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黄疸的诊治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087063
  • 上传时间:2023-02-09
  • 格式:PPT
  • 页数:70
  • 大小:4.8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黄疸的诊治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黄疸 诊治 课件
    资源描述:

    1、黄疸的中医诊治黄疸的中医诊治定义定义 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导致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华于色,导致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表现的病证。历史渊源历史渊源 始见于始见于内经内经素间素间平人气象论平人气象论言言“溺黄赤,安卧者,黄疸。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目黄者,曰黄疸。黄者,曰黄疸。”灵枢灵枢论疾诊尺论疾诊尺“身痛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身痛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也。”形成于汉形成于汉张仲景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论 提出了黄疸的病因提出了黄疸的病因 湿热、寒湿、瘀血、火邪,尤为强调湿热与寒湿湿热、

    2、寒湿、瘀血、火邪,尤为强调湿热与寒湿在发病中的重要地位。在发病中的重要地位。“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里不解故也。”“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首次提出了黄疸的分类首次提出了黄疸的分类 黄疸黄疸 谷疸谷疸 酒疸酒疸 女劳疸女劳疸 黑疸黑疸 黑疸黑疸 提出了黄疸的治疗方法提出了黄疸的治疗方法 “于寒湿中求之于寒湿中求之”“但利其小便但利其小便”“当以汗解之当以汗解之”“当下之当下之”后世发展与完善后世发展与完善引入引入“阴黄阴黄”这一概念这一概念诺病源候论诺病源候论黄疸诸候黄疸诸候九疸候九疸候圣济总录圣济总录黄疸

    3、门黄疸门 创创“急黄急黄”之证候之证候诺病源候论诺病源候论黄疸诸候黄疸诸候九疸候九疸候圣济总录圣济总录黄疸门黄疸门立立“胆黄胆黄”之说:之说: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杂证摸杂证摸黄疸黄疸:“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证”明明“瘟黄瘟黄”之候之候沈氏尊生书沈氏尊生书黄疽黄疽“又有天行疫疡,以致发黄者,俗称为瘟黄,杀又有天行疫疡,以致发黄者,俗称为瘟黄,杀人最急。人最急。”黄疸的研究范围黄疸的研究范围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硬化肝癌肝癌肝内胆管结石肝内

    4、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汁瘀积性肝硬化胆汁瘀积性肝硬化自发性溶血自发性溶血异型输血溶血异型输血溶血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1.时邪疫毒,熏蒸肝胆时邪疫毒,熏蒸肝胆 疫毒之邪疫毒之邪 肝肝胆胆胆汁外溢胆汁外溢胆汁外溢肌肤胆汁外溢肌肤胆汁上注肝窍胆汁上注肝窍胆汁下流膀胱胆汁下流膀胱肝胆失肝胆失于疏泄于疏泄2.2.酒食伤脾,化生湿热酒食伤脾,化生湿热 膏梁厚味膏梁厚味酗酒过度酗酒过度脾脾胃胃湿湿热热湿热熏蒸湿热熏蒸 胆汁外溢胆汁外溢肝胆失于疏泄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外溢肌肤胆汁外溢肌肤胆汁上注肝窍胆汁上注肝窍胆汁下流膀胱胆汁下流膀胱3.积聚内阻,胆汁失泄积聚内阻,胆汁失泄 积聚日久 砂石阻滞胆道 胆汁外溢

    5、胆汁外溢 4.化源不足,血不荣色化源不足,血不荣色 素体脾胃虚弱或肾精不充,以致气血化源不亢,肾精素体脾胃虚弱或肾精不充,以致气血化源不亢,肾精难以化生阴血,血败而不能华色,从而引发黄疸。犹难以化生阴血,血败而不能华色,从而引发黄疸。犹景景岳全书岳全书杂证谟杂证谟黄疸黄疸“阴黄证则全非湿热,总由气血阴黄证则全非湿热,总由气血之败,盖气不能生血,所以血败,血不华色,所以色败。之败,盖气不能生血,所以血败,血不华色,所以色败。”诊断诊断 1 1目黄、身黄、小便黄乃黄疸三大主症,且三症之目黄、身黄、小便黄乃黄疸三大主症,且三症之中尤以目黄为要。中尤以目黄为要。2 2血液生化学检测血液生化学检测TBI

