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重庆市育才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答案.pdf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5105538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899.3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重庆市育才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答案.pdf》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重庆市 育才 学校 2023 届高三 下学 开学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语文试题 第 1页,共 8页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 2023 届高三(下)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 2023 届高三(下)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4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8 分)一、现代文阅读(34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中国传统博物学和西方自然志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之一是观

    2、察和研究的内容有重叠,都包含人类未加干预的自然事物,因此都含有自然知识。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讲到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便直白阐明了“多识”的判断标准中就包含鸟兽草木等自然知识。联系之二是研究的方式方法基本都是观察、记录等经验式的。中国传统博物学自不待言;而西方自然志在西方的知识体系中,是与自然哲学相对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注重对具体的事物的具体考察,而不是研究事物的一般本质。作为唯象研究,着眼于采集、命名、分类工作,而非观念演绎”。可见西方自然志也是经验式的。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之间的区别,则主要体现在观察研究对象的范围、目的和呈现方式等方面。首先,中国传统博物学的研究对象为“物”,

    3、既可以是自然物,亦可以是人工物,包括了世间万物,甚至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在内,而西方的自然志只记录描述自然物。其次,中国传统博物学内含的思想和价值判断与儒家理念相一致,而西方自然志专以认识自然为目的。同时,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在目标和主旨意趣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显明。(摘编自王莹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的差异)材料二:近年来,博物书写越来越受读者欢迎。这类作品以非虚构写作的形式,科普自然知识,传播生态理念,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咏物抒怀类博物写作的作者一般是作家、诗人,他们拥有较深文学功底和丰富写作经验,善于把“热爱大自然”的主题具象化为对万物生灵、一枝一叶的描写,用通感、拟

    4、人等手法写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蕴。另一方面,他们不断拓展视野,钻研博物学经典著作,在写作对象、创作手法上吸收博物学记录描摹、对比说明、汇总整理自然万物的方式,为作品增添知识含量。阿来在散文集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中,植物学知识信手拈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娓娓道来。每一章主写一种花木,间或有闲笔。比如贴梗海棠一章,记录了初春不同颜色的海棠:“树树怒放的红海棠间,却相间着一丛丛白海棠。红海棠树形高大,花开热烈;白海棠只是低矮浑圆的一丛,捧出一朵朵娴静清雅的白色花。”短短几句,用拟人手法写出红白海棠的独特气质,用颜色对比寓意热情与娴静的性格,灵动可爱。科普类博物书写将专业内

    5、容进行通俗化表达。作者大多具有相关学术背景,他们用严谨科学的语言和以小见大的写法,将看似枯燥的自然知识饶有趣味地介绍给读者。语文试题 第 2页,共 8页这类写作并不容易,往往凝聚着作者多年科学研究的经验,还要用浅白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是真正的厚积薄发。比如付新华的萤火虫在中国,记述作者在天台山、西双版纳、海南等地寻找,研究萤火虫的丰富经历,通过朴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使读者能够领略小小萤火虫的有趣知识。不同于既往生态文学“代自然立言”,博物书写更强调让大自然“说话”,呈现自然之美,让读者发自内心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博物书写在记录自然之美

    6、、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生态保护意识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摘编自艾莲博物书写,让大自然“说话”)材料三:博物书写从中国文学传统来看有其深厚的渊源。有的明清小说就涉及了当时钞关货币、丝织品、食品水果、车马船交通工具等。红楼梦则成为博物书写的顶峰,红学研究也有从人物到博物的趋向,饮食、中药、建筑、器皿等物都有了不少研究成果。博物概念的再度兴起,与生态主义、环境意识的觉醒有关。作家关注自然中各种植物、动物,是对生态的回归,很多博物书写都在表达这样的生态思维。还有一些物的书写是对现代文明的深度反思,这些书写在介绍新鲜事物的时候,更多带有一层焦虑和担忧,是现代性反思的延伸。博物书写还具有一种参照价

    7、值,物往往具有恒常性,见证着人的变迁。王安忆的天香中关于物的书写就有此意味。物同时是人的延伸,是人的情感的寄托与归宿。当然,物极必反。有些作家存在对物过分崇拜的心态,由“物”滑向一种“物欲”。诸如类小时代的青春写作等,充斥着对物的大量细致的描绘。与此同时,博物书写的泛化和滥用也需引起重视。在文本中罗列知识,容易变成一种堆砌,长此以往,文学写作就成为一种百科词条。知识填塞进文本,却表达不了文学的意义。最后,还要警惕那种机械性的重复书写。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太过容易,数据库、信息库无限开放,包括文学传统也是绝对开放的,各种关于“物”的知识进入文本太过容易。(摘编自刘小波文学是“人”学,也是“物”学

