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控制方式与时序系统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时序控制方式与时序系统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序 控制 方式 系统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3.7 3.7 CPUCPU模型模型nCPU设计步骤:设计步骤:一一.拟定指令系统拟定指令系统 1.1.指令格式指令格式 2.2.寻址方式寻址方式 3.3.操作类型操作类型二二.确定总体结构和数据通路确定总体结构和数据通路 1.寄存器寄存器 2.运算部件运算部件 3.总线(总线(1组内总线组内总线3组系统总线)组系统总线)3.7 3.7 CPUCPU模型模型 4.4.传送路径传送路径 1 1)指令信息的传送)指令信息的传送 2 2)地址信息的传送)地址信息的传送 3 3)数据信息的传送)数据信息的传送 5.5.微命令设置微命令设置三三.安排时序安排时序四四.拟定指令流程和微命令序列。拟定指令
2、流程和微命令序列。五五.形成控制逻辑形成控制逻辑组:列逻辑式,形成逻辑电路组:列逻辑式,形成逻辑电路微:按微指令格式微:按微指令格式编写微程序编写微程序 3.7.1 3.7.1 模型机指令系统模型机指令系统一一.指令格式指令格式 指令字长指令字长1616位,采用寄存器型寻址,指令中位,采用寄存器型寻址,指令中给出寄存器号。给出寄存器号。1.1.双操作数指令格式双操作数指令格式操作码操作码 寄存器号寄存器号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 寄存器号寄存器号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目的地址目的地址源地址源地址4 3 3 3 34 3 3 3 3 3.7.1 3.7.1 模型机指令系统模型机指令系统4 6 3 34 6
3、 3 32.2.单操作数指令格式:单操作数指令格式:操作码操作码 (可扩展)(可扩展)寄存器号寄存器号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目的地址目的地址3.3.转移指令格式:转移指令格式:15 12 11 9 8 6 5 4 3 2 1 015 12 11 9 8 6 5 4 3 2 1 0转移地址转移地址转移条件转移条件操作码操作码 寄存器号寄存器号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 方式方式 NZVCNZVC3.7.1 3.7.1 模型机指令系统模型机指令系统二二.寻址方式寻址方式CPUCPU可编程访问的寄存器:可编程访问的寄存器:编码编码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 助记符助记符 定义定义000000通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R R、
4、指令计数器指令计数器PCPC、堆栈指针堆栈指针SPSP、程程序状态字序状态字PSWPSW寄存器寻址寄存器寻址R R(R R)为操作数为操作数001001寄存器间址寄存器间址(R R)(R R)为操作数地址为操作数地址操作码操作码 寄存器号寄存器号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 寄存器号寄存器号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4 3 3 3 34 3 3 3 3编码编码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 助记符助记符 定义定义010010自减型寄存自减型寄存器间址器间址-(-(R)R)-(-(SP)SP)(R)-1R)-1为操作数地址为操作数地址(SP)-1SP)-1为栈顶地址为栈顶地址011011 立即立即/自增型自增型寄存器间址寄存
5、器间址(R)+R)+(R R)为操作数地址,为操作数地址,访问后访问后(R)+1R)+1(SP)+SP)+(SP)SP)为栈顶地址,为栈顶地址,出栈后出栈后(SP)+1SP)+1(PC)+PC)+(PC)PC)为立即数地址,为立即数地址,取数后取数后(PC)+1PC)+1操作码操作码 寄存器号寄存器号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 寄存器号寄存器号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4 3 3 3 34 3 3 3 3 编码编码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 助记符助记符 定义定义直接直接/自增型自增型双间址双间址(R R)为间接地址,为间接地址,100100变址变址/相相对寻址对寻址(R)+R)+PCPC指向有效地址,指向有效地址,
