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综合自然地理学绪论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072845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PPT
  • 页数:23
  • 大小:24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综合自然地理学绪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综合 自然地理学 绪论 课件
    资源描述:

    1、综合自然地理学 绪论目目 录录绪论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第三章 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第四章 土地与土地单位第五章 土地分类与土地结构第六章 土地评价第七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第八章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九章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绪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科学中的地位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科学中的地位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二、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二、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三、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三、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五、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五、自然地理学与

    2、其他学科的关系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面表面的地理环境:天然环境 人为环境(区别:地理环境与人类环境)(区别:地理环境与人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整体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其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整

    3、体性、分异性、分异性、结构和功能。结构和功能。二、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二、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一)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一)从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1,系统论:,系统论: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整体大于部分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的总和。2,用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用系统论看地理学的分科A,三分法,三分法:三个组织水平:三个组织水平综合地理学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

    4、B,西方的二分法:,西方的二分法: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C,苏联的二分法,苏联的二分法:1950年后影响我国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内容附属其中)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内容附属其中)D,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划分地理学:,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划分地理学:1)三分法:)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狭义,社会文化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狭义,社会文化地理学)地理学)2)三层次:)三层次:部门地理、一级综合地理和二级综合地理三个组织水平部门地理、一级综合地理和二级综合地理三个组织水平3)三重性:)三重性:理论、应用理论

    5、、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理论、应用理论、区域实践研究等三个程序。4)三时段:)三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二二)、从地理学发展史来看地理学分科、从地理学发展史来看地理学分科1,从,从19世纪末到世纪末到20世纪世纪40年代,地理学在分析思潮年代,地理学在分析思潮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危机,而为应对这种分化所做的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危机,而为应对这种分化所做的努力并未削弱分析思潮的影响。努力并未削弱分析思潮的影响。(1)区域学派:区域地理被看作地理学的主体。)区域学派:区域地理被看作地理学的主体。赫特纳、哈特向。赫

    6、特纳、哈特向。(2)人地关系学派: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学派:强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拉采尔(决定论)、维达尔拉采尔(决定论)、维达尔.白兰士、白吕纳(可能论)。白兰士、白吕纳(可能论)。(3)景观学派:地表可以按发生上的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上的同一性来)景观学派:地表可以按发生上的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上的同一性来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划分成一个个地理区域和地段,这就是景观。赫伯森、帕萨格、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伊萨钦科。赫伯森、帕萨格、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伊萨钦科。2,大量综合问题的存在,促使综合思潮获得重视,大量综合问题的存在,促

    7、使综合思潮获得重视(1)多学科边缘领域的研究;)多学科边缘领域的研究;(2)从控制论到系统论的思潮影响;)从控制论到系统论的思潮影响;(3)科学通论和科学学的兴起。)科学通论和科学学的兴起。3,地理学的综合思潮来源于对地理环境综合研究的追求,地理学的综合思潮来源于对地理环境综合研究的追求综合自然地理学:早期研究自然区划和小区域;综合自然地理学:早期研究自然区划和小区域;综合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经济结构的实体布局,即生产力的地综合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经济结构的实体布局,即生产力的地域布局。域布局。环境地理学的形成较晚。环境地理学的形成较晚。现代地理学着重综合理论研究。其发展受到两方面传统思潮的阻

    8、现代地理学着重综合理论研究。其发展受到两方面传统思潮的阻力:力:1)古典区域学强调区域地理研究,并把通论地理学看作学习区域地理)古典区域学强调区域地理研究,并把通论地理学看作学习区域地理学的入门基础课。这种思潮的存在妨碍了地理学开展建立在部门分析基础上学的入门基础课。这种思潮的存在妨碍了地理学开展建立在部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理论研究。的综合理论研究。2)部门地理学家受到分析思潮的影响,否认综合地理研究方向的存在。)部门地理学家受到分析思潮的影响,否认综合地理研究方向的存在。以景观学和自然区划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综合自然地理学。以景观学和自然区划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综合自然地理学。以区位论、生产力地域综合

    9、体和经济区划等理论研究为基础建立了综合以区位论、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和经济区划等理论研究为基础建立了综合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而环境的感应和行为研究促进了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综合研究。而环境的感应和行为研究促进了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综合研究。环境污染和保护的研究促进了环境地理学的研究。环境污染和保护的研究促进了环境地理学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本身为了摆脱单纯区域描述的传统,也开展了方法论研究。区域地理学本身为了摆脱单纯区域描述的传统,也开展了方法论研究。三、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三、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其厚度随研究范围和时间尺度而变