    8、)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将中国传统博物学和西方自然志进行比较,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条理清晰。B.材料二以正面论述为主,通过具体实例,分不同类型,论述博物书写让大自然“说话”的特点。C.材料三中的反面论述,批评了文学作品中博物书写的不良写作倾向,是对作家们的善意警醒。D.材料二是博物写作的具体表现形式,材料三详细阐释博物书写的创作原则,二者关系非常密切。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科普类博物书写十分不易,因为它往往需要作者进行多年科学研究,还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B.萤火虫在中国运用通感、拟人等手法生动讲述

    9、知识,把“热爱大自然”的主题具象化为精心的描述。C.博物写作的作用比生态文学的作用更大;前者强调让大自然本身“说话”,后者则更强调“代自然立言”。D.古代小说家在写作中有了典型的博物书写的内容,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中已经具备了强烈的博物书写意识。3.下列选项,不属于“博物书写”的一项是(3 分)A.法布尔的昆虫记用动物学家的知、文学家的思,为一百多种昆虫书写了“十卷大部头的书”。B.沈从文的边城中写到茶峒方言、碾坊、龙舟、渡船、虎耳草、吊脚楼等湘西特色的内容。C.茹志鹃的百合花以百合花被子、毛竹、野菊花、秋庄稼等展示富有地域特征的农村风貌。D.铁凝的哦,香雪借尼龙袜、手表、丝巾、人造革学生书包等

    10、外来物品反映乡土社会裂变。语文试题 第 3页,共 8页4.某作家在构思关于家乡全面小康后生活风貌的小说时,打算大量书写乡土特色的自然风物,使小说带上浓郁的博物气质。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对其提出写作建议。(4 分)5.下面是红楼梦对探春房间陈设的描写,从博物书写的角度,结合材料对其作简要评析。(5 分)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联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11、”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槌。(二二)现现代代文文阅阅读读(本本题题共共 4 4 小小题题,1 16 6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69 题。劈劈破破玉玉张一弓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父亲所在的 L 大学流亡到了豫西一个名叫潭头的村寨。我家住进了紧靠寨门的一个农家小院。夜深人静时,我经常听到父亲低语:“劈破玉,劈破玉”父亲着魔了,定要寻到劈破玉。每当学校放假,他都要挎着一把雨伞,手执一根手杖农民说那是可以防鬼驱虫的“降魔杖”,冒着山野上的风雪或是顶着晴空的骄阳,翻山越岭、风餐宿露。父亲一次次地空手而

    12、归,却一次次地带回了使家人一惊一乍的故事。父亲说,一天傍晚,他路过一座山神庙。庙门里跳出几个“刀客”,刀客瞅着他的长衫说:“你这件大褂上插着钢笔,想必是那个大学堂里的人了,你来这荒山野岭上窜啥?”父亲说:“我去找宝!”刀客问:“啥宝?”父亲说:“是古人留下的劈破玉。”刀客们说:“破玉是个啥东西?”父亲说:“不能吃,不能用,是明朝留下的!”刀客嗤笑道:“你们大学堂里的人都有神经病,看在孔圣人的面上,去找你明朝的玉吧!”父亲对母亲说:“可见,刀客也是有良知的!”母亲问:“劈破玉呢?”父亲说:“不要紧的,我会找到的!”寒假,父亲去南阳石桥找玉,在山沟里他遇到一只狼。狼盯着他,他盯着狼。狼霍地跳到他的

    13、背后。他急转身,抡着“降魔杖”,倒退着对狼说:“你看见了吗?我是有备而来的!”狼却不买账,脑袋随着手杖画圈,好像要瞅个空子。父亲急忙取出雨伞,不停地一张一合。狼连连打了几个支棱,不知是何种怪物,弹簧般纵身一跳,隐入丛林。母亲吓得面如土色,又问:“玉呢?”父亲又说:“不要急,我总会找到的!”L 大学剧社要在潭头的小戏台上推出一场戏曲演出,请父亲担任艺术顾问。汽灯高高挂起时,戏台前广场挤满了人。我八岁了,已经是 L 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父亲要我学习山里娃子的野性。我学会了爬树,高高骑在树杈上。我记得,演旦角的“大腕儿”是外语系的一位男生。他善于打乱时空,大打出手。那一晚演的是樊梨花征西。他饰

