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导论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翻译美学导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翻译 美学 导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翻译美学导论翻译美学导论刘宓庆刘宓庆 著著 v第一章 翻译审美的美学渊源v第二章 翻译的审美客体v第三章 翻译的审美主体v第四章 翻译审美的移情论v总结第一章:翻译审美的美学渊源第一章:翻译审美的美学渊源v中国的佛经翻译始终不能脱离中国哲学-美学思想发展的主流。大约早在公元前520年左右,孔子就已创儒家美学,提出“尽善尽美”论,“文质统一论”。周烈王四年,孟子提出“仁义为美”,创立了以“仁学”为纲的儒学美学主张。后来,荀子提出了“文质兼顾”,“美善相乐”论,发扬了儒家的美学思想。其间,韩非子明确表示“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这种把“质美”绝对化,完全否定“文对
2、”“美”的表现功能的主张,始终没有动摇儒家“依华出实”的“文质统一”论的主流地位。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所说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氏此言,符合他对“美”的基本态度,实质上是重信,重实,否定了不信,不实的虚实之美。v在西方,译论之芽也是首先依附在哲学,美学之树上,持续达1800年之久,可以说从西塞罗到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以词章美学论翻译,一脉相承。一般认为,西方译论始于公元前古罗马的知名哲学家,政治家和修辞大师马库斯西塞罗和随后的古罗马抒情诗人和讽刺大师昆塔斯霍拉斯。v西塞罗西塞罗主要受柏拉图美学观的影
3、响。柏拉图古典美学的要旨有四:一指出“美本身”就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即成其为美的那种品质;”这是柏拉图秉苏格拉底之师承,开西方后世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之始。二是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问题,他说“陶罐之美”永远比不上“美女之美”,“美女之美”永远比不上“天神之美”。三是美的理念论,“理念是绝对的,是一切事物的原型”,因此,“美本身”始终是绝对的,美的理念是绝对的,永恒的。四是美的认识论,柏拉图指出认识美必须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形”到“质”的过程,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指出了“善与美的形式”,并再后来的对话集中讨论了美的本体论和逻辑问题。西塞罗将之用于翻译,指出就翻译而言,理想
4、的原语固然可以模仿,但受理念的支配过于僵滞地仿制则可翻译前功尽弃。他的结论是必须放弃拘泥于“词对词”的翻译原则,而坚持“意义对意义”的翻译原则。v霍拉斯霍拉斯从艺术的基本观点出发来谈翻译,赞美行文的自然气势,他本人又是古罗马著名抒情诗人,倡导斯多葛氏的淡泊美和泰勒斯的自然美。马丁路德马丁路德的翻译观中的美学思想相当明晰。他强调译文的审美价值,赞成译文应该“具有读者能领悟的,在审美上令人满意的本土风格”。德国文艺大师歌歌德德认为“最高尚的翻译”应该是对原语的杰作的模仿。因为只有“精心的模仿”,即对原作的审美加工,把外语文化恰如其分地移入本国,用以丰富本民族的文化,才是译者的“真正使命”。歌德正是
5、用这种审美翻译观翻译了他的代表译作西方和东方合集。第二章:翻译的审美客体v包括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v形式系统主要指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等审美信息。v1.语音层审美信息语音层审美信息:语音是语言的承载审美信息的基本形式手段之一。主要体现在诗歌翻译中。首先是音律和节奏。由于汉英文字语言系统迥异,要在译诗中保留原诗(SL)的音部节奏是不可能的,译者力求做到的是显现译诗(TL)的节奏。英译汉时诗行尾韵的对应是可能的,如果韵式不能对应,也至少可以做到押韵,力求保留原诗的韵美。英诗中最常见的韵式是abab,cdcd,十四行诗的基本韵式是abab,cdcd,efef,gg。这些韵式汉译时都不
6、难模仿。当然,由于译者的审美理想各个不一,也有人认为译诗不必押韵,主要努力应放在保证意向美。但译诗者应能审视出原诗的韵美所在,这是毋庸置疑的审美任务。诗歌中韵是一个重要的音美因素。“韵”可以使诗歌音律和节奏产生和谐的听觉审美满足。但西方译诗的倾向是不押韵,而重在意向,不主张因音就韵,而破坏意向之自然。v 2.文字层面的审美信息:文字层面的审美信息:v语言艺术家可以利用文字手段与音韵手段的巧妙结合构成修辞格,但这种借助于语音来充实或映衬“形”的修辞立意往往是无法转换的。突出的例子是双关语。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双关语出资刘禹锡的竹之词:v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v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
7、却有情。v张其春的译文:vThe willows are green green,vThe river is serene;vThence is his song wafted to me.vIn the east the sun is rising;vIn the west rain is falling;vCan you see if its fair or foul?v3.词语层审美信息词语层审美信息v承载审美信息的用词在语言中是最常见的物态材料。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条件或标准,也是我们的审美依据。v(1)准(appropriateness)v用词准
8、确有两层意思,一是准确地表达了原意;二是准确地适应了语境,语法和逻辑上的合理性以及用词习惯上的切合妥帖。v(2)美(beauty)v这里所说的“美”不是指华丽绚烂等菲靡之词,而是指“能给人身心以很大的愉悦的品质”。v(3)精(compactness)v“精”指精炼。用词精炼处切忌无益的铺陈,虚设。v 以上所说的“准美精”三条标准,也可以简称为词的“ABC”原则。中外古今的艺术杰作,若论用词之工,则鲜有悖于此原则者。v非形式系统:审美模糊集非形式系统:审美模糊集v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除了物质形态的,自然感性的,可以凭借直观推动形象思维的外象成分外,还有非物质的,非自然感性的,无法凭直观就能推断的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