    6、LTBIL、DBILDBIL、IBILIBIL增高。增高。17.1mol/L 17.1mol/L 无黄疸无黄疸 17.1-34.217.1-34.2mol/L 隐性黄疸隐性黄疸34.234.2mol/L 显性黄疸显性黄疸黄疸病黄疸病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黄疸黄疸 萎黄萎黄 黄胖病黄胖病 异同点异同点萎黄萎黄黄疸黄疸病因病因失血,病后气血亏虚失血,病后气血亏虚时邪疫毒,酒食伤脾,积聚内阻时邪疫毒,酒食伤脾,积聚内阻病机病机气血不足气血不足胆汁外溢胆汁外溢临床特征临床特征皮肤萎黄不华,目睛不皮肤萎黄不华,目睛不黄,小便不黄黄,小便不黄目睛发黄,小便黄目睛发黄,小便黄伴随症伴随症眩晕耳鸣,心悸眩晕耳鸣,

    7、心悸口干口苦,胁痛口干口苦,胁痛治疗治疗健脾益气生血健脾益气生血疏肝利胆退黄疏肝利胆退黄+辨证施治辨证施治共同点:肌肤发黄共同点:肌肤发黄黄疸与萎黄鉴别黄疸与萎黄鉴别 异同点异同点黄胖黄胖黄疸黄疸病因病因钩虫匿伏,蚕食血气钩虫匿伏,蚕食血气 时邪疫毒,酒食伤脾,积聚内阻时邪疫毒,酒食伤脾,积聚内阻病机病机气血不足,不华于色气血不足,不华于色 胆汁外溢胆汁外溢临床特征临床特征面部肿胀色黄,肌肤色黄面部肿胀色黄,肌肤色黄带白,而目睛如故带白,而目睛如故 目睛发黄,小便黄目睛发黄,小便黄伴随症伴随症眩晕耳鸣,心悸或好食生眩晕耳鸣,心悸或好食生米、茶叶、土粪之类。米、茶叶、土粪之类。口干口苦,胁痛口干

    8、口苦,胁痛治疗治疗驱虫,健脾益气生血驱虫,健脾益气生血疏肝利胆退黄疏肝利胆退黄+辨证施治辨证施治共同点:肌肤发黄共同点:肌肤发黄黄疸与黄胖鉴别黄疸与黄胖鉴别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确定是否为黄疸确定是否为黄疸 辨黄疸之阳黄与阴黄辨黄疸之阳黄与阴黄 辨阳黄之湿热轻重辨阳黄之湿热轻重 辨阴黄之寒湿与血瘀辨阴黄之寒湿与血瘀确定是否为黄疸确定是否为黄疸1 1目黄、身黄、小便黄乃黄疸三大主症,且三症之目黄、身黄、小便黄乃黄疸三大主症,且三症之中尤以目黄为要。中尤以目黄为要。2 2血液生化学检测血液生化学检测TBILTBIL、DBILDBIL、IBILIBIL增高。增高。辨黄疸之阳黄与阴黄辨

    9、黄疸之阳黄与阴黄异同点异同点阳黄阳黄阴黄阴黄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湿热湿热 脾胃虚寒、寒湿内阻,肝郁血瘀脾胃虚寒、寒湿内阻,肝郁血瘀 病性病性实实虚虚临床特征临床特征黄色泽鲜明黄色泽鲜明黄色晦暗黄色晦暗 伴随症伴随症 发热、小便短赤、大便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腻脉燥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弦滑数 院腹痞闷、畏寒神疲、气短乏院腹痞闷、畏寒神疲、气短乏力,舌淡白,苔白腻,脉懦缓,力,舌淡白,苔白腻,脉懦缓,或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或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治疗治疗清热利湿清热利湿 温化寒湿温化寒湿 、活血化瘀、活血化瘀 阴黄阴黄阳黄阳黄治疗原则治疗原则祛邪有去路祛邪有去路发汗发汗利小便利小