    14、演樊梨花,同一员黑脸战将激战,大刀不幸脱手,只好用西洋拳法,又久战不胜,只得求和。村民们望着戏台发愣,知识阶层却轰然大笑。父亲也欢畅大笑。我只会在树上跟着傻笑,奋勇鼓掌。紧接着,出来一位国文系“笑星”。他总是在节目中间穿插上场,头戴尖顶红毡帽,挂白胡子,有点像圣诞老人,穿的却是打满补丁的长衫,腰束草绳,作苦不堪言状,只念不唱:“初八、十八、二十八,老两口商量种黄瓜。锅台角上掩个籽儿,案板底下发个芽。擀面杖上拖个秧,影门墙外结个瓜。看着是个大西瓜,劈开是个老南瓜。吃到嘴里泥鳅味儿,吐出来是个癞蛤蟆。”语文试题 第 4页,共 8页又是一场哄笑,我又跟着傻笑。父亲大为赞赏说:“谁说西方才有荒诞派?”

    15、我听不出深奥的哲理。后来我年岁渐长,屡次看到种瓜者得刺、种蒺藜者得瓜的现象,才想起那位“笑星”所言不谬。皇天有眼,让父亲在这个小戏台上发现了“劈破玉”的线索。一个“草台班子”从南阳来潭头演出。一位旦角主演的一出胡二姐开店,博得了 L 大学知识阶层与潭头民众的一致好评。父亲大喜过望说:“这个戏班不得了,一出戏就唱了七八个鼓子曲牌,还保留着明、清古韵呢!”接下来,我发现,一位盲琴师成了台上台下的主宰。他前俯后仰地拉着板胡。坐在他身后的琴手、鼓手都随着他前俯后仰。盲琴师猛操弓弦,如夜鸟声声啼叫。盲琴师又轻拉弦索,众乐手也随之息声敛气,只剩下板胡声细如游丝。观众意犹未尽,叫好声经久不息。我看见父亲向后

    16、台走去。父亲回来时已是深夜。他兴高采烈地对母亲说:“找到线索了!你能想得到吗?一个小戏班盲琴师身怀绝技呀!我向他请教劈破玉。他说,只有他的师父柳二胡琴师从南阳李秀才,幸得此曲。我问柳二胡琴现在何处。他说,洛阳保安处长请他当家庭琴师。”父亲多方查阅古籍,认定劈破玉已有四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由汴梁而入江浙、再由江浙入荆襄、又由荆襄入南阳,吸收了中原和长江两岸的清曲古韵,进入民国后而不知所终。父亲惟恐再生广陵散不可复得之叹,就要奔赴洛阳。这时传来惊人消息:鬼子占领洛阳,正向潭头逼进。父母正打点逃难行李,忽听一声叫喊:“鬼子进寨了!”父母赶忙领着我逃出潭头,钻进山洼。寨内响起枪声时,父亲才猛地想起,搜

    17、集的鼓子曲稿全部丢到了寨子里,又不顾母亲阻拦,只身掂着打狼的手杖,折回枪声大作的潭头去了。父亲说,他躲在寨外的山包上,望见第一批鬼子劫掠了潭头而后西去、第二批鬼子正向潭头进发。他抓紧短暂的空隙潜入潭头,带出了全部文稿。一个溃逃的国军军官随着父亲逃了出来,喘息稍定,就挖苦父亲说:“你为了这堆字纸,命也不要了啊!”父亲发火说:“你说什么?你知不知道,保卫国土是你的职责,保卫这堆字纸就是我的职责了。”军官惊悚无语,急忙换了便衣,惶惶离去。次日,我们爬上了老界岭,父亲望着脚下的云海,说:“嗨,劈破玉!”(节选自张一弓长篇小说远去的驿站卷四琴弦上的父亲,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18、,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展示的是涌动的历史中静穆的、日常的一面,和参与重大历史事件的英雄相比,战乱中搜集鼓子曲的父亲是知识分子的代表。B.父亲苦寻“劈破玉”不得,却在草台班子盲琴师身上得到线索,欲奔赴洛阳寻找,又因鬼子进犯受阻,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C.潭头小戏台剧社的戏曲演出,博得民众的一致好评,表现出戏曲艺术在民间广泛的群众基础,暗示了父亲寻找“劈破玉”的意义。D.小说结尾,溃逃的国军军官挖苦父亲却遭父亲怒斥而惶惶离去,二者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刻画出父亲保护传统文化的勇敢无畏。7.关于 L 大学国文系“笑星”只念不唱所表演的念词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念词中的