6、(R)+dR)+d为有效地址为有效地址访问后访问后(R)+1R)+1(PC)+PC)+访问后访问后(PC)+1PC)+1101101X(R)X(R)X(PC)X(PC)(PC)+dPC)+d为有效地址为有效地址110110跳步跳步SKPSKP跳过下条指令执行跳过下条指令执行操作码操作码 寄存器号寄存器号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 寄存器号寄存器号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4 3 3 3 34 3 3 3 33.7.1 3.7.1 模型机指令系统模型机指令系统三三.指令类型指令类型操作码操作码 助记符助记符 含义含义用于数传、堆栈、用于数传、堆栈、I/OI/O操作操作00000000MOVMOV传送传送0001
7、0001ADDADD加加01010101EOREOR异或异或双操作数指令双操作数指令001000100011001101000100SUBSUBANDANDOROR减减逻辑与逻辑与逻辑或逻辑或操作码操作码 寄存器号寄存器号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 寄存器号寄存器号 寻址方式寻址方式4 3 3 3 34 3 3 3 33.7.1 3.7.1 模型机指令系统模型机指令系统操作码操作码 助记符助记符 含义含义01100110COMCOM求反求反01110111NEGNEG求补求补10111011SRSR右移右移单操作数指令单操作数指令100010001001100110101010INCINCDECDEC
8、SLSL加加1 1减减1 1左移左移11011101JSRJSR转子转子1100110011001100JMPJMPRSTRST转移转移返回返回可视为可视为一条指一条指令令0 0 0 0 0 0 0 0 0 0 5 4 3 2 1 0 5 4 3 2 1 0转移地址转移地址无条件转无条件转JMP JMP 寄寄 寻寻 方式方式 NZVCNZVC0 0 0 0 00 0 0 1 1 无进位无进位转转(C=C=0 0)0 0 0 00 0 1 1 0 0 无溢出无溢出转转(V=V=0 0)0 0 0 0 1 1 0 00 0 数非零转数非零转(Z=Z=0 0)0 0 1 1 0 0 00 0 0 数
9、为正转数为正转(N=N=0 0)1 1 0 0 00 0 0 1 1 有进位有进位转转(C=C=1 1)1 1 0 00 0 1 1 0 0 有溢出有溢出转转(V=V=1 1)1 1 0 0 1 1 0 00 0 数为零转数为零转(Z=Z=1 1)1 1 1 1 0 0 00 0 0 数为负转数为负转(N=N=1 1)条件满足,转转移地址;条件不满足,顺序执行。条件满足,转转移地址;条件不满足,顺序执行。3.7.1 3.7.1 模型机指令系统模型机指令系统隐含约定:转子时返回地址压栈保存。隐含约定:转子时返回地址压栈保存。15 12 11 9 8 6 5 015 12 11 9 8 6 5 0
10、子程序入口子程序入口 RST RST SP SP (SPSP)+JSR JSR 寄寄 寻寻 方式方式 NZVCNZVC 5 4 3 2 1 05 4 3 2 1 03.7.2 3.7.2 总体结构与数据通路总体结构与数据通路1.1.寄存器设置寄存器设置(1 1)可编程寄存器()可编程寄存器(1616位)位)n通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R R0 0(000)(000)、R R1 1(001)(001)、R R2 2(010)(010)、R R3 3(011)(011)n堆栈指针:堆栈指针:SPSP(100)(100)n指令计数器:指令计数器:PCPC(111)(111)n程序状态字:程序状态字:P
11、SWPSW(101)(101)3.7.2 3.7.2 总体结构与数据通路总体结构与数据通路(2 2)非编程寄存器()非编程寄存器(1616位)位)n暂存器暂存器C C:暂存来自主存的暂存来自主存的源地址源地址或或源数源数据据。n暂存器暂存器D D:暂存来自主存的暂存来自主存的目的地址目的地址或或目目的数的数。n指令寄存器指令寄存器IRIR:存放现行指令。存放现行指令。n地址寄存器地址寄存器MARMARn数据寄存器数据寄存器MBRMBR实现实现CPUCPU与主存的接口与主存的接口3.7.2 3.7.2 总体结构与数据通路总体结构与数据通路2.2.运算部件的设置运算部件的设置nALUALU:741