    10、便泻下泻下利胆利胆通大便通大便退黄治疗退黄治疗化湿利小便为主要治则化湿利小便为主要治则“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利小便为去湿最快之法利小便为去湿最快之法兼顾它法兼顾它法利小便有利于胆红素排出利小便有利于胆红素排出配合利胆配合利胆配合活血配合活血分型论治分型论治 阳黄阳黄 急黄急黄 阴黄阴黄 虚黄虚黄1.阳黄阳黄异同点异同点热重于湿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湿重于热主症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身目俱黄,黄色鲜明。身目俱黄,不及热重于湿者鲜身目俱黄,不及热重于湿者鲜明。明。兼次症兼次症发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发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心中懊恼

    11、,胁痛,口秘结,心中懊恼,胁痛,口干而苦,恶心欲吐。干而苦,恶心欲吐。头身困重,院腹痞闷,食欲减头身困重,院腹痞闷,食欲减退,呕恶,便溏。退,呕恶,便溏。舌脉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舌质红,苔厚腻微黄。脉弦滑。舌质红,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治法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清热利湿,佐以泻下。利湿化浊,佐以清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方药方药茵陈篙汤。茵陈篙汤。茵陈五苓散。茵陈五苓散。热重于湿之舌象热重于湿之舌象湿重于热之舌象湿重于热之舌象茵陈蒿汤在退黄中的作用与用法茵陈蒿汤在退黄中的作用与用法 茵陈蒿汤茵陈蒿汤伤寒论伤寒论236236条原方: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条原方:

    12、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擘大黄二两,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据据推算:一两推算:一两14g14g,茵陈要,茵陈要84g84g,大黄,大黄28g28g,一升,一升200ml200ml,用水,用水2400ml2400ml,最终煎得,最终煎得600ml600ml,分三次口,分三次口服服)现代研究现代研究 茵陈蒿汤具有利胆、降血脂、抑制肝细胞调茵陈蒿汤具有利胆、降血脂、抑制肝细胞调亡及改善实验性胆汁郁积等作用。茵陈蒿血中移亡及改善实验性胆汁郁积等作用。茵陈蒿血中移行成分的药

    13、代动力学研究可以初步确立行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初步确立6 6、77DME(6DME(6、77二羟基香豆素二羟基香豆素)为该复方的有效成分,为该复方的有效成分,该成分有明显的利胆和抗肝损伤作用,该研究还该成分有明显的利胆和抗肝损伤作用,该研究还证实了茵陈蒿为茵陈蒿汤的主药证实了茵陈蒿为茵陈蒿汤的主药(君药君药)。只用茵陈却影响口服后的只用茵陈却影响口服后的6 6、7DME7DME的药动学参数。配服的药动学参数。配服大黄后,大黄后,6 6、7DME7DME的吸收速率加快的吸收速率加快(提前约提前约1010分钟分钟),而消,而消除速率减慢;而服用栀子后,使除速率减慢;而服用栀子后,使6 6、7D

    14、ME7DME的血中浓度出现的血中浓度出现两次峰值,表现出栀子可使两次峰值,表现出栀子可使6 6、7DME7DME产生是肝肠循环所致。产生是肝肠循环所致。大黄茵陈栀子 从肝肠循环实验研究从肝肠循环实验研究(将口服茵陈蒿汤的大鼠胆汁引流到另将口服茵陈蒿汤的大鼠胆汁引流到另一只未服药的大鼠胆管中,使其流入该大鼠的十二指肠中,一只未服药的大鼠胆管中,使其流入该大鼠的十二指肠中,然后取该大鼠血清成分定性和药效研究。结果,该未服药然后取该大鼠血清成分定性和药效研究。结果,该未服药大鼠血清中验出了大鼠血清中验出了6、7DME,以该大鼠血清为药物,给,以该大鼠血清为药物,给予第予第3只大鼠时,产生了明显的利胆