    19、情节夸张怪诞,像中国传统颠倒歌一样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体现东方荒诞派独特的风格。B.荒诞的念词,与“笑星”滑稽的穿着相互配合,暗含了“笑星”于离乱中生发出的难以言说的感慨。C.观众听了“笑星”念词一场哄笑,只是感到“笑星”表演滑稽可笑,并未深刻理解念词蕴藏的哲理。D.念词表达了一种命运的偶然性,同时也预示出父亲一波三折地寻找“劈破玉”最终取得成功的结局。8.谁来讲述故事、从何种角度讲述,影响着故事的艺术效果,请从此角度赏析本篇小说。(4 分)9.重庆漆器髹饰技艺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已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保护抢救。如果你从事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你能够从“父亲”身上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

    20、谈谈你的看法。(6 分)语文试题 第 5页,共 8页二二、古古代代诗诗文文阅阅读读(3 37 7 分分)(一一)文文言言文文阅阅读读(本本题题共共 5 5 小小题题,2 22 2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材料一:初予以子袁子同为太学官,子袁子录也,予博士也,志同志、行同行、言同言也。后一年,子袁子分教严陵。后一年,予出守临漳相,见于严陵,相劳苦相乐,且相楙以学。子袁子因出书一编,盖通鉴之本末也。予读之,大抵搴事之成以后于其萌提事之微以先于其明其情匿而泄其故悉而约其作窕而摦其究遐而迩其于治乱兴亡盖病之源医之方也。予读通鉴之书,见事之肇于斯,则惜事之不竟于斯。盖事以年隔,年以事

    21、析,遭其初莫绎其终,揽其终莫志其初,如山之峨,如海之茫,盖编年系日,其体然也。今读子袁子此书,如生乎其时,亲见乎其事,使人喜,使人悲,使人鼓舞未既而继之以叹且泣也。嗟呼!由周秦以来,曰诸侯、曰大盗、曰女主、曰外戚、曰宦官、曰权臣、曰夷狄、曰藩镇,国之病亦不一矣,而其源不一哉。盖安史之乱则林甫为之,藩镇之乱则令孜之为也。其源不一哉,得其病之源则其医之方矣,此书是也。有国者不可以无此书,前者有奸而不察,后有奸而不悟;学者不可以无此书,进有行而无征,退有蓄而无宗。此书也,其入通鉴之户欤!虽然,觌人之病,戚人之病,理人之药,得人之病,至于身之病,不懵焉不讳焉,不医之距焉。不医而缪其医焉,古亦稀矣。彼暗

    22、而此昭,宜也。切于人纾于身,可哀也夫。淳熙元年三月戊子严陵杨万里叙。(节选自序)材料二:夫史,非独纪历代之事,盖欲昭往昔之盛衰,鉴君臣之善恶,载政事之得失,知邦家之休戚,以至寒暑灾祥,褒贬予夺,无一而不笔之者,有义存焉。然史之文,理微义奥,不如此,乌可以昭后世?语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此则史家秉笔之法,其于众人观之,亦尝病焉。故往往舍而不之顾者,由其不通乎众人,而历代之事愈久愈失其传。前代尝以野史作为评话,令瞽者演说,其间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士君子多厌之。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若诗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节选自序)注楙(mo

    23、):美盛,兴旺。这里是互相切磋,使学问渊博的意思。搴(qin):拔取。这里是选择的意思。窕而摦:留有余地而宽敞博大。窕(tio),不充满。摦(hu),宽大。绎(y):抽丝,引申为寻究事理或连续不断。觌(d):见,观察。瞽(g):瞎眼,没有识别能力。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予读之/大抵搴事之成/以后于其萌/提事之微/以先于其明/其情匿而泄其故/悉而约其作/窕而摦/其究遐而迩/其于治乱兴亡/盖病之源/医之方也B.予读之/大抵搴事之成/以后于其萌提/事之微/以先于其明/其情匿而泄/其故悉而约/其作窕而摦/其究遐而迩/其于治乱兴亡/盖病之源/医之方也C.予读之/大

    24、抵搴事之成/以后于其萌提/事之微/以先于其明/其情匿而泄其故/悉而约其作/窕而摦/其究遐而迩/其于治乱兴亡/盖病之源/医之方也D.予读之/大抵搴事之成/以后于其萌/提事之微/以先于其明/其情匿而泄/其故悉而约/其作窕而摦/其究遐而迩/其于治乱兴亡/盖病之源/医之方也语文试题 第 6页,共 8页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中“见事之肇于斯”中的“肇”字,与离骚中“肇锡余以嘉名”中的“肇”字意思相同。B.材料一中“彼暗而此昭”中的“昭”字,与材料二中“乌可以昭后世”中的“昭”字,意思不相同。C.子袁子,与兼爱中“子墨子”的用法一样,前一个“子”字是尊