12、8174181n选择器选择器A An选择器选择器B Bn移位器移位器选择数据来源选择数据来源:实现实现直送直送、左移左移、右移右移、字节交换字节交换3.3.数据通路结构数据通路结构为了使数据传送控制简单、集中,采用为了使数据传送控制简单、集中,采用以以ALUALU为为中心的总线结构中心的总线结构。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A移位器移位器 BALUR2 R0 R1 MI/OCB内总线内总线 C R3 DMARMBR IR PC SPPSWABDB控制控制逻辑逻辑(1)组成:)组成:ALU部件、寄存器组、内总线、部件、寄存器组、内总线、CPU与系统总线的连接与
13、系统总线的连接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A移位器移位器 BALUR2 R0 R1 MI/OCB内总线内总线 C R3 DMARMBR IR PC SPPSWABDB控制控制逻辑逻辑(2 2)特点)特点ALUALU为内部数据传送通路的中心;为内部数据传送通路的中心;寄存器寄存器采用采用内总线内总线采用单向数据总线采用单向数据总线(16(16位位);分立结构;分立结构;与系统总线与系统总线的连接通过的连接通过MARMAR、MBRMBR实现。实现。MBRMBR输出输出输出至输出至DBDB输出至输出至ALUALU的的B B门门输入输入从内总线输入从内总线输入从从
14、DBDB输入输入(打入打入)(置入置入)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A移位器移位器 BALUR2 R0 R1 MI/OCB内总线内总线 C R3 DMARMBR IR PC SPPSWABDB控制控制逻辑逻辑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A移位器移位器 BALUR2 R0 R1 MI/OCB内总线内总线 C R3 DMARMBR IR PC SPPSWABDB控制控制逻辑逻辑 4.4.各类信息传送途径各类信息传送途径M M(1 1)指令信息)指令信息置入置入DBDBIRIR MDB IR(2 2)地址信息)地址信息 R0R
15、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A移位器移位器 BALUR2 R0 R1 MI/OCB内总线内总线 C R3 DMARMBR IR PC SPPSWABDB控制控制逻辑逻辑 1 1)指令地址指令地址2 2)指令地址加)指令地址加1 1 PC AALU移位器移位器内总线内总线MARPCPC打入打入A AALUALU移移内内MARMARPCPCA AALUALU移移内内PCPCC C0 0C C0 0打入打入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A移位器移位器 BALUR2 R0
16、R1 MI/OCB内总线内总线 C R3 DMARMBR IR PC SPPSWABDB控制控制逻辑逻辑 3 3)转移地址)转移地址 M IR寄存器寻址:寄存器寻址:R0 BALU移位器移位器内总线内总线 PCR0R0打入打入B BALUALU移移内内PCPC寄存器间址:寄存器间址:R0R0打入打入B BALUALU移移内内MARMARABABM MDBDB置入置入MBRMBRB BMARMBR移、移、内内PCPCALUALU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R0R3 R0R3 C D C D SP
17、 PC PSW MBR A移位器移位器 BALUR2 R0 R1 MI/OCB内总线内总线 C R3 DMARMBR IR PC SPPSWABDB控制控制逻辑逻辑 IR R0 BALU移位器移位器内总线内总线4 4)操作数地址)操作数地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寻址:R0R0R1R1寄存器间址:寄存器间址:R0R0打入打入B BALUALU移移内内MARMARMAR R1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A移位器移位器 BALUR2 R0 R1 MI/OCB内总线内总线 C R3 DMARMBR IR
18、PC SPPSWABDB控制控制逻辑逻辑 变址:变址:PC AALU移位器移位器内总线内总线MARR0R0PCPCA AALUALU移移内内MARMARABABM MDBDB移移内内C C PC MM MMBRMBR B CMBRMBRB BALUALU R0 R0 CALUALUC CA AB B移移内内MARMAR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A移位器移位器 BALUR2 R0 R1 MI/OCB内总线内总线 C R3 DMARMBR IR PC SPPSWABDB控制控制逻辑逻辑(3 3)数据信息)数据信息 M IR R0 BALU移位器移位器内总线内