    15、作用。只大鼠时,产生了明显的利胆作用。)茵陈蒿汤胆汁未服药鼠十二指肠口服血清6.7-DME胆囊肝茵陈的用法茵陈的用法 量要大:量要大:6060克以上。克以上。要先煎:速溶成分使人腹胀,后出成分有要先煎:速溶成分使人腹胀,后出成分有利胆作用,一般先煎利胆作用,一般先煎4040分钟。分钟。须与须与栀子、大黄配伍。栀子、大黄配伍。茵陈与茵陈与栀子、大黄配伍的依据栀子、大黄配伍的依据 茵陈蒿汤具有利胆、降血脂、抑制肝细胞调亡及茵陈蒿汤具有利胆、降血脂、抑制肝细胞调亡及改善实验性胆汁郁积等作用。改善实验性胆汁郁积等作用。茵陈蒿血中移行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初步茵陈蒿血中移行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初步

    16、确立确立6 6、7DME(67DME(6、77二羟基香豆素二羟基香豆素)为该复方的为该复方的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利胆治疗用药利胆治疗用药 茵陈茵陈 木香、郁金、金钱草木香、郁金、金钱草 鸡骨草鸡骨草 田基黄田基黄阳黄的几种情况与治疗阳黄的几种情况与治疗 初起有表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初起有表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湿重于热:茵陈五苓散湿重于热:茵陈五苓散 热重于湿:茵陈篙汤热重于湿:茵陈篙汤 湿热并重:甘露消毒丹湿热并重:甘露消毒丹2.2.急黄急黄 主症:主症: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色黄如金。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色黄如金。兼次症:兼次症:高热烦渴,腹满而痛,吐血、便血,或肌高热烦渴,腹满而痛

    17、,吐血、便血,或肌肤出现被斑,手足抽搐,神昏乱语。肤出现被斑,手足抽搐,神昏乱语。舌象:舌象:舌质红,苔黄而燥。舌质红,苔黄而燥。脉象:脉象:脉弦数或弦细数。脉弦数或弦细数。急黄色彩急黄色彩急黄的病机特点急黄的病机特点瘟疫之邪瘟疫之邪 熏灼肝胆熏灼肝胆胆汁泛溢胆汁泛溢急黄急黄热毒内炽热毒内炽 耗伤津液耗伤津液上扰神明上扰神明 热毒侵入营血,迫血妄行热毒侵入营血,迫血妄行热毒扰动肝风热毒扰动肝风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方药:犀角散。方药:犀角散。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犀角散犀角散 犀角犀角(以水牛角代以水牛角代)、黄连、栀子、升麻、茵陈、黄连、栀子、升

    18、麻、茵陈 加减应用加减应用 耗伤津液耗伤津液:加生地黄、丹皮、玄参加生地黄、丹皮、玄参 上扰神明上扰神明:加安宫牛黄丸加安宫牛黄丸 热毒侵入营血,迫血妄行热毒侵入营血,迫血妄行:加地榆炭、柏叶炭、白茅加地榆炭、柏叶炭、白茅 根、紫草根、紫草 热毒扰动肝风热毒扰动肝风:至宝丹至宝丹 3.阴黄阴黄(1 1)寒湿阻遏)寒湿阻遏 主症: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身目发黄而晦暗。兼次症:兼次症:脘闷腹胀,食欲减低,神疲体乏脘闷腹胀,食欲减低,神疲体乏,畏寒肢冷,大便畏寒肢冷,大便溏薄。溏薄。舌象:舌象:舌体胖大,苔白腻。舌体胖大,苔白腻。脉象:脉象:脉濡缓。脉濡缓。阴黄舌象阴黄舌象 治法;温化寒湿,健脾退黄