    25、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后一个是当时对一般男子的称呼。D.淳熙,是南宋皇帝宋孝宗的第三个和最后一个年号,为宋孝宗于圜丘祭祀大赦天下时所改,淳熙年间留下的经典作品有姜夔的扬州慢。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杨万里的这篇序文,从他与袁枢的友谊写起,叙写了自己读资治通鉴与通鉴纪事本末的真实感受。B.本末取材于通鉴,贯穿了原书“资治”的宗旨并加以突出,杨万里认为此书是“入通鉴之户”。C.袁枢著书分目特别注意“治世”,侧重升平时期的意向显而易见,尤其注意到了每个朝代各自的兴衰荣枯。D.史书“理微义奥”远离民众,史事常散失于民间,由此看来,能使一般读者接受的历史

    26、通俗读物十分必要。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有国者不可以无此书,前者有奸而不察,后有奸而不悟。(2)盖欲昭往昔之盛衰,鉴君臣之善恶,载政事之得失,知邦家之休戚。1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通鉴纪事本末的优点。(3 分)(二二)古古代代诗诗歌歌阅阅读读(本本题题共共 2 2 小小题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北 征(节选)杜 甫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注本诗作于安史之乱爆发

    27、的第二年八月诗人从凤翔到鄜州探家途中。行在:皇帝在外临时居住的处所。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开头四句直接交待了诗人将从朝廷所在的凤翔启程前往家人所在的鄜州,回扣了题目“北征”。B.诗中写到由于天色昏暗,诗人在归家路上神志恍惚,行动迟缓,塑造出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C.诗中运用白描和细节描写真实再现了回家途中古战场上的情形,这首诗具备“诗史”的特点。D.全诗通过叙事来抒情达志,蕴涵一股忠义之气,整体呈现出“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风格。16.本诗是如何通过叙事来表达情感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 分)语文试题 第 7页,共 8页(三三)名名篇篇名名句句默默写写(

    28、本本题题共共 1 1 小小题题,6 6 分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酒器在古代诗文中较为多见,归去来兮辞中写到酒器的句子是“”和“”。(2)阿房宫赋中杜牧以“,”为过渡,巧妙地将对阿房宫的描写由整体外观转到内部的具体建筑。(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营造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三三、语语言言文文字字运运用用(1 19 9 分分)(一一)语语言言文文字字运运用用(本本题题共共 2 2 小小题题,6 6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今

    29、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作为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国人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对哪怕是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当成制胜的法宝。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然而,目前网上的“状元笔记”大都是“赝品”。商家往往为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鱼目混珠,进行营销。可见,对于“状元

    30、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与其,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3 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其修改为正确无误的句子。(3 分)(二二)语语言言文文字字运运用用(本本题题共共 3 3 小小题题,1 13 3 分分)20.下列句子中的“刹车”和例句中的“刹车”,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例句:由航天科工三院 35 所生产的着陆反推发动机控制装置作

    31、为神舟十四号飞船的关键设备,承担着在最后数米为飞船返回舱“刹车”的任务。A.看到一个孩子突然出现在面前,司机眼疾手快,及时刹车,这才避免了一次事故。B.人生就像跑高速,开车的人得记住,懂得踩油门那叫力量,懂得踩刹车那叫智慧。C.宇宙中的电磁波、重力可扭曲空间,时间若踩刹车,物体就会接受空间指令运动。D.创业路需要激情、执着和谦虚,激情和执着是油门,谦虚是刹车,一个都不能少。21.中国乒乓球队在多次世界级比赛中战绩辉煌,对此,有人认为,为了鼓励外国运动员积极参与乒乓球运动,维持外国运动员参加乒乓球赛的热情,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应当让球。请你用含有条件关系的句子来反驳此种观点,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不超

    32、过 40 字。(3 分)22.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就已有画家为之创作插画。经典品读沙龙活动上,为进一步熟悉红楼梦,几位同学从图书馆借来几种插图画册,就插画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展开交流。假如你是参加沙龙活动的学生,请你为下面四幅插图各拟一个标题,并按照故事情节发生的顺序为插图排序。(7 分)语文试题 第 8页,共 8页标题:(4 分)顺序:、(填序号)(3 分)四、写作(60 分)四、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材料一:日前,新周刊杂志评选“韧”为 2022 年度汉字。这一年,金融危机、国际冲突、极端气候、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困局持续影响人类生活;但无论是“在绝