19、总线1 1)R RR R:R0R0打入打入B BALUALU移移内内R1R1DBDBM MDBDBMBRMBRB BMBR移、移、内内R2R2ALUALU R12 2)R RM M:R0R0打入打入B BALUALU内内MBRMBR3 3)M MR R:R2M M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A移位器移位器 BALUR2 R0 R1 MI/OCB内总线内总线 C R3 DMARMBR IR PC SPPSWABDB控制控制逻辑逻辑
20、M IR R0 BALU移位器移位器内总线内总线4 4)M MM M:M M(源源)R0R0MBRMBRMBRDBDB内内I/OI/OALUALU5 5)R RI/OI/O:C打入打入DBDBMBRMBR内内C CALUALU(计算目的地址计算目的地址)DBDBM MC CALUALU内内MBRMBR(目的目的)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AI/O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A移位器移位器 BA
21、LUR2 R0 R1 MI/OCB内总线内总线 C R3 DMARMBR IR PC SPPSWABDB控制控制逻辑逻辑 M IR R0 BALU移位器移位器内总线内总线DBDBMBRMBRDBDBDMADMA方式方式:I/OI/O6 6)I/OI/OR R打入打入I/OI/OMBRMBR内内R0R0ALUALUI/O7 7)I/OI/OM MM M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A移位器移位器 BALUR2 R0 R1 MI/OCB内总线内总线 C R3 DMARMBR IR PC SPPSWABDB控制控制逻辑逻辑 5.5.微命令设置微命令设置(1)(1)
22、数据通路数据通路 操作:操作:ALUALU功能选择:功能选择:ALUALU输入选择:输入选择:输出移位选择:输出移位选择:结果分配:结果分配:R0R0A A、R0R0B B、S S3 3S S2 2S S1 1S S0 0、M M、C0C0DMDM、SLSL、SRSRCPR0CPR0、CPCCPC、CPMARCPMAR、(2)(2)访访M M、I/OI/O 操作:操作:读读 R R地址使能地址使能 EMAREMAR写写 W W置入置入MBRMBR SMBRSMBR,1 1MARMAR向向ABAB送地址送地址0 000 00 MBRMBR与与DBDB断开断开,MARMAR与与ABAB断开断开R=
23、1R=1读读 W=1W=1写写置入置入IRIR SIRSIRM M R0R3 R0R3 C D C D SP PC PSW MBR A移位器移位器 BALUR2 R0 R1 MI/OCB内总线内总线 C R3 DMARMBR IR PC SPPSWABDB控制控制逻辑逻辑 3.8 3.8 组合逻辑控制方式组合逻辑控制方式3.8.1 3.8.1 时序系统时序系统一一.工作周期划分工作周期划分取指周期取指周期FTFT用于指令正常执行用于指令正常执行源周期源周期STST目的周期目的周期DTDT执行周期执行周期ETET中断周期中断周期ITITDMADMA周期周期DMATDMAT用于用于I/OI/O传送
24、控制传送控制3.8.1 3.8.1 时序系统时序系统设置设置6 6个触发器分别作为各个触发器分别作为各周期状态标志周期状态标志1 1 工作周期开始工作周期开始0 0 工作周期结束工作周期结束在整个指令周期中,任何时候必须、且只能有在整个指令周期中,任何时候必须、且只能有一个工作周期状态标志为一个工作周期状态标志为“1 1”。1.1.取指周期取指周期FTFT从从M M取出指令送入取出指令送入IRIR;公共操作公共操作修改修改PCPC。取指结束时,按操作码和寻址方式取指结束时,按操作码和寻址方式(R/R/非非R R寻址寻址)转相应工作周期。转相应工作周期。3.8.1 3.8.1 时序系统时序系统3
25、.3.目的周期目的周期DTDT4.4.执行周期执行周期ETET按寻址方式按寻址方式(非非R R寻址寻址)形成源地址,从形成源地址,从M M取出取出源操作数,暂存于源操作数,暂存于C C。2.2.源周期源周期STST按寻址方式按寻址方式(非非R R寻址寻址)形成目的地址,或从形成目的地址,或从M M取取出目的操作数,暂存于出目的操作数,暂存于D D。按操作码完成相应操作按操作码完成相应操作(传送、运算、取转移传送、运算、取转移地址送入地址送入PCPC、返回地址压栈保存返回地址压栈保存);后续指令;后续指令地址送入地址送入MARMAR。3.8.1 3.8.1 时序系统时序系统5.5.中断周期中断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