    10、化。地理环境。其厚度随研究范围和时间尺度而变化。2,地球表层具有六大特征,地球表层具有六大特征(1)太阳辐射:分布,转化。)太阳辐射:分布,转化。(2)三相物质和三个圈层的界面。)三相物质和三个圈层的界面。(3)本身发展的形成物:生物、风化壳、土壤层、地貌形态、)本身发展的形成物:生物、风化壳、土壤层、地貌形态、沉积岩和粘土矿物等。沉积岩和粘土矿物等。(4)圈层间存在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化学物质循环、)圈层间存在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化学物质循环、地质循环等。地质循环等。(5)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6)人类社会发展的场所。)人

    11、类社会发展的场所。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四、自然地理学的分科1,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与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与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属于分析科学,也是边缘科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属于分析科学,也是边缘科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地域分异规律、土地科学和自然区划理论三部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地域分异规律、土地科学和自然区划理论三部分内容。分内容。2,区域自然地理学既包括部门自然地理,又包括区域综合自然地,区域自然地理学既包括部门自然地理,又包括区域综合自然地理。理。五,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五,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与环境科学的关系:,与环境科学

    12、的关系: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地学。环境地学。2,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规律分析。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规律分析。3,综合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综合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综合地理学包括区域和理论(理论综合地理学包括区域和理论(理论地理学)两个部分。地理学)两个部分。理论地理学包括四个方面:地理系统学说、自然条件和资源的评价学说、人理论地理学包括四个方面:地理系统学说、自然条件和资源的评价学说、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建设地理学。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建设地理学。人文科学出现了逻辑化的趋势,人文科学因出现了一些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人文科学出现了

    13、逻辑化的趋势,人文科学因出现了一些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从而大大提高了理论水平。学科,从而大大提高了理论水平。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意义:厂址选择、航卫片综合判读、旅游(建厂址选择、航卫片综合判读、旅游(建筑景观学)、农业、区域开发等。筑景观学)、农业、区域开发等。第一章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二、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及能量基础二、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及能量基础三、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三、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四、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四、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五、自然地

    14、理环境的发展演化五、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的发展一、自然一、自然 综合体学说阶段综合体学说阶段特点:特点:从自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整体性。从自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具有相互联系来认识整体性。300年前萌芽整体性和自然综合体思想。年前萌芽整体性和自然综合体思想。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卡列斯尼克和伊萨钦科等吸收前人的理论,发展了自然贝尔格、格里高里耶夫、卡列斯尼克和伊萨钦科等吸收前人的理论,发展了自然综合体的思想,并建立了严格的地理体系。综合体的思想,并建立了严格的地理体系。二、地理系统学说阶段二、地理系统学说阶段特点:特

    15、点: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从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其整体性。素恰瓦素恰瓦1963年提出地理系统的概念。年提出地理系统的概念。地理系统是在空间分布上相互联系,并作为整体的部分发展、变化的各地理组成地理系统是在空间分布上相互联系,并作为整体的部分发展、变化的各地理组成成分相互制约的动态系统。成分相互制约的动态系统。地理系统学说的逻辑原理:自由度原则、因果关系程度原则、分异和整化相互补地理系统学说的逻辑原理:自由度原则、因果关系程度原则、分异和整化相互补偿原则、因次理论或尺度理论、关键要素、稳定动态。偿原则、因次理论或尺度理论、关键要素、稳定动态。负熵的积累是自然地理过程发展的基

    16、本条件;太阳辐射对负熵的积累是自然地理过程发展的基本条件;太阳辐射对地理系统具有头等重要意义;行星尺度地理系统(地球内热和地理系统具有头等重要意义;行星尺度地理系统(地球内热和旋转时形成的能)旋转时形成的能)关于负熵进入地理系统并在系统内成为很复杂的要素,这关于负熵进入地理系统并在系统内成为很复杂的要素,这是地理系统学说最重要的部分。是地理系统学说最重要的部分。三、耗散结构理论阶段三、耗散结构理论阶段特点:特点: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发系统的角度认识其整从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平衡有序开发系统的角度认识其整体性。体性。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任

    17、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即地理耗散结构统,即地理耗散结构。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及能量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及能量基础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1,大气圈;,大气圈;2,水圈;,水圈;3,岩石圈(地壳);,岩石圈(地壳);4,生物圈;,生物圈;自然地理