    33、境中挖掘出新生”的俞敏洪,还是面对剧变果决自断其臂的华为,都向世界展示了刚毅的“中国韧”。材料二:长江商学院组织行为学副教授张晓萌说:“什么是韧性?韧性不等于死磕,不是做无畏的较量,是用科学的方法寻找热爱、寻找生命的意义。一个有韧性的人,可以从逆境中反弹回来,而且可以持续地从逆境和困境当中成长并获益。因此,韧性的打造,是一种向内重拾信念、向外探索并且连接的过程。改变何来?韧性何来?来自持续性小赢的行动。”材料三:美国心理学会将心理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和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及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复兴中学本月底将推出以“坚韧”为主题的专刊,请你联系实际生活,为该

    34、刊写一篇卷首语,体现青年态度和时代思考。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语文参考答案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1.D【解析】D 项材料三,没有详细阐释博物书写的创作原则,无中生有。2.A【解析】B 项文中没有提到“付新华的萤火虫在中国运用通感、拟人等手法生动讲述”,而是“通过朴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使读者能够领略小小萤火虫的有趣知识”。C 项“博物书写的作用比生态文学作用更大”于文无据。D 项强加因果和扩大范围,文中没有提到“中国古代文学中已经具备了强烈的博物书写的意识

    35、。”。3.B【解析】博物书写“在记录自然之美、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生态保护意识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类作品以非虚构写作的形式,科普自然知识,传播生态理念”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被子等不具备上述功能,只是为了推动情节,烘托情境气氛,生动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并非博物书写。4.主题方面主题方面:体现热爱大自然的主题。强化读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注重生态主义、环境意识。能引发读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博物书写特点方面博物书写特点方面:注重文学性。书写自然风物时对其进行生动描写,使之拥有灵气和生命,体现作品的文学性,进而感染读者。化专业为通俗,避免知识罗列。要对自然风物作深入研究,将专业内容进行通俗化表达

    36、,切不可堆砌成百科词条式。内容方面内容方面:以博物学为基础,为作品增添知识含量。写作误区写作误区:避免对物过分崇拜的心态,由“物”滑向一种“物欲”。博物书写的泛化和滥用需引起重视,写作时需要避免。警惕机械性地重复书写。(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答出 1 点给 1 分,答对 4 点给 4 分。)5.探春房间陈设的描写是红楼梦博物书写的具体体现,体现传统博物学研究的对象人工物人工物。是红学研究从人物到博物的趋向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科学性科学性。这段描写展示了相当丰富的器物知识,向读者呈现了一系列豪门大族所用的器物,使读者对这些器物以及豪门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具有文学性文学性。这段描写并非百科词条式的知

    37、识堆砌,而是以比喻、描写等文学手段,展现了小说故事情节发生的背景;同时,一屋子的书、笔和字画,与探春书香门第大小姐的身份相得益彰,侧面烘托了人物地位尊贵、生活奢华的形象特点。(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答给 1 分,每答对 1 点各给 2 分,3 点均答对给 5 分。)(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6C【解析】博得了“L 大学知识阶层与潭头民众的一致好评”的是“草台班子”从南阳来潭头演出的胡二姐开店,大学剧社在潭头的小戏台上推出的戏曲演出是樊梨花征西,“村民们望着戏台发愣”,对外语系男生的表演不理解、不认可。7D【解析】“念词表达了一种命运的偶然性”是正确的,我们经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桃李者

    38、得其实,种蒺藜者得其刺”,原是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关系,后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但其实现实生活中不一定会如此,“后来我年岁渐长,屡次看到种瓜者得刺、种蒺藜者得瓜的现象,才想起那位笑星所言不谬”。选项的错误在于,命运的偶然性,并没有预示出父亲“寻找劈破玉最终取得成功的结局”,预示的是父亲从草台班子演出中找到“劈破玉”线索的偶然性。并且小说也没有说父亲寻找“劈破玉”最终取得成功,成功取回的只是之前搜集的鼓子曲稿。公众号:高中试卷君8.以第一人称“我”第一人称“我”讲述战乱时期父亲寻找“劈破玉”曲折故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我”的亲眼所见,增加了小说的纪实性和代入感;以儿童的视角儿童的视角