    19、。治法;温化寒湿,健脾退黄。方药:茵陈术附汤。方药:茵陈术附汤。茵陈、附子、干姜、白术、甘草茵陈、附子、干姜、白术、甘草加减应用加减应用 加强利水:猪苓、泽泻、获苓、水红花子加强利水:猪苓、泽泻、获苓、水红花子 加强健脾:黄芪、山药、意苡仁加强健脾:黄芪、山药、意苡仁 (2 2)血瘀肝郁)血瘀肝郁 主症:主症: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暗黑。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暗黑。兼次症:兼次症:胁下或有结块,或疼痛如刺,或隐痛不胁下或有结块,或疼痛如刺,或隐痛不 休,皮肤可见蛛丝纹缕,或见手掌赤痕。休,皮肤可见蛛丝纹缕,或见手掌赤痕。舌象:舌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或白或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或白或少。脉象:

    20、脉象:脉弦涩或细涩。脉弦涩或细涩。肝掌肝掌蜘蛛痣蜘蛛痣治法:治法: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方药:方药:鳖甲煎丸。鳖甲煎丸。应用注意:应用注意:清酒以行药势之误清酒以行药势之误 攻大于补,体虚者难于久服攻大于补,体虚者难于久服 成药成药 应用虫类药的依据应用虫类药的依据 4.4.虚黄虚黄 主症:主症:面目肌肤发黄,黄色较淡。面目肌肤发黄,黄色较淡。兼次症:兼次症:气短乏力,头晕心悸,院腹不舒,纳呆便溏,或气短乏力,头晕心悸,院腹不舒,纳呆便溏,或见胁肋疼痛,腹中结块。或夜间小便如浓茶。见胁肋疼痛,腹中结块。或夜间小便如浓茶。舌象:舌象:舌质淡,苔白。舌质淡,苔白。脉象:脉象:脉濡

    21、细。脉濡细。治法:补气养血,健脾柔肝。治法:补气养血,健脾柔肝。方药:小建中汤。方药:小建中汤。饴糖、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饴糖、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加减应用:加减应用:补气力弱:加黄芪、人参;补气力弱:加黄芪、人参;补血力弱:加当归、地黄补血力弱:加当归、地黄 散结力弱:加鳖甲、穿山甲散结力弱:加鳖甲、穿山甲 黄疸的治疗思路黄疸的治疗思路 黄疸的治疗思路黄疸的治疗思路 1 1 解毒为要,截断病势解毒为要,截断病势 依据依据“毒邪毒邪”的具体性质辨证谴方用药。的具体性质辨证谴方用药。热毒:热毒:板蓝根、地丁、公英、蚤休、大青叶板蓝根、地丁、公英、蚤休、大青叶 湿热毒:湿热毒:茵

    22、陈、金钱草等利湿解毒茵陈、金钱草等利湿解毒 寒毒:寒毒:“寒者热之寒者热之”,可选炮附子、桂枝等温阳散寒之品,可选炮附子、桂枝等温阳散寒之品 痰毒:痰毒:“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瘀毒:瘀毒:配合赤芍、丹参等活血祛瘀。配合赤芍、丹参等活血祛瘀。湿毒:湿毒:化湿毒:蔻仁、菖蒲、藿香化湿毒:蔻仁、菖蒲、藿香利湿毒:猪苓、泽泻、士茯苓利湿毒:猪苓、泽泻、士茯苓燥湿毒:苦参、黄芩、黄柏燥湿毒:苦参、黄芩、黄柏2 2、要给毒邪以出路、要给毒邪以出路 1 1、通腑、通腑2 2、洁净腑、洁净腑3 3、开鬼门、开鬼门4 4、利胆、利胆通腑攻下通腑攻下 生大黄,每日生大黄,每日10-201