    18、环境各组成要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互联系和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的。二、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二、地理环境的能量基础1,开放系统可通过自然界输入负熵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使系统维,开放系统可通过自然界输入负熵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使系统维持稳定态。而在总熵变呈负数时,系统将进一步向有序化方向发展持稳定态。而在总熵变呈负数时,系统将进一步向有序化方向发展。2,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地理环境的能量来源(1)地球内能:一种核转变能。)地球内能:一种核转变能。曾占重要地位,目前对地理环境的发展仅具有局部意义。曾占重要地位,目前对地理环境的发展仅具有局部意义。(

    19、2 2)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占据主导地位在现代地理环境的能量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占据主导地位在现代地理环境的能量收入中占收入中占99.98%99.98%,而地球内能仅占,而地球内能仅占0.02%0.02%,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忽略不计。(3 3)其它能量来源)其它能量来源A A,宇宙射线;,宇宙射线;B B,日、月潮汐能;,日、月潮汐能;C C,构造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和固体物质流动转变而成,构造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和固体物质流动转变而成动能。动能。D D,蒸发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和水与空气流动转变而成,蒸发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和水与空气流动转变而成机械能。机械能。3 3,负熵流负熵

    20、流使自然地理环境这一巨大的开放系统不断由低级使自然地理环境这一巨大的开放系统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和由相对无序到相对有序发展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和由相对无序到相对有序发展三、太阳辐射的地理分布特征三、太阳辐射的地理分布特征1,太阳总辐射的分布特征,太阳总辐射的分布特征1)太阳总辐射的分布因纬度而异。沿纬线延伸。)太阳总辐射的分布因纬度而异。沿纬线延伸。2)太阳总辐射自北半球回归高压带向两极逐渐减少,并且)太阳总辐射自北半球回归高压带向两极逐渐减少,并且近似以赤道为轴线,在南北半球呈对称分布。近似以赤道为轴线,在南北半球呈对称分布。3)由于陆地诸多因素的影响,太阳总辐射等值线的分布往)由

    21、于陆地诸多因素的影响,太阳总辐射等值线的分布往往显著偏离纬线方向。往显著偏离纬线方向。2,辐射平衡是自然地理过程的更直接的动力基础。,辐射平衡是自然地理过程的更直接的动力基础。辐射平衡(净辐射值)辐射平衡(净辐射值)=地表辐射收入地表辐射收入支出支出1)同纬度大洋辐射平衡值)同纬度大洋辐射平衡值陆地:反射率陆地:反射率2)大洋辐射平衡等值线基本与纬线平行,而陆地常偏离甚)大洋辐射平衡等值线基本与纬线平行,而陆地常偏离甚至呈闭合环:下垫面。至呈闭合环:下垫面。辐射平衡值(辐射平衡值(R)在一些国家已经普遍被用作划分地表)在一些国家已经普遍被用作划分地表热量带的指标。热量带的指标。3 3、辐射干燥

    22、指数(、辐射干燥指数(A/KA/K)A=R/LA=R/L*r rA A 辐射干燥指数;辐射干燥指数;R R 辐射平衡值;辐射平衡值;L L 蒸发潜热;蒸发潜热;r r 降水量。降水量。(1 1)辐射平衡值与蒸发年降水量所消耗的热量之比;)辐射平衡值与蒸发年降水量所消耗的热量之比;(2 2)蒸发力()蒸发力(R/LR/L)与降水量)与降水量r r之比。之比。湿润地区,湿润地区,A A值小;干旱地区,值小;干旱地区,A A则大。则大。苔原:苔原:0.353.4.3.4.格里高里耶夫和布迪科把辐射平衡与辐射干燥指数结合起来,格里高里耶夫和布迪科把辐射平衡与辐射干燥指数结合起来,发现了全球水平地带的分

    23、布规律和地理地带的周期律。发现了全球水平地带的分布规律和地理地带的周期律。四、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能量循环和转化四、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能量循环和转化太阳能作为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最重要太阳能作为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最重要的来源,进入地理环境后被大气、水、地面和土壤吸收并转的来源,进入地理环境后被大气、水、地面和土壤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在时空上进行重新分配,经过多次转化将最终返化为热能,在时空上进行重新分配,经过多次转化将最终返回宇宙空间。回宇宙空间。1,太阳能在大气圈中的转化,太阳能在大气圈中的转化 收支平衡收支平衡2,太阳能在水圈中的转化,太阳能在水圈中的转化水圈与大气圈之间