    39、叙写父亲保护传统文化的故事,我爬树看戏傻笑等,使小说增添了童真童趣的色彩,并且突出父亲对“我”的影响,丰富小说的内涵。(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人称和视角一点 2 分,需有结合文本的分析,仅答术语套话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9要坚定信念,耐得住寂寞,不轻易放弃要坚定信念,耐得住寂寞,不轻易放弃。父亲一次次独自寻找“劈破玉”又一次次失望而回,但从不放弃,保护抢救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也会面临很多困难,需要这样的精神;要有奉献精神要有奉献精神。父亲多次遇到危及生命的事,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从潭头找回搜集的鼓子曲稿;现在文化保护工作虽然不一定有生命危险,但一样需要我们有奉献精神。要有家国情怀要

    40、有家国情怀。父亲寻“劈破玉”守护曲稿,不仅是个人爱好,更是把之当作文人对国家应尽的职责;漆器技艺是重庆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有为国家和民族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拓宽研究途径拓宽研究途径。为寻“劈破玉”,父亲实地走访、请教艺人、查阅古籍,研究方法多样;漆器髹饰技艺也需要参考父亲的这些方法进行保护。(评分标准评分标准:1 点 2 分,其中答出精神并扣题干分析 1 分,结合父亲分析 1 分。答出的该点中,如果没有对父亲的分析扣 1 分,没有结合题干扣题作答扣 1 分,即只答“家国情怀”之类的精神无分析的不给分。答对 3 点即可得 6分。如

    41、有其他答案亦可。)【重庆漆器髹饰技艺】髹(xi)用漆涂在器物上。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远可上溯至商、周时代。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在继承我国传统漆艺工艺的基础上,以研磨彩绘、金银粉分光罩漆、彩色蛋壳镶嵌、夹纻胎、堆漆塑像等极富地方特色的工艺著称,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其成品光润坚滑,色彩富丽,装饰纹样丰富,显示出制作者精湛的技艺。2008 年 6 月,国务院批准重庆漆器髹饰技艺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庆漆器是我国四大漆器之一。解放后,重庆漆器更闻名于世。数十件漆器作品被故宫博物院、英国维多利亚国立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也一直被作为国家礼品用来赠送外国首相和国际友人

    42、,获得赞誉无数。【鼓子曲】小说中父亲在战乱中冒着生命危险搜集民间艺术鼓子曲。鼓子曲是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劈破玉】小说中的父亲耗费了毕生精力去寻找的、已经失传了的劈破玉,是鼓子曲的传统曲牌,自明代以来广泛流行于民间,有着四百五十多年历史,被史书誉为“俗曲之首”。劈破玉虽来自民间却又不是小家碧玉,要由十多种管弦乐器配合演奏,已脱离曲词而成为独立存在的管弦乐曲,小说中被父亲认为已经具备了交响乐的要素。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读了这本书,(发现这本书)大致是选择资治通鉴中写到的

    43、大事,安排好它的始末原委;提取大事中深奥的道理,使它变得显豁清楚。它的情感隐约而显露,它的叙事详尽而简要,它的文字留有余地而宽敞博大,它的道理深远而浅显,它对于国家的安定与动乱、兴盛与衰亡,大概是找到了祸乱的根源、医治的办法。1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实词含义以及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 项后一个“子”字不是对一般男子的称呼,也是尊称。A 项“肇”字都是“开始”的意思。B 项,前一个“昭”字是形容词,“明显”“明白”“清楚”的意思;后一个“昭”字是动词,“彰显”“昭示”的意思。1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袁枢著书分目特别注意治世”错,由文本一第二段的论述可知,袁枢

    44、分卷设目特别注意“乱世”,即侧重祸乱纷繁的分裂时期。13(1)治理国家的人(或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以没有这部书,(不然)前朝有奸邪之人却不能察觉,后代有奸邪之人却不能醒悟。(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有”1 分,“察”1 分,“悟”1 分,句意 1 分。)(2)(史书)想昭示过往的盛与衰,审视君臣的善与恶,记载政事的得与失,知晓国家与个人的祸福相连关系。(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昭”1 分,“鉴”1 分,“载”1 分,“休戚”1 分。)【休戚】休戚,指喜乐和忧虑,亦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休戚相关:彼此的喜悦与忧愁共同承担,形容彼此命运联系在一起,息息相关。休戚与共: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忧喜祸福共同承担