    23、0-20克入群药水煎内服,或克入群药水煎内服,或3030克水克水煎剂保留灌肠。煎剂保留灌肠。辨证配伍火麻仁、枳实、厚朴、桃仁等。辨证配伍火麻仁、枳实、厚朴、桃仁等。成药:复方芦荟胶囊、六味安消胶囊等。成药:复方芦荟胶囊、六味安消胶囊等。洁净腑:洁净腑:利水逐湿也是慢性乙型肝炎驱逐利水逐湿也是慢性乙型肝炎驱逐“毒邪毒邪”的重要的重要治法,正如治法,正如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云:云:“诸病黄家,但当诸病黄家,但当利其小便利其小便”。方可选方可选金匮要略金匮要略的己椒苈黄丸,并可辨证化的己椒苈黄丸,并可辨证化裁。裁。常用药物:猪苓、茯苓、泽泻。常用药物:猪苓、茯苓、泽泻。开鬼门开鬼门 用于病之初起而有表证

    24、者。用于病之初起而有表证者。一般不单独应用,而与其它治法合用。一般不单独应用,而与其它治法合用。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利胆:利胆:利胆可解肝毒利胆可解肝毒 利胆须疏肝利胆须疏肝 利胆须通腑利胆须通腑 利胆药利胆药 木香、郁金、金钱草木香、郁金、金钱草 茵陈:茵陈:茵陈蒿汤茵陈蒿汤3 3 治肝为本,柔肝为上治肝为本,柔肝为上肝失调的特点:肝失调的特点:肝易郁,久则不足,肝之阴血易虚肝易郁,久则不足,肝之阴血易虚方法方法:治之宜柔为主,兼顾以下方面:治之宜柔为主,兼顾以下方面:酸味养肝,兼以收涩:五味子、乌梅、白芍酸味养肝,兼以收涩:五味子、乌梅、白芍养血柔肝,兼以化

    25、瘀:当归养血柔肝,兼以化瘀:当归疏肝之法,慎防劫阴:慎用耗散之品疏肝之法,慎防劫阴:慎用耗散之品 利于消化:麦芽、佛手利于消化:麦芽、佛手 补肝阴:补肝阴:槲寄生、枸杞子、女贞子、百合、麦冬、槲寄生、枸杞子、女贞子、百合、麦冬、沙参等滋补肝肾之品,取沙参等滋补肝肾之品,取“肝肾同治肝肾同治”、“金水金水相生相生”之效;之效;补肝血:补肝血:当归、赤芍、白芍、鸡血藤等补血行血当归、赤芍、白芍、鸡血藤等补血行血之品,以防滋腻碍气之弊。之品,以防滋腻碍气之弊。补肝气:补肝气:可用大剂生黄芪,取可用大剂生黄芪,取“培土荣木培土荣木”之意,之意,生黄芪甘微温,入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生黄芪甘微温,

    26、入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补而不燥,用治慢性乙型炎之肝气虚十分贴切;补而不燥,用治慢性乙型炎之肝气虚十分贴切;温肝阳:温肝阳:常用菟丝子、肉苁蓉、沙苑子等性质温常用菟丝子、肉苁蓉、沙苑子等性质温和或阴阳双补之属,温肾阳而暖肝阳,温阳而不和或阴阳双补之属,温肾阳而暖肝阳,温阳而不伤肝体,取虚则补其母,体用同调之效。伤肝体,取虚则补其母,体用同调之效。4 4 祛邪不忘正气祛邪不忘正气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解毒祛邪之药,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解毒祛邪之药,由于该病病久而正气渐虚,攻伐之药又易损伤正气,故在由于该病病久而正气渐虚,攻伐之药又易损伤正气,故在治疗时特别强

    27、调顾护正气的重要性治疗时特别强调顾护正气的重要性.素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说:说:“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其大半而止。”医宗必读医宗必读积聚积聚亦言:亦言:“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消残,则任受补。”转归预后转归预后 黄疸病黄疸病向向 愈愈亡亡病加重病加重病人的转归病人的转归慢性化慢性化黄疸黄疸积聚积聚鼓胀鼓胀病间的转归病间的转归鼓胀之状鼓胀之状阳黄阳黄阴阴 黄黄急急 黄黄正气渐虚正气渐虚正邪交争正邪交争正气渐复正气渐复正气仍虚正气仍虚复感外邪复感外邪不同黄疸的转归不同黄疸的转归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黄疸的诊治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8706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