    24、;通过大气圈与岩石圈进行热量交换。水圈与大气圈之间;通过大气圈与岩石圈进行热量交换。3,岩石圈表层的辐射能转化,岩石圈表层的辐射能转化消耗:大气圈、土壤(热交换);蒸发和消融;进入有机体。消耗:大气圈、土壤(热交换);蒸发和消融;进入有机体。4,有机体中的热能转化,有机体中的热能转化水分蒸腾、自身增温;分解过程速度水分蒸腾、自身增温;分解过程速度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时间愈久,自然地理环境中积累的有机物质及储存其中的太阳辐射时间愈久,自然地理环境中积累的有机物质及储存其中的太阳辐射能就愈多。能就愈多。第三节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一、一、分层结构分层结构(垂直方向上)

    25、(垂直方向上)原因:地球重力和物质密度。原因:地球重力和物质密度。自然界的分层结构不具有严格的几何意义:层界面不平自然界的分层结构不具有严格的几何意义:层界面不平整、层厚不一致、不可能大面积连续分布。整、层厚不一致、不可能大面积连续分布。二、二、渗透结构渗透结构(垂直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生物圈、任何地圈中都包含大量的属于其他地圈的物质。生物圈、任何地圈中都包含大量的属于其他地圈的物质。三、三、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水平方向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或组成要素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或组成要素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分异,并形成若干次级自

    26、然综合体。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分异,并形成若干次级自然综合体。地域结构取决于两类地域分异因素(能源):地带性因地域结构取决于两类地域分异因素(能源):地带性因素(太阳辐射能)和非地带性因素(地球内能)。素(太阳辐射能)和非地带性因素(地球内能)。第四节第四节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一、对流层的物质交换一、对流层的物质交换对流层的现代组成和物理性质都是大气对流层与其他自对流层的现代组成和物理性质都是大气对流层与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二、水圈的物质交换二、水圈的物质交换由于太阳能和重力的作用,水不断从一个地理

    27、要素转入由于太阳能和重力的作用,水不断从一个地理要素转入另一个要素。另一个要素。水的相态变化和在地理环境要素间不断转移,乃是自然水的相态变化和在地理环境要素间不断转移,乃是自然地理过程统一性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有力证据。地理过程统一性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有力证据。三、岩石圈的物质交换三、岩石圈的物质交换岩石圈被水和大气圈中的氧、二氧化碳等渗透。其参与岩石圈被水和大气圈中的氧、二氧化碳等渗透。其参与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其他地理环境要素对岩石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剥其他地理环境要素对岩石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剥蚀、沉积物的堆积和成土作用。蚀、沉积物的堆积

    28、和成土作用。四、有机界与其他地圈的物质交换四、有机界与其他地圈的物质交换有机体的躯体全部由无机物中的化学元素组成。另一方有机体的躯体全部由无机物中的化学元素组成。另一方面,有机体又改变了水、大气和岩石圈的组成。有机体的全面,有机体又改变了水、大气和岩石圈的组成。有机体的全部活动都无例外地同所有自然地理要素相联系。部活动都无例外地同所有自然地理要素相联系。第五节第五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 自然地理环境不断由简单到复杂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具自然地理环境不断由简单到复杂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具有不可逆性质,并将最终造成其结构与特征的根本改变。有不可逆性质,并将最终造成其结构与特征

    29、的根本改变。一、古代自然地理环境的一般发展过程一、古代自然地理环境的一般发展过程1 1,由构造运动引起的海陆变迁、陆地表面起伏程度的改变以,由构造运动引起的海陆变迁、陆地表面起伏程度的改变以及地面物质的大规模迁移。及地面物质的大规模迁移。2 2,作为气候变化表现形式的全球冷暖干湿变化、大气环流形,作为气候变化表现形式的全球冷暖干湿变化、大气环流形势和气候带的改变。势和气候带的改变。3 3,作为上述各种变化之结果的生物界的发展。,作为上述各种变化之结果的生物界的发展。二、新生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趋势二、新生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趋势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就是通过新生代,特别是第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就是通过新

    30、生代,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的发展变化逐步形成的。四纪以来的发展变化逐步形成的。构造运动、第四纪冰川。构造运动、第四纪冰川。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变是具有方向性和周期性特征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变是具有方向性和周期性特征的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伊萨钦科曾指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伊萨钦科曾指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四、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节律性四、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节律性节律性: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震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节律性:自然地理过程的循环和震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周期性)规律演替的现象。(周期性)自然地理过程或现象具有节律性。自然地理过程或现象具有节律性。各种不同的节律叠加在一起,互相干涉。各种不同的节律叠加在一起,互相干涉。任何长周期节律都作为中短周期节律的背景而对其有制任何长周期节律都作为中短周期节律的背景而对其有制约作用,长周期节律发生变化将使中短周期节律受到影响而约作用,长周期节律发生变化将使中短周期节律受到影响而发生相应变化。发生相应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综合自然地理学绪论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7284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