    45、。14体例/编排/述事方式角度体例/编排/述事方式角度,“搴事之成”,即以“事”为纲,选择资治通鉴中写到的大事,安排好它的始末原委,反映出某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作用角度作用角度,“提事之微”,有“资治”作用,能够让人找到祸乱产生的根源选择医治它们的方法。表达效果或读者感受角度表达效果或读者感受角度,读者阅读通鉴纪事本末能产生“如生乎其时,亲见乎其事”的效果。(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参照上述角度,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全部照抄原文无概括的不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参考译文:材料一当初我通过袁先生(袁枢)一起做了太学的官员,袁先生担任太学录,我担任博士,(两人)志向相同、携手同行、意趣相投。一年之

    46、后,袁先生(被)分到严陵任教。又过了一年,我外调到临漳担任知县一职,(和袁先生)在严陵相见,同甘共苦,并且在学问上互相切磋共同进步。袁先生这时编撰了一部书,是资治通鉴的纪事本末体。我读了这本书,(发现这本书)大致是选择资治通鉴中写到的大事,安排好它的始末原委;提取大事中深奥的道理,使它变得显豁清楚。它的情感隐约而显露,它的叙事详尽而简要,它的文字留有余地而宽敞博大,它的道理深远而浅显,它对于国家的安定与动乱、兴盛与衰亡,大概是找到了祸乱的根源、医治的办法。我读资治通鉴这部书时,可以看到一件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却不知道这件事在什么地方结束。因为事件被年代隔断,年代被事件分散,了解到它的开端却不

    47、知道它的结局,把握住它的结局却记不住它的开端,它看起来好比高山的巍峨,如同大海的茫茫,(这)大概(是因为它)按年月日编排,是它本身的体例造成的。现在读袁先生的这部书,好比(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亲眼看见那些事实,让人(时而)喜悦,让人(时而)悲伤,让人欢欣鼓舞还没完接着又使人感叹并且(为此事而)哭泣。唉!自从周秦两代以来,或是诸侯、或是大盗、或是女主、或是外戚、或是宦官、或是权臣、或是外族、或是藩镇,国家的祸乱也不只一种,它们的根源不相同。安史之乱是权臣李林甫引起的,藩镇之乱是宦官田令孜引发的。它们的源头不一样啊,找到这些祸乱产生的根源选择医治它们的方法,(读)这部书就对了。治理国家的人不可以

    48、没有这部书,(不然)前朝有奸邪之人却不能察觉,后代有奸邪之人却不能醒悟;治学的人不可以没有这部书,做官时有节操而不事张扬,退位后有涵养而不失根本。这部书,它是通往学习资治通鉴的门户啊!即使这样,看见别人的缺点,担忧别人的缺点,采用别人的药方,治理别人的错误,至于自己的缺点,不糊涂不隐瞒,不拒绝就医治疗。不就医治病而以为就医治病是错误的,古代也就少有了。史料模糊而道理清楚,确实如此啊。对他人要求苛刻而对自己要求宽缓,让人痛心啊。淳熙元年三月戊日严陵杨万里记叙。材料二材料二史书,并不是只记载历朝历代(所发生)的事,(那些)想昭示过往的盛与衰、审视君臣的善与恶、记载政事的得与失、知晓国家与个人的祸福

    49、相连关系,甚至天气的寒暑变化、天象是灾还是祥,对(事件)人物褒奖的不同评价、是给予还是索取,没有什么不记载,(史书中)是有义存在的。但是史书中的那些文字,(虽说)说理轻微,(可表现出的)义(却是)很深奥的,(史书)不这样写,怎么可以使后世清楚地知道呢?国语中这样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这是史家写作的原则,(但)它在一般人看来,也未尝不是一种缺陷。所以(这种原则)常常被人舍弃而无人顾及的原因,是由于它在大众面前无法通行;于是历朝历代的事,时间越久越容易失传。前朝(汉代)曾经拿野史作为评说、议论的内容,让盲人去演说。在演说过程中(他们的)评说用词有时又鄙陋、错误

    50、,(这)又(使很多史事)散失于民间,君子士大夫很多都厌倦这种做法。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字不是很深奥,用语也不俗气,每件事都能记述相应的史实,(整本书)也(几乎)接近于全史了。(罗贯中)是想让读到这本书的人,人人都能得而知之,就好像诗经里说的民间普通里巷、大众歌谣当中的义。(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15.B【解析】本选项考查对原诗句意内容的理解。诗人在路上恍惚是由于时值战乱,时世艰难让人忧虑,加之家中情况尚且不明,作者虽然获得回家探亲的机会,但是仍恋念凤翔行宫,放心不下,并不是因为天气原因。16.全诗以“杜子”即作者自己的口吻,叙述了作者探家途中的所见所闻,真实地表达了对安史之乱后满目疮痍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重庆市育才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答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0553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