、基础研究与方案构思、纲要、成果编制与报批5.2.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方法 1、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因果分析法排列相关因素,发现主要因素,找出因果关系,如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比较法难以定量分析而需要量化的问题,如用地指标的确定。定量分析:了解概念、作用 频数和频率分析 集中量数分析:平均数、众数 离散程度分析:极差、标准差、离散系数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 线性模型 系统评价 模糊评价 层次分析 空间分析:区分类型 实体模型:哪些属于实体模型?有具体形象的 概念模型:哪些属于概念模型?没有具体形象的 2、编制要求 规范化
13、针对性 科学性 综合性5.3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研究5.3.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的内容 内容1.区域环境2.历史文化环境3.自然环境4.社会环境5.经济环境6.广域规划及上位规划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8.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9.城市园林绿化、开敞空间、非建设用地10、住房及居住环境11、市政公用工程系统12、城市环境 调查方法:1.现场踏勘或观察2.抽样问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资料的运用 自然条件分析 土地资源的功能:承载、生产、生态 城市用地的特殊性:区位、集约、固定、整体性 矿产资源对城市的影响:形成、性质、空间、可持续战略的必要性5.3.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内容与方法 系
14、统回顾编制背景、技术内容 研究城市发展阶段,把握发展规律 全面总结各项内容执行情况:规划目标与强制性内容的执行 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 综合交通 绿地、生态环境 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总结经验和问题 改进的对策措施 提出规划修编的必要性!5.3.3熟悉城市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内容与方法 教材中为空间发展方向分析p122 影响因素:自然条件 人工环境 现状建设与形态结构 规划和政策 其他:产权、征用补偿、社会问题5.3.4熟悉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的内涵 发展目标的构成:经济、社会、建设、环境,注意内容的区分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分p123 城市性质的
15、依据 区域作用和地位 发展的主导因素 城市性质确定方法:经济职能分析的3方面:主导产业的地位、部门结构、用地结构 5.3.5熟悉城市规模预测方法 城市人口的构成:户籍农业、非农业、一年以上暂住 城市建成区:注意分散近郊密切联系的用地 基本人口(工、交、不属地方的行政文教财经)与服务人口的部门区分 人口预测方法 用地规模:注意可调整范围 环境容量:类型,自然、用地,还包括人口容量、工业容量、建筑容量等 5.3.6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其他专题研究 一般专项研究的类型5.5城镇发展布局规划5.5.1熟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教材为城乡空间和市域城镇布局p129 1、城乡空间构成 三大类:建设空
16、间、农业开敞空间、生态敏感空间 细分7类用地 空间管制分区:两种划分不能混淆!生态适宜性分区:鼓励开发、控制开发、禁止开发 主体功能区:优化调整、重点发展、适度发展、控制发展 2、城镇空间组合 均衡式、单核式、分片组团式、轴带式 3、城镇发展布局规划 四级体系:中心城、县城、镇区和乡集镇、中心村 三级体系:中心城、中心镇、农村社区 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5.5.2掌握划定规划区的目的及其划定原则p132 规划区:建成区+建设发展需要控制的区域 关注一些要素:水源地、生态、基础设施空间 原则:科学发展观 城乡统筹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可操作性 5.5.3掌握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类型 集中型、带型、放射
17、型、星座型、组团型、散点型p134 P136,特大城市设想方案!转型期空间增长特点:涉及一些较新的概念和理念 信息社会趋势:大分散小集中、网络化、新型集聚体5.5.4掌握城市空间布局选择的基本方法 1.自然条件评价 工程地质条件土质与地基承载力地形条件冲沟滑坡与崩塌岩溶地震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条件对待地面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城市规划要兼顾两者。水对城市的影响防洪标准、措施的合理制定,保证城市建设的安全。城市建设可能对原有水系的破坏如过量取水、污水的大量排放、改变水道与断面等。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
18、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后二者可作为城市水源;承压水由于受大气降水的影响较小,不易受地面污染,可作为城市的主要水源。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下降,会形成“漏斗”,造成水质污染,严重的还会造成水源枯竭和地面沉陷。对地下水有污染的建设项目不应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方向。气候条件 大阳辐射强度与日照率,影响城市建筑密度、城市用地指标与规模、建筑群体的布置。风向风是地面大气的水平移动,由风向、风速表示。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表示风向的特征指标叫风向频率(以各个风向发生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表示)。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所移动的距离,以平均风速表示。风玫瑰图风向频率图与平均风速图。盛行风向按城市不同风
19、向的最大频率来确定(如上图为北北东方向)。风速与污染危害的关系风速越大,污染物越易扩散。静风无风,盆地、峡谷城市的静风频率很高,烟气滞留城市上空无法吹散。工业区位于盛行风向(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即最小风频的上风位。城市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向时,工业区要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规划楔状绿地插入城市,以引导风向;道路系统与冬季盛行风向成一定角度,以减轻寒风对城市的侵袭。气温逆温层在日温差较大的地区(尤其在冬天),因夜间城市地面散热冷却较快,大气层下冷上热,在城市上空产生逆温层现象,大气比较稳定,有害的工业烟气滞留或扩散缓慢,加剧城市污染。热岛效应城市建筑密集、硬地过多,生产与生活散发大量热量,出现市
20、区温度比郊区高的现象,规划中应增设大面积水体和绿地。降水与湿度降水量的大小与强度对城市较为突出的影响是排水设施,要防止山洪、江河汛期的威胁。2.建设条件评价 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方面 布局结构是否合理(城市功能分区与结构协调)。布局结构能否适应发展需要。布局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潜力 城市结构是否体现城市性质要求 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现状,包括质量、数量、容量与改造利用的潜力,这些都将影响到土地的利用及旧区再开发的可能性与经济性。设施齐全的地区,有利于土地价格的升值。社会、经济构成方面人口密度反映土地利用的强度与效益,并影响拆迁的难易程度。
21、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影响用地功能组织与各种用地的数量结构。3.经济评价 城市用地经济评价是指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好地优用,劣地巧用,用经济手段调节土地使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P144表5-2:哪些因子反映某个因素的质量 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因素层:包括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其他因素 派生因素层:包括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和城市规划条件等 因子层:从更小的侧面具体地对土地使用产生影响 4、工程适宜性评定:关注考虑因素 一类用地:适宜修建 二类用地:基本适宜 三类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